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科吧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反思 >> 说课稿 内容页

小学信息技术设计你课程表说课稿

文章来源
学科吧课件

小学信息技术设计你的课程表说课稿
《漂亮的课程表》说课稿
尊敬的评委老师,各位同仁:
大家好!
我是来#,我说课的内容是: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综合实践活动•信息技术》四年级的《设计你的课程表》。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流程和教学总结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从内容上来看,这是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综合实践活动•信息技术》四年级第五单元第八节的内容。该单元的主要内容是掌握在MICROSOFTWORD中使用表格,并能对表格进行行、列、单元格等操作。
该篇课文在整单元教材的地位来看,可以说是比较重要的,这一课既是对前几篇课文在WORD中熟练插入图片、艺术字等知识点的复习,又涉及到表格边框、底纹的设置以及如何绘制斜线表头等新知识的学习。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a、通过制作课程表,使学生熟练掌握WORD中表格边框和底纹的设置;
b、通过课程表的表头制作,让学生掌握表格中斜线表头的制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
a、引入时,新旧课程表相互比较,用比较法激起学生尝试修改的愿望。
b、试一试,让学生看课文自学边框、底纹的设置,用探究法学习新知。(分组分任务探究,一组一个新任务)
3、情感态度价值观:
a、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继续保持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
b、通过创设挑战任务(设置页面边框),进一步培养挑战意识;
c、通过亲手制作课程表来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并增强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表格边框、底纹的设置,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使学生继续保持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难点:绘制斜线表头时位置的调整。
四、说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精心导入,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
在本课的导入中,我先出示一张没有修改过的课程表,

节次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
1语文数学语文英语数学
2数学语文数学数学语文
3体育社会英语语文综合实践
4英语美术美术品德与社会体育
5自习音乐语文音乐活动
6综合实践体育语文品德与社会活动
(课程表1)
再展示编辑修改过的课程表,
节次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
上午1语文数学语文英语数学
2数学语文数学数学语文
3体育社会英语语文综合实践
4英语美术美术品德与社会体育
午休
下午5自习音乐语文音乐活动
6综合实践体育语文品德与社会活动
(课程表2)

让学生通过两张效果不同的课程表的对比,强烈感觉到编辑修改表格的意义、效果,从而引出本课教学内容:设计你的课程表。
(二)分析作品:
通过分析对比作品,学生会发现第二张表格比第一张表格增加了边框、底纹和斜线表头,直观地发现编辑修改了的表格更加形象、生动,从而体会到了信息技术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三)尝试制作:
为了让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愉快的学习,我大胆地把课堂交给了学生,让他们自主完成任务。这样,教师也有了充足的时间去进行分层辅导。
学生打开学习资料,学习设置“边框、底纹和斜线表头”。
分组尝试新知学习:
第一组尝试边框的设置
第二组尝试底纹的设置
第三组绘制斜线表头
(四)演示过程:
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加深对新知识的巩固,我让每组选一学生演示如何操作:
(1)边框设置
单击工具栏上的“表格和边框”按钮,出现“表格和边框”工具栏。选择“边框线型、边框粗细、边框颜色、外侧框线”进行设置。
(2)底纹色彩
单击工具栏上的“表格和边框”按钮,出现“表格和边框”工具栏。选择相应的单元格,利用“底纹颜色“按钮,为这些单元格设置底纹。
(3)斜线表头的制作
选择“绘制表格“工具,鼠标指针变为铅笔形状,在表格左上角画出相应的斜线。
(五)再次制作:
学生打开学习资料中的挑战任务,在舒缓的音乐声中,自由地设计自己的课程表。
教师给予学生提示,除运用今天学习的知识以外,还可添加图片,艺术字表名及页面边框等。
为节省时间,我给学生提供了一些图片素材。
(六)发展评价、拓展延伸:
选几位同学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学生欣赏并根据评比标准(底纹色彩搭配、表格边框的样式、独特的创意、漂亮的页面边框)进行点评。
在这个环节中,我利用多媒体教学功能展示学生有特色的作品,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观察、比较和总结的能力。
(七)、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发挥了聪明才智,设计出了很有个性的课程表,你们发现得真不错!感兴趣的同学还可以加上图片等,设计出更时尚、更酷的课程表,用打印机打印出来,贴在教室里。
六、教学总结:
计算机教育专家谭浩强老师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谁有‘无机教学’法,我就会发现‘无水游泳’法!”,这充分说明了我们的信息技术课离不开计算机,离不开硬件的支撑。
在本堂课的教学中,信息技术具有潜在的优势:教学内容直观、操作使用快捷、方便,使学生眼、耳、口、手、脑等各种感官并用,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文章来源
学科吧课件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