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案 说课稿 评课稿 教学反思 学科试卷

高一语文试题-高一语文月考试题短文阅读

日期:2019-05-16  类别:学科试卷  编辑:学科吧  【下载本文Word版

中国学科吧(jsfw8.com)为大家提供“高一语文试题:高一语文月考试题短文阅读”一文,供大家参考使用:

高一语文试题:高一语文月考试题短文阅读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19分)

原子弹坠落长崎目击记①

[美]威廉·伦纳德·劳伦斯

我们正向日本国土飞去,即将对它进行轰炸。

指挥这次任务的是25岁的空军少校查尔斯·斯韦尼。他驾驶的携带原子弹的长机名“艺术大师”号,这种飞机的推进器不同寻常地长,有四个桨片,其机身上标有“77”的字样。有人说,“77”是红头发兰奇(著名足球明星)踢球时运动服上的数字。

凌晨3点50分,机群起飞了,径直朝西北方向——日本国的所在处直扑而去。天气预报说我们在飞行途中将遇到暴风雨,但到飞行目的地,也就是这次任务的高潮阶段,天将放晴。

起飞大约一小时后,暴风雨降临了。飞机在漆黑的夜空中时而下沉,时而抬起。但飞机的跃动幅度比起大型客机来要小多了。你感觉它是在“滑翔”,而不是“颠簸”。

我们终于度过了黑暗,飞机直奔日本帝国。

凌晨5点刚过,晨曦来临。吉里中士两眼紧盯窗外,举起双脚对此表示欢迎。在此之前,中士一直专心致志、一声不吭地听着耳机里的收音机报道。

·“还是白天好,”他对我说着,“夜里关在机舱里我觉得怪害怕的。”

·“这儿离霍普斯顿可远了。”我不觉说道。

·“是啊。”他一边回答我,一边忙着译一条消息密码。

·“你觉得这颗原子弹能结束战争吗?”他怀着希冀地问道。

·“这颗很可能会有用的,”我尽量使他放心,“如果这颗不行,下一颗或两颗肯定会奏效的。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长时间地抵挡住原子弹的威力。”

在我们前方飞行的气象飞机正在测试风向。到投弹时间的前半个小时,我们才能最后知道哪个城市将成为目标。

波克机长告诉我飞机马上要拉升到投弹高度了。这时我们已经飞临日本领海上空。

9点12分,我们飞抵宇久岛上空,前方大约4000英尺处是带着那颗宝贝炸弹的“艺术大师”号。

我们开始盘旋,等待机群中第三架飞机的到达。

9点56分,我们开始向海岸线飞去。吉里中士译出气象机发来的密码,告诉我们主要目标和次要目标都清晰可见。

命运之风看来要恩赐有些日本城镇了,它们注定将默默无闻。命运最后选择了长崎作为投弹目标。

在机群盘旋的当儿,我们突然发现股股黑烟穿过白云直冲我们而来。原来是对准我们高度发射的l5枚高射炮弹。不过它们飞来时,飞机已向着左边飞远了。

我们向南飞去。11点33分,飞越海岸线,向距此以西大约100英里处的长崎直奔而去。在长崎上空我们再次盘旋,终于发现了云层中的一处缝隙。

这时是12点01分,我们终于到达了这次任务的目的地。

“瞧,它下来了!”有人喊道。

从“艺术大师”的肚子里落出一个黑乎乎的东西,掉了下去。

先是一个巨大的火球发出大量白烟,接着,一道巨大的紫色火柱以极快的速度上升到大约1万英尺的高度。待我们再次向原子弹爆炸方向飞去时,那道紫色火柱已升到了与飞机同样的高度。这时距爆炸发生才过了45秒钟。

这是一座有生命的图腾柱,身上刻满了许许多多怪诞的面孔,对着大地狞笑。

正当这东西似乎已凝固起来时,从它顶端突然冒出一朵庞大的蘑菇云_,第一团蘑菇云升向蓝天的时候,变成一朵花的形状。它巨大的花瓣边缘向下弯曲,外面是奶油色,里面是玫瑰色。后来,当我们从200英里以外最后一次眺望时,它仍保持着这个形状。在这个距离,还能看见处于痛苦之中的柱体,五颜六色,翻滚蒸腾,如同无数杂色彩虹组成的大山。在这些彩虹中融入了许多有生命的物质。柱体颤颤悠悠的顶部穿过白云,活像一头史前怪兽的脖子上镶上了羽毛。纵目望去,只见羽毛朝四面八方飞展开去。

(选自《普利策新闻奖名篇快读》,有删改)

【注】①1945年8月9日,作者搭乘携带原子弹轰炸日本长崎的飞机,写下了著名的空中目击记。本文获1946年普利策报道奖。

19.这篇报道以顺叙的方式写作,并特别突出了时间,有什么好处?(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文中8~12自然段(加“·”的段落)记录了作者与吉里中士的对话。怎样理解这段对话?(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新闻语言一般是客观平实的,而这篇报道却有所不同。请对文中画线的部分作简要分析。(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有人说,“一场对于科学最令人激动、最富有成效和最伟大的探索,最后却导致了毁灭人类的、最可怕的武器的发明,成了科学家悔不该打开的潘朵拉盒子”。结合本文,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上就是“高一语文试题:高一语文月考试题短文阅读”的所有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同类热门::

最新xxxx年高一语文期末考试题

2013-xxxx年人教版高一语文期末试卷

    以上《高一语文试题-高一语文月考试题短文阅读》范文由学科吧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学科吧»学科试卷»高一语文试题-高一语文月考试题短文阅读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学科吧 如对《高一语文试题-高一语文月考试题短文阅读》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