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案 说课稿 评课稿 教学反思 学科试卷

《直线运动》同步测试题

日期:2019-05-20  类别:学科试卷  编辑:学科吧  【下载本文Word版

《直线运动》同步测试题彭友山(岳阳市七中湖南岳阳414000)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有甲、乙两列火车在平直的铁路上行使,甲车内的乘客看见窗外的景物向东移,乙车内的乘客看到甲车没有移动.如果以大地为参照物,上述事实说明().A.甲车向西运动,乙车不动;B.乙车向西运动,甲车不动;C.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D.甲、乙车两车以相同的速度向西运动.2.下列几个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时间t内位移最大的是().A.加速度最大的物体;B.初速度最大的物体;C.平均速度最大的物体;D.末速度最大的物体.3.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速度越大,速度就越大;B.加速度越大,速度的变化就越大;C.加速度越大,相同的速度变化所用的时间就越少;D.加速度不断增大,速度也就不断增大.4.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质点的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B.质点通过的路程不等,但位移可能相同;C.质点通过的路程不为零,但位移可能是零;D.质点做直线运动且运动方向始终不变时,那么它通过的路程就是位移.5.下列关于时间与时刻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时间与时刻的区别只是长短不同,长的是时间,短的是时刻;B.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是时间;C.第8s末与第9s初是指的同一时刻;D.第8s内指的是第7s末到第8s末的时间间隔.6.某人在跳水的跳台上抛甲、乙两个小钢球,甲竖直向上抛,乙球同时竖直向下抛,两球的初速度大小相同,则甲、乙两球相继达到水面时的速度大小().A.甲球的速度大;B.乙球的速度大;B.两球的速度相等;D.条件不够无法判断7.关于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一般讲平均速度时,必须讲清是哪一段时间或哪一段位移的平均速度;B.对于匀速直线运动,其平均速度跟哪一段时间或位移无关;C.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都可以精确地描述变速运动;D.瞬时速度是某时刻的速度,所以只有瞬时速度才可以精确描述变速运动.

v(m/s)t(s)图103-38.为了提高百米赛跑运动员的成绩,教练员将运动员百米跑的全程进行了录象,分析测得:运动员在前7s跑了61m,7s末到7.1s末跑了0.92m,跑到终点共用10.8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员在前7s的平均速度为8.71m/s;B.运动员在7s末的瞬时速度为0.92m/s;C.运动员达到终点时的速度为9.26m/s;D.运动员在7s后的速度为0.92m/s.9.如图1是甲、乙两辆小车的v—t图象,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t1t(s)图2s(m)0t2A.甲、乙两车都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B.甲、乙两车速率相等;C.甲、乙两车若在同一直线上,就一定会相遇;D.甲、乙两车就是在同一直线上,也不一定会相遇.10.图2是一质点运动的s—t图象,如果规定位移与速度方向相同,则下列v—t图象中正确反映质点速度的图象是()

v(m/s)t(s)B0t2t1v(m/s)t(s)C0t2t1v(m/s)t(s)D0t2t1v(m/s)t(s)A0t2t1

11.物体沿一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在某时刻的速度为3m/s,则在含有这时刻的1s内物体一定走3m;B.物体在某1s内的平均速度为3m/s,则在这1s内物体一定走3m;C.物体在某段时间内平均速度为3m/s,则这段时间内的任意1s位移都为3m;D.物体在t1时刻的速度为2m/s,在t2时刻的速度为4m/s,则在t1~t2的平均速度为3m/s.12.一个物体做直线运动,前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υ1,后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υ2,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A.B.C.D.13.一辆汽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经时间t速度达到速度υ,立即刹车做匀减速运动,又经2t停止,则汽车在加速阶段与在减速阶段( ).A.速度变化量的大小相等;B.速度变化率的大小相等;C.加速度的大小相等;D.的大小相等.14.小球自某一高度自由落下,它落地时的速度与落到一半高度时的速度之比是()A.∶1B.∶2C.2∶1D.4∶115.把自由落体物体的总位移分成相等的三段,则按由上到下的顺序经过这三段位移所需时间之比是().A.1∶3∶5B.1∶4∶9C.1∶∶D.1∶(-1)∶(-)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g取10m/s2)16.某物体沿直线运动,在前一半时间内做速度为15m/s的匀速直线运动,后一半时间做速度为25m/s的匀速直线运动,则物体在全部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s.如果物体沿直线运动,前一半位移做速度为15m/s的匀速直线运动,后一半位移做速度为25m/s的匀速直线运动,则物体在全部位移内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s.17.某质点沿直线运动,其位移s和所用时间t满足方程2t2+5t-s=0,由此可知这一运动的初速度为_____m/s,加速度为______m/s2.18.汽车以36km/h速度行驶,在一段坡路上得到0.2m/s2的加速度,行驶到坡底时的速度为54km/h,则此斜坡长_____m,汽车下坡所用时间为______s.19.以36km/h的速度行驶的汽车,关闭油门且刹车,加速度的大小为4m/s2,则4s后汽车的位移为_____m.20.雨滴从屋檐落下,经过1.8m高的窗户,历时0.2s,若不计任何阻力,则屋檐距窗台的距离为_____m.21.一个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连续通过s1、s2两段位移,所用时间均为t,则物体经过中间时刻的即时速度为______.22.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第1个5s内的位移是10m,第1个10s内的位移为_____m,第3个10s内的位移为_____m.

s(m)A图3012345t(s)321-1-2B23.一质点沿坐标轴ox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为x=5+2t3,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为v=6t2,则该质点在t=0到t=2s内的平均速度的大小为=____m/s.

24.如图3是两个物体的s—t图象,从图象可知A、B两个物体各做______运动,A、B在出发后___s,在距离坐标原点___m处相遇.在5s内A、B的位移各为_____m和____m.在5s末A、B的位置分别离坐标原点各为_____m和____m.

ABv(m/s)图4O246810t(s)642-2-4DC

25.如图4是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从图象可知OA段、AB段、BC段、CD段的加速度分别为_1.5__m/s2,_0__m/s2,___m/s2,___m/s2,___m/s2.物体在10s内的总位移是___m,总路程是___m.三、实验题(6分)26.某同学在研究小车运动实验中,获得一条点迹清楚的纸带,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0.02秒打一个计时点,该同学选择ABCDEF六个计数点,对计数点进行测量的结果记录在图中,单位是cm,(1)试计算在打下D、E、F各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vDvE、vF.(2)计算小车的加速度为多大?

···········ABCDEF1.503.325.467.9210.70

四、计算题(27题各4分,28、29、30题各5分,共19分)27.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一段位移的初速度为υ1,末速度为υ2,这段位移中点的即时速度为υ,求证:υ=28.一辆沿平直公路行驶的汽车,过桥后以1.0m/s2的加速度加速行驶,经12s已离开桥头180m,汽车原来匀速行驶的速度为多大?29.一个做匀加速度直线运动的质点,在最初两个连续的4s的时间内发生的位移分别为s1=24m,s2=64m.求质点运动的初速度和加速度.30.电车从车站匀加速起动时,有一自行车以υ=5m/s的速度匀速从电车旁超出,过10s后电车追上自行车.求:(1)电车的加速度.(2)电车追上自行车之前,电车与自行车相距最远时的距离.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2、D;3、C;4、D;5、A;6、B;7、C;8、A;9、C;10、B;11、B;12、A;13、A;14、A;15、D.二.填空题:16、20m/s,18.75m/s;17、5m/s,4m/s;18、312.5m,25s;19、12.5m;20、5m;21、;22、40m,200m;23、8m/s;24、匀速直线,3s,0.8m,3.8m,4.6m,-0.8m,2.6m;25、1.5m/s2,0,3m/s2,-1m/s2,28m,32m.三.26.解析:由图可知,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2×0.02=0.04s,则(1)VD=CE/2T=(7.92-3.32)/(2×0.04)=0.575m/sVE=DF/2T=(10.70-5.46)/(2×0.04)=0.655m/s

由VE=(VD+VF)/2得VF=2VE-VD=0.735m/s

(2)应用在连续相等的时间内的位移之差的平均值为aT2:求解.由图可知:S1=AB=1.5cm,S2=BC=1.82cm,S3=CD=2.14cm,S4=DE=2.46cm,S5=EF=2.78cm,则S2-S1=0.32cm,S3-S2=0.32cm,S4-S3=0.32cm,S5-S4=0.32cm,故有位移之差的平均值为△S=0.32cm=aT2,得a=△S/T2=0.0032/0.042=2.0m/s2,四.28.解析:由位移公式s=V0t+at2/2有180=V0×12+1×122/2可解得v0=9m/s29.解析: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可知,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等于这一段中点时刻的瞬时速度,故在第一个4秒末的速度v1=(24+64)/8=11m/s,由平均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在第一个4秒内,(v0+v1)×4/2=24得到v0=1m/s再由速度公式有v1=v0+at1得出加速度a=(v1-v0)/t1=(11-1)/4=2.5m/s230.解析:⑴由s1=v1t和s2=at2电车追上自行车有s1=s2,所以a==1(m/s2);⑵在电车的速度与自行车速度相同时距离最大,由v2=at’=v1,得到t’=5s,则△s=.

    以上《《直线运动》同步测试题》范文由学科吧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学科吧»学科试卷»《直线运动》同步测试题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学科吧 如对《《直线运动》同步测试题》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