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案 说课稿 评课稿 教学反思 学科试卷

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物理概念公式复习

日期:2017-06-27  类别:优秀教案  编辑:学科吧  【下载本文Word版

物理学习需要的不仅是大量的做题,更重要的是物理知识点的累积。下面是一篇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物理概念公式复习,欢迎大家阅读!

11.1简单机械(三上20-31)

1.杠杆:一根在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的硬棒就叫杠杆。

2.杠杆的五要素是:、、、、。

3.杠杆的平衡:(1)杠杆处于状态或作缓慢的都叫杠杆平衡

4.杠杆平衡的条件:。公式表示为:

5.三种杠杆:

(1)省力杠杆:L1L2,平衡时F1F2。特点是,但费。

(2)费力杠杆:L1L2,平衡时F1F2。特点是,但省。)

(3)等臂杠杆:L1L2,平衡时F1F2。特点是。

6.定滑轮特点:不,但能的方向。(实质是个杠杆)

7.动滑轮特点:省力,但不能改变动力方向,要费距离.(实质是为二倍的杠杆)

8.天平、动滑轮、定滑轮、汽车刹车、缝纫机的脚塌板、起重机的吊臂、剪铁剪刀、理发剪刀、剪布的剪刀、铡刀、起子、钓鱼杠、其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有,属于等臂杠杆的有

9.滑轮组: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滑轮组的优点是:。

11.2功和功率机械效率(三上32-40)

1.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二是。

2.功的计算:功(W)等于(F)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s)的乘积。

(功=×)

3.功的公式:;单位:W→;F→;s→。(1焦=1).

4.功的原理: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少于不用机械而直接用手所做的功,也就是说使用任何机械都不。

5.机械效率: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计算公式:

6.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实验原理是

需要测的物理量有、、、实验器材除钩码、铁架台、细线还需要、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有:、、。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方法有、、。物体提升的高度、绳子的绕法是否影响机械效率?

7.功率(P):,叫功率。计算公式:,或。单位:P→;W→;t→。(1瓦=表示的物理意义是:。1千瓦=1000瓦)

8.功率表示物体的快慢。

12.1机械能(三上48-55)

1.一个物体能够做功,这个物体就具有。

2.动能:物体由于而具有的能叫动能。运动物体的越大,越大,动能就越大。

3.势能分为和。

4.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而具有的能。物体越大,被举得越,重力势能就越大。

5.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而具的能。物体的越大,它的弹性势能就越大。

6.机械能:和的统称。(机械能=动能+势能)能量的单位是:

7.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互相的。

8.人造卫星饶地球转动时,从近地点转到远地点的过程中人造卫星的重力势能将,动能,速度。(填“变大”、“变小”、“不变”)。

11.自然界中可供人类大量利用的机械能有水能和风能。

12.机械能的转化和守恒: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过程中,如果没有摩擦等阻力,那么机械能的总量。

12.2比热内能热量(三上56----68)

1.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和的总和叫内能。

2.物体的内能与有关:物体的越高,分子越快,内能就。

3.改变物体的内能两种方法和,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的。

4.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

5.物体吸收,当温度升高时,物体内能;物体放出,当温度降低时,物体内能。

6.热量(Q):在热传递过程中,转移的多少叫热量。(物体含有热量的说法是错误的)。热传递发生的条件是物体或物体的不同部分之间有。

7.比热容(c):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吸收(或放出)的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比热容的单位是:。

8.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质的、、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只要物质相同,状态一定,比热容就。

9.水的比热容是:C=J/(kg•0C),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每千克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0C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J。

10.热量的计算:Q吸==cm△t(Q吸是吸收,单位是;c是物体,单位是:;m是;t0是;t是.

Q放=,其中to-t=Δt指物质的温度。

11.热值(q):某种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叫热值。单位是:。

12.燃料燃烧放出热量计算:Q=mq;(Q是,单位是;q是,单位是。

13.热机是利用燃料燃烧获得的能转化为的机器。在压缩冲程中能转化成能。在做功冲程中能转化为能。

14.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由、、、四个冲程组成,每个工作循环活塞上下运动次,曲轴转动,对外做功次。

15.在热机中,用来做功的那部分能量跟所获得的能量之比叫热机的效率。热机的效率总1。(大于、小于)

13.1电路电流电压

1.电源:能提供的装置。电源的作用是在电源内部不断的使正极聚集,负极聚集。在电源外部电流是从流向。

2.电源是把能转化为能。如干电池是把能转化为能。发电机则由能转化为能。

3.用电器使用电能进行工作时,把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

4.电路是由、、、组成。

5.电路有三种状态:(1)通路:的电路叫通路;(2)开路:的电路叫开路;(3)短路:直接把导线接在上的电路叫短路。

6.电路图:用电路元件符号表示电路元件实物连接的图叫。

7.串联:把用电器连接起来,叫串联。(电路中任意一处断开,电路中都没有电流通过)

8.并联:把用电器地连接起来,叫并联。(并联电路中各个支路是互不影响的)

9.物理学中用来表示电流的大小。电流I的单位是:国际单位是:;常用单位是:毫安(mA)、微安(µA)。1安培=毫安=微安。在台灯、彩色电视机、半导体收音机、电风扇、冰箱、电熨斗几种家用电器中正常工作时电流最大的是,电流最小的是。

10.测量电流的仪表是:,它的使用规则是:①电流表要联在电路中;②接线柱的接法要正确,使电流从接线柱入,从接线柱出;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在不知被测电流的大小时,应采用的方法选择量程。④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连到。

11.实验室中常用的电流表有两个量程:①0~0.6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安;②0~3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安。

12.电压(U):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的原因,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13.电压U的单位是:国际单位是:;常用单位是:千伏(KV)、毫伏(mV)、微伏(µV)。

1千伏=伏=毫伏=微伏。

14.测量电压的仪表是:,它的使用规则是:①电压表要在电路中;②接线柱的接法要正确,使电流从接线柱入,从接线柱出;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

15.实验室中常用的电压表有两个量程:①0~3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伏;②0~15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伏。

16.熟记的电压值:

①1节干电池的电压伏

;②1节铅蓄电池电压是伏;③家庭照明电压为伏;④安全电压是:伏;⑤工业电压伏。

14.1电阻欧姆定律

1.电阻(R):表示导体对电流的作用。(导体如果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那么电阻就越)

2.电阻(R)的单位:国际单位:;常用的单位有:兆欧(MΩ)、千欧(KΩ)。

1兆欧=千欧;1千欧=欧。

3.研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1)当导体的长度和横截面积一定时,不同,电阻一般不同。(2)导体的和相同时,导体越长,电阻越(3)导体的和相同时,导体的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4)导体的电阻还和有关,对大多数导体来说,越高,电阻越。

4.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和。(电阻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

5.的物体叫导体。的物体叫绝缘体。橡胶,石墨、陶瓷、人体,塑料,大地,纯水、酸、碱、盐的水溶液、玻璃,空气、,油。其中是导体的有

6.导体和绝缘体是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常温下的玻璃是,而状态的玻璃是。

7.半导体:导电性能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的物体。

8.超导体:当温度降到很低时,某些物质的会完全消失的现象。发生这种现象的物体叫,超导体(有、没有)电阻。

9.变阻器:(滑动变阻器和变阻箱)

(1)滑动变阻器:

①原理:改变电阻线在电路中的来改变电阻的。

②作用: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来改变电路中的。

③铭牌:如一个滑动变阻器标有“50Ω2A”表示的意义是:

④正确使用:A应联在电路中使用;B接线要“一上一下”;C通电前应把阻值调至的地方。

(2)变阻箱:是能够表示出的变阻器。

10.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成正比,跟导体的成反比。(当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当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

11.公式:()式中单位:I→;U→;R→。

13.欧姆定律的应用:

①同一个电阻,不变,电阻与电流和电压。加在这个电阻两端的电压增大时,电阻。通过的电流将(填“变大、不变、变小”)(R=U/I)

②当电压不变时,电阻越大,则通过的电流就越。(I=U/R)

③当电流一定时,电阻越大,则电阻两端的电压就越。(U=IR)

14.电阻的串联有以下几个特点:(指R1,R2串联)

①电流:(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②电压:(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

③电阻:(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如果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串联,则有R总=

④分压作用:U1:U2=;

⑤比例关系:电流:I1∶I2=

电阻的并联有以下几个特点:(指R1,R2并联)

①电流:(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②电压:(干路电压等于各支路电压)

③电阻:(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和)如果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并联,则有R总=;

④分流作用:;

⑤比例关系:电压:U1∶U2=

15.伏安法测电阻:(1)测量原理:。(2)电路图:

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主要作用是。

④正确使用:A应联在电路中使用;B接线要“一上一下”;C通电前应把阻值调至的地方。

(2)变阻箱:是能够表示出的变阻器。

10.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成正比,跟导体的成反比。(当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当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

11.公式:()式中单位:I→;U→;R→。

13.欧姆定律的应用:

④同一个电阻,不变,电阻与电流和电压。加在这个电阻两端的电压增大时,电阻。通过的电流将(填“变大、不变、变小”)(R=U/I)

⑤当电压不变时,电阻越大,则通过的电流就越。(I=U/R)

⑥当电流一定时,电阻越大,则电阻两端的电压就越。(U=IR)

14.电阻的串联有以下几个特点:(指R1,R2串联)

①电流:(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②电压:(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

③电阻:(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如果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串联,则有R总=

④分压作用:U1:U2=;

⑤比例关系:电流:I1∶I2=

电阻的并联有以下几个特点:(指R1,R2并联)

①电流:(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②电压:(干路电压等于各支路电压)

③电阻:(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和)如果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并联,则有R总=;

④分流作用:;

⑤比例关系:电压:U1∶U2=

15.伏安法测电阻:(1)测量原理:。(2)电路图:

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主要作用是。

由精品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物理概念公式复习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都能学好物理这门课程!

同类热门::

初三物理杠杆知识点总结辅导

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补充公式归纳

    以上《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物理概念公式复习》范文由学科吧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学科吧»优秀教案»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物理概念公式复习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学科吧 如对《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物理概念公式复习》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