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案 说课稿 评课稿 教学反思 学科试卷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日期:2019-05-16  类别:学科试卷  编辑:学科吧  【下载本文Word版

五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答案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与运用(共40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每空1分,5分)

1.六一文艺会演时,舞蹈队的各位同学精神抖sǒu(),在舞台上毫不xiū()sè()地尽情表演,场下的同学都dèng()大双眼观赏,生怕错过任何一个优美的舞姿。舞台前那chà()紫yān()红的鲜花,好像也在为他们加油助威!

2.你知道吗?很多人喜欢在夜里读书,因为夜深人静,你沉浸在书里,会更好地

jǔ()jué()文字,消除心中的jì()mò()。

二、用“雅”字组成不同的词语填空,不能重复。(每题1分,共3分)

1.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答案:语文课上,小强的坐姿很不(),老师用目光示意他坐端正。

2.这里山清水秀,环境(),民风古朴,是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3.她演奏的古筝曲子()动听,我们都陶醉了。

三、在下面的空白处按要求或情境填写合适的内容。(每空1分,7分)

1.徐庶进曹营——__________________(补充歇后语)

2.“一双丹凤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而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这两句话描写的人物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______________》中的______________。

3.杨时是“______________”这一成语故事中的人物。

4.解释“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中黑体字的意思。

诣:____________________乃: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良药口苦利于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学们,希望大家能够告别网吧,把握自己。

四、把下面歇后语补充完整(每空1分,共5分)

1.刘关张桃园三结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孔明借东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孙猴子的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梁山泊的军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张飞吃豆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先将《清平乐▪村居》补充完整,再按要求做题。(10分)

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_____________________。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__________,中儿正织鸡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把诗句补充完整(2分)

2.清平乐是()(1分)

A.题目B.词牌名

3.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1分)

吴音:___________相媚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词中的“亡赖”同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意思。(2分)

5.那句诗体现了老夫妻一边喝酒一边闲话家常的惬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6.这首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仔细回忆本学期所学内容,按要求填空。(10分)

1.信封的上方写_________的地址,中间写____________的姓名,右下方写__________的地址。

2.老师常用“莫等闲,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教育我们要珍惜时间。

3.回文联,它是我国对联修辞奇葩(pā)中的一朵。用回文形式写成的对联,既可顺读,也可倒读。不仅它的意思不变,而且颇具趣味。是我国的重要文化之一。如我们学过的“地满红花花满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成语是关于王羲之勤学苦练书法的故事,原始形容书法笔力强劲,后来也比喻见解议论十分深刻。

5.天行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周易》)

6.周幽王为了讨宠妃的欢心,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草船借箭》选自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阅读积累与运用(30分)

一、让我们漫步在课文乐园里,呼吸别样的新鲜空气。(每空1分,共10分)

1.从杨万里笔下的《舟过安仁》中,我们找寻到只有孩童才有的奇思妙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草原》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既是全文的中心句,也是作家情感的集中体现。

3.《将相和》是根据司马迁的《____________》改编的。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小故事,请你评价一下蔺相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金色的鱼钩》讲述了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牢记部队指导员的嘱托,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不惜牺牲自己的感人事迹,表现了红军战士______________的崇高品质。

二、推开窗子,前面是一片宽广的阅读田野。(15分)

母亲•我•狗

小时候我极怕狗。现在想来,虽称不上是“谈狗色变”,却也有些“说狗心寒”。

到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学校要求上早学。可整个村子上三年级的就我一个,另有几个四五年级的学生在校住宿。我作难了:学校和我们村子之间正好有一个“恶狗云集”的大庄子,白天和别人一起倒还不怎么怕;这早上起来,黑咕隆咚的……

邻居大婶也来劝母亲:“别让洪水上了吧,就弟兄一个,他爹又不在家,万一有个好歹咋向他爹交代呢?”母亲笑着谢了大神,摸摸我的头说:“我送他,学不能不上啊。”大婶瞪了母亲一眼:“你,能行吗?”母亲顿了一下,点点头。

第二天早上,我一觉醒来,发现母亲已点着灯在忙碌了。“五点半了,起来吧。”母亲见我醒了,转身为我打来洗脸水。待我洗好脸,她到院里找了一根木棒拿在手中,夹上我的书包,然后拉上我:“走吧。”摸了摸母亲手中的棍子,拉着母亲的手,我顿时感觉安全多了。

到了那个村子,我的心也不再那么恐惧了,只是紧紧地攥着母亲的手。母亲紧张地盯着周围,像是怕狗突然从暗处扑上来是的。

忽然,我感到母亲的手湿漉漉的,有些发抖,我抬头看着母亲,母亲赶忙俯下身拍拍我的头:“洪水,别怕!有妈在,狗子不敢来的。”我便像置身于一把保护伞下似的,心慢慢地安稳下来。

几年过去了,有一次同大婶闲谈,一句话说的我的心猛地一颤:母亲对狗的怕其实一点也不亚于我!她小时候曾被狗咬的差点丢了命。母亲那湿漉漉的颤抖的手在眼前一闪,我真想跑到正忙碌的母亲身边,抱住她大哭一场——为她那颗受苦受累还经常受着惊吓的羸弱的心!

如今我已不再是那个怕狗的小孩子了,而母亲依然很怕狗。于是每次外出,我总细心地守护在母亲的身旁——因为,我忘不了那个怕狗的童年;忘不了母亲那只手,湿漉漉的,有些发抖……

1.用简要的语言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短文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告诉我们母亲其实是很怕狗的,试借用短文中的语句进行说明(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多次写到母亲湿漉漉的手,结合短文内容谈谈这样写有什么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母亲到底是胆大还是胆小?请结合短文内容,写写你的看法。(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读下列这则消息,谈谈你的看法。(5分)

新疆人多里昆,从新疆出发,他要骑车环游全中国,出门1年骑行8省240余市县。县里决定将多里昆树立为宣传民族团结的典型,并为他举办了盛大的欢送仪式。师生代表发言要像他一样有理想有抱负。一路上,他受到当地人的热情接待和资助,但是当昆明火车站暴恐案后,多里昆问路的时候,掉头就走的人变多了;一些旅馆明确拒绝他入住;一瓶矿泉水卖给他就要五块钱;到超市去买清真的方便面,老板有也不卖给他。

读了这则消息,你有什么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习作(30分)

生活中,我们一天天在长大,懂得了孝敬父母,懂得了珍惜幸福……请以“那一次,我懂得了___________”为题,写一写你在成长过程中都懂得的某一生活道理。注意字迹工整,条理清晰。

要求:1.内容要真实,叙事过程具体。

2.语句通顺,要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3.不少于400字。

答案:第一部分基础知识与运用(共40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每空1分,5分)

1.擞羞涩瞪姹嫣

2.咀嚼寂寞

二、用“雅”字组成不同的词语填空,不能重复。(每题1分,共3分)

1.雅观2.幽雅3.优雅

三、在下面的空白处按要求或情境填写合适的内容。(每空1分,7分)

1.一言不发2.红楼梦王熙凤(“凤辣子”)3.程门立雪

4.拜见就,于是

5.忠言逆耳利于行

四、把下面歇后语补充完整(每空1分,共5分)

1.生死之交2.巧用天时3.说变就变4.无(吴)用5.小菜一碟

五、先将《清平乐▪村居》补充完整,再按要求做题。(10分)

1.溪上青青草锄豆西东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2.B

3.吴地的方言互相逗趣、取乐

4.无赖顽皮、淘气

5.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6.表达了作者热爱农村宁静的生活的思想感情。

六、仔细回忆本学期所学内容,按要求填空。(10分)

1.收信人收信人寄信人2.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3.天连碧水水连天4.入木三分5.君子以自强不息

6.烽火戏诸侯7.《三国演义

第二部分阅读积累与运用(30分)

一、让我们漫步在课文乐园里,呼吸别样的新鲜空气。(每空1分,共10分)

1.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2.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3.史记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n

bsp;勇敢机智,不畏强暴,顾大体识大局(答案不唯一,意思对即可)

4.忠于革命、舍己为人(只答“舍己为人”也行)

二、推开窗子,前面是一片宽广的阅读田野。(15分)

1.儿时怕狗的“我”在更怕狗的母亲的护送下得以顺利上学(意思对即可)(3分)

2.(1)我感到母亲的手湿漉漉的,有些发抖;(2)有一次同大婶闲谈,一句话说的我的心猛地一颤:母亲对狗的怕其实一点也不亚于我!她小时候曾被狗咬的差点丢了命。(6分)

3.不仅写出了母亲怕狗,更衬托了母亲对我的“关爱”(意思符合即可)(2分)

4.母亲怕狗是胆小的;但为了孩子,在爱心的驱使下,母亲能够战胜自我,又是胆大的。(意思对即可)

三、读下列这则消息,谈谈你的看法。(5分)

多里昆用自己的行动宣传民族团结,这是一件有积极意义的事,我们不能因为个别的新疆暴徒,而仇视所有的新疆同胞。(能说出自己的看法,合情合理即可)

第三部分习作(30分)

作文评价标准:

1、字迹工整、美观;语句通顺流畅,能用完整的句子表达出自己的意思,会用恰当的修辞方法;内容具体,能紧紧围绕一个中心把意思表达清楚,能进行生动而细致的描述(27--30分)

2、字迹比较工整、美观;语句较通顺流畅,能用完整的句子表达出自己的意思;内容比较具体,能围绕一个中心把意思表达得较清楚,描述较生动(24--26分)

3、字迹欠工整;语句基本通顺流畅,基本能用完整的句子表达出自己的意思,缺乏常用的修辞方法;内容欠具体,中心基本明确,缺乏生动的描写;层次不够清楚(18--23分)

4、书写不够认真;句子的表达不完整,有语病,错别字较多;内容比较简单,中心不明确,文章的意思表达不清楚(12--17分)

5、字迹潦草辨识困难;语句不通顺、不完整,病句多,错别字多;内容很简单,没有中心,记流水帐,重复啰嗦,不知所云;跑题;字数很少、只写一个作文题目,或者干脆空白(0--11分)

同类热门: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题汇总

xxxx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

    以上《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范文由学科吧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学科吧»学科试卷»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学科吧 如对《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