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流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范文 内容页

泰安市新道德教育实验与研究课题申报、评审书-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培养民族精神》

泰安市新道德教育实验与研究课题申报、评审书-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培养民族精神》 本文关键词:泰安,研究课题,文化教育,评审,民族精神

泰安市新道德教育实验与研究课题申报、评审书-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培养民族精神》 本文简介:项目类别:编号:泰安市新道德教育实验与研究课题申报、评审书课题名称:《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培养民族精神》课题主持人:田列民所在单位:新泰市谷里镇中心小学申报日期:2012.06.27泰安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填报须知1、按照《泰安市教育科学研究重点课题管理暂行办法》规定,课题负责人须具有高级专业

泰安市新道德教育实验与研究课题申报、评审书-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培养民族精神》 本文内容:

项目类别:

编号:

泰安市新道德教育实验与研究

课题申报、评审书

课题名称:《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培养民族精神》

课题主持人:

田列民

所在单位:

新泰市谷里镇中心小学

申报日期:

2012.06.27

泰安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1、按照《泰安市教育科学研究重点课题管理暂行办法》规定,课题负责人须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或相应行政职务)。课题负责人不具备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或相应行政职务),而且课题组中又无高级科研人员参加实际研究工作的,须由两名同行高级科研人员推荐。

2、课题负责人必须是该项目的实际主持者和指导者,并在项目研究中担负实质性的任务。

3、“十一五”课题完成情况,分以下几种:A主持过泰安市“十一五”规划课题并已结题;B主持泰安市“十一五”规划课题但未结题;C参与泰安市“十一五”规划课题;D未参与泰安市“十一五”规划课题。申报人只须在“十一五课题完成情况”栏上填上序号“A、B、C、D”即可。

4、课题论证应充分。

5、研究计划和阶段成果应明确。

6、申请书须经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领导审核,签署明确意见,承担信誉保证并加盖公章后上报。

一、课题研究人员基本信息

主持人姓名

田列民

出生

年月

1969.08

行政职务

校长

专业技术

职务

中学高级

研究

专长

个性化作文

最后学历

本科

最后学位

“十一五”课题完成情况

山东省“阅读中外经典,享受读书乐趣”课题负责人并于2011年结题。

工作单位

新泰市谷里中小

联系电话

15550889939

E-mail

[email protected]

通讯地址

山东省新泰市谷里中小

邮政

编码

271215

课题组主要成员

︵不

姓名

专业技

术职务

工作单位

研究

专长

在课题组中的分工

李作强

陈荣善

薛奎

刘兴伟

丁富迎

丁峰

李希芬

张增宽

王云

中学高级

中学一级

中学二级

小学一级

中学一级

中学一级

中学一级

小学高级

小学高级

新泰市谷里中小

校园文化

分工负责课题研究

具体负责课题研究

负责课题实践组织

课题主持人“十一五”期间(2006年—2010年)教育科研情况

主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的级别及完成情况

1、2009年主持山东省“阅读中外经典,享受读书乐趣”课题并于2011年顺利结题。2、2008年主持泰安市“小组实效性研究”结题并获泰安市优秀研究成果三等奖。

论文或论著名称

发表报刊及日期

出版部门

合作人

《四维教育概要》

2007.04

内蒙古出版社

张金菊

《给孩子一泓源泉活水》

《教师博览》2008.09

江西教育出版社

推荐人意见(不需要推荐人的可不附此页)

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课题主持人,须由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且主持过市级以上教育科学规划项目研究课题的专家填写推荐意见。推荐意见要从课题主持人的“专业水平”、“科研能力”、“组织能力”等方面陈述。

推荐人姓名

专业技术职务

研究专长

工作单位

推荐人主持过的课题名称

推荐人签名:

推荐人姓名

专业技术职务

研究专长

工作单位

推荐人主持过的课题名称

推荐人签名:

二、课题研究论证报告

1、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课题提出的背景

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是学校教育的永恒主题。培养和造就千千万万具有高尚思想品德和良好道德休养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既是一项长远的战略任务,又是一项紧迫的现实任务。作为学校承担着立德树人的重任,要从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和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战略高度,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局高度,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高度,充分认识到加强和改进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采取扎实措施,按照“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增强实效性”的总体要求,进一步丰富教育内容,增强教育实效,让每一个学生在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中,弘扬和培育伟大的民族精神。

(2)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集体智慧的结晶,它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传统文化负载着一个民族的价值取向,影响着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聚拢着一个民族自我认同的凝聚力。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部分中小学生痴迷于非主流文化,道德价值取向有所偏失,为了引导中小学生汲取传统文化营养,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坚定信念教育,特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2、本课题在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1)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加强传统文化文化教育,培养学生民族精神,坚定信仰教育,是国内外教育界最普遍的共识,也是各国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的共同面临问题。国外主要研究如何加强学生的信仰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以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为主。以学生掌握多少理论和实践效果为测评依据。具体而言,欧美以实践教育为主,在实践中,让学生享受教育的乐趣。在学生的互动中,加强对学生的信仰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

总观国内外对学生的民族的和传统文化的教育,各国普遍加强了教育。普遍认识到加强民族的和传统文化的教育的重要性,特别认识到只有加强民族的和传统文化的教育,才能使自己的民族和国家走向和平、民主、自由和繁荣。因此各国今后加强学生的民族的和传统文化的教育将是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

(2)本课题与之联系与区别、预计有哪些突破

本课题与国内外类似课题的主要联系是普遍加强了学生的民族的和传统文化的教育。

本课题侧重于对学生的内化教育,以强化学生的民族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3、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本课题的实践意义在于:

(1)

教育的内容侧重于传统文化中之民族精神,适合于民族的特点。

(2)

教育形式生动活泼,不唯书,不唯形式,易于为学生所接受。

(3)

以对学生的内化教育为主,确实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教育实践中受益匪浅。

(4)

课题教育不脱离于实际,不脱离于学生实际,不脱离于学校教育主题,紧密结合学校和学生实际,实际教育效果好。

(5)

课题教育立足学生实际,为学生终身成长着想。

本课题理论价值在于以内化学生精神,强化学生信仰为主要内容。

4、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本课题《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培养民族精神》,以培养学生民族精神为最高目标,立足于学生年龄特点,放眼于学生未来,采取生动活泼的教育形式,紧密结合学校教育、社区教育和家庭教育,以内化教育为主要形式,充分发挥课堂主阵地作用,充分发挥教育工作者的主题教育和示范作用,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主题教育中受益匪浅。

课题研究和实践有计划,有步骤,有制度保障,有必要的经费保障,最大可能使课题研究顺利进行。

5、研究过程设计(阶段时间划分、阶段达成目标、阶段研究内容、阶段成果形式、阶段负责人)

本课题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2012.06—2014.06;本阶段为探索、实践、内化教育阶段;完成《谷里中小新道德教育阶段总结》;本阶段负责人为李作强、陈荣善。

第二阶段:2014.06___2015.12;本阶段以内化教育成果展示和课题总结为主。

6、研究方法设计(对应研究目标、内容、过程进行某一方法的具体设计)

立足本课题之特点,充分联系学生实际,主要研究方法如下:

(1)以国内外类似课题研究理论为指导,充分联系本课题,先行理论研究。

(2)在实践进行中,以深入调查为主,在调查中及时总结,不断反思,联系理论继而上升为课题研究理论。

7、完成本课题研究任务的保证措施

为保障课题顺利进行,学校做了必要的经费保障负责人和主要成员曾完成哪些重要研究课题;已有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成果;完成本课题的研究能力和时间保证;资料设备;科研手段。

(一)、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1)学校的全力支持。学校已经深刻地意识到,本课题研究在学校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意义,所以,相信学校将会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全力支持。

(2)强大的研究队伍。本课题组成员,以学识论,几乎全是学校骨干;从素质看,全部拥有可贵的敬业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且都能忧心于学校发展,愿意为学校的发展竭尽自己的力量;从行政职务上看,包括了学校、行政、政教、教务、总务、工会五大方面,既能在研究中高瞻远瞩,又便于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实现部门间的协调配合,做好上传下达的工作。

(二)、研究主要人员分工

田列民:参与设计研究方案,负责定期召集课题组会议,确定会议议题,督促研究落实情况,向学校行政与教代会提交供讨论通过的研究成果;安排课题组成员参观学习的相关事宜;邀请顾问到校进行学术讲座和研究指导。

陈荣善:负责设计研究方案,撰写开题报告、年度报告和结题报告,整理最终成果,统筹、审定书稿;联系顾问,不定期地与顾问交流,听取顾问的指导性意见。

8、预期研究成果(成果形式及预期完成时间)

1、第一阶段:2014年6月前完成《谷里中小新道德教育阶段总结》,总结第一阶段课题研究工作,本阶段总结侧重于理论与学校教育的紧密结合点,在总结中部分上升为课题理论。

2、第二阶段:2015年12月前完成《谷里中小新道德教育总结》,总结课题研究工作,展示课题教育实际效果。本阶段总结侧重于课题整体研究,侧重于学生在课题教育中的实际表现和实际受益为主要内容。

三、课题研究设计报告

1、课题界定与研究依据

依据上级文件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精神,特别是加强对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教育的相关文件精神,联系我校学生实际,充分考虑到学校所处农村等实际而界定此课题。

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来自于“越是民族的,越为青少年所接受”的教育理论。

2、理论假设与研究目标(研究目标分解与具体化)

根据课题的特点,联系学校和学生实际,本课题将分为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为理论研究与教育实践活动结合的阶段,本阶段侧重于探索与理论总结同步进行阶段而主要侧重于主题实践教育。

第二阶段:主要侧重于课题整体总结阶段及教育成果展示阶段。

3、研究内容(研究内容的分解与具体化,含子课题的设计)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集体智慧的结晶,它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传统文化负载着一个民族的价值取向,影响着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聚拢着一个民族自我认同的凝聚力。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加强传统文化教育,要以民族精神为核心,以国家意识、文化认同、公民人格教育为重点主要把握如下几个方面:一是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二是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三是厚德载物的包容精神;四是以德化人的高尚风范;五是和谐持中的思想境界。

(一)

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话高度概括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它包括自尊、自信、自主和自立,集中反映了中华民族奋发向上的强大精神。

(二)

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它曾激励了多少仁人志士先忧后乐,忧国忧民。

(三)

厚德载物的包容精神

“地势坤,君子厚德载物”,中华文化包含包含着宽容大度精神,主张各民族、各国互相尊重,和睦相处,实现“协和万邦,天下大同”的政治理想。

(四)

以德化人的高尚风范

中华民族崇尚道德,任务个人品德的好坏是国家政治好坏的关键。因此人人都应恪守道德准则,以德才兼备为人生的根本。

(五)

和谐持中的处世态度

中庸思想倡导不偏不倚,中和和谐,通过相互理解与协调,和谐处世。

一、

实施策略

依据新教发(2012)9号文,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要立足实际,主要是对学生进行以“五爱”主题教育。

(一)“五爱”主题教育简述

所谓“五爱”主题教育,即勤修身、习文化、近自然、敬师长、爱中国。

1、

勤修身

立足学校、学生实际,“勤修身”主要是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

结合各阶段学生特点,学校进行富有实效性思想教育。具体内容如下:

(一)

低年级段

1、

早睡早起,起居有常,不迟到,不早退。

2、

着装整齐,勤洗手,个人卫生好。

3、

坐态端正,语言文明,不吐脏字。

4、

会使用简单的文明用语。

5、

站队静、齐。

(二)

中年级段

1、

站、立、坐均大方端正。

2、

着装整齐,卫生。

3、

上下楼梯沿右缓行。

4、

课间不追逐打闹。

5、

站队静、齐、听口令。

(三)

高年级段

1、

精神饱满,待人接物大方。

2、

课间做有益于个人、集体的事情,不打架,不骂人。

3、

站队整齐,有序。

4、

不吐脏话,语言文明。

5、

对自己行为负责。

2、

习文化

本项侧重于学生对传统文化经典的诵读,以《中华文化经典学习丛书》为依托,按照新教发(2011)61号文件《关于深入开展新道德教育系列主题活动的指导意见》中提出的“中华文化经典诵读工程实施要求”认真落实,低年级同学侧重于诵读,中高年级同学侧重于描红摘记和记诵。

3、近自然

古人倡导天人合一,“天”即自然,古人倡导“天人合一”,即倡导人

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在本次新道德教育实践活动中,我校教育学生从身边实际出发,教育学生热爱自然,注意环保,节约资源。

4、敬师长

在本次新道德教育活动中,学校立足实际,教育学生尊敬师长,做一名有礼貌的好少年。在具体教育活动中,教育学生:

(1)

在家听父母的话,不惹父母生气。

(2)

出门告知父母,归来再和父母汇报。

(3)

在学校听老师的话,不惹老师生气。

(4)

尊重师长,多用文明语言。

(5)

在社会上尊重长辈,多用“您好”等文明礼貌语言。

5、

爱祖国

爱国主义教育是学生德育教育的核心,各年级都要采取富有实效的教育方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1)

在升旗时,学生能够肃立,打队礼,佩带红领巾。

(2)

会唱国歌。

(3)

在传统节日,如清明节、国庆节等能够了解节日知识,能够表达自己的感受。

(4)

低年级同学能够背诵一些简单的爱国诗歌。

(5)

中高年级同学能够背诵一些爱国经典文章,并能够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

四、评审意见

1、课题承担人所在单位意见

该课题依据上级有关加强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精神,立足学校和学生实际,措施科学可行,同意申报。

单位盖章

负责人(签字):田列民

2012年6月

27

2、县(市、区)教育科研部门评审意见

单位盖章

负责人(签字):*年*月*日

3、专家组评审意见

专家组组长(签字):*年*月*日

4、泰安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审核意见

单位盖章

负责人(签字):*年*月*日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