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流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 体会 >> 教学心得 内容页

京东白条诈骗案一审宣判9人利用身份注册京东账号恶意赊购

近日,长沙市天心区法院对2017年发生的“京东白条”大学生诈骗案作出一审判决,王某等9人利用他人虚假身份注册京东账号进行恶意刷单,诈骗京东金融共计110万元以上。商品,数额巨大,已构成诈骗罪。上述王某等9人以诈骗罪被判处10年9个月以上1年2个月有期徒刑。

诈骗案也让京东金融陷入舆论争议。京东金融告诉时代财经,2017年7月,公司发现不法分子盗取他人身份信息并开设白账户。“基于安全考虑,我们在事发后及时取消了这种验证方式,升级为人脸识别等智能验证方式。”

漏洞

据官网介绍,“京东白条”是京东推出的一种新型支付方式。这种支付方式让湖南某高校的大学生王某发现了所谓的“商机”。

2017年2月,王某在长沙某高校附近的网吧花200元买了一张在学校被学生遗漏的身份证,然后又买了一张手机卡。

面对当时的人工审核流程,王某极力利用购买的身份证信息和新购买的手机号在学信网注册账号,查询身份证对应的学籍信息卡片。随后,王某根据获得的学籍信息,在京东申请了一个账号,并提交了“京东白条”信用购买业务的申请。

提交“京东白条”申请后,王某将自己的身份证和学籍信息转给老乡张某,张某利用学籍信息来到持身份证人的大学,找到了京东. ) 进行现场采访。案例数据显示,面试官当时没有仔细核对身份信息就完成了初审,然后将初审数据发送到公司后台进行最终审核。

获批后,王某使用“京东白条”信用购买额度在京东平台购买了一部6000多元的手机,并寄到了张某在平台留下的地址。拿到手机后,王某立即将手机转发至深圳,然后以22%的折扣出售赃物,获利5200元。

王、张尝到甜头后,开始招兵买马,进行大规模的骗购。通过上述类似方式,王某等9人诈骗京东金融110万元以上的货物。

京东白条漏洞诈骗事件属于利用平台技术和审计漏洞利用他人身份信息进行诈骗的诈骗者京东白条漏洞,不仅平台面临资金损失风险,用户身份信息被盗获得资金,也面临还款和个人信用风险。” 互联网金融研究院“零一研究院”院长于柏诚在接受时代财经采访时表示。

风控

事实上,“京东白条”也不例外。近年来,随着消费金融市场的不断扩大京东白条漏洞,利用漏洞套现、骗取贷款的案件屡见不鲜。

2018年6月,消费金融公司“马来西亚金融”也爆发了一起员工贷款诈骗案。原妈妈金融员工陈某多次与他人合作盗用他人身份信息,骗取妈妈金融8.8万元。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消费金融的快速发展和行业竞争的加剧,很多消费金融公司为了抢占市场而没有进行足够的风险控制也是普遍现象。比如本案中,“京东白条”开辟了学生专属频道,只需要提供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学校所在地和学籍等基本信息,并通过“兼职”大学生面试官”。事发后,“京东白条”立即取消了这种人工审核方式,升级为人脸识别等智能验证方式。

“诈骗团伙利用平台技术能力薄弱、风控能力不足,分批购买身份证,骗取贷款,不少平台也上当受骗。” 于白城说道。

互联网金融研究院“麻袋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苏小睿也持类似观点。她认为,虽然大平台有比较完善的风控体系,但这不排除在大平台开发新业务时,由于前期经验不足等原因造成漏洞,导致平台流失。

对于消费金融公司而言,风控与业务量是紧密联系、相互平衡的。宽松的风控政策可以带来更大的业务量,但也可能导致风险积累;虽然严格的风险控制政策可以减少风险暴露机会,但在扩大规模和获取利润方面可能存在不利因素。

TAG标签: 京东诈骗白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