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案 说课稿 评课稿 教学反思 学科试卷

幼儿园教案:海底真奇妙(1)

日期:2019-03-30  类别:优秀教案  编辑:学科吧  【下载本文Word版

海底真奇妙(1)

活动目标:
1、学习画海底世界的各种动植物,并用排水画的方式表现蓝蓝的海洋。
2、感受创造的快乐和绘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1、人手一支记号笔、一盒油画棒、一张绘画用的白纸,蓝色颜料和底纹笔。
2、有关潜艇、潜水服的照片。
3、已经了解过海洋中生物的造型和特征。
活动过程:
1、幼儿迁移经验,回忆海洋中的生物。师:你们知道海洋里什么吗?他们是什么样子的呢?(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回答,教师提醒幼儿较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并说说不同生物的样子。)
2、幼儿尝试设计自己的潜水服或潜艇。
观察了解潜艇和潜水服的特征。
师:我们怎样才能到海底去呢?(启发幼儿想象,知道乘潜艇穿潜水服潜水可以到达海底)
教师出示潜艇和潜水服的图片,师:这是……(教师用等待的方法让幼儿说出潜艇和潜水服)
师:他们是什么样子的,什么颜色呢?(引导幼儿了解潜艇和潜水服的特征)
3、幼儿作画,教师提出绘画要求。
教师在幼儿活动过程中,提醒幼儿选择除蓝色以外的鲜艳色彩表现各种海里的生物。
4、展示幼儿作品,进行简单的评价
海底真奇妙(2)

活动目标:
1、喜欢参加美术活动,感受绘画的乐趣。
2、知道鲨鱼、章鱼、小丑鱼的结构特点,并用绘画表现出来。
3、运用不同的方式创作美术作品。
活动准备:海底世界的照片、VCD、油画棒、各种颜色的手工纸、皱纹纸、胶水、剪刀。
活动过程:
1、教师:“小朋友,你们去过海底世界吗?上个星期老师也去了海底世界,看到海洋里的鱼漂亮极了,我把它们的照片拍了下来,你们想看吗?”教师带着孩子一起参观已经布置好的墙面。教师介绍鱼的形状、颜色及海洋里的景色。
2、播放《海底总动员》的光盘
教师:老师一放这个光盘小朋友们就都笑了,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动画片吗?
幼儿:海底总动员
教师:谁知道《海底总动员》里,有什么鱼?
幼儿:有小丑鱼、鲨鱼、章鱼、还有海龟……
3、它们长的什么样?
教师分析鱼的结构,介绍鱼的画法。
①小丑鱼。先画一个不封口的椭圆,画出鱼头,再画鱼的眼睛,开口处画鱼的嘴巴,然后画鱼鳍,有背鳍、胸鳍、腹鳍,最后给小丑鱼画上美丽的花纹,可以是长条、三角,也可以是圆圈。
②章鱼。先画一个不封口的圆,在圆上画章鱼的眼睛、嘴巴,最后画章鱼的触手,是长长的椭圆,弯弯曲曲的,可以多画几个。
③鲨鱼。先画一个长长的椭圆,后面不封口,再画鱼鳍、鱼尾,最后画鲨鱼的眼睛、嘴巴、鳃裂。
4、交待作业要求,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老师给小朋友提供了很多材料有油画棒、各种颜色的手工纸、皱纹纸、胶水和剪刀,小朋友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去拿。鱼的颜色可以涂得鲜艳些,还可以画些水草、珊瑚、贝壳,这样画面就丰富了。
幼儿作画,

教师适当指导能力差的幼儿画鲨鱼、章鱼,并安排好画面;鼓励其他幼儿均匀涂色,大胆的想象。
5、结束部分:
将幼儿作品和海底世界的照片贴在一起,形成一幅大的“海底世界”墙饰,引导幼儿欣赏,并说说哪些鱼画得好,为什么。
海底真奇妙(3)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大海的热爱之情,学画几种海鱼的动态特征。
  2.培养幼儿大胆创作的意识,把想到的海底景物比较合理地安排到画面上。
活动准备:
  1.平时注意丰富幼儿有关海底景物的知识,并向幼儿讲述海底幻想故事。
  2.大型海底背景图,各种鱼的插接教具若干,录有潜水艇声音的磁带,录音机,手提小喇叭,剪纸小礼品。
3.绘画纸、铅笔,彩色水笔,油画棒。
活动过程:
  1.游戏导入:
教师充当导游小姐,带领幼儿排成两路纵队进入“潜水艇”坐下,随着潜水艇的鸣笛声开往海底,准备周游“海底世界”。  
2.观察讨论:
⑴教师出示“海底世界”大型挂图,手拿喇叭向“旅客们”逐一介绍各种鱼的名称、形象特征及生活习性。“这种鱼叫带鱼,身体又扁又长,全身银白色,尾巴是黑的,游动起来就向一根美丽的飘带。它喜欢海水,最爱吃海里的水草及微生物”。

⑵教师以导游的身份提问幼儿“旅客们,你们猜猜这种鱼叫什么名字?抢答对了可获得一份奖品(各种鱼的剪纸图案)”。
⑶幼儿可通过透明的窗口观看“海底世界”,鼓励他们互相讨论自己喜欢哪种鱼?可提示幼儿说出各种海鱼的名称:比目鱼、神仙鱼、飞鱼、墨鱼、蝴蝶鱼等等。  
3.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⑴“旅客”乘坐“潜水艇”随着模拟声返回陆地


  ⑵“导游”交给“旅客”一项任务:“你们回去后将自己看到的或者想到的海鱼画出来,比一比谁画的海鱼种类最多?欢迎你们下次再来光临”。
  ⑶启发幼儿幼儿添画其它的海底动物(海马、海蟹、海虾等)或植物(海草、海带、紫菜等),并要注意整个画面的结构要合理(如近处的海鱼、景物画大些,远处的画小些;画面要丰富,但不能零乱)。
  ⑷对于能力强的幼儿,教师可鼓励他们多画几种鱼或其它特别的情景,如潜水艇、潜水员等。
  4.展示评价:
  ⑴将幼儿的作品布置到展览角,让“游客”相互欣赏。
  ⑵邀请其他班的老师及小朋友前来参观“多姿的海鱼”展览,并请他们评一评小朋友的作品。
活动建议
  1.有条件的幼儿园集体组织到“海底世界”或“水族馆”参观。
  2.将“海底世界”背景图移至活动区,供幼儿进入活动区画海鱼或其它的海底动物,并将这些动物贴到硬纸皮上剪下,插进背景图,开展讲述游戏。
  3.教师应进一步丰富幼儿有关“海底世界”的知识面,加深幼儿的感性认识,提高活动兴趣,激起

幼儿长大后到海底探宝的愿望。
大新中心幼儿园“三课一评”活动记录
活动名称
海底真奇妙
日期
2005、4
执教者
谢海霞、徐香香
杜红
参加人员
李英、谢海霞、徐香香、杜红、陈卫峰、孙岚






李英:在活动时,我发现孩子们对这个主题别感兴趣,也喜爱用贝壳、瓶盖等材料进行简单的装饰和盖印。但孩子的想象能力并不是很丰富,语言表达也比较薄弱,尤其相当一部分孩子不能很好地用普通话进行表达交流。
徐香香:在活动中,幼儿的观察、想象、记录、操作等能力都得到了练习与发展。作后还应让幼儿在正确结论的引导下再次体验操作一次。
杜红:教师能全面引导发展幼儿动作,针对不同能力的幼儿,采用不同的鼓励引导方式,让所有幼儿在课中,都能情绪愉快,团结协作地完成操作,并通过活动促进幼儿的自主性、创造力的发挥。
陈卫峰:

活动准备充分,选材合理,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教师为幼儿创设了相应的活动材料,让幼儿通过猜想——探索——得出结论,一步步由幼儿自己去探索,去发现,但本主题很抽象,刚开始幼儿很难下手。
孙岚:本活动能根据中班幼儿的身心特点和年龄特点,积极创设,提供丰富的操作材料,使幼儿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之中。其次,教师能以情境表演为导入,让幼儿在轻松、自然的背景中进行操作,体现了幼儿主动式学习。但

海底真奇妙(1)

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还不是很强,强弱差别较大,这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以上《幼儿园教案:海底真奇妙(1)》范文由学科吧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学科吧»优秀教案»幼儿园教案:海底真奇妙(1)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学科吧 如对《幼儿园教案:海底真奇妙(1)》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