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案 说课稿 评课稿 教学反思 学科试卷

高三历史综合试卷(一)

日期:2019-05-20  类别:学科试卷  编辑:学科吧  【下载本文Word版

一、选择题(23×3分=69分)
1、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的客观进步作用在于
①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奴隶主贵族的势力②加强了统一的趋势
③促进了华夏族的融合④壮大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实力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2、被英国学者李约瑟称为“中国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的是
A.蔡伦B.张衡C.沈括D.宋应星
3、下列人物中,对古代东北地区开发建设作出重大贡献的是
①大祚荣②耶律阿保机③元昊④努儿哈赤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4、据史料记载,明太祖时制定了《大明律》,该法律内容集中,条理分明,增加了经济立法;同时,主张量刑“重其重罪,轻其轻罪”。其原因有
总结前代立法的经验教训②商品经济高度发展
③君主专制空前强化④特务统治的加强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5、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发生不是偶然的,它是当时中国内外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包括
①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②中国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③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全国各阶层反清斗争高涨
④西方启蒙思想传入中国,为中国的先进分子所接受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6、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其影响有
①壮大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力量②推动民主革命进入新阶段
③促进思想解放运动的兴起④打破了一战期间日本帝国主义独霸中国的局面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7、下列哪些历史事件属于国民大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
①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②国民会议运动
③省港大罢工④汉口、九江人民收回英租界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8、建国初期,为巩固人民民主政权和恢复国民经济奠定基础的是
A.完成土地改革B.合理调整工商业
C.稳定物价、统一财经D.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
9、下列有关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开始迈向正常化的各种观点中,不正确的是
A.是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的结果B.是中美两国和两国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
C.与当时的冷战形势密切相关D.彻底消除了两国关系发展的障碍
10、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具有伟大意义的转折,这是由于
①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的xxx,是改革开放的开端
②中国由此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③形成了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④形成了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领导核心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1、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的原因包括
①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进行②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潮流的出现
③资本主义列强在全球的扩张④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2、19世纪晚期,美国、德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共同原因是
①稳定、统一的政治局面②积极采用先进科技
③国内市场广阔,资源丰富④相对充裕的资本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13、1942年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意味着
A.世界反法西斯斗争形势发生根本性转折
B.资本主义国家放弃敌视社会主义的政策
C.不同性质的国家应当而且能够联合起来应付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
D.反法西斯同盟国与轴心国实力相当
14、汉武帝为加强对地方官僚的监察控制而采取的措施是
A.实行监察制B.设置刺史C.取消封国D.创设御史大夫
15、北宋统治者实行更戍法的直接目的是
A.加强禁军B.防止地方专权C.强干弱枝D.防止武将专权
16、元朝时管辖今西藏和台湾的机构是
A.理藩院、澎湖巡检司B.宣政院、台湾府
C.宣政院、澎湖巡检司D.理藩院、台湾府
17、明清时期引进、推广高产作物玉米和甘薯所产生的重要影响是
①缓解了人地之间的矛盾②有利于扩大经济作物的产区
③直接导致资本主义萌芽出现④提高了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
18、从生产力发展角度看,洋务运动的实质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B.以大机器生产代替手工操作
C.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D.发展民族资本主义
19、美国知名研究中国问题的专家费正清教授曾把“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称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这主要是因为
A.工业结构搭配不合理B.地区分布不平衡C.社会环境未根本改变D.军阀间割据混战
20、关于中国共产党处理皖南事变和西安事变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两次事变的处理依据都是民族矛盾是当时的主要矛盾
②中国共产党的目的都是为了建立或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③两次事变的处理方式不同④都表明中共把民族利益放在第一位
A.①②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1、毛泽东说“拿资本主义的某种发展去代替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不但是一个进步,而且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这一思想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具体体现是
A.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B.合理调整工商业
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赎买政策D.三大改造的完成
22、中共十二大、十三大和十四大的重大决策贯穿的一条主线是
①集中力量发展经济②平息19xxx政治xxx③三代领导顺利交替④实事求是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23、林肯政府颁布实施的《宅地法》,对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所起的主要作用是
①加速了西部开发②使美国的经济重心转移到西部
③扩大了国内市场④加速了科学技术向生产力的转化
A.①③B.①②③C.②③D.①②④
二、材料题(36分)
24、(12分)阅读下列

材料
材料一:根据《清史稿•食货志》、王戎笙《清代前期历史中的几个问题》编制下表
年份全国人口
顺治十八年(1661)约1920万
康熙五十年(1711)约10000万
乾隆二十七年(1762)约xxxx0万
乾隆五十九年(1794)约31000万
材料二: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康熙帝说:“本朝自统一以来,于今六十七八年矣,百姓俱安享太平,生齿日以繁庶。户口虽增,而土田并无所增。分一人之产,供数家之用,其谋生焉能给足?”
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有大臣建议垦荒,康熙帝说:“条奏官每以垦田积谷为言,。伊等俱不识时务。今人民蕃庶,食众田寡,山地尽行耕种,此外更后何应垦之田,为积谷之计耶?”——《清圣祖实录》卷240、卷259
材料三: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直隶永定河边蓄水防洪的淀泊,“水退一尺,则占耕地一尺”“每遇潦涨,水无所容,甚至漫溢为患”。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黄河“河滩地苗,尽皆耕种麦苗,并多居民村落……筑围打坝,填塞日多”。这时,南北各地湖泊大多出现类似情况。——《清高宗实录》卷910、卷1147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形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什么?(3分)

(2)材料二中康熙帝的两段言论反映了什么问题?(2分)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分)

(4)从上述历史现象中,你能得出什么认识?(3分)

25、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变化示意图
材料二:鼓吹实行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的月刊
请回答:
(1)概括指出材料一反映的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变化的情况。(2分)

(2)简要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两种现象的内在联系。(2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民国初年中国出现了怎样的政治局面?(2分)各个党派在议会中所占席数的对比说明了什么问题?(2分)

(4)综合以上材料,指出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初中国经济、政治的发展趋势,并分析这些趋势没有变成现实的原因。(4分)

26、(12分)阅读19世纪20年代至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变化的有关资料
1820~1850年世界工业生产的分布(%)
年份英国法国德国美国
18205015~20810
184040201911
185039181515
材料二:1870~1913年世界工业生产的分布(%)
年份英国法国德国美国
187032101323
19002071730
19131461636
材料三:到(20世纪)20年代,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超过整个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的总和,外贸进出口总额超过英国,居世界第一位。——马世力等《世界史纲》
材料四:西欧和日本都是美国非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朋友,是的;盟国,是的。但是,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在经济领导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遭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的那种挑战。——美国总统尼克松的一次演说
请回答:
(1)依据上述材料,概括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3分)并简要说明这些变化对当时世界政治格局的影响。(3分)

(2)结合二战以来的有关史实,分析材料四所述现象产生的原因。(6分)

三、问答题(45分)
27、(11分)中国古代史上,有统一也有分裂,但统一是主流。请依据有关历史事实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中国古代影响巨大而深远的三次大统一局面形成的标志。(3分)

(2)分析说明三次大统一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5分)

(3)纵观三次大统一,对我们今天最终实现国家的统一有何借鉴意义?(3分)

28、(14分)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政府为恢复国民经济进行了一系列斗争和努力。据此回答:
(1)简述人民政府为恢复国民经济而采取的措施。(5分)

(2)这些措施有何特点?(3分)

(3)分析特点的成因。(6分)

29、(16分)从第一次世界大战至今,西欧的国际地位发生了诸多变化。概述这一变化的表现、原因和对国际局势所产生的影响。

高三历史综合试卷(一)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DCCABAADDDADCBDCBBCDBDA
二、材料题(41分)
24、清朝从顺治到乾隆,人口数量增加很快。(1分)原因是:清政府采取奖励垦荒、更名田、摊丁入亩等措施,使得农业生产得以恢复与发展,同时,隐蔽人口的现象也逐步消失。(2分)(2)康熙认为人口增加较快,而田地增加有限,已经出现地少人多的现象。(2分)(3)人们不断开垦沿河、沿湖的土地,水域面积不断减少。(2分)(4)社会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之间需要平衡;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注意保护环境。(3分)
25、(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持续发展,并且出现两次发展高峰。(2分)(2)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民族资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他们强烈要求废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促进资本主义更快发展。(2分)(3)出现了资产阶级革命派和其他政治力量纷纷插手政权的局面。(2分)说明:民主共和已是大势所趋;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使得其无力控制政局。(2分)(4)趋势:经济近代化(或工业化或资本主义曲折发展);政治民主化(或废除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本主义民主制度)。(2分)原因:没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统治;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2分)
26、(1)变化:19世纪上半期,英成为“世界工厂”;19世纪末至二战后初期,美国逐渐掌握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权;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格局呈现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3分)影响: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矛盾激化,形成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引发一战;二战后初期,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国际关系格局逐渐被美苏两极格局所代替,20世纪70年代,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发展(3分)(2)二战后初期,美国对欧洲和日本在经济上极力扶植,在军事上提供安全保障,欧洲和日本在外交上惟美国马首是瞻,成为依附美国的“朋友”。(3分)20世纪70年代,美

国经济发展速度下降。欧洲和日本迅速崛起,经济上与美国激烈竞争,积极谋求提高政治经济地位,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3分)
三、问答题(45分)
27、(1)标志(3分):①前221年,秦灭六国,统一中国;②5xxx,隋灭陈,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③1279年,元灭南宋最后一支抵抗力量,全国实现统一。(2)原因(5分):①人民反对战争、渴望统一;②局部或某些割据政权的经济仍处于发展中,为统一奠定物质基础;③民族交往频繁,民族融合增强;④杰出人物的雄才大略、远见卓识在统一中所起的积极作用;⑤三朝统一前均储备较强的军事实力,通过战争实现了统一。(3)借鉴意义(3分):①发展经济实力,为统一奠定坚实基础;②争取政治优势,为统一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③增强军事实力,为统一提供可靠保证
28、(1)措施:①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②稳定物价,统一财经;③合理调整工商业;④在工矿企业中进行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⑤农村进行土地改革,积极发展农业生产。(5分)(2)特点:①始终以稳定经济秩序为目标,采取行政手段与经济手段相结合的政策;②始终围绕经济恢复和财政状况的好转;③采取统一战线策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3分)(3)原因:①是由当时的经济形势决定的。新中国成立后,经济崩溃,财政困难,人民困苦,这些都关系到人民政权的生存问题。(3分)②是由党的正确领导决定的。新中国成立后,党采取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坚持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相结合的方法,抓住当时的主要矛盾。(3分)
29、(1)一战后,西欧国家国际地位呈下降趋势。(1分)原因:一战使西欧国家遭到沉重打击,经济普遍衰退;美国的实力得到加强,掌握了世界经济霸权,且积极参与欧洲事务。(2分)影响:随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尽管英国、法国操纵国际联盟同美国抗衡,但原来的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国际关系格局发生动摇。(1分)(2)二战后,西欧国家惟美国马首是瞻,国际地位下降。(1分)原因:战争对西欧国家的沉重打击;殖民地独立运动兴起和高涨;美国军事、经济实力空前膨胀,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苏联成为能与美国相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4分)影响:随着以美苏势力均衡的基础上形成的雅尔塔体系,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关系格局为美苏两极格局所替代。(1分)(3)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欧国家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原因:二战后大力发展高科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实行社会改革,调整政策,发展经济;建立欧共体。(2分)影响:欧共体国家在很多经济领域赶上或超过美国,与日本一起冲击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三足鼎立局面;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和实力的进一步提高,西欧国家在推动世界格局多极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世界多极化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4分)

    以上《高三历史综合试卷(一)》范文由学科吧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学科吧»学科试卷»高三历史综合试卷(一)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学科吧 如对《高三历史综合试卷(一)》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