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流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范文 内容页

信息技术推进教育改革与创新

信息技术推进教育改革与创新 本文关键词:信息技术,教育改革,推进,创新

信息技术推进教育改革与创新 本文简介:论文(A)类信息技术推进教育改革与创新摘要:展望新世纪,信息技术是最活跃、发展最迅速、影响最广泛的科学技术领域之一。互联网的发展,不仅将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将改变教育和学习方式。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和生命科学的不断发展,对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将产生更加

信息技术推进教育改革与创新 本文内容:

论文(A)类

信息技术推进教育改革与创新

摘要:

展望新世纪,信息技术是最活跃、发展最迅速、影响最广泛的科学技术领域之一。互联网的发展,不仅将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将改变教育和学习方式。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和生命科学的不断发展,对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将产生更加深刻的影响,我们应深刻认识信息技术的伟大力量。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教育教学

网络教育

学习理念

正文:

目前,教育信息化已成为教育教学中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也是近些年来各教育机构装备投入较大的方面。在一些学校,多媒体、校园网已像校舍、教学仪器一样成为学校的必备设施,给教育教学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但是,透过现代信息技术给教育带来的繁荣现象,理性地分析其成效,不难发现我们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多还是浅层次的。比如,多媒体教学大都是看重对学生感官的强化,或解决一招一式的教学难点,还没有充分开发计算机的强大功能。即便是目前搞得如火如荼的网络教学,也多是着力于对现行教育的能量放大,还没有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随便进入一所网校,基本是名师主讲,同步(或异步)辅导、答疑解惑等传统教学程式,具体内容多是将课本、教案、习题等复制到网上,除自由度大一些外,似乎还显不出更强的优势。当然,对现有教育的优化和拓展是计算机及网络应发挥的重要功能之一,但是,现代信息技术对教育的作用绝非仅此,计算机特别是互联网带来的大信息量及时空结构的变化,使我们得以在新的观察视野和操作环境下预设和创新我们的教育体系。

一、信息技术推进教学方式的更新

互联网上有了丰富的教学信息资源和多样化的呈现形式,我们就有条件采用全新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最基本的教学中的教材、教参、黑板、粉笔等载体和手段,可以被计算机及网络所提供的集成化的教学环境,如多媒体学习系统、资料库、演示文稿、辅助学习工具、师生交互环境等所取代;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充分表达教学意图;学生可以通过下载学习软件、网上查寻资料,通过电子邮件或BBS等与教师、同学交互联系等方式来完成学业。在这样的环境下,教学模式或教学方式的改革和创新就有了更大的可能。例如,因材施教或个性化教学是我们不断追求的一种教学状态,但在传统的班级授课中,教师不可能完全顾及几十个学生的不同情况,即便人们探索出分层教学、差异教学等教学方式,也只是在一定程度上的改进,难以做到适合每一个学生。然而计算机网络提供的丰富信息可以对学生的可能差异实施较大面积的覆盖,从而实现对个性化的较全面的关照,计算机网络可以递进具有较大预设空间的课件,学生能从课件中选择适合自己特点的教学服务,计算机网络便捷的交互性,可以使学生得到适合的教师指导和同伴交流。这样,因材施教或个性化教学会得以更好地体现。又如,学生应成为学习的主体是目前被广泛认同的一种观点。在实际中教师也进行了诸如主体性教学、参与性教学、活动式教学等不少有关实验研究,并取得了不菲的成果,但这些却久久不能进入主流教学。这里的原因除了认识问题以外,现实教学条件没有提供所需的便利也是重要方面之一。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教师、课堂、教材等都可以成为变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求教对象,在适合自己的时间、地点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学习,多渠道获取学习资料等,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习者可以获得较充分的自由和便利,更大限度地体现学习者的意愿。教师的作用将更主要体现在学生自行建构知识过程中的引导,营造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学习氛围及背景。再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时代的要求,现代信息技术为此提供了新的途径。计算机及网络本身就呈现了一个无边无际的神秘世界,给我们以无限的想象空间,吸引着我们的求知兴趣,启动着我们的创新智慧,也给了我们无穷的创造路径。例如,最基本的对网上众多信息的分析、归纳、抽象等,就可能找出倾向性、法则性、因果关系等规律,就可能得出新的结论。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所能给我们提供的这一环境,加强教学过程的探索成份。教学的过程离不开发现问题、分析论证、实验检验、表达交流等环节。利用计算机及网络可以为此创设更充分的条件:网上充足的信息可以使思路更开阔,多媒体强大的模拟功能可以提供实践或实验的丰富情境和操作平台,网络便捷的交互性可以使交流更及时、开放等。现代信息技术为我们提供了传统教学无可比拟的教学环境。

二、信息技术拓展学生的学习方式

信息技术不仅是丰富的资源,而且是有力的学习工具,既变革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又变革着学生的学习方式。叶圣陶强调:“教师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在多媒体教学中,学生不应该是被动的,而应该主动参与。在当前的信息社会里,学生获得知识的渠道在不断扩展,他们有能力参与多媒体教学的设计与制作,况且,学生参与创作的过程其实也是学习的过程。同时,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是当前学校教育的重点,而多媒体教学则为此提供了契机。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为了适应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及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发达国家已经开始把注意力放在培养学生一系列创新能力上,特别要求学生具备迅速地筛选和获取信息、准确地鉴别信息真伪,创造性地加工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因为这些能力在网络时代是学生创新的基础能力,是与读、写、算同等重要的基本能力。

三、信息体术提升学习理念

信息技术能给人们提供前所未有的学习便利条件。当网络教育真正走向大众的多样化需求,成为全民学习的大课堂时,任何愿意学习的人都可以在家里、在办公室、在一切可以上网的地方学习自己所需要的内容,这时学习才能真正不局限于学校和传统的学龄期而伴随人的一生,学习的目的才不仅是为了升学而更多的是为了解决工作生活中的问题;学习的内容和方式才不是谁要求或规定的而是自己选择的。一句话:学习才能自然地融入生活之中。信息技术本身也是激励人们学习的启动器。一个人不懂得计算机及网络的基本原理、功能和操作,就难以融入现代社会、进入网络,如果不学习上网,大量的信息风暴只是一堆不起作用的符号,对网络技术的掌握和运用不熟练,也直接影响着人本身的信息化程度等。人和现代信息技术互为对方开拓了巨大的空间和丰富的内涵,不用说现代信息技术中运载的大量信息,就是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本身不断出现的新概念、新功能,也是任何传统学科都无法比拟的,个体的人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跟上其发展变化,也才能运用它来完善、丰富和提升自己。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们对学习重要性和紧迫性的体验恐怕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会深刻,也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下,学习才将像吃饭、睡觉一样必需伴随人生命的始终。《学会生存》一书指出:“教育技术绝不是强加于传统体系上的一堆仪器,也不是在传统的程序上增添或扩大一些什么东西。只有当教育技术真正统一到整个教育体系中去的时候,只有当教育技术促使我们重新考虑和变革这个教育体系的时候,教育技术才具有价值”。现代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教育改革与创新也应是多方面的,我们要抓住目前我国大力普及信息技术的契机,解放思想、开拓思路,深入探索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我国教育的跨跃式发展的有效途径。

网络的确能够提供大量的即时信息,但如果只停留在吸收信息上,那么创新的源泉终究会枯竭,信息的大量吸收有助于人脑的右半球形象思维的开发,却会导致左半球的抽象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消亡。因此,面对大量的信息,不仅学生要学会进行创新,教师也要进行创新。教师要学会在课堂上把这些信息进行有效地组织和编排,围绕教学重点,摒弃一些无关的、不重要的信息,争取教学的最优化,同时也要让学生加强基本技能的练习,培养独创性人才。当然,学生也要学会创新,发展抽象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傅德荣:《教育信息化的目的、内容与意义》,《中国教育技术网》

王鹏远:《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深化教育改革的实践与思考》,《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祝智庭:《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改革》,《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