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流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范文 内容页

《完整的报告》

《完整的报告》word版 本文关键词:完整,报告,word

《完整的报告》word版 本文简介:题目名称:直流稳压电源(一)姓名:于龙班级:电信071学号:200733285112日期:2009-6-18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适用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设计周期:一周一、设计题目:直流稳压电源(一)二、设计目的1、研究单相桥式整流、电容滤波电路的特性。2、学习稳压电源的设计方法以及主要技术指

《完整的报告》word版 本文内容:

题目名称:

直流稳压电源(一)

名:

级:

071

号:

200733285112

期:

2009-6-18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

适用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设计周期:一周

一、设计题目:直流稳压电源(一)

二、设计目的

1、

研究单相桥式整流、电容滤波电路的特性。

2、

学习稳压电源的设计方法以及主要技术指标的测试方法。

三、设计要求及主要技术指标

设计要求

1、方案论证,确定总体电路原理方框图。

2、单元电路设计,元器件选择。

3、仿真调试及测量结果。

主要技术指标

1、电网供给的交流电压U1为220V,50HZ;

2、变压器输出电压U2为18V~20V,50HZ;

3、稳压电源输出直流电压可调,最大负载电流100mA左右;

4、输出纹波电压小于5mv,稳压系数<=0.01;

5、驱动负载可调(如:120Ω

6、适当考虑如何采取短路保护功能。

四、仿真需要的主要电子元器件

电源变压器、滑线变阻器、晶体三极管、

晶体二极管、稳压管、电阻器、电容器等若干

五、设计报告总结

1、

对所测结果(如:输出电压,最大负载电流,电压输出波形等)进行全面分析,总结桥式整流、电容滤波电路的特点。

2、

根据所测数据,计算稳压电路的稳压系数S、纹波系数K和输出电阻R0,并进行分析。

3、

分析讨论仿真测试中出现的故障及其排除方法。

4、

给出完整的电路仿真图

5、

体会与收获。

六、参考文献

1.彭介华.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指导.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陈大钦主编.电子技术基础实验—电子电路实验·设计·仿真.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高吉祥主编.电子技术基础实验与课程设计.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4.郑步生.

Multisim2001电路设计及仿真入门与应用.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5.http://www.16fw.com/

6.http://www.16fw.com/

一、方案论证与比较

1.1

方案提出

方案一:三端稳压器构成的单电源电压输出串联型稳压电源电路。

方案二:放大器构成的串联负反馈氏稳压电路。

1.2设计方案的论证和选择

我选择了方案二作为本次试验的实验设计电路,原因如下:

(1)仿真软件中三端稳压器不符合我的第一套方案。

(2)方案二相对来说较为简单,对实验数据的测量和修改方便。

(3)方案二电路在深度负反馈下,调整作用更强,输出电压Vo也越稳定。

二、系统的功能及设计框图

2.1

系统的全部功能、要求及技术指标。

1、电网供给的交流电压U1为220V,50HZ;

2、变压器输出电压U2为18V~20V,50HZ;

3、稳压电源输出直流电压可调,最大负载电流100mA左右;

4、输出纹波电压小于5mv,稳压系数<=0.01;

5、驱动负载可调(120Ω

6、适当考虑如何采取短路保护功能。

2.2确定设计框图(系统包含的单元电路及结构)和总体设计方案

可将电路分成四个部分:变压器,整流电路,滤波电路,稳压电路。

这个实验我选用简单的电容作为滤波电路,并将整流与滤波合为框图2(右上部分)。整流电路采用单向桥式整流电路,其中3号接头接电压正极,2号接头接电压负极(如图右上部分所示),滤波电路为电容滤波电路(如图右上部分所示),稳压电路为串联负反馈式稳压电路(中间部分)。组合调整电阻即可达到实验要求。

2.3单元电路的分析与设计:各功能模块电路的定性说明以及计算分析。

第一部分,变压器变压公式为V1:V2=N1:N2.调整线圈匝数比即可得到适当电压。

第二部分,整流滤波电路,正弦波的的正负部分交替通过4个二极管组成的桥式电路,并改变波形全为正值,并滤波。

第三部分,整流滤波电压经过R1接入电路中,Q1为调整管,A为放大器。,D2电压为基准电压,D2与R1串联组成简单稳压电路,R2,R3组成反馈网络。

分析得,Vo近似等于V(D2)*(1+R2/R3)。

分析可知,当反馈越深时,反馈的调整作用越强,输出电压越定。(参考教材P453)。

三、

系统仿真调试分析

3.1软件仿真原理图

3.2模拟仿真过程

1、变压器输出电压为

18~20V,50Hz

测试得电压为19.443V。

2、调试电路使稳压电源输出直流电压可调,最大负载电流为100mA左右。

改变电阻R4的电阻可以调整输出电压,当

R5=120欧姆

时,有最大负载电流。

测得Imax=99.995mA

3、纹波电压:稳压电路输出端交流分量的有效值。

测得V(纹波)=0V

4、电压输出波形。

3.3各项指标测试

1、稳压系数:当负载不变,输出电压相对变化量与输入电压相对变化量的比。

此时,负载为

R5=120欧姆。

调整变压器R4阻值可改变电压,电流。测量如下:

Vo1=11.998VVI1=25.035V

Vo2=11.993VVI2=20.105V

S=【(Vo1-Vo2)/Vo1】/【(VI1-VI2)/VI1】=0.002

2、纹波系数:直流输出电压中相对纹波电压的大小。

K=V(纹波)/VL

因为测得V(纹波)=0,所以

K=0

3、输出电阻:Ro=输出电压变化量与输出电流变化量之比的绝对值。

Ro=|(14.139-12.865)/(73.642-89.338)|*1000=81.2欧姆。

四、结语

仿真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理论不能很好的应用于实际的设计当中,另外有很多方法处理同一个问题时,往往会造成理论知识的混乱,不能很好的区分最佳的方案造成了时间的大量浪费和心情的焦急。

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在无奈和心情低落时静下心来看从简单的开始,一步步改进方案,并可以把自己的方案给其他人看看,往往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理论知识依然是指导实际操作的关键,而对仿真软件的操作也很大程度的影响着实验的进程。

通过课程设计,进一步加深对模电的理解和应用。

五、参考文献

(五号宋体)

1.彭介华.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指导.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康华光。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