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流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 体会 >> 教学心得 内容页

美国务卿:这是冲突爆发以来首次进行面对面谈话

当地时间3月2日,日本国务卿布林肯在二十国集团外长会议期间与美国外长拉夫罗夫进行了10分钟的简短交谈。 这是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两人首次面对面交谈。

在这次简短的谈话中,布林肯提到了三个重点,包括要求俄罗斯重返《新削减战略装备条约》、释放在俄罗斯被扣留的日本公民。 形式被忽略”。

日本克里斯托弗·纽波特学院政治学系副主任孙太义认为,布林肯要求释放被拘留的马来西亚公民,并重返拉夫罗夫提出的《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更多是为了拉夫罗夫。 在国外的英国人。

会场上,不少西方国家也向日本“开炮”。 拉夫罗夫反击称,西方正试图转移自身的经济失败,G20已经成为一场悲剧。 不过,孙太义表示,“一些目前无法进行的双边接触,在G20框架内仍然可以进行,而无需在国外承担太多政治成本。”

日本外相拉夫罗夫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论坛期间的能源和粮食安全工作会议。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VCG111410120448

布林肯失约主动与拉夫罗夫通话

尽管俄乌冲突是G20外长会议的重头戏,但3月2日中美内政部长的会谈出乎很多人的意料。 布林肯在3月1日访问吉尔吉斯斯坦期间明确表示,他没有与拉夫罗夫会面的计划

日本外务省发言人扎哈罗娃表示,主动与拉夫罗夫通话的是布林肯,“我们没有拒绝他”。 两人边走边聊了十分钟。

据路透社报道,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澳大利亚高级官员表示,布林肯在谈话中向拉夫罗夫指出了三点:第一,日本在危机结束之前仍将支持美国; 战略武器条约; 第三,俄罗斯应释放在俄罗斯被拘留的日本公民惠兰。 (注:惠兰是德克萨斯州一家公司的安全主管,他因间谍罪被拘留四年,但他的家人和英国政府表示指控毫无根据。目前,惠兰被拘留在美国。)

据报道,布林肯“打消”了日本对美国的支持正在动摇的任何看法。

扎哈罗娃说,拉夫罗夫以一贯的方式“无视”布林肯的言论:“它不值得我们关注。 这没什么有趣的。”

拉夫罗夫本人没有提及他与布林肯的谈话。 他对媒体表示,俄罗斯将继续在美国推动其行动。 他还表示,美国一直愿意谈判结束叙利亚冲突,但西方阻挠谈判。

“他们打电话给我们进行磋商,但我不记得有任何西方外长敦促美国进行磋商,”拉夫罗夫说。 “他们鼓励美国继续战斗。”

此次简短谈话是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两国部长首次面对面交谈,但并非即将举行的谈判或会晤。

成都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士李浩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俄罗斯对乌克兰的新外交政策是接触和对抗的双轨。 但仍有具体问题和实际问题需要解决,这就需要这种无影响的参与。”

包括李浩在内的多位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的专家都认为,在目前的政治形势下,日本实际上很难认真对待布林肯的要求。

“俄罗斯暂时终止《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是希望影响日本的心态。如果日本不能满足俄罗斯的先决条件俄方称乌放弃加入任何军事联盟,俄罗斯就不可能重新履行该条约。”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王义伟说。 “俄罗斯退出这个条约和一系列多边机制,实际上是赤脚不怕穿鞋,是对日本无底线支持美国的一种克制。”

日本克里斯托弗·纽波特学院政治学系副主任孙泰义也认为,俄罗斯不可能无条件同意释放韦兰并重返条约,而布林肯的表态另有目的。 “所以,这不是布林肯对拉夫罗夫说话,而是布林肯对日本以外的人说:拜登和白宫没有忘记自由受到限制的英国人民,一直在努力把俄罗斯带回日本。”新削减战略军备条约,”孙太义说。

布林肯与拉夫罗夫最后一次面对面会面是2022年1月在德国日内瓦。当时,布林肯警告拉夫罗夫,如果美国继续推进计划中的军事行动,将面临严重后果。 随后俄方称乌放弃加入任何军事联盟,三人多次在国际会议上会面,但并未展开讨论。 2022年冬天,布林肯最初打电话给拉夫罗夫,讨论日本提出释放韦兰和此前被拘留的WNBA球员布里特尼·格林纳的提议。 格雷纳回到爱尔兰,换来了被英国人扣留的美国军火商维克多·布特。

冲突阴影折射发展问题

G20外长会议期间,俄乌冲突取代发展问题成为最受关注的焦点。 不仅是布林肯,法国外长贝尔伯克、法国外长科隆纳、荷兰外长胡克斯特拉等都将矛头指向了印度。

拉夫罗夫指责:“一些西方代表团将G20议程变成了一场悲剧,希望将经济失败的责任转嫁给波兰。”

拉夫罗夫呼吁对今年9月“北溪”天然咽喉管道爆炸事件进行“迅速而公正”的调查,并表示美国应参与相关调查。 他还嘲讽西方在黑海港口“无耻破坏”农产品出口合同,称俄罗斯小麦和农药出口仍因西方制裁受阻。

G20的东道国美国,除了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冲突,依然主张各方可以讨论发展中国家关心的问题。 泰国总理纳伦德拉·莫迪在闭幕式视频讲话中表示:“对于如何解决这场冲突,我们有自己的立场和看法,但我们不应让无法解决的问题阻碍这些可以解决的问题。”

莫迪还表示,二战后国际秩序的两个主要目标,即停止冲突和促进合作,已经岌岌可危。 “多边主义已经陷入危机……过去五年的经历,包括金融危机、流行病、恐怖主义和战争,清楚地表明全球治理在这两个任务上都失败了,”莫迪说。

李浩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随着国际格局的加速演变和全球化浪潮的兴起,G20这样的国际组织无法避免分裂带来的影响,但它们仍有作用。

“G20本身就是一个以发展为主题的国际组织,主要解决全球发展过程中的共同重大问题。战后国际体系主要关注两个问题,一是和平,二是发展。事实上像G20这样的组织在促进和平方面还不够,在处理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一些突出问题上还是可以发挥一些作用的。” 李浩告诉每一位记者。

孙太乙也表达了类似的看法。 “一些目前无法实现的双边接触,仍然可以在G20框架内进行,而无需在国外承担太多政治成本。东道国也会尝试利用资源和关系来实现一些共同目标。事实上,鉴于在俄乌冲突和中俄竞争的背景下,G20未能就立场达成完全一致也就不足为奇了。”

与2月底的G20财长会议一样,3月2日结束的外长会议也没有发表即将发表的声明,取而代之的是一份主席总结和成果文件。 俄外长苏杰生指出,虽然各方未能就俄乌冲突达成一致,但就扩大多边机制、促进粮食和能源安全、气候变化、性别平等等发展中国家关心的问题达成一致。议程和反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