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案 说课稿 评课稿 教学反思 学科试卷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括号》导学案教学案设计

日期:2019-04-14  类别:优秀教案  编辑:学科吧  【下载本文Word版

课题

括 号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所掌握的运算顺序的知识,在此基础上强调括号的作用。例如通过自学提示看书解决本节课的重难点,引导学生讨论、交流,使学生明白括号改变了运算顺序。这样的教学设计使学生既掌握了知识,又明确了其中的算理。

1.注重书本知识中范例的作用,通过范例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计算教学贯穿数学知识的始终,运算能力是《数学课程标准》十个核心概念之一。混合运算是计算教学的重要内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2.注重练习的层次性,在巩固新知的同时提高运算的速度和能力。

练习是帮助学生掌握新知、培养能力的重要手段。通过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活动,促进学生理解运算顺序,感受规定运算顺序的必要性,从而准确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在练习中逐步提高运算的速度和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堂活动卡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效果检测

一、复习引入,揭示课题。(6分钟)

1.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四则混合运算的类型,并说一说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2.指名汇报并补充,教师小结。

3.引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整数的混合运算。

1.先思考老师的问题,再与同桌交流。

2.汇报并互相补充。

3.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1.说出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

(1)28+32×4-67

(2)450÷9-54÷6

(3)150÷25+25×8

二、交流讨论,探究新知。(20分钟)

1.课件出示自学提示。

(1)96÷12+4×2,这道题先算(  ),再算(  )。结果是(  )。

(2)96÷(12+4)×2,这道题先算(  ),再算(  )。结果是(  )。

(3)96÷[(12+4)×2],这道题既有(  ),又有(  ),要先算(  ),再算(  ),最后算(  )。结果是(  )。

(4)这三道题(  )、(  )和(  )都相同,(  )和(  )不同。

(5)括号可以改变(  )。

2.指导学生看书自学,并完成自学提示。

3.指名回答自学提示的内容。

4.组织小组交流,共同总结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1.默读自学提示。

2.开始看书自学,并完成自学提示。

3.回答自学提示的内容。

4.小组交流,总结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的,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2)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中括号外面的。

2.选择。

(1)(100+25×4)÷8的正确运算顺序是(  )。

A.加法 乘法 除法

B.乘法 加法 除法

C.除法 乘法 加法

(2)根据算式选择正确的综合算式是(  )。

2×3=6 9+6=15

50-15=35

A.50-(9+2)×3

B.(50-9+2)×3

C.50-(9+2×3)

3.学校食堂买来大米850千克,运了3车,还剩100千克没运。平均每车运多少千克?

三、巩固练习,应用反馈。(10分钟)

1.完成教材9页“做一做”。

(尽量找后进生,这样才能充分暴露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在集体更正的环节,要注意发现学生在知识点上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点拨。)

2.完成教材11页1、2题。

1.找两名同学到黑板前做题,其余学生独立在练习本上计算。

做完之后再进行讨论交流。

2.独立完成,并集体订正,说清运算顺序。

4.水果店运来苹果、香蕉各8箱,苹果每箱25千克,香蕉每箱18千克。一共运来水果多少千克?

5.根据指定顺序添括号。

(1)先减,再乘,最后除。

72-4×6÷3

(2)先乘,再减,最后除。

72-4×6÷3

四、课堂总结。(4分钟)

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布置课后学习内容。

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教师批注

小学数学,教学
    以上《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括号》导学案教学案设计》范文由学科吧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学科吧»优秀教案»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括号》导学案教学案设计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学科吧 如对《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括号》导学案教学案设计》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