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案 说课稿 评课稿 教学反思 学科试卷

短文两篇练习

日期:2019-05-16  类别:学科试卷  编辑:学科吧  【下载本文Word版

短文两篇练习

【基础训练】

(一)给加线的字注音

孜孜()饥肠辘辘()

(二)解释下列加线的词

1.兴致淋漓

2.油然而生

3.森罗万家

4.书券三纸

(三)填空

1.做一件事,智慧和才能固然不可少,如果没有______,勉强去做,_____和信心得不到______的支持,一旦遇到困难、便会______而_____。

2.可见,不论哪一门学科,不要埋怨它枯燥乏味,因为兴趣靠我们去_______。只有加倍_______,认真去学,才能找到真正兴趣,才能学得更_______、学得更______。

(四)阅读下列文段,然后答题

为学更需要兴趣。孔子曾说:“知之者不知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们都知道为学的重要,但是知道为学的重要并不能使我们孜孜力学,乐此不疲;惟有喜好念书,对为学有兴趣的人,才能专心一致,好学不圈。有人问林肯:“先生,你为什么这样好学?”林肯笑着回答:“没什么,只是兴趣而已。”兴趣使人好学,充分说明了它在为学过程中的重要性。

1.文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2.把孔子的话用现在的话写出来。

3.这段文字的中心句是:()

A.为学更需要兴趣;

B.兴趣使人好学;

C.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D.兴趣能使我们孜孜力学,乐此不疲。

4.这段文字可分为三层,请用“∥”在原文中标出层次。

5.造句。

①乐此不疲

②惟有……才能……

6.下列加线字能否删去?并简要说明理由。

①为学更需要兴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兴趣使人好学,充分说明它在为学过程中的重要性。________________

学习语文,学习什么?大家最关心的是读和写两件事。怎么读?三国时代有个董遇,他有一句有名的话,叫做“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后来还有人嫌一百遍太少,乘以十,变成“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这是古人信奉的读书法。写呢?杜甫他老人家有两句有名的诗,叫做“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意思是书读得多了,自然写得出好诗文。这是古人信奉的作文法。这两种方法灵不灵呢?要是字字照办,恐怕不会很灵。和尚念经会背诵如流,却未必懂得其中奥妙。“博士买驴,书券三纸,未有‘驴’字”。博士该是读过不少书的吧,可是他不会定一张契纸。这样说并无提倡“读书无用论”的意思。书是应该读的,有的书还是应该熟读的,但是更重要的是能真正理解,而这是要有人指点的。读书对于写作是有帮助的,但是更重要的是能知道作者为什么这么写而不那么写,这也是要有人指点的。

1.解释加线字的意思:

①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音______义_______)。

②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________)。

2.简答:

①古人信奉的读书法是什么?

②古人信奉的作文法是什么?

③作者怎样评论上述这两种方法的?

④作者提出怎样的读书方法?

参考答案

(一)zīlù

(二)1.课文引申为浓、盛的意思。2.自然而然地。3.课文指繁盛的样子。4.写;契据。

(三)1.兴趣毅力热情心灰意冷一败涂地2.寻求、努力、成功、进步。

(四)一1.致一志、圈一倦。2.对于学问,了解它的人不如喜欢它的人,喜爱它的人,又不如能以它为乐而陶醉在其中的人。3.A4.兴趣∥孔子……∥兴趣。5.略。6.不能。①用“更”,强调了兴趣的重要;②“充分”一词的运用,说明“兴趣使人好学”这一观点已被许多事实证实。

二1.①xiàn,同“现”,呈现;②遍、尽。

2.①读书百遍,其义自见。②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③字字照办,恐怕不灵。④读书要有人指点而真正理解。

    以上《短文两篇练习》范文由学科吧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学科吧»学科试卷»短文两篇练习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学科吧 如对《短文两篇练习》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