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科吧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反思 >> 说课稿 内容页

四年品德与社会《谢谢你们我父母》说课稿

文章来
源学科吧

四年品德与社会《谢谢你们,我的父母》说课稿
一、教材说明
《谢谢你,我的父母》一课旨在让学生通过了解家庭核心人物—父母的辛苦,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家是生活的港湾,每个人都在家庭中出生、成长,这其间付出最多心血的便是我们的父母。是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强烈的责任感带给这个家温暖和幸福。现在的独生子女从小养尊处优,以自我为中心的居多,很少会体会到父母的辛劳,故本课旨在让学生明白自己作为家庭的一员,也要为家庭承担一定的义务和责任,和父母一起,共同创造幸福温暖的家庭生活。
二、备课思考
我把这课分为两课时。第一课时重在理解父母,首先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体会父母的辛苦、操劳;其次要让学生感受到自己也是家庭的一份子,有责任和义务分担家务劳动,要树立起一定的家庭责任感,我觉得这是本课时须落实的重点;再次让学生懂得感恩。第二课时重在关心父母,主动与父母沟通,做到平等相待。现在许多孩子总认为与父母之间有着不可逾越的代沟,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己开始有了许许多多的“小秘密”,而这些“秘密”是绝不会与父母说的,放学一回家就一门关进自己的房间,对父母的关心视为理所当然,甚至认为父母太罗嗦了。其实为人子女的,当你的知识道德水平一天天在提高,就更应懂得与父母沟通的重要性,要学会关心自己的父母,这样的家庭生活才会更加和谐美满,这也是本课的难点。
三、教学设计
㈠目的要求:
1.了解体会日常生活中父母的辛苦操劳。
2.关心家庭生活,分担家务劳动,树立一定的家庭责任感。
3.关心父母,主动与父母沟通,做到平等相待。
㈡重点难点:
重点:坚持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有一定的家庭责任感。
难点:理解父母,与父母及时沟通。
㈢教学准备:
1.提前一周准备“小调查”观察统计表。
2.准备一次主题活动,事先向父母发出邀请,使父母能安排时间参加。
3.准备心灵考验试题。
4.学生准备:或卡片、或信、或小制作、或鲜花……等礼物。
㈣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回忆篇浅绿:我
1.出示一棵家庭树(双色叶)
绿:父母
2.回忆这么多年来父母关怀爱护自己的感人事例及自己关心父母的事例(学生说一件,贴上一张相应颜色的叶子),并及时谈谈自己当时的心情、体会或方父母的表情、反应。
二、观察篇
1.出示“小调查”观察统计表
2.交流调查结果
3.说说感想
三、思辩篇
帐单上反映的是什么?
1.出示两份帐单,进行讨论
解读父母的帐单,为什么会是0元的呢?
2.看了这两份帐单,你怎么想?归纳出两种看法。
第一种:我是家庭中的一员,帮助家庭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是我应尽的义务,不应该要报酬。
第二种:家务劳动是大人的责任,帮父母干家务,父母给予一定的报酬是应该的。
3.小擂台辩论。
4.小结:通过上述辩论,我们可以肯定的是父母的爱是无私的,是无法回报的,而我们作为家庭成员之一,也应当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培养家庭责任感。而做家务究竟该不该要报酬,可以视家庭经济情况和父母的态度而定。
四、感悟篇
1.树干演示父母的付出(父母的每一次辛苦操劳都是出于他们对我们的爱,出于家庭责任感)——家庭责任感。
2.出示学习提示。读一读,悟一悟。
五、感恩篇
1.两个节日来历。(父亲节,母亲节)
2.写写想对父母说的话,写写想为自己的父母做的事。(可以结合书P32—33)

第二课时

说明:本课时以主题活动“谢谢你们,我的父母”形式开展教学,使父母与孩子沟通无限。主要设计了以下4个板块。
一、心路历程
1.请一位父亲、一位母亲讲讲孩子出生时的心路历程;或请两位母亲分别谈谈孩子出生时和抚养过程中的点滴体会。
2.即兴采访孩子听后的感受。
二、真情流露
1.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诗朗诵)
2.爸爸妈妈,我想对你们说……(交流上节课写的感想,也可现场想说的)
3.孩子,我想对你说……
4.孩子赠送小卡片(小礼物)给父母。
三、心灵考验
1.父母最爱吃的菜、水果是什么?
2.爸爸妈妈的生日是几月几号?
3.爸爸妈妈最爱吃的菜是什么
4.爸爸妈妈最爱吃的水果是什么?
5.父亲(母亲)节到了,你会怎么做?
…………
四、爱的互递
1.歌《世上只有妈妈好》
2.诗…………

文章来
源学科吧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