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科吧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反思 >> 优秀教案 内容页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梅兰芳学艺》评课稿名师点评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梅兰芳学艺》评课稿名师点评
评殷燕老师《梅兰芳学艺》
报慈小学华成芳
殷老师的这堂课介绍的是一代京剧大师梅兰芳刻苦练功的故事.使学生懂得“只有凭顽强的毅力,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
这堂课在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我借鉴和学习。
  1.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学而教,因学论教。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新一轮课改最重要、最基本的理念,如何在教学活动中实践这一理念?我认为“为学而教,因学论教”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策略。学生在上《梅兰芳学艺》这课之前,动手又动脑,用多种方法、通过多种途径去了解了梅兰芳,对课文内容也有了初步了解,课文基本上都能读通了,老师在课堂上就没有从零起点开始,而是顺应学生的心理需求,首先让学生汇报有关梅兰芳的知识,因为学生经过课前的准备,已经急于要表现自己了。这样做,就是了解学情,顺应学情,满足学情。
  2.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第一个基本理念。语文素养包括: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听说读写等语文实践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等内容。综观整个教学过程,应该说老师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首先是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所获得的知识远远超过了教材本身。其次是提高了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整节课营造了一种浓厚的梨园氛围。课间播放京剧片段,课件展示京剧脸谱、服饰,欣赏梅兰芳的演唱。所有这一切,营造了一种浓厚的京剧文化氛围,整个教学过程就是美的熏陶感染过程。再次是读说听等语文实践能力得到了训练和提高。第四,思想观念得到了提升。如:对勤才能补拙,勤学苦练就能练出过硬的本领等加深了认识。“勤学苦练”是全文的中心词,概括抽象,但如何使二年级的儿童对其产生真切的体验和深切的感悟呢?引入生活情境是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和感悟的最佳途径之一。殷老师利用教具演示文中鸽子飞翔和鱼儿游动的情境,引导学生一齐玩练眼神的游戏,让孩子们置换角色,像梅兰芳一样去“紧盯”、“注视”,让学生在头脑中把语言文字还原成活生生的客观事物,设身处地体验角色情感,从而产生“苦”与“累”的真切体验;至此,再加上解读“常常”、“日子一长”、“飞翔”和“游动”等关键词语,梅兰芳“勤学苦练“的形象便在其头脑中鲜活、丰满起来。在这一直观形象、生动活化的过程中,孩子们通过实实在在的体验,领会了词义,通过真真切切的感悟,受到了情感的熏陶和感染,同时也积累了联系生活来理解课文这一宝贵的阅读经验。
  3.课程资源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开发和运用。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在《梅兰芳学艺》这一课的教学中,不仅仅教材是课程,京剧片段、网上下载的资料、课外阅读中获取的信息等都成了课程。学生更成了鲜活的课程。比如三处语文实践活动,一是汇报对梅兰芳的了解;二是用“经过……终于……”说一句话;三是练说“梅兰芳先生,我想对您说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