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案 说课稿 评课稿 教学反思 学科试卷

初二物理第三章光现象

日期:2019-05-20  类别:学科试卷  编辑:学科吧  【下载本文Word版

一.填空题

1.影子的形成原因是.我国某些地区流行一种皮影戏,它也可以用来加以解释.

2.在练习射击时,要“三点一线”才能射得准,即枪上标尺缺口、枪上的准星和射击的目标要重合,这是根据原理.

3.夜晚进入某一黑暗的房间,打开电灯的瞬间,整个房间立即被电灯照亮了,而人却没有感觉到需要太长时间,这是由于.

4.光在中传播最快,每秒传播m.从地球向月球发出激光信号,经2.56s后收到返回信号,则月球到地球的距离是m.

二.选择题

5.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原理来解释的是……()

A.小孔成像B.手影游戏

C.日食、月食现象D.隔着火看东西在晃动

6.在一工棚的顶上有一方形小孔,太阳光通过它落到地面上形成一圆形光斑,这一现象表明…………………………………………………………………()

A.小孔的形状一定是圆的B.太阳的形状是圆的

C.地面上的光斑是小孔的像D.光不是沿直线传播的

7.根据科学家预计,人类将在下一世纪移居月球,如果能实现的话,月球上的居民则可看到……………………………………………………………………()

A.月食现象B.日食现象

C.日食和月食现象D.看不到日食和月食现象

三.实验探究题

8.为了探究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某同学找到以下器材:粉笔灰、乳白色透明的果冻、雪碧瓶、激光电筒、小木块、小平面镜、一杯水、泡沫块、小金属圆柱体、一杯牛奶、火柴、蚊香等.请你帮助他设计两个方案进行探究.

一.填空

1.光在均匀物质中沿传播,如果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后面¬¬¬¬的区域便产生了影子¬¬¬¬.

2.你排纵队时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个人挡住了所有的人,队就排直了,这因为光¬¬¬¬¬¬¬¬;下雨时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由于¬¬¬¬的缘故.•

3.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km/s,太阳距地球1.5X1011m,太阳发出的光要经过¬¬¬¬s才能到达地球.

4.月食的形成在中间,日食的形成在中间,它们都是由于¬¬¬¬形成的.

5.我们生活在信息时代,而信息是以真空中的光速传播的,其速度为m/s;若北京到南通市的传输距离约为1.5XlO6m,通过“信息高速公路”,南通市接收到从北京发出的信息需S.

6.阳光经过茂密树叶的缝隙,在路面上形成了许多形光斑,这是太阳的,是由于而形成的.

二.选择

7.北宋的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述了光的直线传播和小孔成像的实验.他首先直接观察老鹰,发现它在空中飞动,地面上的影子也跟着移动,移动的方向与它的方向一致.然后,他在纸窗上开一小孔,使窗外老鹰的影子呈现在室内的纸屏上,结果观察到:“鸢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阅读了上述材料后,你认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鸢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的现象是小孔成像

B.沈括观察到“鸢在空中飞动,地面上的影子也跟着移动”,是小孔成像

C小孔成像可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

D.小孔成像时,像移动的方向与物移动的方向相反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是沿直线传播的B.光线是真实存在的

C.光的传播需要时间D.光的传播速度是3XlO8m/s

9.剪去易拉罐的上部,并在上面蒙上半透明纸,在罐底部开一个小孔,用它做小孔成像实验,观察物体,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像与物上下颠倒,左右相反

B.物体做顺时针转动时,像做逆时针转动

C.物体离得越远,像就越大

D.在物体与小孔距离不变的情况下,半透明纸与小孔距离越大,像也越大。

10.百米赛跑终点记时员,必须在看到发令枪冒白烟就开始记时,而不能听到枪声才记时,这是

因为()

A.看枪冒烟记时准确B.声音嘈杂听不清枪声

C.听枪声才记时不够准确,使成绩偏低D.都不对

11.光在下列几种介质中,传播速度最大的是()

A.空气B.水C.玻璃D.真空

12.下列现象不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而形成的是()

A.影子的形成B.日食和月食的形成

C.水中筷子弯曲了D.小孔成像

13.光在不同的物质中传播的速度是不同的,下面的光速大小排列中,正确的是()

A.V空气>V真空>V水>V玻璃B.V玻璃<V空气<V水<V真空

C.V真空>V空气>V玻璃>V水D.V玻璃<V水<V空气<V真空

14.王派晚自习下课回家的路上,她发现某行人在路灯下经过时,行人影子的变化情况应该是()

A.逐渐变短B.逐渐变长

C.先变长后变短D.先变短后变长

三.计算与论述

15.用激光发射器向月球发射信号,第一次发信号后经2.7s接收到返回信号;隔一些日子后,第二次发出信号经2.6s接收到返回信号.据此请你算一算,月球这两个位置到地球的距离相差大约多少千米?

16.李明同学想测一下广场一个路灯距地面的高度,晚饭后路灯亮了,他拿了一根2.8m长的直杆和皮尺与小军来到路灯下,从灯柱向前走出7m把杆立成与地面垂直,然后由小军测了一下杆的影长为3.5m,最后他们算出了路灯的高度.你计算出路灯的高度.

一、填空题

1、一根旗杆竖立在阳光下,从早晨到中午这段时间内,旗杆影子的长度     。(填“变长”、“不变”或“变短”)

2、用激光发射器向月球发射信号,第一次发出信号后经2.7s接收到返回信号;过了几天后,再次发出信号后经2.6s接收到反射信号。由此可得出月球在这两个位置到地球距离相差       km。

3、身高1.7m的人站在平面镜前1.5m处,当他向镜子靠近0.5m时,他在镜子中的像到镜的距离是     m,镜中像的高是    m。

4、有一条南北方向的河,某日上午,阳光很好,小明拿着照相机到河边相拍一张有水中倒影的风景照片,为此,小明应当站在河的    岸。

5、古籍《淮南万毕术》记有这样一段文字:“取大镜高悬,置水盆于其下,则见四邻”这是利用      原理来观察周围景物,它类似于      的装置。

6、某人身高1.6m,要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中看到自己的全身像,镜子长度至少为  m。若他的眼睛在头顶下10cm,那么镜子下端距地面高度为   m。

二、选择题

1、如图所示,有一过路的人,经一盏路灯下时,灯光照射人所形成的影子长度变化

情况是(  )

A、先变长后变短

B、先变短后变长

C、逐渐变长

D、逐渐变短

2、发生日偏食的时候,我们在大树下面看到阳光透过树叶的空隙照在地面上形成亮斑,其形状是(  )

A、圆形的B、月牙形的

C、与树叶的空隙相同的形状D、无规则的各种形状

3、如图所示,将易拉罐的上部剪去,蒙上半透时纸,在罐底部开一个小孔,用它做小孔成像实验,观察物体,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像与物上下颠倒,左右相反

B、物体做顺时针转动时,像做逆时针转动

C、物体离得越远,像就越小

D、在物体距小孔不变的情况下,半透明纸与小孔距离越大,像也越大

4、人以1m/s的速度在平直的河岸上行走,他看到自己在平静的河水中的“倒影”相对自己移动的速度为(  )

A、0B、1m/sC、2m/sD、不能确定

5、小明从平面镜里看到镜子对面电子钟示数的像如图所示,这时的时刻应是(  )

A、21:10

B、10:21

C、10:51

D、12:01

6、一面镜子竖直悬挂在墙壁上,人眼睛的位置如图所示,现有甲、乙、丙三个物体放在镜子前面,则人眼能通过镜子看到像的物体有(  )

A、只有乙

B、甲和乙

C、甲和丙

D、乙和丙

7、儿童乐园的哈哈镜面呈波浪形,使人像变形,令人发笑,那么(  )

A、表面凸的部分是把人像拉长了B、表面凸的部分是把人像变短了

C、表面凹的部分是把人像拉长了D、表面凹的部分是把人像变短了

四、实验题及计算、作图题

1、如图1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放一支点燃的蜡烛,通过三块钻有小孔的纸板去看烛光,当     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烛光,这说明:       。

2、(xxxx年•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广场省政府办公楼前,五星红旗在旗杆上飘扬,同学们为了测出旗杆的高度,设计了三种方案,如图2所示,请你任选其中一种方案。

(1)说明其运用的物理知识;

(2)利用同学们的实测数据,计算出旗杆的高度。

3、某同学在做“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同一把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等长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直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前的蜡烛A,用眼睛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上述实验中:

(1)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     的关系;

(2)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 的关系;

(3)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

(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A的像,这说明蜡烛成的像是    像。

4、画出下图中字母“F”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5、根据物体AB在镜中所成的像A′B′,画出图中平面镜所在的位置。

一.填空题

1.影子的形成原因是.我国某些地区流行一种皮影戏,它也可以用来加以解释.

2.在练习射击时,要“三点一线”才能射得准,即枪上标尺缺口、枪上的准星和射击的目标要重合,这是根据原理.

3.夜晚进入某一黑暗的房间,打开电灯的瞬间,整个房间立即被电灯照亮了,而人却没有感觉到需要太长时间,这是由于.

4.光在中传播最快,每秒传播m.从地球向月球发出激光信号,经2.56s后收到返回信号,则月球到地球的距离是m.

二.选择题

5.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原理来解释的是……()

A.小孔成像B.手影游戏

C.日食、月食现象D.隔着火看东西在晃动

6.在一工棚的顶上有一方形小孔,太阳光通过它落到地面上形成一圆形光斑,这一现象表明…………………………………………………………………()

A.小孔的形状一定是圆的B.太阳的形状是圆的

C.地面上的光斑是小孔的像D.光不是沿直线传播的

7.根据科学家预计,人类将在下一世纪移居月球,如果能实现的话,月球上的居民则可看到……………………………………………………………………()

A.月食现象B.日食现象

C.日食和月食现象D.看不到日食和月食现象

三.实验探究题

8.为了探究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某同学找到以下器材:粉笔灰、乳白色透明的果冻、雪碧瓶、激光电筒、小木块、小平面镜、一杯水、泡沫块、小金属圆柱体、一杯牛奶、火柴、蚊香等.请你帮助他设计两个方案进行探究.

一.填空

1.光在均匀物质中沿传播,如果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后面¬¬¬¬的区域便产生了影子¬¬¬¬.

2.你排纵队时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个人挡住了所有的人,队就排直了,这因为光¬¬¬¬¬¬¬¬;下雨时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由于¬¬¬¬的缘故.•

3.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km/s,太阳距地球1.5X1011m,太阳发出的光要经过¬¬¬¬s才能到达地球.

4.月食的形成在中间,日食的形成在中间,它们都是由于¬¬¬¬形成的.

5.我们生活在信息时代,而信息是以真空中的光速传播的,其速度为m/s;若北京到南通市的传输距离约为1.5XlO6m,通过“信息高速公路”,南通市接收到从北京发出的信息需S.

6.阳光经过茂密树叶的缝隙,在路面上形成了许多形光斑,这是太阳的,是由于而形成的.

二.选择

7.北宋的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述了光的直线传播和小孔成像的实验.他首先直接观察老鹰,发现它在空中飞动,地面上的影子也跟着移动,移动的方向与它的方向一致.然后,他在纸窗上开一小孔,使窗外老鹰的影子呈现在室内的纸屏上,结果观察到:“鸢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阅读了上述材料后,你认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鸢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的现象是小孔成像

B.沈括观察到“鸢在空中飞动,地面上的影子也跟着移动”,是小孔成像

C小孔成像可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

D.小孔成像时,像移动的方向与物移动的方向相反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是沿直线传播的B.光线是真实存在的

C.光的传播需要时间D.光的传播速度是3XlO8m/s

9.剪去易拉罐的上部,并在上面蒙上半透明纸,在罐底部开一个小孔,用它做小孔成像实验,观察物体,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像与物上下颠倒,左右相反

B.物体做顺时针转动时,像做逆时针转动

C.物体离得越远,像就越大

D.在物体与小孔距离不变的情况下,半透明纸与小孔距离越大,像也越大。

10.百米赛跑终点记时员,必须在看到发令枪冒白烟就开始记时,而不能听到枪声才记时,这是

因为()

A.看枪冒烟记时准确B.声音嘈杂听不清枪声

C.听枪声才记时不够准确,使成绩偏低D.都不对

11.光在下列几种介质中,传播速度最大的是()

A.空气B.水C.玻璃D.真空

12.下列现象不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而形成的是()

A.影子的形成B.日食和月食的形成

C.水中筷子弯曲了D.小孔成像

13.光在不同的物质中传播的速度是不同的,下面的光速大小排列中,正确的是()

A.V空气>V真空>V水>V玻璃B.V玻璃<V空气<V水<V真空

C.V真空>V空气>V玻璃>V水D.V玻璃<V水<V空气<V真空

14.王派晚自习下课回家的路上,她发现某行人在路灯下经过时,行人影子的变化情况应该是()

A.逐渐变短B.逐渐变长

C.先变长后变短D.先变短后变长

三.计算与论述

15.用激光发射器向月球发射信号,第一次发信号后经2.7s接收到返回信号;隔一些日子后,第二次发出信号经2.6s接收到返回信号.据此请你算一算,月球这两个位置到地球的距离相差大约多少千米?

16.李明同学想测一下广场一个路灯距地面的高度,晚饭后路灯亮了,他拿了一根2.8m长的直杆和皮尺与小军来到路灯下,从灯柱向前走出7m把杆立成与地面垂直,然后由小军测了一下杆的影长为3.5m,最后他们算出了路灯的高度.你计算出路灯的高度.

一、填空题

1、一根旗杆竖立在阳光下,从早晨到中午这段时间内,旗杆影子的长度     。(填“变长”、“不变”或“变短”)

2、用激光发射器向月球发射信号,第一次发出信号后经2.7s接收到返回信号;过了几天后,再次发出信号后经2.6s接收到反射信号。由此可得出月球在这两个位置到地球距离相差       km。

3、身高1.7m的人站在平面镜前1.5m处,当他向镜子靠近0.5m时,他在镜子中的像到镜的距离是     m,镜中像的高是    m。

4、有一条南北方向的河,某日上午,阳光很好,小明拿着照相机到河边相拍一张有水中倒影的风景照片,为此,小明应当站在河的    岸。

5、古籍《淮南万毕术》记有这样一段文字:“取大镜高悬,置水盆于其下,则见四邻”这是利用      原理来观察周围景物,它类似于      的装置。

6、某人身高1.6m,要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中看到自己的全身像,镜子长度至少为  m。若他的眼睛在头顶下10cm,那么镜子下端距地面高度为   m。

二、选择题

1、如图所示,有一过路的人,经一盏路灯下时,灯光照射人所形成的影子长度变化情况是(  )

A、先变长后变短

B、先变短后变长

C、逐渐变长

D、逐渐变短

2、发生日偏食的时候,我们在大树下面看到阳光透过树叶的空隙照在地面上形成亮斑,其形状是(  )

A、圆形的B、月牙形的

C、与树叶的空隙相同的形状D、无规则的各种形状

3、如图所示,将易拉罐的上部剪去,蒙上半透时纸,在罐底部开一个小孔,用它做小孔成像实验,观察物体,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像与物上下颠倒,左右相反

B、物体做顺时针转动时,像做逆时针转动

C、物体离得越远,像就越小

D、在物体距小孔不变的情况下,半透明纸与小孔距离越大,像也越大

4、人以1m/s的速度在平直的河岸上行走,他看到自己在平静的河水中的“倒影”相对自己移动的速度为(  )

A、0B、1m/sC、2m/sD、不能确定

5、小明从平面镜里看到镜子对面电子钟示数的像如图所示,这时的时刻应是(  )

A、21:10

B、10:21

C、10:51

D、12:01

6、一面镜子竖直悬挂在墙壁上,人眼睛的位置如图所示,现有甲、乙、丙三个物体放在镜子前面,则人眼能通过镜子看到像的物体有(  )

A、只有乙

B、甲和乙

C、甲和丙

D、乙和丙

7、儿童乐园的哈哈镜面呈波浪形,使人像变形,令人发笑,那么(  )

A、表面凸的部分是把人像拉长了B、表面凸的部分是把人像变短了

C、表面凹的部分是把人像拉长了D、表面凹的部分是把人像变短了

四、实验题及计算、作图题

1、如图1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放一支点燃的蜡烛,通过三块钻有小孔的纸板去看烛光,当     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烛光,这说明:       。

2、(xxxx年•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广场省政府办公楼前,五星红旗在旗杆上飘扬,同学们为了测出旗杆的高度,设计了三种方案,如图2所示,请你任选其中一种方案。

(1)说明其运用的物理知识;

(2)利用同学们的实测数据,计算出旗杆的高度。

3、某同学在做“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同一把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等长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直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前的蜡烛A,用眼睛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上述实验中:

(1)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     的关系;

(2)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 的关系;

(3)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

(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A的像,这说明蜡烛成的像是    像。

4、画出下图中字母“F”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5、根据物体AB在镜中所成的像A′B′,画出图中平面镜所在的位置。

    以上《初二物理第三章光现象》范文由学科吧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学科吧»学科试卷»初二物理第三章光现象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学科吧 如对《初二物理第三章光现象》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