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科吧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反思 >> 说课稿 内容页

二年级《云房子》语文评课稿

文章
来源学科吧
课件

二年级语文《云房子》评课稿


  今天上午一、二两课,我听了新教师的两节汇报课。陈**老师和俞**老师均上了《云房子》一课,我觉得作为新教师能这样准确地把握、处理教材,灵活地调控课堂,颇有教学机智,有很多的地方值得我学习。总的来说,两位老师教态亲切、自然,制作的课件精美,评价的语言也有些艺术性,教学的环节井然有序。听课完毕,同组的老师就面着带笑容,发出了感慨:课上得真不错!

  下面我就谈谈自己的感受。首先介绍一下这篇课文。《云房子》是一篇童话故事,全文采用拟人化的手法,描述了雨后天空的美丽景色:有云时,云朵千姿百态让喜爱;有风时,云朵散去,让人心头不由掠过一丝惆怅,但再次用心发现,天空洁净明丽,阳光普照,让人不禁释怀了。另外,天空还有小鸟的欢快飞动,嬉戏玩耍,想象丰富,语言富有童趣,给人以美的享受。面对这样充满童真童趣的文章,两位老师发挥了个人的才智,课堂都出现可喜之处。

  一、书声朗朗,让课堂如花香般的让人陶醉。

  有人大胆地提出:语文课,首先是读书课,可见“读”在语文课堂中占有多么重要的作用了。叶圣陶先生也说过:“教学语文课文,几个重要项目里头有一个项目,就是好好地读,读得好,就可以深切地传出课文的思想感情,同时就是领会它的思想感情。”两堂课的设计思路清晰,环节精致,充分体现了低年级课堂的以读导学的教学模式。陈老师在教学时,没有对文章进行深度分析,而是创设情境,如看了几张蓝天白云的图片,学生情不自禁地发出惊叹,顺其自然地问孩子:“你在惊叹什么?”学生脱口而出:“哇,这么多的白云!”又如出示了一幅幅各种云房子的图片,找到自己喜爱的,美美的读。课文中的精彩片段,让学生在反复朗读、感悟中体会语言的优美、用词的精当,然后指导积累语言,培养语感,最后达到运用的目的。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读得多,读得透,注意边读边想,边读边演。在教学中,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孩子们读出感情,教学很有坡度。在读的过程中,学生练得也很到位,从词到词组到句到段,学生一步步读好。尤其值得肯定的是边读边表演的形式,让课堂活了起来。

  二、精美课件,让课堂增色添彩

  本文通过优美的语言文字让学生去感受云房子的美。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讲,光是文本很难激发他们的兴趣。两位老师一次又一次地通过课件演示文章中的情景,课件恰如其分地帮助了孩子对文章语言的理解。如陈老师出示的云房子的不同形状,让孩子们读得有声有色,俞老师让鸟儿叽叽喳喳的叫声去猜测小鸟们在说什么,两位老师都出示了笑眯眯的太阳和水汪汪的蓝天等,让孩子们身临其境,在特定的情境中,有效地调动了孩子的情感参与,学生就在兴趣盎然的氛围中得到了语感的训练。当然利用图片时,也应进行一些取舍,比如对“礼堂”一词的理解时,两位老师都配上了图片,但图中所展现的礼堂不够宽敞,而且形状较为模糊,学生的理解就不够到位。当时,我就在想,是不是可以能联系生活来谈谈呢?比如我们学校就有个漂亮大礼堂,向孩子进行介绍一下会不会更生动、形象呢?

  三、口语交际,让课堂充实饱满

  低年级的口语交际教学的总目标就是: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陈老师注意到了这点,在教学中安排了拓展说课文内容,有梯度,有趣味,训练了说话的能力。如在小鸟们到彼此房子里去做客,教师就安排了师生共同表演,设计了一个口语交际的情境,潜移默化中让孩子懂得了作客的礼仪等。又如让孩子们进行这样一个句式训练:我们的云房子造好了,有的像。先让孩子将自己造的房子带来,进行展示,并简要介绍,孩子们兴致勃勃地介绍了自己造的蘑菇、螃蟹、草莓、变形金刚等云房子。当这些形状不一的房子贴到黑板上时,教室里的气氛很活跃,孩子再完成这样的填空也就毫不费力。

  当然,两位新老师的课堂我个人认为仍有可待改进之处:

  1、要重视写字教学。两位老师在整堂课中都只教学一个字:耍。我认为低年级关注学生的写字。教师在分析字形时,要让学生仔细观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提醒注意孩子写字姿势时,花样如能变一变,或许更容易被孩子接受,如齐说一首写字歌:小手伸出来,托住小脸蛋,左手放下去,右手拿起笔。

  这样押韵的儿歌,既能振奋孩子的精神,又让孩子倍感兴趣。如果能多安排些时间,让孩子在课堂中进行写字练习,然后进行点评,也许效果更好些。

  2、要注重生生交流。如让学生看图想象:“小鸟们唧唧喳喳,会说些什么呢?”通过想象说话,体会小鸟们欢乐的心情,进一步感受云房子的有趣。两位老师都采取的是师生表演,进行交际的训练。我个人认为,这一过程可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让学生扮演小鸟,在组内充分说,然后请两组上台表演,这样孩子的思想会得到碰撞、激荡、完善、升华,不知不觉中自己和他人共同进步了。

  3、要注重读中感悟。让学生多自读,等待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教学必须真正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学生的心灵是我们要去的地方。陈老师在课堂中也有意识地让孩子读出自己的感受,如在描写“云房子不见了,云房子哪去了。”这句时让自己体会小鸟的心理,一个女孩回答道“小鸟很伤心”,接着她用自己略带沙哑的嗓音读出了自己的悲伤,让在场的每位教师动容。而一个小男孩则说“小鸟非常着急”,于是他带着这种感觉也读出了句子的味道,不同的性别,不同的生活经历,让孩子感受不同。如果陈老师再耐心等待,也许会有精彩继续出现,因为教育原本就是慢的艺术,语文教学是充盈于师生之间的具有生命意义的教育,是一种生命的交流与碰撞。相信孩子,留给他们思考的空间,便会发现,教学更有韵味。

文章
来源学科吧
课件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