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案 说课稿 评课稿 教学反思 学科试卷

生活与哲学第四单元测试题

日期:2019-05-20  类别:学科试卷  编辑:学科吧  【下载本文Word版

生活与哲学第四单元测试题一、单选题(共38分)1、xxxx年8月26日,日本东京都教育委员会决定,东京首所高中连读的公立中学将采用新的初中历史教科书。这部新的历史教科书严重歪曲历史,宣扬“皇国史观”,美化侵略,使用这种教科书无疑会毒害涉世未深的青少年。日本这一做法()A.违背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B.体现了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C.说明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D.说明历史是社会存在的反映2、实现人生自我价值的标志是()A.社会对个人的尊重与满足B.个人对社会做出贡献C.个人的贡献得到了社会的肯定D.个人从社会中的索取3、《现代汉语词典》xxxx年增补本在1996年修订的基础上增补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蓝牙”、“克隆”等新词新义1200余条,在野生动物条目的释文中删去了“肉可以吃”“皮可以做皮褥”等话语。《现代汉语词典》增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蓝牙”、“克隆”等新词新义表明()A.社会存在的变化会在社会意识中反映出来B.社会存在的发展推动社会意识的同步发展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D.社会意识的变化总是滞后于社会存在的变化4、“生不逢时”所包含的哲学道理有()A.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一个良好的社会教育环境B.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C.人生价值的实现首先需要一定社会历史条件D.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5.“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民族英雄林则徐的这一诗句,这句诗体现的人生价值观是()①人生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②有价值的人生不应考虑个人利益③对社会的贡献大小决定了人生价值的高低④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以社会对个人的尊重为基础A①②B①④C①③D③④6、1978年世界上第一例“试管婴儿”在英国出事时,整个世界争论不休,“不合伦理”的诅咒一度铺天盖地。目前,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试管婴儿”已是很正常的事。人们观念的变化说明了()A、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C、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D、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7、社会生活的本质是()A、社会意识B、社会存在C、人的思维和人的行为的组合D、实践8、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们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这体现的唯物史观道理是()A、一切从实际出发B、物质决定意识C、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D、发展的观点9、我国原有政府管理过多过滥,在一定程度上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xxxx年7月1日正式实施的《行政许可法》进一步规范政府职权,更好地发挥为市场经济服务的职能。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这体现了()A、政府做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B、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C、社会是物质的D、社会是变化发展的10、下列关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规律的说法,正确的是()①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②社会基本矛盾仅贯穿于阶级社会的始终③其内容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④这一发现使人类关于社会历史的理论第一次真正成为科学A、①③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11、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认识,错误的是()A.仍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B.这一对矛盾是非对抗性矛盾C.需要通过阶级斗争来解决D.需要通过改革来解决12、下列对人民群众的认识正确的是()①指广大劳动群众②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③在不同的国家范围不同④在同一国家不同历史时期范围不同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13、《人民日报》指出,由于受“以粮为纲”思想的影响,解放以来洞庭湖的面积急剧萎缩,其后果是水灾频繁。这一事实说明()①违背客观规律必然遭到客观规律的惩罚②矛盾具有特殊性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作用④价值观对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导向作用A、①②③B、②④C、①④D、①③④14、人们选择的目标能否实现,实现的程度如何,取决于()A、人们的主观愿望是否良好B、人们的认识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C、人们是否作出了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D、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15、“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没有什么感受;贩卖矿物的商人只看到矿物的商业价值,而看不到矿物的美和特征,他没有矿物学的感觉、”马克思的这段话说明()A、穷人和商人们缺少审美观念B、美因人而异C、社会地位和需要的不同,导致人们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不同D、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不同的人不可能有相同的认识16、下列对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特征的认识,正确的是()①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②把握这一特征有助于我们正确评价历史和现实中的各种价值观念③把握这一特征有助于我们的价值观念与时俱进④为我们提供了一把认识一切历史和现实中的各种价值观念的钥匙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17、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个性张扬的时代,追求个人的个性发展本身也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但人们在追求个性发展过程中,应该()①把个人与社会统一起来,在统一中实现个人的价值②以“新潮”和时髦作为标准③表现为对他人、对社会的独特的贡献方式④表现为人的怪异和陋习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8、同为宋朝的名人,苏东坡的《食荔枝》对广东荔枝赞不决口,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蔡襄的《荔枝谱》却说天下的荔枝,以闽口为第一,蜀州次之,岭南为下。这说明()A、价值判断总是有主观性B、“趣味无商量”,美食评鉴没有客观标准B、两者的评价都受到乡土观念的影响,把自己家乡的荔枝说成是最好的D、价值判断是有阶级性的,蔡襄是奸臣,所以不能客观看待广东荔枝的价值19、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主体,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者。我们必须最充分地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集中全社会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亿万群众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这一要求的哲学理论依据是()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劳动群众是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C、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D、精神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二、不定选择题(共27分)20、xxxx年10月28日《光明日报》载文指出,加强和改进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现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改革开放的不断扩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有利于大学生树立自强意识、创新意识、成才意识、创业意识;对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这说明()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B、不同的价值观有不同的导向作用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D、客观要与主观形成具体的统一21、对社会主义改革的正确认识是()A、改革是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B、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C、改革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要求D、改革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不可逆转22、从哲学上看,之所以强调重视和关心群众利益,是因为人民群众()A、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B、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C、是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D、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23、xxxx年9月10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育人育才的辛勤园丁。要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文明的仪表影响人,以丰富的知识引导人,以博大的胸怀爱护人,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因为()A、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能动作用B、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C、价值观不同,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活动的导向就不同D、价值观对人们改造世界活动有促进作用24、我们之所以说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因为()A、劳动群众直接创造了精神财富B、人们群众的实践能够检验知识、文化是否科学C、劳动群众的实践为人们从事一切精神生产提供了物质前提D、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一切精神财富产生的根源25、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农民有三个伟大的创造: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扩大农村基层民主,实行村民自治。这表明()A、群众不是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的主体B、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中起主体作用C、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D、充分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推进改革的伟大事业26、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的统一关系,表现在()A.社会意识的性质由社会存在决定,并随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B.社会意识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为社会存在C.不同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存在具有不同的反作用D.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27、“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一旦形成就不会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这一观点()A.是正确的,因为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B.是错误的,因为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变化是无条件的C.是正确的,因为观念的东西一旦形成就难以改变D.是错误的,因为它否认了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特征28、邓小平同志自少年时代起就立志匡扶社稷、救国救民,他早年赴欧洲勤工俭学,并在那里成立中国共产党员,开始了自己的革命生涯。归国后,他全身心投入党领导的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革命斗争。这说明()A、人民的性是受思想意识支配的B、价值观对人生选择、人生道路有重要的导向作用B、历史条件不同,人们的价值观完全不同D、只有投身于民族革命斗争,人生才有意义一、单选题(共38)题号12345678910答案题号111213141516171819答案二、不定选择题(共27分)题号2021222324答案题号25262728答案三辨析题:(10分)29、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因此,有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就立刻会带来精神生活的提高。

    以上《生活与哲学第四单元测试题》范文由学科吧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学科吧»学科试卷»生活与哲学第四单元测试题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学科吧 如对《生活与哲学第四单元测试题》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