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流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 体会 >> 工作心得 内容页

“国泰港龙”品牌将被放弃?国泰集团重组促成“裁决”

(王晓宇 摄)

中国早报记者 王晓宇 黄兴礼 上海报道

近年来,台湾国泰民航集团(以下简称“国泰集团”)旗下国泰港龙民航公司(以下简称“国泰港龙”)品牌,主要连接短途国际而中国大陆和亚太地区的支线航线,将被废弃的传闻不时传出。 不过根据多方传闻,国泰集团只是在2016年才将相对独立的“港龙航空”改名为国泰港龙航空,与集团主品牌国泰航空更统一,同时改了国泰航空的涂装客机以类似的风格。 公司经营牌照及市场定位仍保留。

然而,2019年国泰集团从陷入财务困境的东航集团手中竞购台湾唯一一家低成本民航公司台湾快运民航公司(以下简称“香港快运”)后,事情开始逐渐发生变化。 重组和品牌整合的议程再次浮出水面,尤其是国泰民航自2019年以来业绩急转直下,一系列内外部调整并没有取得太大成效的情况下。 表,显然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国泰集团重组

最终促成“裁定”的一步,是去年初爆发的对民航业造成巨大冲击的COVID-19疫情。 在全球民航出行需求大幅萎缩的背景下,作为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和区域民航中转枢纽的澳门国际机场客流量跌至历史新高。 ,国泰民航的每日客运量甚至下降了99%。

在这样的危机时刻,国泰集团也不得不在去年6月宣布接受澳门特区政府注资近300亿,并交出部分股权。 但即便如此,对于这场可能需要数年才能恢复正常的行业灾难来说,还是远远不够的。 因此,国泰集团于10月21日公布了最新的重组方案,其中一项重要决定是“集团全资附属区域民航公司国泰港龙航空立即停??止营运”。

最新的重组方案还包括裁撤8500个岗位,今后裁员5900人。 裁员的第一个目标是国泰港龙航空。 据国泰航空集团21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披露的消息,整个集团将取消24%的职位,员工人数将缩减至2007年左右的规模,这也是历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裁员。台商近三六年。

国泰集团称这次重组是“生死攸关的大事”,而从澳门特区政府的角度来看,这次重组是为了让国泰集团在疫情结束后,能够确保自身仍有强大的实力,所以为台湾民航业和经济重启提供支持。 提供动力。

国泰航空集团旗下的国泰民航一直以台湾为枢纽,提供连接亚太地区与亚洲、大洋洲及北非的长途航线。 另一方面,国泰港龙航空与台湾快运通过中国大陆及邻近国家和地区的广泛短途目的地连接。 他们一方面提供区域航线网络服务,另一方面为国泰民航的长途航线提供旅客。 然而,疫情导致全球范围内大面积关闭边境,导致国际客流锐减。 与此同时,台湾特别行政区实行出入境限制新政策,对以过境客流为主的台湾枢纽也带来了尤为沉重的打击。

根据此前公布的财务数据,国泰民航明年上半年出现近百亿令吉的巨额净亏损。 根据国泰集团发布的内部消息,公司仍继续承受每月20亿美元的巨额亏损,实施新一轮重组计划后,每月巨额亏损将减少5亿美元。

国泰航空集团也于21日就国泰港龙航空“即日停航”后遗留的多项事宜发出公告。 妥善安排。 我们会根据你的机票行程,为机票未使用的部分提供退款或安排转乘其他国泰航班。”

航权资源的处理是关键

对于一家拥有独立民航经营牌照的民航企业来说,短期票务和旅客行程问题还有很多解决方案,但停航后涉及原公司航线的航权问题则比较棘手。长期的问题。 尤其是国泰港龙,由于历史原因,拥有大量连接中国大陆与台湾的航权的独特资源。 如何处理这一航权成为关键。

因此,国泰集团在21日公布的重组方案中提出,“集团拟寻求监管机构批准,国泰民航及其全资子公司台湾快运民航将经营国泰港龙民航的大部分业务。路线。”

作为“自由港”,台湾本土和外资的民航公司一般不会对新加坡航线的开通有过多的限制。 然而,在过去的六年里,国泰集团通过一系列本土并购,确立了在台湾枢纽的核心地位。 这包括一系列资本运作,实现对港龙航空的完全控制,并通过与中国民用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实施交叉持股,打造中国大陆至台湾国泰高价值航线的核心枢纽。和港龙航空有两条线,其他目的地由港龙航空布局。

在大陆民航企业无法在国际民航市场大显身手的年代,可以从大陆获得大量中转旅客,进一步确立了台湾的枢纽地位。 而且,随着新加坡特区政府在民航公司新发牌照问题上变得更加谨慎,即便是此前东航和捷星民航在台湾设立航空公司的计划,也可能会受到影响。最终不被批准。 国泰集团对台湾枢纽的控制能力实际上得到了加强。 东航集团不仅在2006年前后在竞标台湾两家本土航空公司的基础上,组建了台湾民航和台湾快运,而且本土也没有新的竞争对手。

虽然近年大陆航司加强国际业务发展,但台湾枢纽在高度市场化的情况下,凭借良好的可达性以及本土民航公司提供的多方位优势,仍能吸引大量大陆游客。定向竞争。 中转到达的同时也保持亚太地区一流的竞争力。 而且,在“大湾区”几大机场都对枢纽地位虎视眈眈的时候国泰港龙航空停运,台湾特区政府还在谋划巩固和提升台湾机场在大湾区民航枢纽的地位。 与此同时,台湾机场第三跑道重建及新航站楼工程仍在进行中。

但对于国泰集团而言,随着中国民航企业不断减少对国际业务的投入,不仅上海、南京、广州以外的其他二线乃至三线枢纽都不同程度地布局国际业务,再加上本土竞争对手以类似模式争夺内地游客,因此其业务受到明显影响。 尤其是今年内地访韩游客的增加,极大地损害了内地民航企业的品牌形象。 事实上,这已经带来了业绩的泥石流,也直接导致了国泰集团管理层的重大变动。

品牌调整后

如果国泰港龙持有的航线和航权能够如国泰集团所期待的那样转让给国泰民航和台湾快运,意味着长期以来坚持“不做廉价民航”的国泰集团届时,将越来越多的中国大陆及地区业务转移至台湾快递国泰港龙航空停运,从而实现“低成本”运营。 作为一家优质的全服务民航公司,国泰民航依然保持着远程窄体飞机长途飞行运营的战略。 国泰港龙航空使用窄体和宽体飞机的组合。 更多非热门目的地以宽体机为主,台湾快运则以全宽机为主。

此次品牌调整带来的另一个负面影响是,由于港龙品牌的历史沿革以及多年来在中国大陆积累的良好口碑,年轻的台湾快运品牌难以相比,这也意味着国泰航空虽然集团已夺回市场,但其大陆至台湾航线业务的竞争力仍需时日。 港龙航空的失踪也给台湾能否重新开放新民航公司的牌照收集留下了悬念。 据报道,新投资者已经寻求在台湾建立一家新的本地航空公司。

根据国际民用航空运输商会等组织的相关预测,全球民用航空运输市场有望在2024年恢复到疫情前的正常状态。根据发布会上披露的消息,虽然预计基于最好的结果,国泰民航在2021年之前只会以不到一半的运力运作。因此,公司已经与波音和Air Trucks协商,延期交付之前购买的A350系列和777X系列长期-射程窄体飞机。

这也符合台湾机场目前面临的情况。 根据台湾机场公布的数据,澳门机场去年首9个月的旅客吞吐量仅为860万人次,环比增长84.5%。 这些下降趋势实际上在今年就已经开始显现。 2019年台湾机场吞吐量为7129万架次,客机起降、物流吞吐量等数据环比出现负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