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案 说课稿 评课稿 教学反思 学科试卷

学业水平测试高中历史必修2复习专题7-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

日期:2017-06-29  类别:优秀教案  编辑:学科吧  【下载本文Word版

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
非常时期的非常政策
1.俄国十月革命后,列宁为了顺应民心,尽快退出战争,以巨大的代价忍痛与德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后德国战败宣布条约无效,但该条约的签订当时为苏维埃政权的巩固提供了时间。
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0)
⑴背景:
①国外:帝国主义的干涉;
②国内:xxx活动猖獗;
③经济:粮食严重缺乏,经济极端困难。
⑵内容:
①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
②工业:企业一律收为国有,实行高度集中管理;
③商业:取消自由贸易,一切生活必需品由国家统一分配,实行实物配给制。(不符合社会发展);
④产品分配:实行劳动义务制。
⑶影响:
①是苏俄在战争逼迫的特定环境下采取的军事性非常措施;
②适应了战时需要,把全国的人力物力高度集中起来,保障红军的军备供应,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提供了物质保证
③出现了许多弊病和错误。
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新经济政策:
1.背景:
⑴四年世界大战和三年国内战争,加上自然灾害,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濒临崩溃;
⑵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日益严重,引发严重的政治危机和经济危机;
⑶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作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一种模式在实践中遭到失败,俄共布需寻找新模式,大胆改革。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1、新经济政策出台时间、会议:1921年,俄共布十大
2.内容:
⑴农业:实行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民可自由支配纳税后所剩的粮食;
⑵工业:改变国营企业高度集中的管理办法,以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大生产和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一前提下,部分国有企业采取租让制和租借制形式,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⑶商业:允许商品买卖;
⑷分配制度: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
列宁关于工业方面的规定充分调动各个企业的积极性,特别是私营。生产更多物质财富,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有利于苏联将来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建立
3.实质:在国家掌握主要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允许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恢复和发展,进而使社会主义成分战胜资本主义成分,最终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4.意义:
⑴调动了广大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使俄国很快走出困境,为实现工业化打下了坚实基础。
⑵巩固工农联盟,稳定政治形势;
⑶是列宁根据俄国国情,找到的一条适合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⑷消极方面:后来过早的终止了对新经济政策的实行。
5.1922年,苏联建立。
6.比较两政策的不同: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
特点管理方法,手段高度集中,行政管理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经济体制单一的公有制在公有制的前提下,与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
苏俄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政策转变启示:
⑴要有实事求是的精神;
⑵社会主义模式不可固定不变,社会主义道路的建设是艰难而曲折的;改革是社会主义不断完善和发展的重要途径;
⑶社会主义建设一定要从国情出发,与时俱进;
⑷要遵循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
⑸是否有利于广大人民长远的根本利益。您现在访问的是中国学科吧旗下教案网http://www.jsfw8.com/jafs/

    以上《学业水平测试高中历史必修2复习专题7-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范文由学科吧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学科吧»优秀教案»学业水平测试高中历史必修2复习专题7-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学科吧 如对《学业水平测试高中历史必修2复习专题7-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