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流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方案 >> 应急预案 内容页

都于中学突发性公共事件应急预案

  一、总则

  (一)目的

  为预防和减少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公共事件引起的严重危害,规范突发公共事件应对行为,建立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保障学校安全和师生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学校利益和秩序,促进教育教学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制定本预案

  (二)依据

  1、综合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等相关法律、法规、规章。

  2、部门行业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气象法》、《防洪法》、《防震减灾法》、《安全生产法》、《道路交通安全法》、《消防法》、《传染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规章。

  3、地方规章:《赣州市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隐患台帐实施方案》、赣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赣州市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规程等工作制度的通知》的七项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

  (三)适用范围:

  适用于学校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

  本预案所指的突发公共事件,主要包括:社会安全类突发事件、突发公共卫生类事件、事故灾害类事件、自然灾害类事件、教学安全类事件。

  (四)工作原则:

  统一指挥,快速反应;预防为本,及时控制;区分性质,依法处置;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强化教育,加强管理。

  处置突发公共事件,应当遵循下列原则:一是迅速抢救,减少人员伤亡和损失的原则;二是讲究方法,科学有效的原则;三是妥善安抚,稳定人心的原则;四是查清原因,追究责任的原则。

  二、组织体系

  1、学校成立应急领导小组:

  组  长:zz

  副组长:zz zz zz zz

  成  员:zz zz zz zz zz zz zz zz

  领导小组负责学校“处置重大突发事件预案”的制定,完善和建立相关的组织机构,督促督查、制定处理重大突发事件预案和各种应急救援演练工作,在事故发生时,负责事故应急救援的协调指挥、指导工作,指导做好师生的日常安全教育和宣传工作。

  2、领导小组分工:

  (1)指挥协调组:

  组长:zz

  成员:zz zz

  其主要职责是:收集、掌握事件发生、发展等情况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并根据指挥部首长的指示、命令、意图和实际情况,依照处置预案的原则,适时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对整个事件的处置工作进行组织、指挥。

  (2)危情报告组:

  组长:zz

  成员:zz zz

  其主要职责是:及时掌握突发事件信息,在第一时间向指挥部汇报;提出对突发事件紧急控制措施;制止宣传有害信息和不实言论,杜绝谣言,防止不法分子无中生有、制造混乱、影响社会稳定。

  (3)救护组:

  组长:zz

  成员:zz zz

  其主要职责:及时联系好医护人员和救护用具,调配好救护用车,采取有效措施将伤员、病员进行现场救治或送往医院抢救。

  (4)疏散排险组:

  组长:zz

  成员:zz zz zz

  其主要职责:及时组织事故现场人员有序地转移到安全地带,及时落实学校或相关班级、学生停课、停学等措施。仔细检查、果断处理、控制危情蔓延和事故的再次发生,做好教师、学生、学生家长的思想工作,防止由突发事故滋生寻衅闹事等混乱事件的发生。

  (5)后勤保障组:

  组长:zz

  成员:zz zz

  其主要职责:调集好应急救援所需物资、设备、工具,安排好专款,搞好整个应急处理工作人员的后勤保障工作。

  (6)事故调查组:

  组长:zz

  成员:zz zz zz zz

  其主要职责:对事故的发生调查取证、收集、掌握有关证据,并按照事故级别、有关法律法规政策的规定,提出处理意见。

  3、应急值班室及联系办法

  学校应急值班室设在大门值班室,联系电话:6zzzz9,应急值班室24小时值班。

  信息接报员:zz zz zz zz

  三、预防预警

  (一)预防预警

  1、制定好应对突发事件预案,加强师生员工的突发事件预防、避险、处置等应急知识的宣传教育。

  2、加强信息监测预警网络建设,各专项应急处置工作组应分别制订相应预防和预警的方案和措施。

  3、加强各项制度建设,规范安全隐患台帐建设,落实防范各类突发事件措施,按规定组织安全隐患排查,对发现的隐患切实进行整改、防患于未然。

  (二)信息报告:

  1、报告程序:

  第一时间获得信息人员—学校值班领导—通报校长

  分管领导,主要领导

  应急办—教育局分管领导—教育局主要领导

  “110”、“119”、“122”报警

  “120”救援中心

  (1)发生突发公共事件后,第一时间获得信息的人员应在第一时间向学校值班领导报告,紧急时向“110”、“120”、“119”、“122”报警。

  (2)值班领导接到报告后,立即通报学校校长,紧急时向“110”、“120”、“119”、“122”报警。

  (3)学校校长在接到报告后立即向应急办、县局主要领导、当地政府分管领导、主要领导、“110”、“120”、“119”、“122”报警。

  2、信息报告内容:包括时间、地点、信息来源、规模、涉及人员、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事件起因分析及性质、影响范围、事件发展的态势和已采取措施等。

TAG标签: 突发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