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案 说课稿 评课稿 教学反思 学科试卷

七年级历史2019年下非选择题试题

日期:2019-05-20  类别:学科试卷  编辑:学科吧  【下载本文Word版

七年级历史xxxx年下册非选择题试题

非选择题(21题26分;22题7分;23题27分;共60分)

21、读图学史(26分)

(1)看图一回答:

写出隋朝大运河的四段河道名称:(4分)

①②

③④

填出图中的地点名称:(4分)

AB

CD

(2)观察图二、图三两幅图,写出其名称和用途。

图二:名称:(1分)

用途:(1分)

图三:名称:(1分)

用途:(1分)

(3)看图四回答:

图四建筑的名称:(1分)

它修建的朝代:(1分)

它的设计者:(1分)

它的历史地位:(2分)

它的特点:(3分)

(4)请辨认右边几种古代货币并回答问题。

图五:是朝的铜钱(1分),

当时在位的皇帝是。(1分)

图六:是(填国家名称)的铜钱(1分)

它与朝铜钱相仿。(1分)

图七:是(填朝代名称)的纸币(1分),产生于当时的地区。(1分)

22、以下是古人关于大运河的两首诗,请你先阅读理解,然后回答问题。(7分)

请回答:

(1)这两首诗对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态度是否一样?如果不一样各是什么态度?(3分)

(2)你怎样评价隋炀帝修大运河这一历史事件?(4分)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7分)

材料一贞观四年,皇帝欲重修乾元殿。张玄素谏日:“臣闻阿房成,秦人散;乾元毕工,隋人解体。……今时功力,何如隋日?……承凋残之后,役疮痍之人,费亿万之功,袭亡隋之弊,甚于炀帝远矣。”&ld

quo;此役不息,亦同归于乱耳。”上叹日:“吾思之不熟,乃至于是。”于是罢役。

——依据《贞观政要》等辑录

请回答:

(1)材料中的这位皇帝是谁?(2分)

(2)根据材料,归纳这位皇帝罢修乾元殿的原因。(4分)

(3)这位皇帝还有哪些治国安邦的重大举措?(4分)

材料二唐朝初年,唐太宗看到许多新录取的进士鱼贯而出,兴奋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请回答:

(1)材料二涉及我国古代哪项制度?(1分)

(2)材料二体现了封建统治者实施该制度的目的是什么?(2分)唐太宗为这项政策作出了什么贡献?(2分)

(3)材料所涉及到的制度在当时有什么积极影响?(4分)

材料三苏湖熟,天下足。——南宋谚语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宋史》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什么现象?(2分)这一变化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结束?(2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4分)

xxxx年春期七年级历史半期测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二、非选择题(21题26分;22题7分;23题27分;共60分)

21、读图学史(26分)

22、以下是古人关于大运河的两首诗,请你先阅读理解,然后回答问题。(7分)

(1)否;(1分)胡诗指出开凿大运河的劳役繁重,造成了隋朝的灭亡;皮诗对开凿大运河作了肯定的评价,同时指出隋炀帝巡游江都的过错。(2分)

(2)隋朝大运河开通后成为南北交通大动脉,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也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2分);但当时为了开凿大运河过渡的役使民力,给劳动人民带来了沉重的徭役和赋税负担(2分)。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7分)

材料一:

(1)皇帝:唐太宗(李世民)。(2分)

(2)原因:吸取秦隋灭亡教训;纳谏;国力尚未恢复;百姓贫困;与民休息;体恤百姓;及时纠正不当决策;理政气氛民主;臣下直言。(4分。每点2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得满分。)

(3)举措:推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开放的对外政策;完善科举制;完善三省六部制;修订法令;推行均田制;实行租庸调制(减少服役天数、交实物代役)。(4分。每点2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得满分。)

材料二:

(1)科举制度(1分)

(2)目的是扩大统治基础,巩固其封建统治;(2分,答出有关巩固统治的话满分)

扩充国学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2分,答到其中两句满分)

(3)①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②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③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4分,答出其中两点满分)

    以上《七年级历史2019年下非选择题试题》范文由学科吧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学科吧»学科试卷»七年级历史2019年下非选择题试题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学科吧 如对《七年级历史2019年下非选择题试题》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