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案 说课稿 评课稿 教学反思 学科试卷

茂名市2019学年度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高考模拟

日期:2019-05-16  类别:学科试卷  编辑:学科吧  【下载本文Word版

茂名市2005-xxxx学年度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本试卷分两部分,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涂黑。在答题卡右上角的“试室号”栏填写本科目试室号,在“座位号列表”内填写座位号,并用2B铅笔将相应的信息点涂黑。2.第一部分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要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3分)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商贾 训诂 汩汩 瞽言刍议蛊惑人心  B.炽热 不啻 鞭笞 摧山坼地嗤之以鼻  C.症状正月蒸腾狰狞可畏甄别优劣D.滞留投掷对峙济济一堂心有余悸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绯红诽闻诤言高潮叠起万事俱备,只欠东风B.崛强笑靥晦涩细水常流水能载舟,亦能覆舟C.国粹安详撕杀繁文缛节一言以敝之D.分辩阴凉诙谐融会贯通言者无罪,闻者足戒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拖拉机司机急于赶路,不走公路,另辟蹊径,沿着江边小道行驶,不料驾驶失控,出了车祸。B.昨天上午,韶关南岭国家森林公园迎来了今年第一场大雪,沸沸扬扬的雪花把公园的松树和红叶装点得格外美丽。C.我国许多城市都建立了食品质量报告制度,定期向社会公布有关部门的检验结果,从而使那些劣质食品在劫难逃。D.李连杰认为练武需内外兼修,改变你死我活的个人英雄主义,以德服人才是学武的终极境界。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我们要自觉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增强法制观念,冷静理智、合法有序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不参加未经批准的xxx活动,不做影响社会稳定的事情。B.打着“民主”的旗号搞“台独”的分裂活动是对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严重挑衅,也将对亚太地区乃至台海地区的和平稳定构成严重威胁。C.有关部门认为,苏丹红事件并不是由于某个人的故意或疏忽造成的,而是应把责任归咎于供应链管理系统还不够完善。D.邓小平很喜欢我的儿子,一次打完桥牌后甚至对我说:“聂卫平,你这个儿子很好,将来结婚找媳妇的时候要报告我,我批准才可以。”遗憾的是我儿子还没到结婚的年龄,他就先走了。二、(9分,每小题3)阅读下面文字,完成5—7题。飓风:自然的暴力飓风是一种热带气候,它是热带海洋上的一个强低气压区,被狂暴的旋转风包围。在北大西洋、在国际日期变更线以西的东北部太平洋以及东经160度以东的南太平洋上,它被称为台风,在印度洋上又称为旋风。当热带气旋的风速达到每小时120千米,就正式称为飓风,风速在每小时120千米以下都称为热带风暴。每年,热带地区海洋上产生大约100个热带风暴。其中约50个达到飓风强度。飓风一词源于“Hudcan”,是加勒比海传说中的邪恶之神。飓风的形成需要精确的气象条件:海平面温度需要高于26.5℃。它们的动力是水蒸气释放的能量:温暖的热带海平面上的空气吸收海水热量后迅速旋转上升,形成一片超低压区域,成为风暴眼。飓风季节从6月1日开始,持续到11月30日结束,最具破坏力的飓风通常出现在8月中旬至10月中旬。首先,在最极端的情况下,飓风可产生最高速度每小时320千米的强风,只有最坚固的建筑才能抵挡如此强的风。其次,它们总是携带暴雨,可能引发灾难性的洪水。第三,最为可怕的是,飓风有时会引发风暴潮现象。所谓风暴潮就是狂风和超低气压携手造成的海平面上升。上升的高度最高可达到7.5米。飓风推动水位提升的海水抵达海岸可能造成洪水滔天。飓风一旦抵达陆地,由于断绝了热海水提供的热能,通常迅速偃旗息鼓。但是,如果在开阔的海洋上,则可持续两个星期,甚至1个月。科学家试图弄清楚海面温度如何影响热带风暴的形成。部分影响是直接的:海面热水相当于飓风的燃料;但是,专家相信飓风的形成并非如此简单。海面温度变化总是伴随着部分大气变化,而大气变化又会影响海洋信风的强弱和降雨量的多少。1999年9月15日,联合国发布了一份研究报告,预测在21世纪,全球气候变暖将导致更频繁、更严重的热带风暴、洪水、龙卷风。气象学家彼得森说:“我们确实知道,飓风的猛烈程度与海水温度直接相关。如果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持续下去,造成海水温度上升,更多、更强的飓风将接踵而至。”但除了人类的影响,各种自然循环同样影响着热带风暴的形成。比如说,当厄尔尼诺——赤道东太平洋南美沿岸海水温度激烈上升的现象——出现时,高海拔风向受到影响,这时大西洋上产生的热带气旋相对较少。飓风的形成同样与同温层风向、海洋局部区域温度、西非的降雨有关。2005年的风暴有:阿琳、布雷特、辛迪、丹尼斯、艾米丽等。造成严重损失的飓风有卡特里娜飓风、丽塔飓风,二者分别是今年大西洋上的第11次和第17次热带风暴。(节选自2005年第9期《青年文摘》)5.有关飓风的形成要件或飓风威力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A.热带气旋的风速得达到每小时120千米(含120千米每小时),才能成为飓风。B.海平面温度要高于26.5℃,风暴眼需要借助水蒸气释放的能量作动力。C.飓风的强风风速有时会达到每小时320千米的最高速度,破坏力极强。D.飓风会造成海平面快速上升,携带暴雨,造成洪水滔天,引发灾难性洪水。6.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从6月1日开始到11月30日结束,持续6个月的飓风季节中,8月中旬至10月中旬是飓风破坏力最强的时期。B.风暴潮的出现是飓风的淫威表现之一,它是海平面在狂风和超低气压作用下造成的高度最高可达到7.5米的海平面上升现象。C.风暴眼是温暖的热带海平面上在海水热量的作用下空气迅速旋转上升而形成的超低压区域,飓风的形成需要风暴眼的支持。D.热带风暴的形成与人类影响造成的气候变暖有直接的关系,但也不能忽视各种自然循环的影响。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每年,热带地区海洋上产生大约100个热带风暴,其中约50个形成了飓风。B.形成于海洋上的飓风抵达陆地后,失去了水蒸气释放的能量动力,立刻就会消失。C.专家相信飓风的形成不可能只是海面温度的影响,但其猛烈程度与海面温度直接相关。D.科学家已经搞到了海面温度影响热带风暴形成的第一手资料,弄清了海面温度影响热带风暴形成的原因。三.(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张砺,磁州人,初仕唐为掌书记,迁翰林学士,会石敬塘①起兵,唐主以砺为招讨判官,从赵德钧援张敬达于河东。及敬达败,砺入契丹②。后太宗见砺刚直,有文彩,擢翰林学士。砺临事必尽言,无所避,上益重之。未几谋亡归,为追骑所获,上责曰:“汝何故亡?”砺对曰:“臣不习北方土俗、饮食、居处,意常郁郁,以是亡耳。”上顾通事③高彦英曰:“朕尝戒汝善遇此人,何及使失所而亡?砺去,可再得耶?”遂杖彦英而谢砺。会同初,升翰林承旨,兼吏部尚书,从太宗伐晋。入汴,诸将萧翰、耶律郎五、麻答辈肆杀掠。砺奏曰:“今大辽始得中国,宜以中国人治之,不可专用国人及左右近习。苟政令乖失,则人心不服,虽得之亦将失之。”上不听。顷之,车驾北还,至栾城崩,时砺在恒州,萧翰与麻答以兵围其第。砺方卧病,出见之,翰数之曰:“汝何故于先帝言国人不可为节度使?我以国舅之亲,有征伐功,先帝留我守汴,以为宣武军节度使,汝独以为不可,又谮我与解里④好掠人财物子女。今必杀汝!”趣令锁之。砺抗声曰:“此国家大体,安危所系,吾实言之。欲杀即杀,奚以锁为?”麻答以砺大臣,不可专杀,乃救止之。是夕,砺恚愤卒。----«辽史·张砺传»注释:①石敬塘(892-942):后唐节度使。曾在契丹的扶持下称帝,建年号为天福,史称后晋。②契丹:古代少数民族名,早居辽河一带。后耶律阿保机统一各族,建契丹国,即辽国。③通事:官名,以通晓华俗华语的人充任,职掌外交方面的事务。④解里:人名,辽宗室,曾参加与反辽太祖的诸弟之乱,后被绞杀。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遂杖彦英而谢砺谢:道歉B.翰数之曰数:指责C.奚以锁为奚:为什么D.不可专杀专:专擅,独断独行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A.从赵德钧援张敬达于河东于其身也,则耻师焉B.时砺在恒州,萧翰与麻答以兵围其第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至于泰安C.未几谋亡归,为追骑所获奚以锁为D.苟政令乖失,则人心不服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10.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其中全部表现“张砺”刚直的一组是:①后太宗见砺刚直,有文彩,擢翰林学士。②砺临事必尽言,无所避。③砺对曰:“臣不习北方土俗、饮食、居处……以是亡耳。”④入汴,诸将……砺奏曰:“今大辽始得中国……虽得之亦将失之。”⑤砺抗声曰:“此国家大体,安危所系,吾实言之。欲杀即杀,奚以锁为?”⑥是夕,砺恚愤卒。A.①⑤⑥B.②③④C.②④⑤D.③④⑤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张砺在后唐任职时,颇受后唐主的重用,曾跟随赵德钧赴河东援助张敬达,后来张敬达兵败,张砺归顺了契丹。B.辽太宗非常器重张砺,当辽太宗了解了他想逃回后唐的原因时,杖罚高彦英而向张砺道歉。C.张砺跟随辽太宗讨伐后唐时,曾上奏辽太宗让中原人来治理中原,但辽太宗没有听从他的忠谏。D.辽太宗去世后,张砺在恒州时遭到仇家萧翰等人的报复陷害而愤激死去。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117分)四.(21分)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①砺临事必尽言,无所避,上益重之。(3分)②何及使失所而亡?(2分)③苟政令乖失,则人心不服,虽得之亦将失之。(3分)13.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9分)绝句(其一)春望杜甫杜甫眼见客愁愁不醒,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无赖春色到江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即遣花开深造次,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便教莺语太丁宁。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1)以上两首诗一首是绝句,另一首是,杜甫的作品显示了唐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2分)(2)以上两首诗的主题相同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3)《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句和《绝句(其一)》中的“即遣花开深造次,便教莺语太丁宁”句都写到了“花鸟”。两句诗的表现手法相同吗?请谈谈你的看法。(4分)14.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任选两题)(4分)(1)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岳飞《满江红》)(2),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苏轼《赤壁赋》)(3)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汉乐府《长歌行》)五、(2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空山鸟语郭 枫①到山上来,我最喜欢的事就是听鸟叫。②当然,山上有的是娇艳的花、婆娑的树,有的是奇崛的岩石、爽飒的风、飘逸的云朵;在山上,每一片风景,都会使你神迷。但,我说我还是最喜欢听山里的鸟叫。到山里来,找一片幽深的林子躺下,静静地躺在铺着落叶的土地上,这时你的心灵便贴紧了山的心灵,别动也别想,好好地听一听鸟叫吧!③鸟儿的鸣声是世间最美的语言,你不懂得鸟的语言吗?④你不懂得鸟的语言吗?我想你应该懂的。在山上,谁都喜欢鸟的鸣叫,谁都懂得鸟的语言;谁都懂,清风懂,白云懂,流泉更懂,连挂在树枝上晒太阳的小花蛇也懂。鸟的语言永远叙述着动人的爱情。⑤在朝来的阳光里,我喜欢用大半天时间,去谛听两只鸟在我头顶上鸣叫。他们总是用五个不同的音符串成一支歌,一只先唱,另一只接着,缠缠绵绵,重重复复,透明的情意,像滑滴在青石上的一线灵泉从歌声里迸落。我在小时候就很熟悉这种鸟,绿背红纹有一只小巧的红喙。我喜欢它们灵活的体态,更喜欢它们的样子,依偎着,厮磨着,总是分不开啊!那时我不知道它的名字,现在仍然不知道,它究竟是哪种鸟呢?想着想着,自己却不禁失笑了。真是太傻!名字有什么用?人们喜欢各种好听的名字,鸟不一定喜欢,鸟喜欢唱的歌,人不一定能听懂;其实人爱不爱听都是一样,鸟是唱给鸟听的。⑥山雀是顽皮的精灵,老是成群结队地撒野,老是呼朋唤友,兴奋地吵闹。山雀们短促而嘹亮的鸣声,让人来不及凝神,只感到一阵轻快的音乐雨,散乱地争骤地漫天撒来,直把你全身淋透;而后,雨过天晴,在你阻翳的心版上引进阳光,在你灰白的生命里加上色彩,把你浸于奔放的欢乐而又有些淡淡的悒郁里。不是吧?谁,面对着山雀子这么奢侈的自由、这么天真的喜乐能不怅然呢?谁,没有山雀子一样的欢乐时光呢?可是,少年的好时光,总是流逝得太快又太恍惚,谁又能永远像山雀子那样的欢乐呢?想想看,人,制造出自己的桎梏把自己套牢,乃是自然中最可悲的族类啊!但山雀们却不管这些,不管你快乐不快乐,不管你忧伤不忧伤,不管你有多少无聊的思想,山雀们,什么都不想管;它们飞翔像一阵旋风卷起,它们落下像一片云彩罩地,嗳!为了欢乐,它们是忙碌的。难得的是有这片深山广林,要不,这些喜欢唱歌的精灵向何处容身?⑦过午之后,山林便到了入睡的时刻。高照在千山之外的秋阳,朦胧的光线竟灵空得如同饮醉了的月华:透着微醺,透着温柔,敛起那份耀眼的光彩,任凭幽谷去制造秋日的奥秘了。山林睡了,鸟儿们静默了。踏一坡金黄的落叶,踏一地斑驳的树影,也踏着一份薄薄的寂寞。在众鸟的默默之中,“咕——咕——”,从哪里传来的几声鹧鸪呢?忽断、忽续、忽近、忽远,那缥缈的鸣声,竟有些不可捉摸了。真的是鹧鸪吗?在台湾很少听到鹧鸪呢!鹧鸪该是鸟中的诗人,不,或者便是诗人的化身吧!就那缥缈的几声,便会把人拉回到一个古老的世界。“咕——咕——”,我回到了江南;“咕——咕——”我沐着淡烟疏雨。石头城的苔痕,更加暗绿了哪!长檐飞角的小街,更加寂寥了哪!江畔的落日更苍凉了哪!“咕——咕——”奔驰在石板路上得得的马蹄声突然隐去了。这是梦境,呵!这是在海角孤岛上奇幻的梦境。——是的,我知道这是梦,可是我多么喜欢重温!⑧到山上来,且闭起眼睛,不要再浏览风景,好好地听一听鸟叫吧!鸟儿们用一百种声调在欢唱,仙乐飘飘,回荡在峰峦间,流淌在澜谷间。你不是从这美妙的清音中,已经听到自然和人世的沧桑了吗?那么,除了敞开自己的心灵,还要做些什么呢?还要做些什么呢?我想做一只鸟,在山中。[注]郭枫,原名郭少鸣,出生于徐州,台湾著名诗人和散文家。15.第⑤~⑦段,作者从“朝来的阳光”写到“过午之后”,从不知名的鸟儿写到山雀,再写到鹧鸪,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4分)16.第⑥段,作者发出“人,制造出自己的桎梏,把自己套牢,乃是自然中最可悲的族类啊!”这一感慨的原因是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感情?(6分)17.作者为什么说“鸟儿的鸣声是世间最美的语言”?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作答。(5分)18.作者在文末写到“我想做一只鸟,在山中。”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六、(15分)19.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5分)我们的母语汉语,如春之牡丹,夏之芙蓉,秋之海棠,冬之腊梅,令人喜爱、陶醉。尽管今天信息高速公路已将全球连接成一个村庄,尽管你的作品可能进入不同语言,面对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但即使如此,有些深层次的东西仍然无法转译转达,无法获得对等理解。它们涉及的是一个民族的集体意识,一种文化的深层编码,它们都被封存在母语里,对一些人会敞开,对其余人却长久缄默。我们如何使美国人懂得为什么“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作为一种衡量尺度,语言的可靠性甚至远在肤色之上。余光中问得尖锐:“当你的情人已改名玛丽,你怎能送她一首菩萨蛮?”我们只能在母语中生存。一个汉语写作者,与其孜孜于让外国人说好喝彩,梦寐以求登上斯德歌尔摩的颁奖台,不如潜心倾听他生息其上的那片土地的歌哭,用母语的音符谱写一部部交响乐或者一支支小夜曲。只有对汉语具有像对母亲般的深情,才能够把握那一支族系的血脉,贴近那片土地的秘密,从而成功地记录、描绘和抒写,使自己的生命借助作品得到延长和扩大,使生存变得坚实。(1)请说明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2)简要概括这段话的主要内容。(回答不超过30字)20.我国于10月12--17日成功发射了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船,为庆祝这一激动人心的喜事,请你为“神六”的成功写两句话。要求:每句话不超出15个字;两句话字数相等,句子结构大体一致。(4分)21.下面这段文字在语言表达、连贯和标点方面都存在问题,请找出其中的三处,先写出句子的序号,然后再修改。(6分)①被称为xxxx年美国最惊艳小说的《达·芬奇密码》中文版日前面市。②这部悬疑小说曾旋风般—路横扫去年美国各大畅销书排行榜。③这部小说既加进了大量艺术史、宗教史、象征学等文化佐料,④又混合了谋杀、悬疑、侦探、追捕等常规的畅销要素。⑤它在纽约时报书评榜上足足呆了16周之久。⑥作者丹·布朗为此风靡—时。(1)序号:修改:;(2)序号:修改:;(3)序号:修改:。七、(60分)22.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当代文学巨匠巴金于2005年10月17日在上海病逝。他丰硕的文学成果以及一生坦荡无瑕圣哲般高贵的人品,都是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巴老晚年最为重要的作品《随想录》被誉为是一部“讲真话的书”,“说真话”成了全社会率行与唤吁的人格品质,巴金先生也因此被誉为“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良心”。请你根据以上材料的内容,以“讲真话”为话题,联系自己的经历、体验、见闻和认识,写一篇文章。注意: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自拟题目;不少于800字。语文参考答案1.A都读gǔ2.D3.D另辟蹊径:望文生义。沸沸扬扬:形容人声鼎沸,议论纷纷。在劫难逃:对象不合。4.A5.B不是“风暴眼”的“动力”,而是“飓风”的动力,原文“它们”指代“飓风”,颠倒关系6.D“海水温度上升”才是“直接”的7.C(A原文说“其中约50个达到飓风强度”,但不一定都形成了飓风,还有其他条件,文中找不到根据;B“立刻就会消失”不当,原文说的是“通常迅速偃旗息鼓”;D文中只说“试图弄清”但找不到“已搞到了第一手资料”和“弄清了海面温度影响热带风暴形成的原因”的根据)8.D9.D10.C11.C附:文言文参考译文张砺,磁州人,开始在后唐为官,职务为掌书记,升任翰林学士,遇上石敬塘起兵,后唐君主便任命张砺为招讨判官,跟随赵德钧去河东援助张敬达,张敬达兵败之后,张砺便归顺了契丹。后来,辽太宗见张砺为人刚直,富于文才,便提拔他为翰林学士。张砺遇事一定要把自己的观点完全表达出来,无所顾忌,太宗更加器重他。没过多久张砺打算逃回后唐,被太宗的骑兵追回。太宗责问张砺说:“你为何要逃跑呢?”张砺回答说:“我不习惯北方的习俗、饮食和居处,常常闷闷不乐,因此想逃跑。”太宗回头对通事高彦英说:“我曾经告诫你要好好对待这个人,怎么会到让他无法生活而逃跑的地步呢?张砺走了,还能再得到他吗?”因此,太宗杖罚高彦英而向张砺道歉。会同初年,张砺被提升为翰林承旨,兼任吏部尚书,跟随辽太宗讨伐后晋。进到汴地,诸将萧翰、耶律郎五、麻答等人大肆屠杀、抢劫。张砺上奏说:“如今辽国刚刚占领中原地区,应该让中原的人来治理此地,不能专门使用辽人和你身旁的亲信。倘若政令出现差错,那么人心就会不服,即使是得到中原之地也将会失去。”太宗没有听从他的话。不久,太宗的车驾返回北方,到达栾城时,太宗去世了。当时张砺在恒州,萧翰与麻答率兵包围了张砺的住所。张砺正卧病在床,便出来会见萧翰等人。萧翰指责他说:“你为何要在太宗面前说辽人不能做中原之地的节度使?我凭着国舅这种亲缘关系,加上征战之功,太宗才留下我驻守汴地,任命我为宣武军节度使,而只有你认为我不行。你还诽谤我与解里喜欢掠夺他人的财物及子女。今天一定要杀掉你!”急令将张砺锁拷起来。张砺高声说:“用人之事是国家的大政方针,关系到国家的安危存亡,我确实说过那些话。你想杀就杀,还用得着锁拷吗?”麻答认为张砺是大臣,不能随便杀戮,便出面制止了萧翰。这天晚上,张砺愤激而死。12.①张砺遇到事情一定要把自己的观点完全表达出来,没有什么要顾忌的(情况),太宗(因此)更加器重他。②怎么会到让他无法生活而逃跑的地步呢?③倘若政令出现差错,那么人心就会不服,即使是得到了中原之地也将会失去它。13.(1)律诗诗史(2分)(2)相同,表达了诗人因饱受离乱之苦而产生的客居他乡的愁思。(3分)(3)这是一道开放题,只要学生自圆其说都应给分。如说相同,都是用了”乐景写哀“的反衬手法;在情与景的对立中,更加倍写出了诗人烦恼忧愁;或说不同,《春》诗中”花鸟“与诗人情感已一同“溅泪”、“惊心”,情景融为一体,而《绝句》诗中以“花鸟”无情反衬诗人的“客愁”,以景衬情,更突出首句的“愁不醒”;或说出同中有异。(摆出观点2分,阐述2分,共4分)14.(1)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羽化而登仙(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15.(4分)①从“朝来”的鸟儿乱鸣,到“过午之后”的鸟儿静默,以时间为序,使文章思路清晰。②由听山中鸟儿“最美的语言”的愉悦,到听山雀的感慨,到听鹧鸪鸣声引起思乡之情,由浅入深地展现了作者的感情变化。(每1点得2分,基本意思相近即可,分析不够准确的酌情扣分)16.(6分)(1)①在人世中,人们往往制造了一些本来可以避免的桎梏束缚了自身;②对无拘束自由生活的向往。(3分。答到两点得3分,答到一点得2分。意思相近即可,不够准确的酌情扣分)(2)①作者厌弃人为的桎梏;②曲折地表达了寄身海角孤岛、遥望故乡的悒郁之情。(答对一点得2分,答对二点得3分,意思相近即可)17.(5分)①鸟儿的鸣声清脆、缠绵、嘹亮;②它永远叙述着动人的爱情;③是自由、欢乐、天真的欢唱;④引发人们的思乡之情;⑤让人感受到自然和人世的沧桑。(答到4点给5分,答对3点得4分,答对2点得3分,答对1点得2分;所答意思相近即可。)18.(6分)参考:①在孤岛的作者寄情于鸟,吐露自己追求自由欢乐的心声;②希望像鸟儿一样回到那片“深山广林”,表达了回归故乡的愿望。(每点3分,其中答到“追求自由欢乐”“回归故乡”这一关键意思的即可各得2分)19、(5分)(1)对一个不喜爱汉语的人,无法用汉语与他沟通。(2分)(2)汉语优美、独特我们应热爱汉语自觉用好汉语。(3分,每处1分)20、(4分)示例神六飞天,嫦娥相拥长共叙
 飞船回归,吴刚举杯尽同庆冲天揽月,傲视苍穹;
击地兴歌,纵观寰宇。嫦娥飞天一心只向月
 神六回归万民都盼合④搭载我的梦想,点燃我的自豪⑤壮士凌云冲霄汉,好风送我上青天!21.②“横扫”与“排行榜”不搭配,改为:横扫……市场。③④“既……又”所引的内容调换⑤纽约时报,应加书名号。⑥“风靡一时”形容事物、爱好、衣饰等在一个时期内极为流行,改为;“一举成名”。(每小题2分,共6分)22.作文(参照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以上《茂名市2019学年度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高考模拟》范文由学科吧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学科吧»学科试卷»茂名市2019学年度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高考模拟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学科吧 如对《茂名市2019学年度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高考模拟》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