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案 说课稿 评课稿 教学反思 学科试卷

初二八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试卷

日期:2019-05-16  类别:学科试卷  编辑:学科吧  【下载本文Word版

1加黑字注音正确的是()
  A琼台(qióng)绿波(buō)雕塑(sù)胆怯(qiè)
  B罅隙(xì)恹恹(yān)溃退(kùi)尤其(yóu)
  C惩罚(chéng)虬枝(qiú)干涸(hé)深黯(àn)
  D琴弦(xuán)肆虐(nüè)佛国(fó)心扉(fēi)
  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黑字的读音与所给的读音不完全一致的是()
  A壳①qiào地壳脱壳②ké贝壳甲壳
  B颤①zhàn寒颤颤栗②chàn颤抖颤巍巍
  C劲①jìng强劲劲敌②jìn用劲劲头
  D拾①shí收拾拾掇②shè拾级拾零
  3根据注音写汉字。
  A婆(suō)_____(qiè)_____意
  B葱(lóng)_____(fěi)_____翠
  C(lüè)_____起(shū)_____纽
  D芳(chún)_____秀(qí)_____
  4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
  A锤练灼热意气风发改邪归正
  B抑制豢养锐不可挡勃然大怒
  C喻告丘墟熙熙攘攘不毛之地
  D保佑俨然安然无恙生灵涂炭
  5形近字组词有误的是()
  A焦燥躁动B松弛奔驰
  C倔强崛起D极限无边无垠
  6加黑字的意义相同的是()
  A潜滋暗长潜逃B肆虐放肆
  C敝帚自珍凋敝&nb

sp;D凝重凝固
  7解释词语中加黑字意思有误的是()
  A春天四五月间禾苗刚出土,正是狂风肆虐的时候。
  肆:任意地干。
  B然而,令人惊叹的是,人们在这无鱼无草的海水里,竟能自由游弋。
  游弋:(兵船)巡逻。这里指游来游去。
  C直到20世纪四五十年代,采用工程措施制服放荡不羁的长江和黄河水,不
  过是中国人的一个梦想。
  羁:不受约束。
  D同是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汹涌流下的长江和黄河,一条在南方流经中国1/3的省、市,一条横贯大半个华北,两条河流相距10天,先后截流,可谓人类征服自然的壮举,给中国不平凡的1997年添写了气势恢宏的一笔。
  恢宏:广大,宽大。
  8结合句意理解词语的含义有误的是()
  A晋祠,真不愧为我国锦绣河山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璀璨: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
  B地中海沿岸被称为西方文明的摇篮。
  摇篮:指文化或文明的发源地。
  C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折腰:鞠躬、倾倒,这里是称颂、赞美的意思。
  D还有水边殿外的松柏槐柳,无不显出苍劲的风骨,以造型奇特见长,有的
  偃如老妪负水,有的挺如壮士托天,不一而足。
  不一而足:不止一种或者一次,但是只有一种或一次已经足够了。
  9没有反义词的句子是()
  A一来一去,来的时候凶猛;去的时候又多么平静啊!一样的美。
  B对于梦的唯物主义解释,我国很早就流传有“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的一
  种见解。
  C但是从古代的传说和史书的记载看来,过去人类没有能征服沙漠,若干住
  人的地区反而为沙漠所并吞。
  D二十里铺送过柳林铺迎,分别十年又回家中。
  10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A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_____敌阵,横渡长江。
  (①冲破②突破③攻破④击破)
  B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______(①映入②涌入③扑入④
  呈现在)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第一条大毡子。
  C长此下去,在不久的将来,南部较浅的地方,海水将会消失;较深的北部,
  数百年后也______(①将会②必定③可能④难免)干涸。
  D______(①虽然②尽管③哪怕④甚至)只有碗口那样粗细,它却
  努力向上发展。
  11句中画线词语的感情色彩与其他几项不同的是()
  A我喜欢海,溺爱着海,尤其是潮来的时候。
  B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C那不是狂暴的不测的可怕的神秘,而是幽静的和平的愉悦的神秘。
  D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12对修辞方法判断有误的是()
  A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比喻、对偶)
  B白羊肚手巾红腰带,亲人们迎过延河来。(借代)
  C这座大得犹如一座城市的建筑物是世世代代的结晶,为谁而建?为了各国
  人们。(设问)
  

[1][2][3][4][5]下一页

初二八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试卷这一试题

D因为岛屿挡住了它的转动,它狠狠地用脚踢着,用手推着,用牙咬着。(反
  复)
  13不是复句的一项是()
  A闻一多宁可倒下,也不愿屈服。
  B只要投降,便可以做大官。
  C它,不要谁来施肥,也不要谁来灌溉。
  D我总认为这个青年之所以不再迟疑而下决心求婚,是因为有一天晚上我们
  给他看了于勒叔叔的信。
  14判断复句类型有误的是()
  A在这里,秋天是繁荣昌盛的标志,不是人生易老的象征。(并列复句)
  B明天星期天,我不是在家里复习功课,就是帮爸爸到菜园里干活。(选择复句)
  C有些星云,如果在附近有恒星,它就反射出光亮。(因果复句)
  D即使有风,刮起的沙也不多。(假设复句)
  15为复句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A________是不会游泳的人,_______总是浮在水面上。
  B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_________紧紧*拢。
  C_________他坚持锻炼,________身体健康。
  D_________站着死,__________跪着生。
  16作家、作品、出处、国籍(朝代)不搭配的是()
  A茅盾《白杨礼赞》《见闻杂记》&

nbsp;当代
  B雨果《“文明”与“野蛮”》《言行录》法国
  C陶渊明《桃花源记》《陶源明集》晋朝
  D高尔基《海燕》《春天的旋律》苏联
  17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在括号内标志“√”、“×”)
  A《沁园春雪》是词,它是诗歌的变体,一般有两个题目:词牌和题目,词
  牌是演唱时所和的音乐的调名,现在已经失去了具体的意义。()
  B象征就是借用具体事物引起人们对某种抽象观念的联想。它是散文中常用
  的一种寓情表意的方式。它不必借助其他方法,可以独立使用。()
  C诗歌是产生得最早的一种文体,按照是否押韵,可以分为自由诗、格律诗、
  民歌体。()
  D新闻通常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论五个部分。()
  18与原文不一致的是()
  A但是它伟岸,正直,朴直,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
  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
  B战鼓声,金锣声,呐喊声,叫号声,啼哭声,马蹄声,车轮声,机翼声,
  掺杂在一起,像千军万马混战了起来。
  C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一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
  中的好女子。
  D海燕叫喊着,飞翔着,像黑色的闪电,箭一般地穿过乌云,翅膀掠起波浪
  的飞沫。
  19文言文加黑字注音完全正确的是()
  A便要还家(yāo)问津(jīn)往来种作(zhǒng)
  B及郡下(jùn)屋舍俨然(shě)男女衣着(zhuó)
  C若人之俦(choú)衔觞赋诗(shāng)妻子邑人(yì)
  D造饮辄醉(zhé)性嗜酒(shì)曾不吝情去留(céng)
  20文言文句中停顿有误的是()
  A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B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C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醉,期在必醉。
  D太守/即谴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21文言文加黑字的解释有误的是()
  A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交通:交错相通。
  B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诣:报告给……听
  C不足为外人道也。
  为:对,向。
  D渔人甚异之。
  异:以……为异,认为……奇异
  22加黑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司命之所属
  B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太守即谴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C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既出,得其船。
  D见渔人,乃大惊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23与原文一致的是()
  A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具答之。
  B南阳刘子骥,高尚士,闻之,欣然规往。
  

上一页[1][2][3][4][5]

下一页

初二八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试卷这一试题

C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D黔娄之妻有言:“不汲汲于贫*,不戚戚于富贵。”
  24重新排列句子的顺序,将数字填括号里。
  ①征服沙漠的最主要的武器是水。②仅仅防御风沙袭击,固定沙丘阵地,
  还只是采取守势,自然是不够的。③所以要向沙漠进军,取得彻底的胜利,
  必须有充足的水源。④无论植树还是种草,土壤中必须有充足的水分。
  ()
  
  阅读理解
  
  (一)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那么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绝不是平凡的树。
  
  1给加黑字注音:
(1)似的()(2)一束()
  2文中“丈许”还有3个近义词,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一段写的是白杨树的外形,但是已经蕴涵着对精神的赞美与歌颂,分析
  面的词语,哪3个能起到这样的作用,将它们的序号写在括号内。()
  A参天耸立B力争上游C对抗
  D压迫E不折不挠F挺立
  4选文的两段都是写白杨树的,但是第一段用指示代词“那”,第二段用指示代
  词“这”,对此分析最准确的一项是()
  A从“那”到“这”,说明作者描写白杨树的思路是由远到近,体现思路。
  B用“那”是表示对白杨树进行具体的描写,用“这”表示概括描写。
  C用“那”是表示对白杨树客观描写,用“这”是抒发作者主观的赞美之情。
  D“那”和“这”没有什么不同,这样写是为了是语言富于变化,不单调。
  5本段文字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方法,它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二段先说白杨树是“极普通的”,又说它“决不是平凡的”,是否前后矛盾?
  请加以简单的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沙漠逞强施威,所用的武器是风和沙。风沙的进攻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可以称为“游击战”。狂风一起,沙粒随风飞扬,风愈大,沙的打击力愈强。春天四五月间禾苗刚出土,正是狂风肆虐的时候。一次大风沙袭击,可以把幼苗全部打死,甚至连根拔起。沿长城一带风沙大的地区,农民常常要补种两三次才能有点收获。一种可以称为“阵地战”,就是风推动沙丘,缓缓前进。沙丘的高度一般从几米到几十米,也有高达100米以上的。沙丘的前进并不是整体移动的。当风速达到每秒五米以上的时候,沙丘迎风面的沙粒就成批地随风移动,从沙丘的底部移到顶部,过了顶部,由于风速减弱,就在背风面的坡上落下。所以部分沙粒的移动速度虽然相当快,每天可以移动几米到几十米,可是整个沙丘波浪式地前进,移动速度并不快,每年不过5米到10米。几个沙丘常常连在一起,成为沙丘链。沙丘的移动虽然慢,可是所到之处,森林全被摧毁,田园全被埋葬,城郭变成丘墟。
  
  1本段说明的事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段说明的顺序是()
  A由概括到具体B由主要到次要
  C由原因到结果D由特点到用途
  3在说明的过程中,作者多次使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其中用“_______”比
  喻沙漠进攻的手段;用“___________”比喻风沙袭击的进攻方式;用“_______”
  比喻沙丘移动的进攻方式。它们共同的表达效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除了打比方的方法外,还使用了列数字、分类别、举例子等说明方法,请用
  横线画出运用了举例子的方法的语句,并在下面的横线上分析其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简要分析句中加黑字表达的准确性: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本段所说的“游击战”的特点是();“阵地战”的特点是(),请
  选择最准确的表达。
  A沙粒随风飘扬
  B狂风肆虐
  C狂风一起,沙粒随风飞扬,风愈大,沙的打击力愈强。
  D风推动沙丘,缓缓移动。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初二八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试卷这一试题

E沙丘迎风面的沙粒就成批地随风移动。
  F整个沙丘波浪式前进。
  
  (三)
  挪威博多城附近沿海,平静的海面上,每日四次准时出现一股神秘的巨大旋涡——萨特旋涡:先有海水奇涌的巨响,数里之外即可听见;接着海水翻卷打转,千百个小旋涡渐次形成,越来越大,越转越快最后形成一个直径10多米,深陷亦达10米以上的黝黑的大旋涡。当海水在回旋时,发出一阵阵凄厉的呼啸声。
  萨特旋涡的出现与潮汐(这里指海潮)及这里的特殊地形有关。挪威沿海因深受第四纪冰川作用,素以曲折深邃的狭江狭湾闻名于世。萨特旋涡即位于一个长约1.8千米,深约90米的峡湾中,最狭窄处宽仅137米,主水道南北还有许多分支水道。大潮期间,海流时速超过18千米;每次涨落潮时,流过峡湾的海水超过7500万立方米。巨量的海水流进流出峡湾中深邃狭窄的水道,急如瀑布,形成几道强有力的海流,互相冲撞搏击,就出现了萨特大旋涡。因为潮汐每日两涨两落,萨特旋涡也按时出现四次。造成旋涡的水势随月相(指人们所看到的月亮表面发光部分的形状,主要的月相有四个,即朔、上弦、望、下弦)而变化,朔望(即农历初一、十五)时水流最强,上下弦时最弱。
  旋涡旋转最急时,非常危险,大小船只都无法驶过。因此当地在水道两端都设有信号站,白天悬一个红球,夜间亮一盏红灯,表示水道不宜航行,若是两个红球或两盏红灯,则表示船只可安全通过。1905年,瑞士一艘运载铁矿的船只“英雄”号,不顾水道前头信号站的警告,试图强行驶过大旋涡,结果被甩向岸边撞得粉身碎骨。
  
  1分别概括三段文字的段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段的说明对象是()
  A萨特旋涡的形成原因
  B萨特旋涡
  C萨特旋涡的出现
  3萨特旋涡出现时的特征有①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找出形成萨特旋涡的地形特点的语句,用波浪线标志在它的下面。
  5形成萨特旋涡的直接原因是什么,用横线在原文中标志出来。
  6萨特旋涡因与潮汐有关而造成的结果有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语句回答)
  7第二段文字采用的说明顺序是()、()
  A从概括到具体B从原因到结果
  C从现象到本质D从主要到次要
  8用括号标出最后一段中运用举例子说明方法的内容,并分析其说明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文中加黑字“仅”是________词(词性),所修饰的词是_________,强调的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给加黑字注音:
  遂()语()
  2为画线词语选择解释:
  妻子()①妻子②妻子和孩子
  绝境()①与世隔绝的地方②没有出路的状况
  无论()①不管的意思&nbs

p;②更不用说
  间隔()①断绝来往②不能和别人友好相处
  3“来此绝境”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
  4为什么把这里称为“绝境”?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
  5村里人“皆叹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
  6能表现桃花源中百姓热情好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用原文回答)
  7能表现他们不愿意被人打扰平静生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用原文回答)
  作文
  题目:一次_____________给我的触动
  提示:在生活和学习中,你肯定会参加过一些活动:看电影、听音乐、赴生日聚
  会、参加各种竞赛……在活动的过程中,一些有意义的场面、有意思的人、
  有特色的氛围会在不知不觉中感动了你,让你的心受到触动,将这样的
  一次活动记叙下来。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
  2文章以记叙为主,适当使用议论、抒情,点明中心。
  3字数在600到800之间。
  4书写要工整。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初二八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试卷这一试题

试卷答案:
期中试卷答案
  基础知识
  1C2D3A娑惬B茏翡C掠枢D醇颀4D5A6D
  7C8D9C10A①B③C③D③11C12D
  13D14C15A“即使……也……”、B“……而且”、C“因为……所以……”、D“宁可……也不……”(或者是表示相同复句类型的其他关联词语)
  16D17A√B×C√D×18C19D20A21B22C
  23C24②①④③
  
  阅读
  
  (一)1(1)shì(2)shù2丈把一丈两丈3BCE4C
  5拟人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白杨树的外形特征,为下文的联想做铺垫
  6不矛盾普通是因为它常见(多),也极其容易生长;它的不平凡是指它
  具有特殊的气质——力争上游,不折不挠。
  (二)1沙漠借助风沙向人类进攻的两种方式。
  2A3武器游击战阵地战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沙漠借助风和沙向
  人类进攻的两种方式
  4通过具体事例,有说服力地说明了风沙的袭击给农业生产带来的巨大危害5略6CD
  (三)1说明了什么是萨特旋涡(说明萨特旋涡的具体现象);说明萨特旋涡的形
  成原因;说明萨特旋涡带来的危险。
  2B3①每日四次准时出现②有巨响③千百个小旋涡渐次形成,越来越
  大,越转越快最后形成一个直径10多米,深陷亦达10米以上的黝黑的大
  旋涡。
  4位于一个长约1.8千米,深约90米的峡湾中,最狭窄处宽仅137米,主
  水道南北还有许多分支水道。
  5每次涨落潮时,……巨量的海水流进流出峡湾中深邃狭窄的水道,……
  互相冲撞搏击,就出现了萨特大旋涡。
  6①每日按潮汐的涨落出现四次②水势随月相而变化,朔望时水流最
  强,上下弦最弱。
  7AC8通过具体事例说明萨特旋涡的危险性非常大。
  9副词宽

地形上狭窄的程度。
  (答案中的论述只要意思对即可。)
  (四)1suìyù2②①②①
  3“先世避秦时乱”4“与外人间隔”5“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6“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7“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上一页[1][2][3][4][5]

初二八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试卷这一试

    以上《初二八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试卷》范文由学科吧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学科吧»学科试卷»初二八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试卷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学科吧 如对《初二八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试卷》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