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案 说课稿 评课稿 教学反思 学科试卷

北京市西城区抽样测试(2019)

日期:2019-05-16  类别:学科试卷  编辑:学科吧  【下载本文Word版

说明: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1-4页,第Ⅱ卷5-14页;2.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项是
A.倦怠蜷缩卷宗缠绵缱绻
B.偈子碣石渴慕响遏行云
C.淙淙综合棕榈行踪飘忽
D.裨益俾使奴婢稗官野史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雷厉风行惹事生非融会贯通峰回路转
B.明查秋毫长治久安惩前毖后跌荡起伏
C.黄粱一梦敷衍塞则断章取义流言蜚语
D.望风披靡不径而走墨守成规刻不容缓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翻开这部严谨成熟的论著,赫然就见扉页上大大的副标题:生物物种的入侵。
②在淑湘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会上,我有幸结识了语文界的几位前辈老师。
③大家决定,在汇报阶段成果的同时,要向有关方面投入更多的经费,以保证后续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
A.关于准备提请B.关于筹备提请
C.对于准备申请D.对于筹备申请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面对校内学生公然违纪违规现象,有些老师竟然置若罔闻,不加阻止,实在不应该!
B.如果合作双方僵持不下,那就不能指望什么双赢局面出现,其结果极有可能便是玉石俱焚,两败俱伤。
C.以每人分发一百元钱然后遣散的方式来应对民工集中追索欠款,这种作为只能是扬汤止沸,对解决问题毫无帮助。
D.商场导购员要热情主动为顾客服务。面对一些顾客的反复深入咨询,更应该要言不烦,给顾客一个满意细致的解答。
5.下列各句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每一个班集体都应该是一个整体,因此,我们要注意团结那些跟自己合不来、看不惯的同班同学。
B.当校长宣布我班获得团体第一名并将锦旗授予我班班长时,我们大家油然而生自豪的感觉是难以言表的。
C.在中学阶段打下的坚实的知识基础,一定会为我们在学习和工作中取得更进一步的成绩创造条件。
D.科学工作者一致认为,在目前在国内具有如此优越的适合于猴类种群自然繁衍的生态环境,还是不多的。
二、(15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段,完成6—10题。
王杲,字景初,汶上人。正德九年进士。授临汾知县。擢御史,巡视陕西茶马。帝遣中官分守兰、靖。杲言穷边饥岁,不宜设官累民,不报。
嘉靖三年,帝将遣中官督织造于苏、杭,杲疏谏,不纳。久之,擢太仆少卿,改大理,再迁左副都御史,进户部右侍郎。河南大饥,命杲往振。杲请急发帑金,诏赉临清仓银五万两以行。既至,复请发十五万两。全活不可胜计。事竣,赐银币。寻以右都御史总督漕运。故事,缮运艘,军三民七。总兵官顾寰以军民困敝,请发两淮余盐银七十万,户部尚书李如圭不可。杲请改折两年漕运十之三,以所省转输费治运艘,勿重困军民,报可。
踰年,入为户部尚书。后父安平侯方锐乞张家庄马房地。杲言此地二千余顷,正供所出,不可许,宜以大恩寺入官地二十顷予之。帝从其议。时国储告匮,诸边请增饷无虚月,四方多水旱,给事中李文进请议广储蓄。杲列九事以献,已又上制财用十事,帝咸纳之。旧制,岁漕四百万石。杲以粟有余而用不足,遇灾伤率改折以便民。一日,帝见改折者过半,大惊,以诘户部,杲等引罪。敕自今务遵祖制,毋轻变。
杲掌邦计,事无不办,帝深倚之。后有诏买龙涎香,久不进,帝以此不悦。给事中马锡劾杲及巡仓御史艾朴受贿,给事中历汝进言仓场尚书王炜亦然,并下狱。杲、朴遣戍,炜斥为民。杲竟卒于雷州戍所。隆庆初,给事中辛自修等訟杲冤。诏复官,赐祭葬,赠太子太保。
注:①茶马,即茶马司,主管榷茶、买马。②中官,宦官,太监。③帑金,公款。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不宜设官累民累:劳累
B.勿重困军民,报可报:回答
C.遇灾伤率改折以便民率:一律
D.杲等引罪引:引发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巡视陕西茶马
B.故事,缮运艘,军三民七
C.给事中李文进请议广储蓄
D.给事中马锡劾杲及巡仓御史艾朴受贿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既至,复请发十五万两B.以所省转输费治运艘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臣以供养无主
C.杲言此地二千余顷,正供所出D.杲以粟有余而用不足
秋毫不敢有所近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
9.下列各组,全都能够直接表明王杲体恤百姓的一项是
①杲言穷边饥岁,不宜设官累民
②帝将遣中官督织造于苏、杭,杲疏而谏
③请发两淮余盐银七十万
④杲请改折两年漕运十之三,以所省转输费治运艘
⑤杲言此地二千余顷,正供所出,不可许
⑥后有诏买龙涎香,久不进
A.①②⑥B.②③④C.①④⑤D.③⑤⑥
10.下列对于文章内容的分析或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王杲对中官出任地方官吏,一直持反对态度;虽然没有成功,但是,却由此深获信任得以加官进爵。
B.赈济河南大饥,王杲得到朝廷支持,先后发放赈济灾银二十万两,使很多灾民避免了饥饿致死的命运。
C.在户部尚书任上,针对社会边穷库虚的实际,王杲献言献策治国,深得信任;积极举措治政安民,却不尽合乎帝意。
D.阻止安平侯请地一事成功,被劾受贿下狱而又无力自雪其冤,王杲命运的起伏,反映了封建人臣仕途难以自主的社会现实。
第Ⅱ卷(共120分)
三、(18分)
11.为下面文言文句加上标点符号,并将其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译文:
12.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题。
山路见梅感而有作
钱起
莫言山路僻,还被好风催。行客凄凉过,村篱冷落开。
晚溪寒水照,晴日数蜂注来。重忆江南酒,何因把一杯。
注:蜂,一本作“峰”。
对这首诗的理解或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首联即明确了梅花的生长环境——偏僻的山路,以及其艰难的境遇——阴冷的山风不留情面地刮打着。
B.颔联借“行客”的“凄凉”与“村篱”的“冷落”,渲染了山中梅花的落寞与悲凉的一面。
C.尾联紧扣一个“忆”字,道出了行旅中人寄望在“把一杯”中寻找到一些生活慰藉的情怀。
D.全诗着笔于标题中的“感”,有感于景、物,有感于人、事,在感怀中又让自己与周围的人、事、景、物互相联系起来。
13.关于上面《山路见梅感而有作》一诗,清代纪昀有评价说“特有情韵”,还说“五、六(句)最佳”。完成下面(1)—(2)题。(7分)
(1)诗中第六句“晴日数蜂来”,历来版本有分歧,一作“蜂”,一作“峰”,请结合自己对诗作主旨的把握,谈一谈你会如何选用,并请简要说明理由。(3分)
(2)请从创作手法运用的角度谈一谈你对纪昀“特有情韵”这一评价的理解。(4分)
14.在横线上默写原句。(4分)
(1),奔流到海不复回。
(2)星垂平野阔,。
(3)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不坠青云之志。
(4)问渠那得清如许,。
四、(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18题。
纳米隐身材料
1991年海湾战争,美军战斗机一次次躲过了伊拉克严密的雷达监视网,使伊军95%的重要军事目标被毁,而自身却无一受损。为什么伊拉克的雷达防御系统对美国战斗机束手无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美国战斗机机身表面包覆了含有针对红外与电磁波的纳米“隐身”材料。
纳米隐身材料对红外和电磁波有“隐身”作用,主要取决于其内部结构中的纳米粒子特性:一方面由于纳米粒子尺寸远小于红外波及雷达波波长,因此纳米隐身材料对这种波的透过率比常规材料要高得多,使得红外探测器和雷达接收到的反射信号极少;另一方面,纳米粒子的表面积比常规粗粉小3—4个数量级,因此纳米隐身材料对红外波和电磁波的吸收率也比常规材料高得多,这就使得红外探测器及雷达得到的反射信号强度大大降低,起到了“隐身”作用。
当前,真正发挥作用的纳米隐身材料大多使用在与军事有密切关系的航空航天器部件上。能够上天的材料,要求其重量要轻。在这方面,纳米材料是有优势的,特别是由轻元素组成的纳米材料。例如,纳米氧化铝、氧化铁、氧化硅和氧化铁的复合粉体与高分子纤维结合,对中红外波段有很强的吸收性能,因此对这个波段的红外探测器有很好的屏蔽作用。将纳米磁性材料,特别是类似铁氧体的纳米磁性材料放入涂料中,既能发挥其优良的吸波特性,又具有良好的吸收和耗散红外线的性能,加之相对密度小,在隐身特性的应用上有明显的优势。另外,这种纳米磁性材料还可以与驾驶舱内信号控制装置相配合,通过开关发出干扰,改变雷达波的反射信号,使波形畸变,或者使波形变化不定,能有效地干扰、迷惑对方雷达操纵员,达到隐身目的。除此而外,纳米级的硼化物、碳化物,包括纳米纤维及纳米碳管在隐身材料方面的应用也将大有作为。
纳米隐身材料由于其内部结构特征尺寸进入纳米领域,物质的表面、界面效应、量子效应将十分显著地表现出来,对吸波性能产生重要影响。纳米隐身材料可以制成具有良好吸波性能的涂层。金属、金属氧化物和某些非金属材料的纳米级粒子,在细化过程中,组成粒子的原子数大大减少,活性大大增加。在微波场的辐射下,原子、电子运动加剧,促使磁化,将电磁能转化为热能,实现对电磁波的极大损耗。纳米隐身材料具有十分巨大的界面面积,十分有利于提高对雷达监测波的损耗。纳米粒子对电磁波兼具吸收和透过之功能,其吸波性能和透波性能则取决于纳米粒子的尺度。
随着对纳米隐身材料兼具宽频带、多功能、质量小和厚度薄等性质的深入研究,可以期望出现针对厘米波、毫米波、红外、可见光等很宽波段的复合隐身材料,甚至可望研制成与结构材料复合、与抗核加固技术兼容的纳米隐身材料。
15.有关文中“纳米隐身材料”,下列认识或判断无误的一项是
A.纳米隐身材料兼具尺寸小以及重量轻等方面的特点。
B.纳米隐身材料表面积虽然小,但是界面面积十分巨大。
C.纳米隐身材料是一种内部结构特征进入纳米领域的物质形态。
D.纳米隐身材料是一种物质,是一种为人肉眼所无法触知的粒子形态。
16.对文章第三段内容,下列理解或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军事航空航天需要能够上天的材料必须具有“隐身”以及重量轻的特点,因此纳米隐身材料最先在航空航天领域得到发展。
B.这一段中的“屏蔽作用”,实际是指红外探测器中红外波没有办法接触到纳米“隐身”材料,从而能够让航天器实现“隐身”。
C.纳米粒子涂料应用在航空航天器上,就能够接受驾驶舱信号装置的控制,有效地干扰、迷惑对方雷达操纵员,从而达到“隐身”目的。
D.像纳米级的硼化物、碳化物,包括纳米纤维以及纳米碳管等等,都可以为发展应用纳米“隐身”材料提供物质基础。
17.结合文意,下列推断合理的一项是
A.物体的表面积越大,其对红外波以及电磁波的吸收率也就越高。
B.纳米隐身材料的高吸收率和高透过率,其作用在性质上是相同的。
C.纳米粒子的尺度越小,其吸波性能和透波性能也就越好。
D.对纳米隐身材料的逐步深入研究,已然推动其逐步由军用转向民用。
18.请用简短的一句话概述“纳米隐身材料”实现“隐身”的原理。
五、(18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9—22题。
文明得“不好意思”
林语堂说过,他在中国是一个十足的传统文化的批判者,所持的是西方的人文主义;而到了西方,又成了一个坚定的民族主义者,大讲那东方文化的好来。过去对这样的话只能体会,缺少切实的感受,而现在竟也真的是颇有同感——给海德堡大学的学生们讲中国文学,禁不住就生出许多“民族自豪感”来。虽只是随便提些常识,却也要给他们讲解半天;要讲中国的许多哲学观念、生命意识、经验思想、艺术感受、认识方法等等,更是动辄追溯两千多年,让他们感叹不已。尤其费解的是,在对人生和生命的体验认识上,他们几乎无法理解那种中国特有的感伤和玄奥。一首小诗就让他们迷惑不解:怎见得“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又何为“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他们只会觉得中国人的感情如此麻烦,喝酒便喝酒,高兴便高兴,怎么会又问天又问地,生出如许烦忧愁闷?
历史和没有历史,历史长和历史短就是不一样。给他们讲中国当代的历史小说,首先要追溯到我们古代的历史小说,讲一点小说中的历史传统和传统小说中的历史观。原本只想略略提及,不想却又生出许多枝节。就说《水浒传》开篇的那首词,过去读书时都是偷懒略过去的,这次一读却让自己大吃一惊。这小说家虽属“非专业”词人,却也作得这般好词。给金发碧眼的孩子们解释一番“裁冰及剪雪,谈笑看吴钩”,让他们体味“书林隐处”的“几多俊逸儒流”,感验诗人面对历史发出的追念感慨,那感觉真是得意洋洋。
和西方的诗人相比,中国的诗人便是诗哲,任何一个都称得上是“诗人中的诗人”。他们在消逝的滚滚长河与想像的虚白中追忆往昔的英雄豪杰,体味世事沧桑,感慨自己曾惊讶先人“求鱼缘木”,而自己竟又若“穷猿择木,又恐是伤弓曲木”。这种心境,不免让人感叹盈泪!我对学生们说,中国人的非凡之处,正在于他们永远是深邃的生命本体论者,他们从历史的追问起,以人生的认识终,出儒入道,乃真历史主义者也,否则那追寻的扣问,那上下的求索有何意义?而西方的诗人中,能够有这样的人生感受方式的,真是凤毛麟角。过去读欧洲诗人如拜伦、雪莱、普希金时的那种景仰之情现在几乎荡然无存了。便是那位曾隐居海德堡的诗哲荷尔德林,虽能够与中国的诗哲比肩而立,但在时间上也晚了不少辈份。想到这些,便不免有些得意。
但这得意不过是面对书卷时才有的感受。面对另一种情境时,则又免不了尴尬与羞愧。虽说人家的“历史短”,可看人家明净如洗的天空、绵延不绝的森林,如画的乡村、高度现代化又不失传统神韵的城市,再看人家的教育程度、道德素质,又不免常常使我这自豪的民族主义者无言以对。某日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句颇为幽默、堪称“经典”的解嘲之语,便与德国友人开起玩笑来。那句话是王朔小说中的“文痞”与外国人逗乐时说的:“有什么呀,不就才过了两百年好日子吗。我们都文明四千年了,都不好意思再文明下去了!”捧腹大笑一番,直到眼里噙了泪才作罢。
不久,打开电脑在网上搜寻国内新闻,看到一条“历史研究的重大突破;我国夏商断代工程研究取得重大进展,中国确切历史纪年又前推1200年”的新闻,遂告知德国友人,说我们中国的文明史已经不止四千年了,现在已经是五千二百年了。谁知他们竟也来得快,幽了我一默,说:“那你们就更不好意思再文明下去啦!”让我翻了白眼,不知如何回对。
19.下列对原文的理解或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林语堂处身不同文明环境,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关注方式也不同;作者在经历国外教学生活之后,对此表示理解和认同。
B.《水浒传》开篇词作表达了《水浒传》作者对历史的追念感怀,显示出中国诗歌常有的厚重历史感,作者对此感到吃惊。
C.作者认为,在感受人生的方式上,对比西方其他诗人,荷尔德林和中国诗哲相通之处更多,只是他生活的时代相对要晚得多。
D.最后一段文字中,作者补充说明国内历史研究的最新成果,意在鼓励国人不要自暴自弃,而是要发扬文明传统,创造新的文明高度。
E.作者以中西文学比较发端,于中西文明比较处落脚;又借解嘲之语勾勒了中国现代文明的实际状态,含蓄地提出了自己的反省与思考。
20.简要回答。(5分)
(1)第二段中,“中国特有的感伤和玄奥”是指
(2分)
(2)第三段中,“诗人中的诗人”是指
(3分)
21.作者说,“但这得意不过是面对书卷时才有的感受。面对另一种情境时,则又免不了尴尬与羞愧”,如何理解作者的“免不了尴尬与羞愧”?(3分)
22.结合全文意思,如何理解文章标题“文明得‘不好意思’”?(6分)
六、(12分,每题4分)
23.下列各句组成一段表意完整的文字,最合理的排列为(填序号)
①当然,“好记忆不如烂笔头”。
②有的书必须多读,特别是学习文言文,那些范文最好能够熟读到可以背诵的程度。
③这样就可以记得牢,成为自己的东西。
④“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⑤这样的“两多”,在语文学习中是应该也必须要得到保证的。
⑥这话是有道理的。
⑦除了多读以外,还要多抄,把重点的、关键的词语抄写下来时时翻阅。
24.用一句话概括下面一段文字的主要意思。(4分)
接连出现商品质量问题的家乐福,为给中国的消费者留下一个质量至上的印象,昨天签约购买北京资源集团的“质量体系猪肉”,家乐福希望通过此举杜绝“问题猪肉”。此前一段时间,家乐福售卖的果蔬曾被查出农药残留超标;近期,家乐福售卖的面粉又被怀疑滑石粉含量超标。这些问题都暴露了家乐福在供应链上出现的问题。为此,深谙中国市场操作的家乐福,先后组织媒体去参观家乐福所售果蔬、猪肉的生产基地,开展公关活动;同时,更加注重从互惠互利方面推行新的有效举措,寻找新的供应合作伙伴。家乐福方面声称,此次与北京资源集团签约,是家乐福发展中的一项重要改善举措。
这一句话是:
25.仿照下列句子,在后面的横线上补写两句;然后用一句话对整段文字作总结。(4分)
是雄鹰,就应该搏击于长空,在蓝天的怀抱中释放生命的振奋;,
;,


七、作文。(60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作文。
“品位”,是一个经常会被现代人提及的词语。人们乐于用它来评价别人,也敢于用它来要求自己。《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品位”有这样的解释:①指官吏的品级,官阶;②矿石中有用元素或它的化合物含量的百分率,含量的百分率愈大,品位愈高;③指物品质量,文艺作品所达到的水平。
请以“品位”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
参考答案
一、
1.B2.A3.B4.C5.C
二、
6.B7.D8.B9.C10.A
三、
1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除句末句号,其余每一标点都须对,对两个给1分;对四个给2分)
译文(略)。给分点在“老”(分别为尊敬、老人),“幼”(分别为爱护、幼儿),“以及”(拿它推广到)三个词语的释义和“天下可运于掌”句式的调整。(共6个点。全对给3分,每对两处给1分)
12.A
13.(1)选择“蜂”或者“峰”都可以,关键是要考查学生是否把握全诗主旨,并进行合理阐发。答案供参考:
选“蜂”,落脚于梅花的馥郁的香(1分);梅花尽管生长于山中偏僻之地,但花香仍然有蜂来光顾,梅花之魅力可见一斑(1分),实际是阅馊耸址ɡ春嫱谢ㄏ阒ⅲ枰允闳酥常?分)。(意思对即可)
选“峰”,落脚于梅花的峭拔高洁的品性(1分);梅花生长于山中偏僻之地,但其品性仍有山峰来辉映,自然超凡脱俗(1分);实际是用拟人手法来烘托其品性之高,借以抒人之怀(1分)。(意思对即可)
(2)此诗刻画山梅,着力传其神,开于冷僻之处,但并非全然沉寂(1分);借山梅抒发自己的感慨,关照了人的思想感情(1分),实际上是“兴”的手法的运用(1分);咏山梅,旨在写人,表意含蓄而又有情致,因此“特有情韵”(1分)。(意思对即可)
14.(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2)月涌大江流
(3)穷且益坚
(4)为有源头活水来
四、
15.C16.D17.C
18.以尺寸小、界面面积大的纳米粒子为内部结构特征的纳米隐身材料,对红外以及电磁波具有极高的透过率和吸收率,能够减少、减弱监测信号的反射,实现“隐身”。
五、
19.B、D
20.(1)“中国特有的感伤与玄奥”,是指:中国人把对人生和生命的体验与对日常生活的把握以及对天地一类永恒事物的思考紧紧联系在一起,体味到个体生命的伤感(1分),情感细腻而又有一些不可捉摸(1分)。(意思对即可)
或者:中国人把有限的人生与无限深远的生命历史联系,由此而产生一种感伤的情绪(1分),情感细腻而又有一些不可捉摸(1分)。(意思对即可)
(2)“诗人中的诗人”是指诗人中对历史有深刻追问(1分)、对人生有深入体验和认识(1分)的大智慧者(或哲学家)(1分)。
21.这是面对西方发达的现代文明时作者内心的一种感受(1分)。和中国相比较,西方历史短,但是西方现代文明的整体水平却比中国高(1分);对照中国自己的文明发展进程,中国实际上是丧失了过去的优势,变得落后了(1分)。因此在这种情境中作者会“免不了尴尬与羞愧”。(意思对即可)
22.“文明得‘不好意思’”,在文章中包含有三层意思:(1)自得(1分),表达的是作者对中国历史文明的崇敬与赞叹(1分);(2)自责(自嘲)(1分),表达的是作者对中国现实文明状态的尴尬与羞愧(1分);(3)自省(自励)(1分),在现实与历史的融合中的反省与思考,期望中国文明在将来的振奋与发展(1分)。(意思对即可)
六、
23.④⑥②①⑦③⑤(有错误不给分)
24.家乐福修补(或“完善”)产品(或“商品”)供应链。(家乐福、修补(或“完善”)以及产品(或“商品”)供应链是得分点。若学生“家乐福”得分点有,后两个得分点各2分;若家乐福得分点没有,最多给3分。)
25.是猛虎,就应该腾跃于丛岭,在大地的胸膛上体验生命的昂扬;是蛟龙,就应该叱咤于深水,在大海的血液里成就生命的灵性:生命中的振奋、昂扬和灵性,将引领我们在人生的里程中阔步向前。(前两句仿写各1分,后面总结句2分)
七、作文。(见高考评分标准)
附:文言文译文
王杲,字景初,是汶上县人。正德九年考中进士。(朝廷)任命他作临汾知县。(后来)提拔为御史,掌管查实陕西茶马事务。皇帝派遣太监出任兰、靖两地茶马经营。王杲上书说边疆穷苦,年成歉收,不适合再设置官吏让老百姓受累,没有得到回答。
嘉靖三年,皇帝将要派遣太监到苏州杭州督办织造业,王杲上书劝说(不要这样做),皇帝没有采纳。过了很久,王杲提升为太仆少卿,改任大理官,第二次升为左副都御史,提拔为户部右侍郎。河南地方出现严重的粮食歉收,(皇帝)委派王杲前往赈济。王杲请求紧急调发公款,皇帝命令拿出临清仓库银五万两资助这次行动。(王杲)到后,又请求调发十五万两白银。(老百姓中)得以保全性命的人数都没有办法计算。赈济事情办完后,皇帝赏赐银币。接着,王杲以右都御史的身份总督漕运事务。先例是,修缮漕运船只(的费用),军队负责十分之三,老百姓负担十分之七。总兵官顾寰认为军队和老百姓穷困衰败,请求调发两淮地区的结余的盐银七十万两(来承担),户部尚书李如圭不同意。王杲改变作法,以两年漕运的十分之三来折合,那省下的转移搬运费用来修理运输船只,不再加重军民的困苦,得到回答可以。
过了一年,王杲担任户部尚书。皇后的父亲安平侯方锐求讨张家庄马房一块地方。王杲说这块地方面积有二千多顷,是出产法定赋税的田产,不能够答应,应当拿大恩寺属于官府掌控的土地二十顷给他。皇帝听从了他的建议。当时,国库储备上报匮乏,各处边疆请求增加军饷(的要求)没有一个月没有,全国各地水旱灾害的情况又比较多,给事中李文进提请讨论增加储备和积蓄。王杲陈列了九项措施拿出来献给皇上,随即又献上节制财用的十项措施,全被皇帝采纳。过去的成法,每年水道运粮四百万石。王杲认为粮食有余但是开支不足,(所以)遭遇天灾人祸大致上都会改用银两折抵,用来方便老百姓。一天,皇帝看见改用银两折抵的人数都超过了一半,非常吃惊,就拿这件事责问户部,王杲等人承认罪责所在。皇帝告诫从今以后必须遵守祖上的成法,不要轻易改变。
王杲掌管邦国大事,没有他不操劳的事情,皇帝极为倚重他。后来,皇帝发布诏书购买龙涎香,王杲好久都没有购进,皇帝因为这个而不高兴。给事中马锡弹劾王杲还有巡仓御史艾朴受贿,给事中历汝进说仓场尚书王炜也受贿,(几个人)一并送下监狱。王杲、艾朴发派去戍守边疆,王炜废弃为一般老百姓。王杲最后死在雷州戍守的地方。隆庆初,给事中辛自修等人替王杲雪洗冤屈。皇帝发布诏书,恢复王杲的官职,享受祭葬的待遇,赠与太子太保的头衔。

    以上《北京市西城区抽样测试(2019)》范文由学科吧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学科吧»学科试卷»北京市西城区抽样测试(2019)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学科吧 如对《北京市西城区抽样测试(2019)》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