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案 说课稿 评课稿 教学反思 学科试卷

高一化学下期中模拟试题人教版

日期:2019-05-20  类别:学科试卷  编辑:学科吧  【下载本文Word版

高一化学下册期中模拟试题人教版

1.(2019全国新课标)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W的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与X、Y、Z原子的核外内层电子数相同。X的一种核素在考古时常用来鉴定一些文物的年代,工业上采用液态空气分馏方法来生产Y的单质,而Z不能形成双原子分子。根据以上叙述,下列说中正确的是

A.上述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大小为W

B.W、X、Y、Z原子的核外最外层电子数的总和为20

C.W与Y可形成既含极性共价键又含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

D.有W与X组成的化合物的沸点总低于由W与Y组成的化合物的沸点

2.(2019东城一模)aAn+、bB(n+1)+、cCn-、dD(n+1)-电子层结构相同。关于A、B、C、D四种元素叙述正确的是

A.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D>C       B.一定都是短周期元素

C.单质的还原性:B>A           D.原子序数:B>A>C>D

3.一定温度下,在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可逆反应:C(s)+CO2(g)2CO(g),不能判断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A.v(CO2)=v(CO)        B.容器中总压强不变

C.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D.容器中CO的体积分数不变

4.某原电池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原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A.能将电能转换成化学能     B.电子从碳棒经外电路流向铁棒

C.碳棒发生氧化的反应      D.总反应为Fe+H2SO4=FeSO4+H2↑

5.(xxxx海南高考) 是常规核裂变产物之一,可以通过测定大气或水中的含量变化来检测核电站是否发生放射性物质泄漏。下列有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的化学性质与相同       B.的原子序数为53

C.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78       D.的原子核内中子数多于质子数

6.(xxxx全国新课标)短周期元素W、X、Y和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元素W是制备一种高效电池的重要材料,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元素Y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元素W、X的氯化物中,各原子均满足8电子的稳定结构

B.元素X与氢形成的原子比为1:1的化合物有很多种

C.元素Y的单质与氢氧化钠溶液或盐酸反应均有氢气生成

D.元素Z可与元素X形成共价化合物XZ2

7.已知,A为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单质。根据下图转化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         、D         。

(2)E→C的反应方程式为

(3)久置的E的浓溶液常常呈黄色,原因是               。

(4)实验室制取B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现有1.00mol•L-1的E溶液,从中取出10.00mL。此10.00m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1。将前面取出的E溶液配制成0.100mol•L-1的稀溶液,所需的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外,还需         和          。在配制过程中定容时俯视,则所配溶液浓度       (填“偏大”或“偏小”或“无影响”)。

8.某化学兴趣小组对铜及其化合物的有关问题进行如下探究。

[探究一] CuSO4的制备

(1)工业上将废铜屑倒入热的稀H2SO4中并通入空气来制备CuS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用铜片作阳极,碳棒作阴极,电解稀硫酸,观察到的现象是                 。

[探究二]铜与硫酸反应中可能出现的异常现象及与铜反应的硫酸的最低浓度分析

利用右图装置做铜丝与浓硫酸反应的实验。

(3)加热试管a过程中,观察到a试管内壁有淡黄色固体析出,当浓硫酸沸腾时,淡黄色固体消失。淡黄色固体消失的化学方程式为                 。

(4)a试管中充分反应后,不需打开胶塞,就可使装置中残留SO2气体被足量NaOH溶液完全吸收,应当采取的操作是           。

(5)假设足量铜和10mL18mol•L-1浓硫酸反应只生成CuSO4、SO2、H2O,待生成的SO2气体完全被吸收后,将试管b取下,向其中加入足量酸化的H2O2溶液,再加入足量BaCl2溶液,经过滤、洗涤、干燥,得到6.99g硫酸钡。与铜反应的硫酸的浓度不小于

mol•L-1(假设试管a中溶液体积不变)。

[探究三]探究氧化铜是否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并与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进行比较

用如图装置进行三组实验,每组实验均以收集25mL气体为准(忽略其他可能影响的因素)。相关数据如下表:

(6)表中“待测项目”是指                 。

9.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通过实验研究NO2的性质。

已知:2NO2+2NaOH===NaNO3+NaNO2+H2O

任务1:利用下图所示装置探究NO2能否被NH3还原(K1、K2为止水夹,夹持固定装置略去)。

(1)E装置中制取N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若NO2能够被NH3还原,预期观察到C装置中的现象是                   。

(3)实验过程中,未能观察到C装置中的预期现象。该小组同学从反应原理的角度分析了原因,认为可能是:

①NH3还原性较弱,不能将NO2还原;②在此条件下,NO2的转化率极低;

③        。(4)此实验装置存在一个明显的缺陷是              。

任务2:探究NO2能否与Na2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5)实验前,该小组同学提出三种假设。

假设1:二者不反应;

假设2:NO2能被Na2O2氧化;

假设3:                      。

(6)为了验证假设2,该小组同学选用任务1中的B、D、E装置,将B中的药品更换为Na2O2,另选F装置(如右图所示),重新组装,进行实验。

①装置的合理连接顺序是(某些装置可以重复使用)                       。

②实验过程中,B装置中淡黄色粉末逐渐变成白色。经检验,该白色物质为纯净物,

且无其他物质生成。推测B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1.工业尾气中的氮氧化物常用氨催化吸收法,原理是NH3与NOx反应生成无毒物质。某同学采用以下装置和步骤模拟工业上氮氧化物的处理过程。

(一)提供的装置

(二)NH3的制取

高一化学下册期中模拟试题(1)下列有关实验室制备气体的说法正确的是___   _____(填序号)。

①可以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 ②用赤热的炭与水蒸气反应制取氢气 ③实验室制氧气有时需要加热,有时不需要加热 ④用无水氯化钙干燥氨气 ⑤用浓盐酸洗涤高锰酸钾分解制氧气的试管

(2)从所提供的装置中选取一个能制取氨气的装置:__________  ______(填序号)。

(3)当采用你所选用的装置制取氨气时,相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三)模拟尾气的处理

选用上述部分装置,按下列顺序连接成模拟尾气处理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4)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D装置中的液体可换成___   _____(填序号)。

a.CuSO4 b.H2O c.CCl4 d.浓硫酸

(6)该同学所设计的模拟尾气处理实验还存在的明显缺陷是___________________。

11(1)①③⑤

(2)C或G

(3)2NH4Cl+Ca(OH)22NH3↑+CaCl2+2H2O或CaO+NH3•H2O===NH3↑+Ca(OH)2(要对应)

(4)3Cu+2NO+8H+===3Cu2++2NO↑+4H2O

(5)c

(6)NO尾气直接排放,没有进行处理

15答案(1)CaCO3+2H+=Ca2++CO2↑+H2O

(2)AD

(3)除HCl气体 、  NaHCO3

(4)关闭弹簧夹1,打开弹簧夹2,当D中出现白色胶状沉淀后

Na2SiO3+CO2+H2O=H2SiO3(胶体)+Na2CO3

(5)碳和硅位于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得电子的能力减弱,非金属性减弱。

16(1)0.64mol•L-1•min-1

(2)0.85mol•L-1

(3)6min

(4)=

(5)>

7.(1)N2   NO2

(2)3Cu+8HNO3=3Cu(NO)3+2NO↑+4H2O

(3)硝酸分解产生NO2溶解在硝酸中

(4)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5)1.00 100毫升容量瓶 胶头滴管 偏大

8.(1)2Cu+4H++O22Cu2+ +2H2O

(2)铜片溶解,溶液呈蓝色,阴极有气体生成

(3)S+2H2SO4(浓)3SO2↑+2H2O

(4)从玻璃管c管口向试管b中鼓入足量空气(或其它合理答案)

(5)12mol•L-1

(6)收集25mL气体所需时间

9(1)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2)C装置中混合气体颜色变浅(其他合理答案酌情给分)

(3)在此条件下,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极慢。

(4)缺少尾气吸收装置

(5)NO2能被Na2O2还原(其他合理答案酌情给分)

(6)①EDBDF或EDBF

②2NO2+Na2O2===2NaNO3

10

品红溶液褪色

(2)NaOH溶液。

(3)使生成的二氧化硫完全被吸收;使得抽气容易进行(合理就给分)。

①Cu+H2SO4(浓)CuO+SO2↑+H2O。②a、c。

(4)干燥,恒重操作。

(5)CuS。

同类热门:

高一化学试题:高一化学期中模块测试卷选择题二

    以上《高一化学下期中模拟试题人教版》范文由学科吧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学科吧»学科试卷»高一化学下期中模拟试题人教版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学科吧 如对《高一化学下期中模拟试题人教版》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