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案 说课稿 评课稿 教学反思 学科试卷

盐城市田家炳中学初三语文月考试卷

日期:2019-05-16  类别:学科试卷  编辑:学科吧  【下载本文Word版

盐城市田家炳中学初三语文考试卷xxxx.2.23

命题人:任丽艳许健审核:初三语文备课组

(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总分:150分。其中试题总分145分,卷面书写分5分)

一、(34分)

(一)选择题(共8小题,计16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翌yì日丞chéng相隐匿nì讹huà诈

B、衣钵bō纶lún巾撰写zhuàn狭隙xì

C、拮据jǜ恣zì情延宕dàng扪心自问mén

D、颠簸bǒ仓廪lǐn饶ráo舌敷衍塞sè责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痴心妄想言简意赅甘败下风天籁

B、无耻谰言无嵇之谈穷形尽相褴褛

C、相提并论声名狼藉缄默烦锁

D、肆无忌惮光彩夺目出类拔萃讴歌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他办事不与人商量,喜欢自出心裁,不考虑后果,常常妨害大家的利益。

B、我们严正警告吕秀莲:莫以为挟洋就可以妄自尊大,就能够肆无忌惮地分裂祖国。

C、吴垠在当选班长那天的班会上,振振有词地发表就职演说,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

D、学校篮球队在区内取胜后,又在市里夺冠,现在已经偃旗息鼓,回到了学校。

4.下面语段空白处应填入的恰当的句子是(2分)( )

  密西西比河两岸风光旖旎。。三四千头一群的野牛在广阔无垠的草原上漫游。

(1)两岸一望无际的是草原(2)两岸,草原一望无际(3)绿色的波浪逶迤而去(4)像波浪一样逶迤着的是绿色(5)在天际同蓝天连成一片的还是绿色。(6)在天际同蓝天连成一片。

A、(2)(3)(6)B、(1)(4)(6)C、(2)(3)(5)D、(1)(6)(4)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引导学生用美的眼光去看世界,用美的心灵去感受世界。

B、深秋的岳麓山,是人们欣赏麓山红叶、登高远眺的好时候。

C、我们要及时解决并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D、能否根治网吧“顽症”,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6.欣赏李白的《渡荆门送别》,选出有错的一项(2分)()

渡荆门送别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A、“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的景象是立足于行舟上的所见。

B、这首五言律诗是一首送别诗。写的是诗人送别友人。

C、“天镜”与“海楼”分别指的是水中明月和海市蜃楼。

D、“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留恋。

7.指出句中停顿正确的一项(2分)&nbs

p;()

A、且/夫人/之学也,不志/其大B、无高山/大野可登/览以自广

C、以为/文者/气之所形D、然/文不可/以学/而能

8.“且夫人之学也,不志其大,虽多而何为?”翻译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况且人研究学问,如果没有大的志向,虽然学得再多又有什么用呢?

B、而且人研究学问,如果不在大的方面留心的话,虽然学得很多又有什么用呢?

C、况且人研究学问,如果没有大的志向,即使学得再多又有什么用呢?

D、况且人研究学问,如果不在大的方面留心的话,即使学得再多又有什么用呢?

(二)填空、简答题(共18分)

9.古诗文默写。(10分)

(1),诗成泣鬼神。

(2),而知也无涯。

(3)问渠那得清如许,。

(4)长风破浪会有时,。

(5);行成于思毁于随。

(6),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7)苏辙在《上枢密韩太尉书》一文中,就“文”与“气”的关系提出独到的见解,他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后人在表达困难重重而又绝处逢生的喜悦之情时,常用到陆游《游山西村》中的两句诗:“,。”

10、我们学的《贝多芬传》是法国作家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作品名)里的一部,除了这部之外还有另外两部,分别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作品名)(4分)。

11、在横线上写一个句子,要求与例句的句式相同。(4分)

人生的价值不在于成就了轰轰烈烈的事业,而在于具体做好了什么。所以,见到茂密的森林,你只要无愧于做森林中挺拔的一棵;见到群芳争艳的花园,你只盼无愧于做花园中普遍的一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51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12~14题。(11分)

欧阳修论作文

项岁孙莘老①识欧阳文忠公,尝乘间②以文字问之。云:“无它术,惟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③;世人患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疵④病不必待人指摘,多作自能见之。(选自《东坡志林》)

(注释)①孙莘老:孙觉,字莘老。②乘间(jiàn):乘机,③自工:自然会好。④疵(cī):缺点、过失。

12.解释下列加点实词的意思。(3分)

①尝乘间以文字问之()

②世人患作文字少()

③项岁孙莘老()

13.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无它术,惟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

译:                        

&

nbsp;②疵病不必待人指摘,多作自能见之。

译:                         

14.你从这则短文中获得的启发是什么?请简要说说。(4分)

                                   ___

(二)阅读下面《动物的奇特语言》一文,完成第15~17题。(共12分)

人类的信息交流离不开语言。那么,动物有没有“语言”呢?常言说:“人有人言,兽有兽语。”所谓动物的“语言”,一般是指同一种动物之间为了种群的生存和发展传递信息的动作、气味和声音。

动物的动作是一种常见的“语言”。例如,鹿科动物的小尾巴反面是白色的,当它们遇到危险时,就会把尾巴撅起,露出反面的白色,像摇动着白色的“信号”,在绿色丛林地带非常显眼,可以告诉自己的同类:跟我来,快逃跑。工蜂发现蜜源后,会通过圆形舞和“8”字摆尾舞把蜜源的距离和方向告诉自己的同伴。

气味是一种特殊的“语言”。昆虫体表的腺体能分泌信息激素,这是一类挥发性的有独特气味的化学物质。在昆虫释放的信息激素中,最普遍、最灵敏、最专一的,是吸引异性的“性引诱素”。例如,一种雌蛾在交配产卵前,能分泌只有0.1微克的“性引诱素”,但雄蛾依靠头部的触觉,甚至在1公里外都能收到这种信号,几乎只要一个气味分子作用于雄蛾的触角,就足以引诱雄蛾与雌蛾“约会”。蚁、蜂、蚜虫等受到伤害或惊扰时,会放出一种“警戒素”,以告诉同类赶快逃避或奋起自卫。

高等脊椎动物也有气味“语言”。例如,人们在小狗身上抹上母猪的尿液,母猪凭着这种体味信号,会把小狗当作自己的孩子进行哺乳。雄羚羊求偶时,也要靠嗅觉来识别雌羚羊。

当然,动物的声音更是一种重要的“语言”。根据动物学家研究,猪有23种声音信号,狐狸有36种声音信号,而阿拉伯狒狒发出的声音信号竟然不少于40种。在模拟声音能力方面,一种叫库科尼亚的鹦鹉会“说”上百个单词和几十句话。

(选自《中学生阅读》有删改作者李小合)

15.动物的“语言”除了有“报警”、“避敌”等作用外,还有哪些作用?各用两个字回答。(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文中画线句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下列哪些现象是通过动物的“语言”起作用的?哪些不是?逐一简述理由。(4分)

①蜜蜂只有在受到侵害时才会蜇人;而人只要挨了一只蜜蜂的蜇,便很快会遭到群蜂的围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射雕英雄传》中欧阳锋将一条灌了蛇毒的鲨鱼砍死后扔入海中,不一会儿,海面上便漂满了中毒而死的鲨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以德治国与读书求知》一文,完成第18~20题。(共13分)

以德治国与读书求知

①高尚品德的形成,是离不开读书的,只有精于读书的人,才能使自己的品德高尚,成为“以德治国”的模范。

②读书,既是对人类知识营养的吸收,又是对自己人格的完善。读书,是人生的艺术享受,其乐无穷,美不胜收。要做到自觉地读书,既是一种文明的习惯,又是一种境界。进入新世纪后,新问题层出不穷,知识领域不断更新,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正在给人类社会带来一场深刻的变革。不读书,就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国际科学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竞争。要在这种竞争中抓住机遇,发展自己,就必须读书求知。

③读书求知,对道德大厦的塑造,更是必不可少的“心灵工程”。《今世说》上有名言曰:“静坐自无妄为,读书即是立德。”读书与德,确实不可分开。无德是一种愚昧,“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患”(刘向《说苑》)。不读书的人,只会在黑暗中摸索,不可能脱离愚昧的苦海。无德,是一种邪恶的品性,是兽性的一种表现。“学则正,否则邪”(扬雄《法方学行》);“学则治,不学则乱”(黄宗羲《明儒学案》)。由此可见,读书对人的道德品质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我们要成为“以德治国”的模范。必须认真读书。

④当然,读书要有选择。我们不仅要读书,而更重要的是要读好书。“xxx”痴迷者的一个沉痛教训,一是不读书,心灵愚昧;二是虽读书,但读的是李洪志《转法轮》一类鼓吹邪说的坏书。陈果、刘思影就是受李洪志歪理邪说的毒害而走上绝路的。到目前为止,已有239名“xxx”练习者为上“天国”而自杀身亡。这种悲剧的产生,便是愚昧的产物。事实证明,读好书,能使人走向光明,进入德的境界;读坏书、邪书,会使人走向绝路;不读书则会导致人进入黑暗的深渊。只有多读好书,才能治邪、治恶,促使美善之树长出文明的花朵;无德,是灵魂的卑鄙,是干坏事、办错事的一种动因。“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说话”(笛卡尔语),“种种蠢事,在每天阅读好书的影响下,仿佛烤在火上一样,渐渐熔化”(雨果语)。“腹中有书气自华”,多读好书可以使自己的人格高尚,灵魂伟大,不干坏事,少办错事。孙中山、毛泽东、周恩来等革命先驱和鲁迅、茅盾、邓拓等有作为的作家,都是一生手不释卷、博览名著的知识渊博者;反之,历史上那些昏君*臣、邪恶歹徒、民族败类一类人物,很少有喜欢读书的,是谈不上读好书。例如:慈禧太后丧权辱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这些人能够读点好书,他们会成为历史罪人吗?“常玉不琢,不成文章。君子不学,不成其德”,要培养高尚的道德,应当从读书开始。一个不读书的国家,只能是一个愚昧的国家,而愚昧的国家是不能进行“以德治国”的。

⑤要落实“以德治国”的战略思想,须营造好“以德治国”的社会环境。而倡导读书求知,使读书成为国人的“国风”,便是营造好这种环境的根本途径。让我们人人都拿起书本,汲取人类宝贵的精神营养吧!

18.仔细阅读全文后概括出全文的中心。(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第③自然段主要采用___________的论证方法,阐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3分)。第④自然段主要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论证方法,阐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4分)。

20.请你从历史上或现实生活中选取两个典型事例填在下面空白处,与上下文意思相联接,构成一个排比句,作为第④段的论据。(4分)

例如:慈禧太后丧权辱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的《十一枝康乃馨》,完成第21~26题(共15分)。

今天是母亲节,五月的第一个星期天,也是我们留在澳洲的最后一年。我和弟弟一直想送妈妈一打康乃馨。我们整整一个月没光顾游戏机室,终于有了小小一笔钱。

下午,当我和弟弟兴冲冲地打算去买礼物时,却发现了一桩糟糕的事情,我把攒的那笔钱给丢了。“我记得是放在上衣口

袋里的。”我惊慌失措地说,弟弟已经快要哭起来了。

我们俩翻遍了上衣口袋,都不见那钱的影子——在我们的计划中,那钱够买一打精美的康乃馨和一大块巧克力。所有的希望都断绝之后,我们决定马上到附近的花店去打临时工,在节日里,花店是需要一些送花小工的。

休斯太太的花店,就在学校边上。她是两个女儿的母亲。我和弟弟都相信她会给我们一些帮助的。

老板娘正在忙着招呼顾客。在她身后,全是新鲜的康乃馨,小小的店铺弥漫着一种馨香。

“买花吗?”漂亮的老板娘看见了我们,“素色的康乃馨,送给你们的妈妈”。

“是的,噢——不,我们是想找一份工做,你这儿还缺人手吗?——我们打算用自己挣的钱给妈妈买一份礼物呢。”

“好孩子,你们等一等,就会有活儿干的——哦,瞧——”老板娘从一位先生手中接过扎好的一束花,打上蝴蝶结,附上地址交给我们;接着又有人电话来订花。不一会儿和弟弟都有了满满一筐子待送的鲜花;我们把筐子挂在自行车前,骑着车出发了。

“能不能向收到鲜花的母亲们要一枝?”当我们看到我们的第一位主顾收到我们送去的鲜花后幸福快乐的样子时,我突然产生了这样一个想法。“这个办法一定行,谁不愿意将幸福与人分享呢?况且我们可以不要小费。”弟弟也说。于是第二位主顾收下鲜花后,我鼓足了勇气说道:“是真的,太太,你要相信我们,我们就要离开澳大利亚,爸爸带我们回中国,可是妈妈有事没法走,这是我们跟妈妈在这里过的最后一个母亲节——你知道我们多想送妈妈一束康乃馨,叫妈妈开心。”

一口气说了这么多,我自己也奇怪,等到这位好心的太太出人意料又如我所愿地递给我一枝漂亮的康乃馨时,我红着脸竟不知道该怎样表示感谢

三个钟头内我们跑了大半个堪伯宁,累得气喘吁吁,却异常兴奋。因为每一位接受礼物的母亲,在听我们的解释之后,都乐意只留下十一枝康乃馨,而让我们选取一朵最漂亮的。

桑费尔德区,格林伍治街,72号……我按着地址按响了门铃。这是最后一位主顾。

开门的是位老太太,披着针织的披肩,一见到我手中的花,就先笑了。

“谢谢!”她接过花深深地闻了一下,带点骄傲地告诉我们:“我儿子再忙也记得今天这个日子的,我已经有二十七张烫金的收据了。”说着就掏出小费。

“不。”我说,“我只希望你能允许我在这束康乃馨中挑一朵。我只要一朵,可以吗?”

“噢,当然,如果你需要的话。”老太太显得很惊讶,“可是,你要它做什么呢?”“送给妈妈。”并说我们已经有十枝了,就要实现我们的计划了。

老太太听完我的叙述,就从花束中挑出一朵最漂亮的,交给我说:“多好的孩子,快回去吧。我祝福你们的妈妈。”

近傍晚了,我们快乐地回到家,送给妈妈的,也是十一枝康乃馨。

21.“今天是母亲节,五月的第一个星期天”,作者说“今天是母亲节”,为什么还要说明这是“五月的第一个星期天”?(2分)

_________________

22.“我和弟弟一直想送妈妈一打康乃馨”一句中应重读的一个词语是什么?这句话对全文有何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

23.“小小的店铺弥漫着一种馨香”在文中起什么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

24.与“如我所愿”相对应的一句是哪句?与“出人意料”相对应的是哪一句?(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今年的母亲节,如果你要给母亲送一份礼物,你最想送什么?为什么?(4分)

&

nbsp;______________

三、作文(60分)

26.我们面对的是一个问题的世界,问题无所不在。它是那样的神秘而又复杂:宇宙、自然、生命;战争、饥饿、疾病。它是那样的贴近:学习的问题、生活的问题、交往的问题、情感的问题、前途的问题……请以“问题”为话题,选取某一个角度,写一篇有真情实感的文章。要求:①文体自选;②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③字数在600个以上。
答案:

一、基础知识:1——8、DDBAABCD9——11、略

二、阅读:(一)翻译:近年来孙莘老结识欧阳修,曾经乘机问他怎样才能写好文章。欧阳修回答说:“没有其它办法,只有勤奋读书而且多动笔,自然就会写好;世人的弊病在于:写作太少,又懒于读书,每写出一篇,就想超过别人,像这样很少有达到目的的。文章的缺点不需要别人指出,只要写多了,自己就能发现的。”

12、(1)曾经(2)弊病,毛病(3)同“向”,从来。

13、(1)没有其它办法,只有勤奋读书而且多动笔,自然就会写好。

(2)文章的缺点不需要别人指出,只要写多了,自己就能发现的。

14、阅读提示:宋代文学家欧阳修论述了作文的诀窍:一是勤奋读书,二是多动笔。今天读来,不无启迪。(此题不设标准答案,意思对即可)

(二)15、觅食求偶识别自卫(4分)

16、说明了雄蛾触角的灵敏。(4分。意思对即可,如从雌蛾的角度说明亦可。)

17、①是。因为这是由蜂蜇人后发出的警戒素招来的。②不是。因为这是由鲨鱼的血引来的,不是由鲨鱼的体味引来的。(4分。每条2分。意思对即可。)

(三)18、倡导读书求知,是营造好“以德治国”的社会环境的根本途径。(2分)

19、引证或道理论证(1分)。读书与个人道德品质形成之间的(2分)。

对比论证,事例论证(2分)。读书一定要有选择(或:读书要选好书)(2分)。

20、如:汪精卫充当汉奸;李洪志xxx害人;成克杰贪污受贿;张君杀人抢劫等(4分)。

(四)21、作者强调“五月的第一个星期天”,绝不是简单的重复:它表达了作者喜悦的心情;“五月”是一个鲜花盛开的季节,强调美好;“星期天”为下文“我”和弟弟打工作了合理的铺垫。

22、重读“一直”。这句话为全文中“我”和弟弟要送花给妈妈的迫切愿望以及我们的实际行动奠定了基础,是“我”和弟弟所做一切的精神支柱。

23、这既是花店真实情况的写照,也衬托了老板娘为人的善良,人物心灵的美好。

24、与“如我所愿”相对应的一句是“这个办法一定行”;与“出人意料”相对应的一句是“我鼓足了勇气说道……”

25、略(要能哟真情实感,发自内心地、自然地对母亲表达感谢、母爱)

三、作文:

    以上《盐城市田家炳中学初三语文月考试卷》范文由学科吧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学科吧»学科试卷»盐城市田家炳中学初三语文月考试卷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学科吧 如对《盐城市田家炳中学初三语文月考试卷》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