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流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 体会 >> 工作心得 内容页

解读2021年1月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指数(组图)

01 行业动态

◆2021年1月中国银行理财市场指数解读

封面新闻2021.3.8

中国银行业协会近日发布了2021年1月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指数报告。报告显示,总体来看,全国性银行净值转型程度领先于其他类型银行,但1月份转型速度出现停滞,而城商行和农村金融机构净值转型速度继续增加。

一、银行理财价格指数小幅回落

1月份,全国银行理财价格指数环比回落0.15点至83.86点,银行理财收益水平环比回落1BP至3.50%。从不同品种收益变动情况看,封闭式预期收益产品价格指数环比下跌0.12点至89.48点,开放式预期收益产品价格指数下跌0.19点至89.48点。比上月增加 75.43 点。

1月中旬以来,央行公开操作由投入转回撤,叠加春节期间提现需求,短期流动性预期收紧,银行理财收益水平小幅下滑逐月。

2021年1月,全国净值产品综合业绩基准指数为89.73点,环比上涨9.98点。净值型产品综合业绩基准为5.09%,环比上升57BP,比基期(2018年5月)下降58BP;固定收益净值型产品业绩基准为4.50%,环比上升27BP,比基期下降61BP;混合净值产品 产品业绩基准为7.46%,环比上升175BP;现金管理净值型产品业绩基准为3.02%,环比上升1BP,比基期上升1BP。

二、银行理财发行指数下行

本月,全国银行理财发行指数环比下降15.89点至62.61点,整体发行量7035张,环比减少1785张。

净值型产品购买占比持续提升。从各产品发行量(认购量)占比来看,封闭式预期收益产品发行占比下降4.58个百分点至46.25%;开放式预期收益产品占比提升2.23个百分点。至 21.07%;购买净值产品的占比为32.68%,环比上升2.35个百分点。整体来看,目前预期收益的封闭式产品占比有所下降,发行量占比约50%;净值产品的购买量仍然较低,但本月仍有小幅增长。

三、加快银行向净值化转型

1月份,全国银行理财市场净值型产品27652只,环比增加110只。从净值转型指数表现来看,本月,全国净值转型指数为21.92点,环比上升1.04点,比去年同期上升10.17点。

从各类银行净值产品存量来看,全国银行净值产品存量9708只,环比减少601只;城商行净值型产品存量12581只,环比增加345只;农村金融机构净值型产品存量5363款,环比增加366款。三类银行剩余净值型产品环比增减。本月,全国性银行剩余净值产品大幅下滑,城商行和农村金融机构剩余净值产品环比小幅上升。

总体来看,全国性银行净值转化程度领先于其他类型银行,但本月净值转化速度停滞不前,而城商行和农村金融机构净值转化速度继续加快。

原文链接

◆节日品牌中小银行专项理财产品回暖

北京商报2021.3.5

借佳节造势,借节日之风推出特色专属理财产品,是银行吸引新老客户的主要手段。随着3月8日国际劳动妇女节临近,银行特供理财产品市场因节日气氛开始回暖,但参与率仍呈现“冰火两重天”的局面。中小银行参与热情高涨,国有大银行相对低调。分析人士表示,今年是银行理财产品转型的收官之年。后续传统产品将在到期支付后逐步退出。银行理财产品将全面净值化,

随着3月8日国际劳动妇女节的临近,不少中小银行纷纷开始推出节日特色理财产品,打出“致敬女神,不负三月春”等口号。女神节专款理财来了”,拉新客。老客户。

在市场参与方面,中小银行更为积极,地方中小银行的参与热情也更高。

不过,与中小银行相比,国有大型银行在参与特殊理财产品方面显得相对低调,机构监测数据也反映了这一情况。普益标准最新监测数据显示,截至3月4日,共有10家银行发行了“女神节专属理财产品”。

在各大国有银行中,只有中国农业银行(港股01288)发行了一款名为“金钥匙·安信得利·玲珑”的2021年第22期收盘净值人民币理财产品(女神节专属);理财子公司方面,中国建设银行(港股00939)旗下建信理财发布一款2021年第9期建信理财“诚信”多配置混合封闭式产品(女神专属)天)。

对于小银行参与度高、大银行参与度低的现象,融360大数据研究院主编殷彦民解释说,节假日理财产品限量推出收益率略高是一种普遍做法在传统预期收益银行理财产品的营销中。但经过近三年的转型,银行理财产品逐渐转向非保本型理财产品。此类产品的账户是单独清算的,收益取决于标的资产的收益。大型银行转型步伐较快,净值型理财产品占比较高。

原文链接

02 跟踪重点银行理财子公司

◆中信信托陈一松在招银理财履职

资管御道人 2021.3.6

前段时间,记者从招商银行获悉,原中信信托董事长陈奕松将出任招银理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招银理财”)董事长。 )兼招商银行首席投资官。批准状态。

51岁的陈义松先后供职于中信实业银行(中信银行前身)、中信证券和建设银行。2006年8月,陈逸松加入中信信托,历任公司副总经理至董事长。去年6月,北京商报证实,陈奕松离职系因个人原因和正常工作变动,而陈奕松也是一名从业近15年的信托“老手”。从陈逸松的工作履历中不难看出,在他出任招银理财董事长后银行理财产品排行,其在证券、信托等方面的经验,将对招银理财的业务拓展带来极大帮助。

分析认为,分管银行理财子公司的信托“元老”,不仅可以对招行现有资源进行整合升级银行理财产品排行,还可以提升招行理财的跨市场经营水平。陈逸松是资深人士,在银行、证券、信托等行业均有丰富经验。他可以弥补银行体系人才不足但需要大力拓展权益类产品、非标债券、固定收益+产品等,加大证券投资规模。

对于理财子公司的招募,业内通常的做法是对内从原资管团队、理财团队或其他部门抽调,从外部从公募基金或资管同行中抽调。如果陈逸松成功履新,这也将是招银理财首次从外部聘请领军人才。此前,招行理财的高管均来自招行内部。

原文链接

03 每个人的谈话

无信息

04 行业数据

1. 新榜单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