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案 说课稿 评课稿 教学反思 学科试卷

五年级试卷:中高年级阅读卷

日期:2019-05-16  类别:学科试卷  编辑:学科吧  【下载本文Word版

中、高年级阅读卷

金建瑛武进区东青小学

联系地址:武进区东青小学

邮编:213114

电话:0519——8969400

东青小学四年级阅读调研试卷xxxx.5
班级姓名得分
(一)
黄山的观松处,当然是曾被称为“”的了。楼前悬崖上有“迎客”、“陪客”、“送客”三大名松。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陪客松正对玉屏楼,如同一个绿色的巨人站在那儿,正陪同游人观赏美丽的黄山风光。送客松姿态独特,枝干蟠曲,游人把它比作“天然盆景”。它向山下伸出长长的“手臂”,好像在跟游客依依不舍地告别。
1、根据课文内容在文中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或词组。(3分)
2、照样子写词语。(至少三个,多写有加分)(6分)
郁郁苍苍
依依不舍
3、联系短文内容解释下列词语。(6分)
(1)遒劲:(2)饱经风霜:
4、缩句。(3分)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
5、造句。(8分)
(1)好像……(比喻句)
(2)郁郁苍苍……
6、用“‖”把这段文章分为两层,并说说这样分的理由。(6分)
&nbs

p;
7、作者在这段文章中运用了、等修辞手法,请用“———”和“〜〜〜”各标出一句。(4分)
8、朗读这段文章时,我们应该带着的语气来读。(2分)
9、在文中介绍的“三大名松”中,你最喜欢哪一种?为什么?(4分)
10、仿照课文的写法,发挥你的想象,用两三句话描写另外一种树木。(8分)
(二)
宋朝有个读书人叫陈正之,他看书看得特别快。一目十行(hangxing),囫囵吞枣。他读过的书一本又一本,花(费、废)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可是没留下什么印象。这使他十分苦(脑、恼),疑心自(已、己)是不是记忆力不好。
有一次,他向著名学者朱熹请教(jiaojiao)。朱熹询问他的读书过程后给了他一番忠告说以后读书不要只图快哪怕一句话也要重复多遍总比一味往前赶效果好读书一定要用脑想用心记
听了朱熹的忠告,陈正之这才明白,他读过的书所以记不住,不是记忆力不好,而是读书的目的不明确,方法不对头。他把读书多当成了目的,忽视了对书籍的理解和记忆,这样匆忙草率地读书,既不能消化书中的内容,又不能重点地进行记忆,读书的效果很差(chacha)。
陈正之接受了朱熹的忠告,他每读完一段书,就想想这段书讲了什么,有几个要点,并留心把重点的内容记住。经过日积月累,他终于成了一个有学识的人。
1、给短文加上一个合适的题目(3分)
2、划去括号里不正确的读音。(3分)
3、在文中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3分)
4、把第一自然段中括号里不恰当的词用横线画出来,写在下面的括号里,并用它组成词语写在横线上。(6分)
(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5、查字典填空。(5分)
要查的字音序部首再查几画结构与它字形相近的字
(效)果  
日积月(累)  
6、给短文没加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4分)
7、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反义词。(6分)
①近义词:求教(   )劝告(   )
②反义词:认真(   )愉快(   )
8、给这篇文章分段并写出段意。(9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b

sp;
9、这篇短文主要讲的是什么内容?(4分)
10、联系实际谈谈你读了这篇短文后的体会。(7分)

    以上《五年级试卷:中高年级阅读卷》范文由学科吧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学科吧»学科试卷»五年级试卷:中高年级阅读卷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学科吧 如对《五年级试卷:中高年级阅读卷》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