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流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范文 内容页

江苏省苏州市第26中学苏科版生物八年级上册15.2《人体对信息的感知》教案

江苏省苏州市第26中学苏科版生物八年级上册15.2《人体对信息的感知》教案 本文关键词:苏州市,江苏省,感知,教案,人体

江苏省苏州市第26中学苏科版生物八年级上册15.2《人体对信息的感知》教案 本文简介:莲山课件http://www.16fw.com/课时教案第8周星期一教学课题第2节人体对信息的感知教学目的1.知识目标(1)说出眼球的附属结构和功能,概述眼球的结构以及与视觉形成的关系。(2)描述近视与远视的形成和矫正的方法,举例说出用眼卫生的重要性。(3)描述耳的结构和功能,说明听觉形成的过程。

江苏省苏州市第26中学苏科版生物八年级上册15.2《人体对信息的感知》教案 本文内容:

莲山课件http://www.16fw.com/

8

星期

教学课题

第2节

人体对信息的感知

教学目的

1.

知识目标

(1)说出眼球的附属结构和功能,概述眼球的结构以及与视觉形成的关系。

(2)描述近视与远视的形成和矫正的方法,举例说出用眼卫生的重要性。

(3)描述耳的结构和功能,说明听觉形成的过程。

2.

能力目标

通过对收集的资料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归纳问题以及进行探究活动的实践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进行科学探究的思想结构。

重点难点

重点: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耳的结构和听觉的形成。

难点:探究近视形成的原因。

教学方法

探究法

讲授法

教具准备

课件

课时

2/2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引入:

(1)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2)声音是以什么方式向外传播的?

(3)声音在没有空气的宇宙空间能传播吗?[X

k

b

1

.

c

o

m

小结,然后提问:人是靠什么器官收听声音的?

生答:物体的振动产生

生答:声波

生答:不能

生答:耳

通过复习引入,形成对原有知识的迁移,同时也体现了教材中对知识的整合精神,使学生很自然的进入新课堂的学习。

2、讲述:那么耳是怎样听到声音的?这节课我们就研究这个问题。

讲述:耳所以能听到声音,是因为耳有能收听声音的构造。要知道耳是怎样听到声音的,首先要了解的构造。

使用多媒体展示耳的构造图。

观察:耳的构造可以分为几部分?各部分有什么作用?它们分别是什么样的?

小结::耳可以分为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外耳由耳廓和外耳道构成。中耳由鼓膜、听小骨,鼓室等部分构成,内耳由耳蜗,前庭,半规管等构成,耳蜗与连着大脑的位听神经相连。这些构造都与收听声音有关系。

指导学生认识耳各部分的功能

提示:当你想听的声音来自很远的地方、声音又比较小时。如果把手掌放在耳后,朝着发声的方向,就会听得比较清楚些。这可以启示我们推想耳廓有什么作用?

小结:耳廓具有收集声波的作用。

讲解:外耳道是声波进入中耳的通道。

猜一猜,鼓膜有什么作用?

演示:为了弄清鼓膜有什么作用,我们来做个实验。用一个纸筒作外耳道,在纸筒的一端蒙一块薄橡皮膜当作鼓膜,在橡皮膜上绷着一根细线,在线的中部拴一根火柴棍。对着镜子,在纸筒末蒙膜的一端,向着纸筒大声发“b、p、m、f、d

t、n、l”等声音,观察有什么现象?

小结:鼓膜非常薄,在声波的作用下可以相应地振动起来:声音高,振动得快;声音低,振动得慢;声音大,振动的范围大;声音小,振动的范围小。

提问:引起鼓膜振动后,声波又是如何进一步传递,直至大脑形成听觉呢?

学生观察,然后汇报观察结果。

学生完成对课本的填写。

]

讨论:耳廓有什么作用?

讨论:你认为外耳道有什么作用?

学生讨论,然后总结原因。

学生汇报结果。(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操作)

w

w

w

.x

k

b

1.c

o

m

学生回答,然后由教师总结。

设计情景先让学生自己观察,讨论,总结,然后进行汇报,形成对耳朵结构的初步认识。

在学生的讨论基础上进行小结,归纳,加深学生的印象。[来源:Z+xx+k.Com]

[w

w

w

.x

k

b

1.c

o

m

[新

网]

按照一定的顺序,让学生去了解和掌握耳的各个部分的功能。

讲述:刚才我们学习了听觉的形成过程,那么什么是“失聪”呢?它一般是如何形成的呢?

学生回答

完成课本里的两个讨论题

介绍有关耳的卫生知识和如何保护知识,同时培养学生应该去帮助听力有困难的人。

讲述:刚才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知道了内耳还有前庭和半规管,那么它们又是有什么作用呢?

我们常常说起晕船和晕车,那么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它与上述问题有什么关系呢?

小结:感受器过于敏感的人常常会出现晕车、晕船和航空病。

[X

k

b

1

.

c

o

m]

学生回答。

[新课标第一网

从晕船和晕车的实际事例中说起,让学生去学习和体会位觉感受器的知识。

提问:为什么人要用两只耳朵听呢?提出你的假设,然后进行相应的实验方案设计,然后得出你的实验结论。下节课进行交流。

小结:学习了有关耳和听觉的知识,你来谈谈听力的形成过程?

学生复述。

及时的复习,巩固。

板书设计

耳与听觉

耳可以分为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

听觉的形成

作业布置

实验册练习。

教学后记

通过模型或挂图,结合流程图,创设情景激发学生讨论交流的热情和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自己去体验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体现现代化的教育思想和情感教育思想、学习的个体化,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寻找答案,获得知识;整个教学过程联系人类自身生活实际,突出了对知识的运用能力。

莲山课件http://www.16fw.com/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