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流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范文 内容页

矿井火灾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矿井火灾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本文关键词:矿井,预案,应急救援,火灾事故

矿井火灾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本文简介:阳泉市大阳泉煤炭有限责任公司火灾专项应急预案矿井火灾专项应急预案1、目的22、事故类型和发火危险性23、应急处理原则:43.1、启动原则:43.2、响应原则:43.3、有事请假原则:43.4、指挥原则:43.5、应急处置基本原则:44、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55、预防与预警95.1危险源监控95.2、危

矿井火灾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本文内容:

阳泉市大阳泉煤炭有限责任公司火灾专项应急预案

矿井火灾专项应急预案

1、目的2

2、事故类型和发火危险性2

3、应急处理原则:4

3.1、启动原则:4

3.2、响应原则:4

3.3、有事请假原则:4

3.4、指挥原则:4

3.5、应急处置基本原则:4

4、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5

5、预防与预警9

5.1

危险源监控9

5.2、危险源预防措施10

6、信息报告程序12

6.1、报告程序12

6.2、报告内容:12

7、应急处置13

7.1、响应分级13

7.2、响应程序13

7.3、应急启动14

7.4、救援行动14

8、应急处置方案措施16

阳泉市大阳泉煤炭有限责任公司

矿井火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1、目的

根据国家煤矿安全生产的有关规定及我矿井下生产过程中存在着火灾灾害的客观实际。为了在发生突发性重大火灾事故时,公司各级职能部门能做到反应迅速,忙而不乱,有效地实施应急救援,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在组织上、技术上、材料设备上有针对性的采取有效措施,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特制订本专项应急预案。

2、事故类型和发火危险性

根据形成原因的不同,矿井火灾分为内因火灾和外因火灾两类。

2.1、外因火灾

外因火灾是指由外来热源,如放炮、瓦斯煤尘爆炸、机电设备不良、机械摩擦、电流短路、焊接火花等原因造成的火灾,同时也包括内因火灾处理不当而诱发的外因火灾。矿井外因火灾具有突发性和严重的灾难性。外因火灾的主要可燃物有木材、棉纱、胶带、电缆、油料等。

矿井外因火灾主要有电器火灾、机械火灾和人为原因造成的火灾。外因火灾有时具有偶然性,但也可以通过加强管理、提高设备防火性等来预防。

2.2、自燃火灾

自燃火灾是指煤炭自身的吸氧、氧化、发热、热量逐渐积聚,从而达到着火温度而形成火灾。双矿集团各煤层均具有自然发火危险性。煤炭自燃一般需要经过潜伏期、自热期和自燃期3个阶段。当自燃达到自热阶段,煤温升高,流经火源后的空气氧含量减少,空气湿度增大,形成雾气,在支架及巷道壁上凝有水珠,空气中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含量显著增加。自燃阶段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空气和煤岩温度显著升高,火源出现火焰,巷道中出现烟雾及特殊的火灾气味。

内因火灾具有一定规律,一般可以预测和预报。但由于井下地质条件复杂多样,给精确预测带来一定困难。

2.3、矿井火灾危险源区

井下外因火灾主要有:

2.3.1电器引起的电缆火灾。

2.3.2机械摩擦引起的皮带火灾。

2.3.3井下木垛、风筒布等被引燃的火灾。

2.3.4变电所、采煤机械等引起火灾。

2.3.5放炮引起煤层自燃等。

2.4井下内因火灾,主要发生在破碎煤体集中且供氧充分的环境,内因火灾易发部位主要有:

2.4.1巷道顶煤冒落带。

2.4.2巷道煤柱破碎带。

2.4.3断层煤层相遇带。

2.4.4综采放顶煤工作面采空区,尤其容易发生在两道附近。

2.4.5综采面开切眼以及终采线附近。

2.4.6近距离复合煤层在下分层开采时的上部煤层煤柱。

2.4.7无煤柱或小煤柱开采时的相邻采空区。

2.4.8存在漏风的煤仓或溜煤眼处。

3、应急处理原则:

3.1、启动原则:在公司发生火灾事故及灾害时,本预案由公司生产调度室启动。

3.2、响应原则:公司救灾指挥领导组成员、各应急救援小组成员和相关生产队组事故处理领导小组成员在接到事故及灾害报告后,无论何时,只要在本地区,必须马上以最快的方式赶赴事故现场,按相应的事故处理预案正确有效地开展事故应急处理和救灾工作,尽可能避免或减少人员伤亡,尽最大努力减少事故损失和缩小事故影响范围。

3.3、有事请假原则:公司各救援小组组长在离开本地区时,必须向公司救灾指挥部总指挥请假,同时将救灾小组组长的职责向副组长交待清楚。

3.4、指挥原则:在队组事故应急领导小组成员未到达现场前,事故处理由当班带班长负责指挥;在公司救灾指挥部成员未到达之前,由事故应急领导小组指挥;公司救灾指挥部总指挥到达现场后,事故处理由救灾指挥部统一指挥。

3.5、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井下发生火灾事故后,救援人员应按照“紧急救灾、妥善避难、安全撤退、救人优先”的原则抢险救灾。

(1)以抢救遇难人员为主,必须做到有巷必入,本着“先活者后亡者、先重伤后轻伤、先易后难”的原则救险。

(2)在进入灾区侦察时要带有干粉灭火器,发现火源及时扑灭。确认灾区没有火源不再引起燃烧时,即可对灾区巷道进行通风。应尽快恢复原有的通风系统,加大风量,排除燃烧后产生的烟雾和有毒有害气体。迅速排除这些气体,既有利于抢救遇难人员,减轻遇难人员的中毒程度,又可以消除对井下其他人员的威胁。

(3)消除巷道堵塞物,以便救人。

(4)寻找并扑灭火源。

(5)做好灾区侦察、寻找火源、灾区封闭等工作。

4、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

4.1.1、设公司火灾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

总指挥:总

副指挥:总工程师、生产副总经理、安全副总经理、机电副总经理、后勤副总经理、工会主席

员:生产调度室主任、安监质标部部长、生产技术科科长、通风科科长、地测科科长、机电科科长及其它有关科队长。

4.1.2、指挥部成员职责

(1)总指挥职责

组织指挥公司各方面的资源开展应急抢险工作。

组织制定事故排险、抢险方案。

下达各种应急处理指令。

在公司处于应急处理状态下,组织协调公司的各种对外联系。

(2)副指挥职责

协助总指挥负责应急抢险的具体指挥工作。

当总指挥不在现场时,自动承担总指挥的一切职责。

(3)成员职责

服从总指挥、副指挥的指令,协助总指挥制定排险、抢险方案。

指挥各抢险小组落实排险、抢险的具体措施,并及时向总指挥、副指挥报告本抢险小组的工作情况。

4.2.1、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

应急救援指挥部下设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公司生产调度室。

任:总工程师

副主任:生产副总经理、安全副总经理、机电副总经理、后勤副总经理、工会主席

员:生产调度室主任、安监质标部部长、生产技术科科长、通风科科长、地测科科长、机电科科长及其它有关科队长。

4.2.2、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职责

(1)负责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的具体事务工作。

(2)负责公司应急救援指挥工作的综合协调和管理,根据事故情况和救援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向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报告。

(3)与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保持联系,传达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的命令。

(4)调动公司应急救援力量,调配应急救援资源。

(5)提供技术支持,组织公司应急救援技术组参加救援工作,协调公司医疗救护工作。

(6)调用公司应急救援基础资料与信息。

(7)火灾事故灾难扩大或专业领域救援力量、资源不足时,协调相关救援力量及设备增援。

(8)完成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交办的其它事项。

4.2.3、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下设七个应急救援专业组:

(1)抢险救灾组:

长:生产调度主任

副组长:通风科科长、市救护队队长

员:市救护队、事故部门和应急救援指挥部紧急调集的有关部门人员。

责:具体负责实施抢险救灾指挥部制定的抢险救灾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

(2)救灾技术组:

长:生产技术科科长

副组长:通风科科长

员:生产技术科、通风科科室人员。

责:

受理灾情报告,同时迅速向指挥部有关领导汇报。

参与制定工艺应急处理方案,组织落实工艺技术方面的应急措施。

指挥、协调、检查相关单位进行工艺应急处理。

及时向指挥部报告事故处理情况。

负责组织灾后恢复生产的技术工作。

参与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

(3)通讯供电主扇组

长:机电科科长

副组长:生产调度主任、机电队队长、修配厂厂长

员:调度通讯维护班、机电队、书记修配厂书记。

责:

熟悉井下供电线路,绘制各采区变电所供电系统图。

确保井下通信畅通,一旦发生火灾时,能保持正常联系。

根据领导组命令,必要时进行矿井反风。

(4)设备抢修组:

长:机电科副科长

副组长:机电队队长、修配厂厂长

员:机电队、书记修配厂书记。

责:

根据指挥部命令,组织进行机电设备的维修、检修工作。

(5)材料供应运输组:

长:供应科科长

副组长:经营调度主任、机运队队长

员:供应科、经营调度科室及机运队人员。

责:

接到灾情报告后,立即组织抢险救灾物资。

保证救灾物资迅速到位,保证质量过关。

负责救援所需要各类物资及人员的井上、下运输工作。

(6)后勤救护组:

长:盈元公司经理

副组长:职工医院院长、生活服务公司经理

员:物业公司、生活服务公司和职工医院指定专门人员组成。

责:

负责抢险救灾人员食品和生活用品的及时供应。

负责受灾群众的安置和食品供应等工作。

协助疏散、安顿受灾群众。

做好伤员的救护、送医和安抚工作。

(7)安全保卫组:

长:安监质标部部长;

副组长:保卫科科长;

员:安监质标部、保卫科科室人员。

责:

执行指挥部的指令,下达紧急安全处理指令。

参与制订事故排险、抢险方案,组织落实安全环保方面的急紧措施。

抓好事故现场的警戒和保卫工作。

组织清点、疏散受灾人员、统计伤亡人数。

收集事故现场有关证据,参与事故调查处理。

5、预防与预警

5.1

危险源监控

本级别包括发生影响企业安全的所有事件。发生下列情况之一,即应采取预警。

(1)根据煤层自燃规律预测,可能会很快发生煤层自燃。

(2)根据瓦检员巡检及束管监测的气体数据分析,有一氧化碳超限或其他自燃标志气体出现,或检测到有局部温度升高。

(3)发现有各种类型火灾发生的迹象,但尚未快速蔓延。

(4)根据瓦检员巡检及束管监测的气体数据,发现有瓦斯超限。

预警意味着事故可能就要发生,现场人员要履行其职责,向矿调度及相关领导汇报,可能需要动员井下作业人员采取恰当防灭火措施或人员撤离,甚至需动员矿内地面人员和资源协助防灭火工作。预警级别下,主要由矿井内应急救援机构组织救灾,但必须通报局相关领导和部门。可以请局通风、救护等部门协助救灾,局相关部门有协助矿救灾义务。

5.2、危险源预防措施

52.1

通风管理

(1)“以风治火,以风防火”是有效的防灭火手段,要进一步推广实施。工作面生产期间坚持“简化通风设施和通风网络,利于调压控制”的原则,建立健全防灭火管理的通风系统。

(2)建立完善的通风设施管理和风量管理,确保通风系统的稳定。

①严格风门设施规范化制度化管理,落实好风门设施的专管、兼管和群管制度。

②强化风门管理。全矿范围内的风量测定每5天至少一次,采煤工作面至少每五天全面测定一次,重点防火工作面要坚持日测日报。

③对工作面风量的配备要严格把关,分层开采工作面在满足规程规定和生产需求的基础上,应尽量缩减工作面配风量,严禁无计划盲目加大配风量。

(3)高质量地及时封闭已采区。

①连通工作面及两巷道的各联络巷道,在工作面推进后要立即封闭。

②工作面开采结束,回撤后五天之内必须对终采线两巷道实行永久封闭。

③严禁以临时密闭代替永久密闭,服务年限超过一个月的临时密闭应改建永久密闭。

(4)防火隔离门的建设。

地面风井口处,应安设防止地面烟火进入井下的防火隔离门。

5.2.2

监测预报管理

(1)正常情况下,至少每天对各测点进行一次观测,每周至少取一次气样送地面进行气相色谱分析。若出现异常,则至少每班对各测点检测二次,且每天至少一次取气样送地面进行气相色谱分析。

(2)加大布点密度,提高预报预测精度。在火区、火点及影响区域,高温隐患点、采煤工作面都要设置监测点,并根据现场情况变化随时变更取样点次,重点防火地点要采取定点、定时、定人和定仪器取气样,严把气样采集质量关。

(3)严格气样分析日报制度,随取样随分析,并在当天审核上报。

(4)每月底,火区和重点监测点要绘制指标气体变化曲线图,并形成书面材料防灭火的基础参考内容。

5.2.3

其他防灭火管理

(1)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以及煤炭工业地面建筑耐火等级规定的有关要求,并遵照“防止火势蔓延,方便消防补救,有利节约用地”的原则合理进行设计。另外对一些重要建筑物,如扇风机房,油脂库等,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增大间距,以确保生产安。

(2)加强易燃易爆危险品(如炸药,雷管,汽油等)的管理,建立严格的领用登记制度。

(3)在井下进行电焊,气焊作业时,必须制定一系列安全措施。

(4)井下所有电机均为防爆电机,对井下电器应定期进行漏电检查,谨防因电机设备产生火花引起爆炸事故。

(5)在有易燃易爆品的地点,均放置消防器材,并在井底车场设置消防材料库。

6、信息报告程序

6.1、报告程序

(1)当发生火灾事故时,任何单位和个人应马上向生产调度室和安监质标部报告。

(2)发生火灾事故或险情时,现场工人应马上向当班班长报告。

(3)发生火灾事故或险情时,当班班长第一时间应报警和向生产调度报告,然后向队组有关领导报告。

(4)生产调度室接到火灾事故报告后,立即启动本预案,并通知应急救援指挥部领导及各应急救援小组组长、副组长。

(5)发生特大火灾事故时,公司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根据总指挥的指令,向市政府有关部门报告并请求紧急救援,向附近兄弟单位求援。听从上级救援工作命令,服从上级指挥。

6.2、报告内容:

发生事故的具体地点、有无人员伤亡、事故严重程度、范围。

7、应急处置

7.1、响应分级

生产调度室接到火灾事故汇报后,立即通知值班领导,值班领导根据情况,通知公司火灾事故应急救援指挥成员立即到调度室集合,总指挥决定是否启动哪一级别应急预案。

(1)发生特别重大伤亡事故时,事故后30人以上,已经或可能导致30人以上死亡,为I级响应。

(2)发生特大伤亡事故时,事故后10人以上、29人以下被困灾区,已经或可能导致10人以上29人以下死亡,为II级响应。

(3)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时,即事故后3人以上、10人以下被困灾区,已经或可能导致3~9人死亡,为III级响应。

(4)发生一般伤亡事故时,即事故后1人以上、3人以下被困灾区,已经或可能导致3人以下死亡,为IV级响应。

7.2、响应程序

生产调度室在接到火灾事故汇报后,立即将事故概况向值班矿长汇报,并根据值班矿长的指示向矿山救护大队、董事长、总经理、总工程师汇报。汇报内容主要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故发生的初步原因;已经采取的措施等;现场人员状况,人员伤亡及撤离情况(人数、程度、所属部门)等。

7.3、应急启动

相关人员接到调度室的电话时,要立即赶到生产调度室,接受总指挥命令,按各自职责开展抢救工作,由总工程师带队,组织相关人员到现场协助事故抢救及处理工作。

7.4、救援行动

救援工作由总经理负责统一指挥,发生事故后总经理要迅速组织人员开展救灾工作。

(1)、撤人

井下发生灾害后,在矿山救护及医护人员未到达之前,职工应迅速组织自救和互救,要佩戴自救器,按照火灾事故避灾路线,迅速撤至新鲜风流中直到地面,在撤离时要设法切断灾区电源。

遇到无法撤退时,应迅速进入躲避硐中(或进入临时构筑避灾硐室)等候营救。

生产调度室要迅速核查入井人员、上井人员和被困人员的数量及被困人员姓名。

(2)、侦察

救护队到达矿山后,首先应组织人员进行侦察工作,准确探明事故性质、原因、范围、被困人员可能的位置以及巷道通风、瓦斯等情况,为指挥部制定抢救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3)、制定抢救方案

待侦察清楚灾情时,总经理要立即组织人员制定救灾方案。

(4)、制定方案的原则:

采取一切措施,及时救助遇险人员,尽量减少人员伤亡。

要设法切断灾区电源,同时要保障实施求援工作所需要电源的供给。

在确认无二次发火可能时,要及时恢复破坏的巷道和通风设施,以恢复正常通风。

④对充满瓦斯的主要巷道应加强通风,迅速按规定将高浓度瓦斯直接引入回风道中排出矿井,迅速恢复正常通风。

救灾指挥部应根据事故地点、范围、迅速决定是否改变矿井通风方式或局部反风;为保证人员呼吸,原则上不得停止主要通风机运行。

(5)、抢救

处理事故时,应在灾区附近的新鲜风流中选择安全地点设立井下基地,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井下基地尽量靠近灾区。

井下基地要铺设通往指挥部和灾区的电话,设置必要的装备和救护器材,并由专人经常检查基地风流和气体变化情况。

处理事故时,进入灾区的矿山救护队员人数不得少于6人,要携带必要的技术装备。

救护队员除佩戴氧气呼吸器外必须携带一定数量的隔绝式自救器,发现被困人员后,首先将其抢救脱险。为了防止二次燃烧,发现火源立即扑灭,并切断灾区电源。

当有爆炸危险时,必须将全部人员立即撤到安全地点,然后采取措施,排除爆炸危险。否则指挥部必须采取保证安全作业的措施。

(6)、扩大应急

灾情较大或救护人员有困难时,公司指挥部可向外求援,启动上一级预案。

(7)、应急结束

待人员全部救出,通风系统恢复后,由生产调度向指挥部进行汇报,指挥部总指挥下达应急命令,全体抢救人员才可撤离。

应急结束后,事故单位、工会、安监局、通风科、劳资科、保险公司等部门参与善后处理和事故调查工作。

8、应急处置方案措施

8.1、处置方案

本方案仅供应急准备和实际应急救援时指挥灭火人员参考,应急救援管理中心应根据灾害实际情况,制订切合实际的火灾应急方案。

8.1.1火灾遇险人员紧急逃生及救助

必要的技术、材料准备为能够在火灾紧急条件下,使遇险人员迅速脱离危险,需要做好以下准备:

(1)编制井下各工作点火灾逃生路线图,并组织井下职工学习井下火灾逃生路线和方案。

(2)井下工作人员必须协带自救器,并掌握其佩戴方法。

(3)井下需配备一定的突发性火灾灭火设备、通风和通讯联络装备。

(4)调度室工作人员应掌握火灾应急逃生、救灾知识,以便接到火灾求助电话时能在第一时间向遇险人员提供正确的逃生方案。

8.1.2

井下遇险人员逃生

(1)在发生火灾时灾区遇险人员逃生方案如下:

①立即佩戴自救器,按照避灾路线迅速撤离灾区,如不知道逃生路线,一般逆着风流逃离灾区。

②立即通知火灾可能影响的井下工作人员,迅速撤离到安全区。

③迅速汇报区、井或矿调度。

④条件允许时,要立即切断火区电源。

(2)对于外因火灾初起阶段,安全尚未受威胁的现场人员应采取以下措施:

①立即切断电源。

②立即汇报通风区或矿调度。

⑧及时通知其他井下工作人员做好应急准备。

④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扑灭火灾。

⑤如安全受威胁,应立即佩戴自救器,按照避灾路线迅速撤离灾区,火灾时的逃生路线,一般逆着风流。

8.1.3

对井下遇险人员救助

(1)矿调度或井、区调度接到井下遇险人员求助电话后,应告知遇险人员逃生路线和自救、互救方案,并按照通报程序向各级应急救援相关领导汇报灾情。

(2)矿安全副总经理或总工程师接到灾情报告后,应根据矿下火情,判断灾情级别及影响范围,向井下下达人员疏散及应急救灾命令,向局救护中心提出救助请求,并向矿长、局通风处及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其他领导汇报灾情。

(3)井下工作人员接到矿紧急疏散和救灾命令后,应互相转告,并迅速执行撤离及组织救援的命令。

(4)局通风处及矿安全人员和领导根据灾情初步判断应急级别,如级别为全体应急,则立即通报矿调度及集团公司调度,矿调度及集团公司调度应立即通知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各领导,集团公司及矿应急组织全面启动;如级别为现场应急,则矿应急组织全面启动,局相关救援部门支援;如级别为预警,矿安全副矿长及通风副总根据火情决定是否启动矿应急组织,并指挥救灾工作。

(5)局矿山救护队接到救灾请求,应自带救灾应急设备,以最快速度赶赴救灾现场,抢救遇险人员。

(6)各级应急救援组织一经启动,各岗位人员须立即行使应急救灾职责,制订遇险人员救助方案,并迅速实施救灾方案。

8.2

一氧化碳超限或小范围自燃火灾的防灭火技术方案

8.2.1

必要的技术条件准备

(1)井下移动式注胶防灭火设备及胶体材料。

(2)井下备有消防灭火设备和材料,如干粉灭火剂、井下消防水系统等。

8.2.2查明一氧化碳气体超限的原因

(1)工作面隅角一氧化碳气体超限,可能是由距工作面不远处采空区煤层浮煤氧化升温引起的。

(2)巷道一氧化碳气体超限,可能是巷道两侧煤柱或顶煤氧化升温,放出一氧化碳气体,或巷道邻近采空区自燃,放出的一氧化碳气体。

(3)一氧化碳一般会沿着风流向下风侧飘移,据此可推断高温位置为距离检测到化碳不远处的靠进风一侧。

8.3

综放工作面推进速度小引起一氧化碳超限的应急方案

综放面易燃区为工作面进、回风风巷,两巷道漏风严重是自燃的重要原因,因而处理重点为这两巷道。如果综放面一氧化碳超限但尚未危及井下人员安全,可采用加快工作面推进、减少漏风和工作面开放式注胶等方式防灭火。

(1)自然发火危区及已有自燃迹象的发火区应加强监测,需要采用束管监测系统监测,并由瓦检员定期巡测。

(2)工作面隅角处顶煤强行放顶,也可采用沙袋(碎煤袋)充填上、下隅角空洞,或在上下隅挂风帐,减少向采空区漏风。

(3)采取措施(如不放顶煤)加快工作面推进速度。

(4)控制工作面的风量,减少向采空区漏风。

(5)不能迅速控制火灾并要危及工作面安全生产时,须及时封闭工作面。

(6)对工作面两巷道注胶体等堵漏防灭火材料。

注胶范围:工作面全长支架后部1—2m的胶体隔离带。

注胶钻孔:终孔位于两巷道支架后部2m,支架顶部3m,终孔间距2—3m。

注胶材料:高分子胶体。

8.4

巷道一氧化碳超限应急方案

(1)首先应查明一氧化碳产生源,重点看巷道煤体破碎带,如裂隙带、顶板浮煤厚度较大带等。

(2)加强巷道支护并用巷道喷浆等方法阻止煤体进一步氧化。

(3)如果采用上述技术不能有效降低一氧化碳,应采用向巷道裂隙带及松散煤体注胶的方法灭火。

(4)向巷道松散煤体注入发泡堵漏材料,堵塞漏风,防止煤体进一步发生。

8.5

突发性小范围外因火灾应急灭火技术方案

突发矿井外因火灾具有偶然性和突发性,这类火灾一旦发现,火源位置比较明确,范围比较小,但发展很快、影响很大,需要及时处理。

8.5.1必要的技术条件准备

(1)井下备有消防灭火设备和材料,如干粉灭火剂、井下消防水系统等。

(2)快速密闭、喷浆等快速封堵灭火技术及装备和材料。

(3)均压防灭火技术及材料。

(4)井下移动式注胶防灭火技术、设备及材料。

8.5.2控制火势及灭火技术

(1)火区附近人员佩戴上自救器并迅速撤到靠近火点进风一侧;火区及其下风侧气体可影响范围为警戒区,所有人员应全部撤离警戒区;迅速切断着火点处及附近电源。

(2)如着火点附近有灭火器,可用它迅速灭火;同时接通井下静压水,用水直接扑灭明火,控制火势发展。

(3)如果上述措施不能迅速控制火势发展,应快速封闭发火区域,可采用木板墙外抹黄泥密封,或采用快速密闭材料密封,应尽量减少密闭处漏风,防止火势持续发展。

(4)向着火点注人凝胶或复合胶体,快速灭火。

(5)注胶过程中,加强对火区气体及温度监测,以确定火区动态。

(6)火区熄灭后,可启封火区恢复通风。

8.6

大面积煤层火灾快速灭火技术方案

在厚煤层综放面开采工艺中,采空区遗煤量比较大,容易发生大面积自燃;采煤工作面沿空侧煤柱容易破碎而发生漏风,从而引起相邻采空区或沿空巷道自燃。

8.6.1必要的技术条件准备。

(1)井下备有消防水系统。

(2)快速密闭、喷浆等快速封堵灭火技术、装备及材料。

(3)均压防灭火技术及材料。

(4)井下移动式注胶防灭火技术、设备及材料。

8.6.2

综放面采空区大面积火灾的处理措施

(1)当采空区火灾不能迅速治理,并且火势越来越大时,应迅速封闭工作面,避免火区扩大。对于高瓦斯矿井,一旦发生自燃,应立即封闭工作面。封闭时可预留注胶管和气体观测口,以备进一步注胶灭火和监测火区。

(2)加强对火区气体、温度的监测。

(3)对于高瓦斯矿井或低瓦斯矿井有局部瓦斯集中的情况,须向封闭区注水或注二氧化碳气体,加速火灾熄灭,抑制瓦斯爆炸。

8.7、矿井安全出口和避灾路线

矿井的安全出口:

皮带机提升主斜井(1#井)

绞车提升副斜井(3#井)

回风井(4#井)

新回风井

当事故发生后,所有人员要根据事故地区的位置、破坏程度和影响范围,科学地选择捷便路线作为安全出口,以尽快脱离险区。

8.8、恢复生产

事故发生后要做好一系列的事故善后工作,安定思想,组织力量恢复生产。

(1)由救护队详细检查井巷、通风设施破坏情况及运输系统堵塞情况以便采取针对性措施。

(2)首先恢复通风系统,排除瓦斯积聚,处理塌落巷道。

(3)组织对机电设备的检查,维修与更换。

(4)恢复运输系统,进而逐步恢复采掘面的生产。

(5)针对每个系统的恢复和每项工程的施工都要制定措施,并要严格贯彻执行。

8.9、其它

(1)在处理事故中,必须有高度的组织性和纪律性,一切听从应急救灾总指挥部的安排。

(2)在救灾过程中,如有不听从调动指挥的,总指挥有权进行处理。

(3)在救灾过程中,严防坏人乘机破坏,查有实据的破坏者要严加惩办。

(4)在贯彻执行本预案时,若与上级有关规定相抵触,以上级规定为准执行。

生产技术组协助制定恢复矿井正常通风和恢复正常生产的计划,由事故单位组织实施。

为完善预案,生产调度室应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总结评审工作。

9、每年组织一次重大事故应急救援演习。

21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