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流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范文 内容页

荆门市“水木清华”项目方案一水木现代说明

荆门市“水木清华”项目方案一水木现代说明 本文关键词:荆门市,水木清华,方案,项目,一水木

荆门市“水木清华”项目方案一水木现代说明 本文简介:一、规划与建筑设计(一)设计依据1、甲方提供的项目建设宗地红线图。2、住建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3、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4、荆门市区总体规划5、《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住宅设计规范》、《住宅建筑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

荆门市“水木清华”项目方案一水木现代说明 本文内容:

一、规划与建筑设计

(一)设计依据

1、甲方提供的项目建设宗地红线图。

2、住建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3、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4、荆门市区总体规划

5、《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住宅设计规范》、《住宅建筑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旅馆建筑设计规范》、《商店建筑设计规范》及国家、地方有关规划及建筑设计的其它法规、规定。

(二)用地性质、规模

荆门市“水木清华”项目是以住宅为主,兼酒店、办公与商业的综合体,总用地面积为27434.1m2,净用地面积为23588.59

m2,总建筑面积为:79531.66

m2,其中:计容积率建筑面积:59013.76

m2,不计容积率建筑面积:20517.9

m2,建筑覆盖率为22%,容积率为2.50,绿地率30%。

(三)地理位置

荆门市“水木清华”项目位于望兵石路和关帝路交接的十字路口,地块沿十字路口西南侧沿望兵石路和关帝路展开,基地轮廓大致呈梯形。

荆门市气候属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型。冬冷夏热,冬干夏湿,雨热同季,四季分明,寒暑显著。(参考宜昌市)

气温:年平均气温16.8℃,极端最高气温40.4℃,极端最低气温-9.8℃,全年最热月是7月份,最热月平均气温27.7℃,全年最冷月是1月份,最冷月平均气温为4.9℃。

降雨量:一日最大降雨量114.4㎜,24小时最大降水量为229.1毫米,平均年总降雨量1138.0㎜。

湿度:最冷月平均73%,最热月平均相对湿度80%。

风向、风速:年平均风速1.4米/秒。年最多风向E(偏东风),其出现频率13%。

(四)规划设计理念

随着新时期新一轮城市规划建设的展开,城市原有的一些用地功能土地性质发生了新的变化,相关功能得到了整合、提升,土地利用率有效提高,土地应有的价值得以展现。拓展了城市与生态环境的相依关系,真正实现城市景观、城市设计与自然和谐,城市交通与人和谐。在此城市建设背景下,项目的规划设计中我们就拟建的办公、商业、酒店和住宅的综合设计引入一种新型城市规划设计的理论即“城市综合体”。

所谓“城市综合体”是将城市中的商业、办公、居住、酒店、文化、休憩和交通等生活空间进行组合,并在各部分间建立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助益的能动关系,从而形成一个多功能、高效的综合体。

城市综合体与多功能建筑的差别在于多功能建筑是数量与种类上的积累综合,这种综合不构成新系统的产生,局部增减无关整体大局。而城市综合体则是各组成部分之间的优化组合,并共同存在于一个有机系统之中。

(五)规划设计目标

通过荆门“水木清华”项目的规划建设,打造一处城市有机更新的典范,为城市打造一处集商业购物、居住、宾馆、游憩等功能为一体的新型城市综合体,充分挖掘城市环境特质、城市文化魅力,营建新的城市活力增长点,带动城市的发展。

(六)规划设计思想

1.贯彻“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把提高城市环境质量作为本次规划设计的根本出发点,将营造一个大气、绿色、舒适、便捷、安全、温馨且富有特色的城市综合体作为最终目标。

2.注重城市综合体的生态环境质量、绿化体系的建立及绿化覆盖率的提高,完善配套设施及交通系统,创造宜人的公共空间及健身、休闲、娱乐的场所。大块的硬质铺地广场能提升建筑的气势,而绿化系统的建立及绿化覆盖率的提高,是现阶段改善生态环境的最有效手段。

3.地块中央设置一个较大的绿化休闲广场,营造了一条联系城市的绿色景观轴线,同时结合建筑围合的院落空间,赋以步行绿带、开放绿地、富有人情味的生活场所的雕塑,所有这些将增强城市综合体居民的生活品质。

4.

注重城市综合体的交通环境,强调人车分流的交通系统,建立车行系统与步行系统既分离又适当结合的城市综合体交通方式。为城市创造安全、快捷、环境优美的生存空间。

5.

增加“三新”技术及高科技含量,努力将新观念、新技术、新材料与传统的城市居住生活要求有机结合,充分利用最新的网络和信息技术,提高城市综合体的质量和生活环境水平,为城市提供舒适、安全、经济、科学、超前的现代化空间。

(七)总体布局规划

本项目的总体布局本着“以人为本、注重环境”的原则,布局上采用围合手法。在地块的北部布置18层高的商住楼,其中一层为商业和社区用房,上部为住宅塔楼;地块的东北部布置一栋18层高的综合楼,设独立内院;地块的东南部设一栋16层高的纯住宅;地块的西南部设一栋11层高的纯住宅;地块的西部设一栋17层高的纯住宅;会所设在地块的东部。所有建筑共同围合成一内院。小区内部做到人车分流,彼此互不干扰。中央景观组团的有效引入,使得小区内的所有住户的景观都很宜人,达到了户型的均好性。

小区的主要出入口布置关帝路西侧,次要出入口分别设置在地块东南部和西北部。建筑的布置进退有序,留予空地进行景观设计以提高小区内部的景观品质。沿道路设计并布置小品雕塑及休闲广场,以提高地块使用上的经济效益。东南侧的综合楼设独立内院,方便管理及布置外部车位。

(八)交通组织

总体交通规划思想本着大开放小封闭的理念,形成内外区域独立的交通体系,自成交通环线,并满足车辆进出及消防通车需求。综合楼内院以及沿街广场边设置了停车位,以便商业及社会车辆停放。在用地的东南侧设计了一条6米宽的车道进入居住小区及地下停车库,发生火灾时兼作消防车道使用;在用地东侧设人行主出入口,做到了人车分流。规划道路宽度,车行道主环路6米,组团道路4.5米,人行游步道路1.5-2米。综合楼、会所及各栋入户大堂,均设残疾人无障碍通道。

(九)景观设计

1.

城市绿化休闲广场景观设计

“品味”是作为环境设计高层次的评价标准。在本案中我们将其定位为“大气和谐、温馨自然”。从“城市形象,人性关怀,景观生态,以及景观视觉感受”四个方面着手设计,无微不至。

在绿化休闲广场上采用了优美的硬质铺装,音乐喷泉,以及景观绿化的有机结合,充分体现了荆门“水木清华”的大气,配合以造型优美、色彩和季相变化丰富的植物,以自然的软景和水景为主,木质栈道穿插于溪水、池塘、苇丛、竹林之中,环境绿带精心配植,四季都有景,观赏乔木与灌木结合,高大挺拔的树姿形成宜人的景观。

2.

居住小区景观境设计

整个居住小区环境形式定位为现代风格。绿化与景观设计吸取中西园林的优点,运用西方园林造园手法,通过有规律的造形造势,把小区环境气氛烘托出来,再通过中国园林手法将细部深化,强调建筑与环境的融合及人情味。

3.

公共空间景观设计

设计上强调了序列空间关系及有层次的绿化造景:通过东侧人行主入口空间,再经过有韵律的绿化广场、柱廊及步行敞廊,形成完整的生态轴空间序列景观。

4.

植被配植强调植物的多样性,力图四季有景。通过观赏乔木与灌木的结合,形成景观绿地;再通过遮荫乔木与地被植物及草坪的结合,构成具有特色的小区绿化环境。

5.拟结合不同花卉来造景,布置有棋盘区、漫步敞廊、儿童乐园、羽毛球场等,并以

“健康小径”将之串联,兼顾了不同年龄住户的户外活动需要,努力营造融合、安全、舒适的公共环境。

(十)建筑风格

荆门“水木清华”的建筑造型采用采用现代风格。整个小区以简洁利落的细部、虚实对比的外墙、个性鲜明的色彩,使建筑造型协调统一、端庄大方、气势宏伟,并赋予建筑体量以雕塑感。体现了小区的大气与和谐。立面强调了韵律感,使建筑具有顶部标识性的同时又丰富,还可给屋顶层住户提供“灰空间”活动场所。除顶部外,立面细部处理都结合了平面元素,努力利用楼层间开凸窗、空调位百页、阳台的排列取得丰富的变化。此外,造型设计还注重了经济性和舒适性的结合,具有园景的房间开窗面较大,体现舒适性;其它房间则在墙体和玻璃的比例上考虑了建筑的节能性。住宅建筑色彩吸取现代建筑的特点,白色,红色,灰色互相搭配为主墙体,局部配以白色和黄色的分隔墙和基座,顶部采用灰色白色矩形屋顶,住宅采用透明玻璃既是居住建筑舒适性的需要,又可加强建筑的温馨感。

户型设计在满足住宅基本要求的基础上,争取给每一家住户好的朝向和好的景观方向。户型上采用了方正的平面布局,使用户更经济,并在使用功能上实现了套内动静分区,符合人的生活习惯。

(十一)建筑退红线

荆门“水木清华”建筑物退关帝路红线20米,退望兵石路红线30米,退南侧用地红线9米,退西侧用地红线9米。

(十二)防火设计

本项目按《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95)、(2005年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进行防火设计。

1、整体防火设计

新旧建筑之间的距离:防火间距小于9M的部位,均按要求设置防火墙,或采用甲级防火门窗。

园区内设环形消防道,道宽≥4.0M,消防车道转弯半径皆≥9.0M,消防车通过的车道坡度皆≤7%,消防车登高面的车道坡度皆≤2%,消防车道及消防车高作业场地的路基,其载重量在施工图阶段按满足30T设计。

室外按规范要求布置消火栓。

2、建筑防火设计

本工程为高层建筑和多层建筑的组合,高层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多层建筑为二级,地下室耐火等级为一级。

设有进入小区的消防车道。

在综合楼西南面的首层设消防控制室。

防火分区:住宅楼每层为一个防火分区;商务综合楼每层为一个防火分区;商业为一个防火分区;地下车库按规范要求划分防火及防烟分区。

消防水池、水泵房设于地下室。在综合楼屋顶设置一个18m3的屋顶水箱,保证初期火灾时的用水。柴油发电机房设置在地下室,用防火墙及甲级防火门与其它部分分开,水泵房和柴油发电机房均有直接通向室外的出口。

(十三)节能设计

1、设计依据

1)《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

2)《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2、节能措施

①良好的朝向——建筑绝大部分套型均有充足的日照。

②良好的自然通风——采用板式布局,主立面和开口迎向夏季主导风向。

③围护结构采取保温隔热措施,其热工性能符合节能标准要求。

3、电气照明节能措施

客房选用荧光灯或节能型光源,楼梯间、走道装修等公共场所视装修要求而定,其照度符合相关要求。选用灯具效率高及光通利用系数高的灯具,

灯具功率因数达到0.95以上。荧光灯配高频电子镇流器、色温4000~5000、显色指数大于等于80。

(十四)环境保护

1、总图布置结合了建筑与景观处理,每幢建筑均有充足的日照及良好通风。

2、柴油发电机运行时排放之烟气及噪音应由专业公司根据国家环境保护要求进行设计。

3、生活污水

建筑物内部的生活污水由管道汇集后排入化粪池,在化粪池内停留12小时。经初步厌氧处理后的生活污水排入市政污水管网,生活污泥定期清掏。

4、生活废水

地下车库地面冲洗废水由地面排水沟汇集后,排入集水井。由集水井内的潜污泵提升后排入小区污水管网。

5、生活垃圾

荆门“水木清华”生活垃圾主要来自居民生活垃圾和少量商业经营性生活垃圾。住宅区居民生活垃圾量按0.9公斤/日.人,商业性经营垃圾每日收运,在商业网点设置可移式垃圾箱,居住区设置固定垃圾集箱,将来在全区内设一处垃圾站。

(十五)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总用地面积:

27434.1㎡

2)净用地面积:

23588.59㎡

3)总建筑面积:

79531.66㎡

4)计容积率建筑面积:59013.76㎡

其中:住宅总建筑面积:41890.58㎡(包括廉租房建筑面积:1240.94㎡,社区办公用房建筑面积:300㎡)

地上商业建筑面积:330.51㎡

商务综合楼建筑面积:16352.67㎡

会所建筑面积:440㎡

5)不计容积率建筑面积:20517.9㎡

其中:地下车库及其他建筑面积:19258.51㎡

架空建筑面积:1259.39㎡

水木清华住宅户型一览表

房型

型号

户型

建筑面积

套数

分套数

总套数

所占比例

在户型中的比例

建筑面积(不包括公摊)

A型

A1

二房二厅二卫

81.14

15

81

431

3.48%

18.79%

6082.85

A2

二房二厅二卫

71.41

15

3.48%

A3

二房二厅一卫

91.79

15

3.48%

A4

二房二厅一卫

91.79

15

3.48%

A5

一房一厅一卫

49.53

7

1.62%

A6

一房一厅一卫

49.27

7

1.62%

A7

一房一厅一卫

49.9

7

1.62%

B型

B1

五房三厅二卫

202.77

8

46

1.86%

10.67%

5858.58

B2

五房三厅二卫

201.3

6

1.39%

B3

二房二厅一卫

90.36

15

3.48%

B4

二房二厅一卫

90.3

15

3.48%

B2a

三房二厅一卫

119.23

1

0.23%

B5

八房四厅四卫

318.72

1

0.23%

C型

C1

三房二厅一卫

109.3

32

132

7.42%

30.63%

13228.28

C2

三房二厅一卫

107.84

32

7.42%

C3

二房二厅一卫

92.35

34

7.89%

C4

二房二厅一卫

92.35

34

7.89%

Ca型

C5

三房二厅一卫

109.35

15

60

3.48%

13.92%

6010.65

C6

三房二厅一卫

106.56

15

3.48%

C7

二房二厅一卫

92.4

15

3.48%

C8

二房二厅一卫

92.4

15

3.48%

D型

D1

三房二厅二卫

104.29

22

88

5.10%

15.78%

8059.6

D1a

三房二厅二卫

105.24

20

D2

二房二厅一卫

80.19

44

10.21%

D3

一房二厅一卫

66.03

2

0.46%

廉租房

A5

一房一厅一卫

49.53

8

24

1.86%

5.57%

——

A6

一房一厅一卫

49.27

8

1.86%

A7

一房一厅一卫

49.9

8

1.86%

廉租房总建筑面积

1240.94

住宅总建筑面积

39188.62

6)建筑占地面积:

5068.96㎡

7)

建筑密度;

22%

8)绿地率

30%

9)容积率:

2.50

10)住宅户数:

431户(其中

廉租房户数:32户)

11)机动停车位:

481个

其中

地面停车位:72个

地下停车位:409个

二、结构设计

(一)

设计依据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技术标准

GB

50068-2001;

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B

50223-2008;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10;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3-2010

J186-2010;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2006年版)

GB50009-2001;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10。

(二)

结构选型

本工程带一层地下室,上部为一栋18层商住楼,高度为54.0米;一栋17层高纯住宅楼,高度为50.6米;一栋16层高纯住宅楼,高度为47.7米;一栋11层高纯住宅楼,高度为33.2米;一栋18层综合楼,高度为72.2米;外加一栋1层会所,高度为6.1米。

结构型式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体系。

地下室,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底板厚300mm,侧壁厚250mm。

楼屋盖体系采用现浇钢筋砼梁、板体系。

初步估算结果显示,建筑高宽比、自振周期、以及在风荷载和地震作用下的位移、地震力等各项技术指标均在合理范围内,结构安全可靠,经济可行。

(三)

抗震设计

该建筑群体地处湖北省荆门市,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根据建筑抗震设防分类,该建筑为丙类建筑,按6度抗震设防。

(四)

荷载设计

基本风压(50年一遇):W0=0.4

KN/m2;

楼面荷载:按荷载规范取值。

(五)

基础设计

基础型式根据地质报告内容中的岩土分层评价内容及基础型式选择建议,方案设计中按桩基考虑。

(六)

材料设计

钢材:I级钢

钢筋强度设计值Fy=210N/mm2;

II级钢

钢筋强度设计值Fy=300N/mm2;

III级钢

钢筋强度设计值Fy=360N/mm2;

砼强度等级:柱为C40~C30,梁板为C30。

三.给排水部分

1.设计依据

1.1本工程有关部门的审查意见

1.2建设单位提供的技术要求及有关资料

1.3国家现行的有关设计标准和规范

(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5-2003(2009年版)

(2)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GB50013-2006

(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4-2006

(4)《住宅设计规范》GB

50096-1999

(2003年版)

(5)高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95(2005版)

(6)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2005版)

(7)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8)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50140-2005

1.4各专业提供的设计图纸及技术要求

2.工程概述及设计范围:

本项目用地位于荆门市于望兵石路和关帝路交接的十字路口。本工程包括:本工程带一层地下室,上部为一栋18层商住楼,高度为54.0米;一栋17层高纯住宅楼,高度为50.6米;一栋16层高纯住宅楼,高度为47.7米;一栋11层高纯住宅楼,高度为33.2米;一栋18层综合楼,高度为72.2米;外加一栋1层会所,高度为6.1米。

。地下一层为地下停车库及设备用房。主要设计给水系统、污水排水系统、雨水系统、空调冷凝水系统、消防给水系统(含室内外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淋、气体灭火系统及手提灭火器。

3.

给水系统设计:

3.1水源:

采用城市自来水为供水水源,由地块望兵石路和关帝路市政给水管道各引入一根DN200给水管,经水表接入地下水池。

3.2用水量:

生活用水标准

住宅:300L/p.d;商业:6L/

m2.d;绿化:2L/

m2.d

最高日用水量:319.6

m3/d

3.3给水系统:

3.3.1供水方式:根据市政自来水的水压、建筑的高度和建筑的实际情况,本工程生活用水采取分区给水方式。

4.排水系统设计

4.1市政条件及排水体制:采用雨、污分流制,出小区后分别排入望兵石路和关帝路市政雨、污水检查井。

4.2污水系统:本工程污水主要为生活污水,按最高日生活用水量的90%计为:287.6(立方米)。地下室排水由地面排水沟汇集后排入集水井,由潜污泵提升至室外污水管网。厨房废水经隔油池处理、生活污水经化粪池收集后排入望兵石路市政污水管网。

4.3雨水系统:

雨水设计屋面雨水重现期为10年,地面雨水重现期为3年,径流系数ψ=0.6。

建筑物的雨水采用外排水系统,屋面雨水设置独立管道收集,汇入室外雨水沟或雨水井,根据地形地势合理布置室外雨水管网,经组织终排至水体及市政雨水管网中。

5.消防系统

5.1消防用水量:

消火栓用水量:室内消火栓给水按40L/s计,室外消火栓给水按30L/s计,

消火栓给水火灾延续时间按2小时计。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用水量30L/s,火灾延续时间按1小时计。

消防总用水量396立方米。

5.2

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采用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消火栓系统不分区,由设置在地下室的消防水泵和屋顶的消防水箱联合供水。室外设有三套消防水泵接合器,地下室负一层设置400立方米消防水池和消防水泵房。在综合楼屋顶设置18立方米高位水箱。消防泵房内设两套室内消火栓消防泵和两台室内自喷消防泵,均为一用一备,设防超压设施,具有定期巡检功能。消防泵均设远距离控制水泵启动和水泵房人工启、停水泵措施。自喷消防泵启动一小时后,自动关闭。消防管道采用内外壁热镀锌钢管。

5.3

室内消火栓充实水柱按不小于10m设计,布置在建筑内门厅、走道等明显易于取用的地点,其间距保证有2支水枪的充实水柱同时达到室内任何部位。室内消防给水管均联成环状,并用阀门分成若干独立段,以保证检修时关闭的竖管不超过一条。

5.4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地下室(除面积小于5.0平方米的卫生间及变配电室等不宜用水灭火的房间外)、裙房商业均设置自动灭火系统。其消防用水量30L/S。自喷喷水灭火系统不分区,直接由自喷消防水泵加压供给,室外设两套喷淋水泵接合器。每个防火分区均设置独立的消防信号阀和水流指示器。系统设防超压设施,具有定期巡检功能。消防初期用水由屋顶消防水箱提供。

5.5灭火器配置:

本建筑内均按《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规定设置。各楼设手提灭火器保护,灭火剂为磷酸铵盐干粉。火灾危险等级为中危险级,火灾种类为A类火灾。灭火器设于消火栓箱旁;选用灭火器(MF/ABC4)

3A/具。

5.6气体灭火系统:高低压变配室、发电机房等不能用水灭火的部位采用七氟丙烷气体或CO2气体灭火。

四、电气设计

(一)

设计依据

1.1《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

1.2《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5

1.3

《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93

1.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版)

1.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1.6《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

1.7《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T16-2008

1.8《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94

1.9《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2005版)

1.10《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

1.11《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1-2000

1.12《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94

1.13《住宅设计规范》GB

50096-1999

(2003年版)

1.14各专业提供的相关条件资料。

(二)

设计范围

2.1建筑物配变电所及发电、动力配电及控制、照明、防雷、接地,选择主要电力设备及材料。

2.2自动消防报警及联动系统设计。

2.3电话、电视、网络、门禁系统。

(三)

工程概况

本项目用地位于荆门市于望兵石路和关帝路交接的十字路口。本工程设一层地下室,地上包括:本工程带一层地下室,上部为一栋18层商住楼,高度为54.0米;一栋17层高纯住宅楼,高度为50.6米;一栋16层高纯住宅楼,高度为47.7米;一栋11层高纯住宅楼,高度为33.2米;一栋18层综合楼,高度为72.2米;外加一栋1层会所,高度为6.1米。总户数431户。修建标准为普通住宅楼。市政规划工程周边设有10KV电力及电信线路。

(四)

电力负荷计算

4.1主要用电指标

住宅:7KW/户;

停车场:20W/m2;

设备用房:100lx;商业:120W/m2;室外照明:3W/m2

4.2

用电负荷等级

本工程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消防风机、消防电梯、应急照明、电话及综合布线系统用电为一级负荷,选用一台350KW发电机组作为备用电源,客梯、生活水泵、污水泵等用电为一级负荷,其他用电为三级负荷。

(五)

供配电系统

5.1

电源及电压

单回路10KV电源引自城市电网,由市政电力电缆沟引入。

另设一台低压柴油发电机组(0.38KV)作为自备电源。

5.2

配变电所及变压器选择

本工程在地下一层设置10kV配变电间,选用10/0.4kV

630KVA干式电力变压器4台。

5.3

功率因数及无功功率补偿

无功功率的补偿采用在变电所低压侧母线集中补偿方式。补偿后功率因数达

COSφ=0.92。

5.4

高压供配电系统及室外线路

高压供电系统高压采用单母线配电方式,高压柜选用环网开关柜,设高压计量,室外高压线路在室外穿管埋地敷设,电缆埋深0.8米,中间设电缆手孔井,其间距不大于50米。

5.5

继电保护

电力变压器装设电流速断保护、过电流保护和温度保护,低压侧单相接地短路利用高压侧的过电流保护。

5.6变电所及低压配电系统

变压器选用干式环氧浇注变压器,低压配电柜选用GCL或GCK型。低压配电采用单母线分段TN-S系统。每两台变压器低压侧设联络开关,当一台变压器发生故障时另一台应能承担全部二级负荷用电,应急母线的电源由工作电源和发电机备用电源联锁供电,配电方式为树干式与放射式相结合。动力和照明分回路设专用断路器分别配电。水泵房、电梯等以放射式配电。各层配电线路沿走廊吊顶内电缆桥架敷设。

二级负荷用电在末端配电箱实现双电源自动切换,重要部位的计算机用电除设置双电源自动切换配电箱外还应设置UPS电源,供电时间应不小于30分钟。

(六)

照明

照明干线以母线槽为主,敷设在电气竖井内。应急照明为双回路供电,在末端进行自动切换。根据不同使用功能的场所,选用不同的照明灯具,以满足不同的照度要求,所有灯具应选用节能型。荧光灯功率因数应达到0.9以上。

(七)

防雷与接地

经计算本工程按二类防雷建筑物设计。按规范要求在屋面层敷设避雷网,整个屋面组成不大于10m×10m或12m×8m的网格,在女儿墙上敷设避雷带防直击雷。利用柱内主筋作引下线,引下线间距不大于18米,每根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利用建筑物基础钢筋作接地体。防雷与电源接地系统共用接地极,总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电源系统进线处及电梯配电箱内设置防雷电波侵入避雷器。

(八)

自动消防报警及联动系统

本设计的消防报警信号系统为总线制智能系统。内容包括火灾自动报警、消防设备联动控制、火灾紧急广播和消防对讲通信。消防控制中心设于一层。

本建筑按一级保护对象设防,车库设感温探测器,设备用房、电梯前室、走廊等处设感烟探测器,水泵房、电梯机房、低压配电室、消防卷帘门、消防风机等设监视及控制模块。火灾时,消防报警器发出信号联动消防水泵、消防电梯、疏散照明、消防卷帘门、消防风机等消防设备。联动非消防设备按规范要求动作。水泵房、电梯机房、发电机房、变电所设火警电话。电梯前室、各层走廊、车库设手报按钮和警铃。

8.1消火栓按钮可直接启动消防泵,消防中心可控制水泵启停,显示启泵按钮位置及水泵的工作、故障状态。

8.2水流指示器和报警阀旁均设有监视模块,水流指示器和报警阀动作后,信号送至消防中心,消防中心启动喷淋泵并显示水泵的工作状态。

8.3火警发生时,消防中心送指令打开相关的排烟口及排烟风机,关闭防烟阀。当烟温达到280℃时,排烟阀自动关闭,送信号至消防中心,消防中心控制风机停并接收其反馈信号。

8.4当烟温达到70℃时,防火阀自动关闭并送信号至消防中心,消防中心令送风机停机并接收其反馈信号。

8.5前室设正压送风口。火警发生时,消防中心送出指令,打开着火层及上下层送风口,同时令屋顶正压风机打开并接收其反馈信号。

8.6疏散通道上的卷帘门两侧设感烟及感温探测器组,当感烟探测器动作时,卷帘门下降至距地1.8m,当感温探测器动作时,卷帘门再下降至底。作为防火分隔的卷帘门,火灾探测器动作后,卷帘门下降到底,感烟、感温探测器的报警信号及防火卷帘门的位置信号应送至消防控制中心。

8.7火警发生时,消防中心令电梯全部回归首层。

8.8火警发生时,切断相关区域的非消防电源并接通火警层及其上下层的警铃,接通应急照明灯及疏散指示灯。

8.9消防中心设联动控制柜,以输出风机、水泵等设备的控制指令。

8.10火警电话

消火栓按钮旁设火警电话插孔,消防水泵房、风机房、配变电所、电梯机房设火警电话分机,消防人员可直接与消防中心联络。消防中心设直通报警电话。

(九)

电话、网络系统

本工程不设自动电话程控交换机,市政电话电缆由市政管网引至地下一层交接箱。网络采用ADSL电话接入。

(十)

有线电视系统

有线电视信号接自城市有线电视网,在地下一层通信机房内设有线电视前端。按需要设置电视插座。该系统传输带宽为860MHz。

(十一)

门禁系统

在单元门口设门禁对讲系统,地下车库设门锁,由业主持钥匙通行。

(十二)

结语

12.1

施工图设计开始之前甲方应提供本建筑周围市政管网条件。

12.2

施工图设计开始之前甲方应与当地供电部门就电源提供、计量方式进行磋商并确定,索取供电系统相关的短路数据,作为施工图设计时电力开关设备选型的依据。

12.3

施工图设计开始之前甲方应与当地气象部门联系并核实本设计的当地气象数据合适与否。

五、通风空调设计

(一)

设计依据

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2、《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5年版)

3、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4、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2009年版

5、《住宅设计规范》GB

50096-1999

6、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任务书和建筑专业提供的图纸。

(二)

工程概述

本项目用地位于荆门市于望兵石路和关帝路交接的十字路口。本工程设一层地下室,地上包括:一栋18层商住楼,高度为54.0米;一栋17层高纯住宅楼,高度为50.6米;一栋16层高纯住宅楼,高度为47.7米;一栋11层高纯住宅楼,高度为33.2米;一栋18层综合楼,高度为72.2米;外加一栋1层会所,高度为6.1米。

(三)

设计范围

1.通风及防排烟设计

2.分体空调预留电量

(四)

空调设计

1.1~18层均采用分体空调,仅预留分体空调电源。

2.选用的空调设备的能效比均优于《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的要求。

(五)

通风、防排烟设计

1.

地下汽车库采用机械通风兼机械排烟,火灾时不满足自然补风条件的设机械送风。

2.本项目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不满足自然排烟条件的均设机械正压送风系统。

3.不满足自然排烟条件的内走道设机械排烟系统。

4.水泵房及高、低压配电室分别设机械送、排风系统。

5.

电梯机房设轴流风机进行机械排风,自然进风,以消除设备余热。

14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