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流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体会 >> 教学心得 内容页

“情意浓 爱意浓 怎知红丝错千重 路同归不同;欢亦忧 乐亦忧 踏雪寻梅方始休 回首天尽头”,是什么意思啊

两人互相有情意和爱意,但是因为一些原因不能在一起,心中充满忧愁,再多追寻也没有结果,等到回首已到时间的尽头。
表达了深深地忧愁和无奈感,相爱却不能在一起的痛苦感

出自?天涯海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木兰花春恨
晏殊

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
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意思是说天涯海角虽然非常遥远,但无论如何还是有尽头的,而相思之情却是没有穷尽的。类似的比喻还有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白居易的“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等等。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天涯地脚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的意思

无情的人不像多情的人这么难过,一丝一寸的忧愁好像变成了千万缕一样,天涯地角都会有它的尽头,可是我的思念之情好像永无止境

无情不似多情苦 一寸还成千万缕 天涯地角有时穷 只有相思无尽处 只愿君心似我心 一定不负相思意

《玉楼春》晏殊 【宋】 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此词抒写人生离别相思之苦,寄托了作者从有感于人生短促、聚散无常以及盛筵之后的落寞等心情生发出来的感慨。整首词感情真挚,情调凄切,抒情析理,绰约多姿,有着迷人的艺术魅力。作者在抒发人生感慨时成功地使用了夸张手法,更增添了词的艺术感染力。 上片首句写景,时间是绿柳依依的春天,地点在古道长亭,这是旅客小休之所,也是两人分别之处。 “年少”句叙述临行之际,闺女空自泪眼相看,无语凝咽,而“年少”的他却轻易地弃之而去。年少,是指思妇的“所欢”,也即“恋人”,据赵与时《宾退录》记载,“晏叔原见蒲传正曰:‘先君平日小词虽多,未尝作妇人语也。’传正曰:‘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岂非妇人语乎?’叔原曰: “ 公谓年少为所欢乎,因公言,遂解得乐天诗两句:欲留所欢待富贵,富贵不来所欢去。’传正笔而悟。余按全篇云云,盖真谓所欢者,与乐天‘欲留年少待富贵,富贵不来年少去’之句不同,叔原之言失之。”这是晏几道为其父此词“年少”语所作的无谓辩解。实际上,本词写思妇闺怨,用的的确是“妇人语”。 “楼头”两句,把思妇的思念之意生动地描绘出来,从相反方面说明“抛人去”者的薄情。白昼逝去,黑夜降临,她转辗反侧,很久之后才悠悠进入睡乡,但很快就被五更钟声惊破了残梦,使她重又陷入无边的失望;窗外,飘洒着春雨,那些花瓣像是承受不住,带着离愁纷纷落下。“残梦”和“落花”在这里都是用来曲折地抒发怀人之情,语言工致匀称。陈廷焯《白雨斋词话》称其“婉转缠绵,深情一往,丽而有则,耐人寻味”。 下片用反语,先以无情与多情作对比,继而以具体比喻从反面来说明。“无情”两句,用反语以加强语意。先说无情则无烦恼,因此多情还不如无情,从而反托出“多情自古伤离别”的深衷;“一寸”指心,柳丝缕缕,拂水飘绵,最识离怀别苦。两句意思是说,无情怎似多情之苦,那一寸芳心,化成了千丝万缕,蕴含着千愁万恨。词意来自李煜“一片芳心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蝶恋花》)。 末两句含意深婉。天涯地角,是天地之尽头,故云“有穷时”。然而,别离之后的相思之情,却是无穷无尽的,正所谓“只有相思无尽处”。这里通过比较来体现出因“多情”而受到的精神折磨,感情真切而含蓄,对于那个薄幸年少,却毫无埋怨之语。《蓼园词选》赞曰:“末二句总见多情之苦耳。妙在意思忠厚,无怨怼口角。” 本词写闺怨,颇具婉转流利之致,词中不事藻饰,没有典故,除首两句为叙述,其余几句不论是用比喻,还是用反语,用夸张,都是通过白描手段反映思妇的心理活动,亦即难以言宣的相思之情,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