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流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范文 内容页

普通地质实习报告

普通地质实习报告 本文关键词:地质,实习报告

普通地质实习报告 本文简介:云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普通地质实习报告系部:资源与环境工程系专业及班级:矿山地质121姓名:李华奎学号:201201040137指导教师:王和建、干晓锐2013年3月7日目录前言1、实习目的2、实习任务第一章实习区概况1、实习区的交通地理位置分布图2、实习区自然地理及社会经济概况第二章地质现象的观察及

普通地质实习报告 本文内容:

云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

普通地质实习报告

系部:资源与环境工程系

专业及班级:矿山地质121

姓名:李华奎

学号:201201040137

指导教师:王和建、干晓锐

2013年3月7日

目录

前言

1、

实习目的

2、

实习任务

第一章

实习区概况

1、实习区的交通地理位置分布图

2、实习区自然地理及社会经济概况

第二章

地质现象的观察及认识

1、古生物的观察及地质年代的建立

2、自然界奇珍异宝的观察及描述

3、三大岩石的观察及描述

4、河流沉积作用的观察及描述

5、煤系地层的观察及描述

第三章

产状的认识

1地质现象的野外形态

2产状的测定及表示

第四章

煤矿生产系统的认识

第五章

结论

1、本次工作取得的成果

2、实习体会及建议

前言

一、实习目的:

经过一个学期对普通地质的学习,我们对地质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也大体知道了我们地质专业的大体概况,鉴于地质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所以我们实习的目的是要培养自己实际生产过程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把我们在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到地质现象典型的地方观察并用学到的知识进行解释和分析。认识最基础的地质现象的过程。

二、实习任务:

在地质实习中我们的任务很明确,就是到实习的地点观察现象同时听老师讲解,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及老师对此现象的分析。

第一章

实习区概况

第一节、

实习区的地理位置分布图

第二节、

实习区自然地理及社会经济概况

一、

昆明自然地理:

昆明位于东经102°10

至103°40

,北纬24°23

至26°22

,它坐落于云贵高原上,历史悠久,气候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气候湿润年温差不大四季如春有春城之称,气候适宜。

二、

昆明经济概况:

(1)农业、由于昆明气候温和全年温差不大适合农作物的生长,农业比较发达,以花卉业最为突出,作为亚洲鲜切花生产最适宜的地区,昆明80%以上的鲜切花畅销省外、国外,自主知识产权花卉品种也占全国80%以上。依据《规划》,昆明花卉生产的重点区域将布局在宜良、石林、嵩明、富民、禄劝、寻甸、东川、安宁、晋宁等。以打造“云花”品牌,建设亚洲花都为目标,全市花卉园艺生产面积将达16万亩,产值达36亿元,最终把昆明建成中国花卉研发、培训、交易、出口基地,形成亚洲最具规模和水平的花卉生产、交易、物流和价格指导中心。

(2)工业、昆明有良好的工业基础,产业门类十分齐全,几乎涵盖了工业所有的产业,如:装备制造、汽车制造、机械制造等曾经在全国叫得响,轻工业也出现著名的“五朵金花”。但是后来错过了发展工业的基础。尽管昆明曾错过好几次工业发展的机会,国家政策把昆明作为连接东南亚经济发展的桥头堡。昆明工业有了新的春天。

三、元谋地理环境:

元谋地处云南省北部,是楚雄的一个县。位于东经101035’至102006‘,北纬25023’至26006‘之间。东倚武定,南接禄丰,西邻大姚,北连四川会理。金沙江萦绕北部,龙川江纵贯南北。中部是315.5平方公里的山间盆地,总面积2077.6平方公里。最高海拔899米,平地中部平均海拔1100米。

四、

元谋经济概况:

(1)农业、元谋是一个以发展农业的大县。首先,元谋县地形为盆地地形,地势平坦有利于农业耕作,有金沙江、龙川江有良好的灌溉水源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条件。其次元谋气候炎热,年平均温差不大农作物类型多,引进优良品种,产量高,如番茄、青枣、葡萄等。农业发展较强。

(2)工业、元谋工业经济发展不是很强,着近年来,元谋县围绕“工业强县”发展战略,以农业为依托把工业园区作为实施工业突破、推进跨越发展的重要抓手,按照布局集中、产业集聚、用地集约的要求,强力推进工业园区建设。构建元谋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

五、

宣威地理环境:

宣威地处东经103°35′~104°40′,北纬25°53′~26°44′,东与贵州盘县毗邻,南同沾益、富源县接壤,西和会泽县隔牛栏江相望,北与贵州水城、威宁县山水相连,地势东高、西北低。最高海拔2864米,最低海拔920米,总面积6069.88平方公里。年降雨量980毫米,年平均气温13.3℃,年平均降水997.7mm,无霜期224天,最冷月平均5℃。极端最低温-4℃。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六、

宣威经济概况:

(1)农业、全市农作物有玉米、稻谷、薯类、小麦、小豆;经济作物有烤烟、油菜。森林覆盖率为32.4%,立木蓄积量430万立方米,主要树种以云南松、华山松、青岗栎为主。草山面积6.94万亩。主要饲养羊、牛、马。家畜以饲养猪为主。野生动物有百余种。

(2)工业、全市工业主要有农机修造、煤炭、电力、采矿、化工、冶金、化肥、建材、食品加工、烤烟、粮油加工、酿酒、制药等。宣威是全省重要煤炭产地之一。矿藏资源有煤、铁、铜、锰、钴、铅、锌、硫磺、石棉等。宣威交通便利。贵昆铁路纵贯市境,另有田煤、来宾煤矿、宣威电厂、云氮铁路支线4条,天杉干线公路与市内5条支线公路相连。可通邻市县及市内各乡、镇。市区至各乡、镇有班车相通。

第二章

地质现象的观察及认识

第一节

古生物的观察及地质年代的建立

(一

)、古生物

古生物化石指是人类史前地质历史时期形成并赋存于地层中的生物遗体和活动遗迹,包括植物、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等化石及其遗迹化石。它是地球历史的鉴证,是研究生物起源和进化等的科学依据。古生物化石不同于文物,它是重要的地质遗迹,是我国宝贵的、不可再生的自然遗产。只存在于沉积岩中,也是沉积岩特有的特征。研究古生物化石有助我们了解地质历史。

我们主要了解和研究的为显生宇化石如下图:

寒武纪、三叶虫是时期生长繁盛的一类生物,是寒武纪地质时期的代表古生物化石之一。还有藻类和软舌螺等。

三如装备制造、汽车制造、机械制造等曾在全国叫得响,工业也出现过著名的“五朵金花”。但是,后来昆错过了工业发展的奥陶纪、珊瑚化石期繁盛生长的一种生物,是奥陶地质时期的代表化石之一。角石也是古生代奥陶纪海洋生物化石,距今4.95亿年教师化石多埋藏于碳酸岩中取之不易,得知更难,故被收藏界称为“稀世珍宝”。

志留纪、志留纪的生物面貌与奥陶纪相比,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变化。海生无脊椎动物在志留纪时仍占重要地位,但各门类的种属更替和内部组分都有所变化。脊椎动物中,无颌类进一步发展,有颌的盾皮鱼类和棘鱼类出现,这在脊椎动物的演化上是一重大事件,鱼类开始征服水域,为泥盆纪鱼类大发展创造了条件。

植物方面除了海生藻类仍然繁盛以外,晚志留世末期,陆生植物中的裸蕨植物首次出现,植物终于从水中开始向陆地发展,这是生物演化的又一重大事件。伴随着陆生植物的发展,志留纪晚期还出现了最早的昆虫和蛛形类节肢动物。

泥盆纪、泥盆纪(距今4-3.6亿年前)是晚古生代的第一个纪,从距今4亿年前开始,延续了4000万年之久。由于早古生代加里东运动影响的结果,同时,从泥盆纪开始,地球又开始发生了海西运动。因此,泥盆纪时许多地区升起,露出海面成为陆地,古地理面貌与早古生代相比有很大的变化。在泥盆纪里蕨类植物繁盛,昆虫和两栖类兴起。脊椎动物进入飞跃发展时期,鱼形动物数量和种类增多,现代鱼类——硬骨鱼开始发展。泥盆纪常被称为“鱼类时代”。

石炭纪、开始于距今约3.55亿年至2.95亿年,延续了6500万年。石炭纪时陆地面积不断增加,陆生生物空前发展。当时气候温暖、湿润,沼泽遍布。大陆上出现了大规模的森林,给煤的形成创造了有利条件。

由于这一时期形成的地层中含有丰富的煤炭,因而得名“石炭纪”。据统计,属于这一时期的煤炭储量约占全世界总储量的50%以上。石炭纪-植物世界的繁盛(两栖动物的时代)。

二叠纪、二叠纪是古生代的最后一个纪,也是重要的成煤期。二叠纪开始于距今约2.95亿年,延至2.5亿年,共经历了4500万年。二叠纪的地壳运动比较活跃,古板块间的相对运动加剧,世界范围内的许多地槽封闭并陆续地形成褶皱山系,古板块间逐渐拚接形成联合古大陆(泛大陆)。陆地面积的进一步扩大,海洋范围的缩小,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促进了生物界的重要演化,预示着生物发展史上一个新时期的到来。上图是二叠时期的菊石化石。

三叠纪、始于距今2.5亿年至2.03亿年,延续了约5000万年。海西运动以后,许多地槽转化为山系,陆地面积扩大,产生了一些内陆盆地。这种新的古地理条件导致沉积相及生物界的变化。从三叠纪起,陆相沉积在世界各地,尤其在中国及亚洲其它地区都有大量分布。爬行动物在三叠纪崛起,主要由槽齿类、恐龙类、似哺乳的爬行类组成。

侏罗纪、是一个地质时代,界于三叠纪和白垩纪之间,约1亿9960万年前(误差值为60万年)到1亿4550万年前(误差值为400万年),侏罗纪是中生代的第二个纪,开始于三叠纪-侏罗纪灭绝事件。

侏罗纪是以爬行动物最为繁盛的时期,同时也是裸子植物繁盛的时期,恐龙是当时地球的霸主。当时地球上生活的恐龙就有一千多种,但是人类了解的就几百种。

白垩纪、位于侏罗纪和古近纪之间,约1亿4550万年(误差值为400

万年)前至6550万年前(误差值为30万年)。白垩纪是中生代的最后一个纪,长达7000万年,是显生宙的较长一个阶段。发生在白垩纪末的灭绝事件,是中生代与新生代的分界。陆地生存者恐龙,海洋生存者海生爬行动物、菊石、以及厚壳蛤。新的哺乳类、鸟类出现,开花植物也首次出现。

新生代、距今6500万年,是地球历史上最新的一个地质时代。随着恐龙的灭绝,中生代结束,新生代开始。新生代被分为三个纪:古近纪和新近纪和第四纪。总共包括七个世:古新世、始新世、渐新世、中新世、上新世、更新世和全新世。这一时期形成的地层称新生界。新生代以哺乳动物和被子植物的高度繁盛为特征,由于生物界逐渐呈现了现代的面貌,故名新生代,即现代生物的时代。是喜马拉雅构造运动阶段,其中还出现了人类。

(二)、地质年代的建立:

随着上述各个年代的介绍,各个地质年代环境、植物出现及演变、动物的出现及演变的不一样,随着他们形成的时间我们建立了一个地质年代,如图所示:

第二节、自然界奇珍异宝的观察及描述

自然界是一位雕刻家,它用他的双手雕刻了许多自然界的奇珍异宝。同时也为人类产出了许多矿产资源,为人类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图上我们所看到的

就是自然界的各种矿物图片,由于自然界中自然形成的矿物都不是大量聚集,所以这些矿物都很珍奇。

第三节、

三大岩石的观察及描述

(一)岩浆岩、是由上地幔产生的高温炽热、粘稠、含有挥发成分的硅酸盐融体冷却形成的物质。其中主要物质有辉石、角闪石、黑云母,随着SiO2的含量分为:超基性岩、基性岩、中性岩、酸性岩、碱性岩五类。

超基性岩、

该类岩石含SiO2<45%深成侵入岩的代表是又图所示的橄榄岩及辉石,喷出岩的代表有苦橄岩和科马提岩。

基性岩、该岩石含SiO2含量45%—52%深成侵入岩石的代表岩为辉长石,浅成侵入岩的代表岩石为辉绿岩,喷出岩的代表为玄武岩。矿物以铁镁矿物辉石和基性斜长石为主。

中性岩、该岩石SiO2含量为53%—65%,钙碱性的中性深成侵入岩代表是为闪长岩,浅成岩为闪长玢岩;另一类中性深成侵入岩是的代表为正长岩,浅成岩为正长斑岩。喷出岩为安山岩。与中性岩有关的矿产,主要是闪长岩与碳酸岩接触交代形成的铁、铜、铅、锌等矿床;与安山岩有关的是金、银矿床;与正长岩有关的是伯、铁、稀有和放射性元素矿床。

酸性岩、该岩石SiO2的含量﹥65%深成岩的代表岩石为花岗岩;浅成岩的代表为花岗岩斑岩;酸性喷出岩的地地道道的代表岩石是流纹岩。与花岗岩有关的矿物主要是多金属矿产,如锡、铋、锑、汞、锌、金、银、铁、铜和稀土、放射性元素,与流纹岩有关的矿床主要有铅、锌、铀及黄铁矿、刚玉等。

碱性岩、该矿物SiO2含量52%—65%深成岩石的代表为霞石正长岩,浅成岩的代表岩为霞石正长斑岩,喷出岩的代表为响岩。右图为霞石正长石、下图为响岩。与本类岩石有关的矿产极为丰富,如稀有、稀土、放射性元素矿床等有用矿产;与响岩有关的矿产有金、铜等矿床。

(二)沉积岩、沉积岩的分类主要根据岩石的成因(沉积作用的性质和环境、沉积物质的来源、沉积分异也作用的顺序、成岩方式等)、成分、结构等进行的。其中分为陆源碎屑岩、火山碎屑岩、泥质岩、碳酸岩等。

陆源碎屑岩、是指母岩经接卸破碎产生的碎屑物质经搬运、沉积及压实胶结等作用而形成的岩石。此类岩石由碎屑物、填隙物(杂基+胶结物)和空隙三部分组成。按碎屑的大小分为粗碎屑岩、中碎屑岩、细碎屑岩。

泥质岩、该岩主要是由粘土矿物组成,还有少量的路远碎屑矿物和自生非粘土矿物。泥质岩的结构包括层理、波痕、泥裂、结核等。页理构造是泥质岩的一种特征构造。

火山碎屑岩、是火山爆发所形成的各种火山碎屑物质,经沉积固结形成的岩石。按颗粒大小分为集块构造、火山角砾构造、凝灰构造,具有块状构造、层理构造、流纹构造、斑杂构造。

碳酸盐岩、该岩石是由方解石、白云石等碳酸盐矿物组成的岩石。主要岩石类型为石灰岩和白云岩。具有粒屑结构、晶粒结构、生物骨架结构,具有叠层构造和鸟眼构造。

(三)变质岩、是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等内力地质作用。其中温度、压力、滑雪活动性流体等因素是变质的主要作用。其中根据变质类型分为:接触变质岩、气成热液变质岩、动力变质岩、区域变质岩等。

接触变质岩、根据结构、构造和矿物组合原则,将接触变质岩划分为;斑点板岩、角岩、大理岩、石英岩等基本岩石类型。

气成热液变质岩、是在气水热液作用下使原岩发生交代作用所形成的岩石。主要岩石类型;蛇纹岩、青磐岩、云英岩。

动力变质岩、是由动力变质作用形成称变质岩或构造岩。具有角砾构造、碎裂构造、碎斑构造、糜棱构造。主要岩石有构造角砾岩、碎裂岩、糜棱岩。

区域变质岩、是由区域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主要岩石有板岩、千枚岩、片岩、片麻岩、斜长角闪石、变粒岩、麻粒岩、榴辉岩。

第四节、

河流沉积作用的观察及描述

河流搬运的物质,随着流速、流量或河床自然条件的改变,使流水动能减小,则河流搬运的碎屑物质,就从水流中沉积下来。

河床沉积主要是河流推移的物质在和曹中形成的沉积。心摊是河床中的砂纸堆积地形多因河床底部有障碍物导致沉积物堆积或双向环流作用形成。

河漫滩沉积是河流悬移的物质在河漫滩范围捏形成的沉积。由于河流的侧蚀作用,原来河床可逐渐变为河漫滩

,因而河漫滩沉积的下部基本上由早期的河床砂砾层构成,具有写层理;上部为河漫滩沉积,以粉砂、粘土为主,具有水平层理,从而构成河漫滩沉积二元结构。是鸡窝煤的形成地之一。

河口区沉积是河流入海或入湖的地段。他是河流最主要的沉积场所。河口沉积呈三角形,称为河口三角洲。河口三角洲是形成石油和天然气的场所。

第五节、

煤系地层的观察及描述

在地质构造中煤系地层在沙页岩(飞仙观岩)下部、在玄武岩上部。主要是沉积岩类。主要是形成于石炭纪时期最、小开采煤层为70cm,中厚为1.3m-1.5m;厚煤为3.5m-8m;极厚煤为8m以上

第三章、产状的认识

第一节、

地质现象野外形态

地壳运动方向有水平运动和升降运动两类。水平运动使岩层在水平方向上受不同的拉伸和挤压,造成巨大而强烈的褶皱和断裂;升降运动表现为地质体大规模的垂直升降,并造成大规模的构造隆起和下陷,引起地貌高低起伏和海陆变迁。

(一)、岩层的出露和厚度:

水平岩层出露特征和厚度:岩层的倾角小于5度。岩层的新老显示正常沉积层序。陡坡出露窄、缓坡出露宽。厚度就是顶层与地层的高差。

倾斜岩层的出露及厚度:岩层的新老显示正常的沉积层序。坡度陡,露头宽度就窄,坡度缓,露头宽度就宽。厚度愈大露头宽度就宽,厚度愈小露头宽度就窄。

直立岩层的出露及厚度:岩层的角度呈90度岩层新老关系不能很好显示。岩层的露头宽度就是他的厚度。坡度愈陡出露宽度就愈宽,坡度愈缓,出露就窄。

(二)、褶皱构造:

褶皱的基本形态分为背斜和向斜两种。背斜:是指岩层向上拱的弯曲,其核部地层相对较老,两翼岩层相对较新。向斜:指岩层向下拗的弯曲,核部地层相对较新,两翼老。

在野外可根据岩层对称重复(岩层新老关系)再根据岩层倾向即可判断褶皱类型。

褶皱构造有时也是各种沉积矿产、地下水的储蓄场所。如平缓、开阔的向斜盆地有利于地下水的汇集和储蓄,也是煤、铁、铝、锰、磷、盐等沉积矿产场所。背斜核部构造常常是地下水和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储蓄场所。

(三)断裂构造:

节理、是岩层中的裂隙,它是岩石受力后脆性断裂的结果,但是并未发生明显位移。按力学性质分为张节理和剪节理两种。张节理、是张应力超过岩石的抗张强度所产生破裂面。剪节理、是剪切应力超过岩石的抗剪强度所产生的脆性破裂面。节理的调查和研究,对了解区域构造、矿产勘查、和进行工程建筑和水文条件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断层、是岩石发生错位和明显位移的岩层面。按两盘相对运动分类正断层、断层上盘相对下盘向下滑动的断层;逆断层、断层上盘相对下盘向上滑动的断层;平移断层、断层两盘沿断层的走向相对水平滑动的断层。

正断层在一定条件下,可也形成一些常见的组合类型:阶梯状断层、地堑和地垒;逆断层野外形态会形成叠瓦式逆掩断层、推覆构造;平移断层可能出现沟壑等。

断层在地质上市非常重要的,与矿山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都有不一样的关系。

第二节、产状的测定及表示

岩石的产状是指地质体(岩层、岩体、矿体)在地壳中的空间分布位置和产出状态。地壳产状的三种基本产状:水平岩层、倾斜岩层、直立岩层。

岩石产状三要素:走向、是岩石在三维空间的水平延伸方向;倾向、倾向线所指的方向,就是岩层的倾向;倾角、岩层倾斜线与倾向线之间的夹角称岩层真倾角,简称倾角。假(视)倾斜线与相应的假(视)倾向线之间的夹角称假(视)倾角。

倾斜岩层地质图倾向、坡向、等高线弯曲方向三者的关系,“相反相同、同大相反、同小亦小”。

第五章、煤矿生产系统的认识

(一)采矿、是煤矿生产系统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地下采煤方法根据地压管理大致分为三类即:空场法、崩落法、充填法。其中三种大类中又可分为近三十多种采矿方法。采区是井下生产的基本单元,矿山开拓和采区巷道布置是井下开采的重要组成部分。采区内布置一系列巷道和若干回采工作面,建成从工作面到井下大巷的运输、通风、供电、压气、煤仓等生产系统。视煤层赋存条件,可在单一煤层中布置采区,或在几个相邻煤层中联合布置采区。为维持矿井持续生产,在回采的同时,需及时进行开拓工作和准备新采区,形成新工作面。此外,还要布置联通井下各采区的开拓井巷,形成全矿性的井下生产系统。通过井下运输系统,将采出的煤和矸石运到地面,把人员、材料、装备从地面运到井下工作点。

(二)运输、是煤矿上第二个环节,是把煤矿从井下运输到陆地面的一个过程。现代运输的方式有三种:矿车运输、皮带运输、管道运势。

(三)供电、供电是矿山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没有供电矿山的一切环节就无法运行,还会给矿井造成很大的安全事故。所以供电是矿山工作的基本保证。

(四)通风、一种常见的生产防护措施之一,是通过采用适当的技术手段合理组织气流,控制或消除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有害气体、高温及余热等危害,创造良好的生产环境。矿井通风分为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两种:自然通风,指在有两个标高不等井口的矿井,由于两个井口处存在温差,气流从一个井口进风并经过井下巷道、工作面后而流向另一个井口;机械通风,指利用通风机使空气获得能量,并沿井巷流动。它能增大流经井巷的风量,有效地克服矿井阻力,防止瓦斯积聚,排出有毒有害气体,保证安全生产

(五)排水、在矿井(坑)内敷设排水沟或排水管,使矿井(坑)水先汇集流入水仓,再自流或通过排水设施抽排.矿井(坑)排水系统不仅要排出矿井(坑)的正常涌水,而且还要排出矿井(坑)的高峰涌水。沿革中国早在2500年前,就已有矿井排水。

第五章、结论

第一节、本次工作取得的成果

(一)、本次工作让我对地质学基础有了一个很大的了解,在实习的途中我们把书本上的知识加以理解,与实践进行了结合,进一步的发现自己还有没理解或不清楚的知识,以后应该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也为以后的学习完善不足的地方,借鉴好的学习方法,积累经验。加强自己的专业技术,为以后工作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二)、此次工作完成了普通地质的实习要求,在实习的过程中我们了解了古生物化石及宝石、三大岩类、河流的沉积作用、煤系地层、煤矿的生产系统、岩石野外形态及岩石产状等一些专业知识,让我们圆满的完成了实习报告。

(三)此次实习不完全是对专业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也是培养我们一些吃苦耐劳的精神、团队协作精神、适应环境的能力、和实践经验积累的能力。

第二节、实习体会及建议

(一)

体会:

在实习的过程中认识地质现象,学习的知识不到位,和知识的不扎实,还有一部分现象无法解释,导致实践和知识无法结合起来,让我觉得我们还应该努力学习专业知识,这样才能给以后的工作打下一个好的基础。

在观察地质现象的时候,很多在书本上学到的东西在实际之中不能被用得上,导致许多地质现象现象不能清楚的辨别,或错误辨别。所以我们还需要在今后的学习中加强这方面的能力学习和培养。

在实习中让我知道了一些吃苦的精神、团队合作的精神、适应环境及经验积累的能力是很重要的,它是一个地质人员必须具备的。

(二)

建议:

我个人认为实习时间有点紧但是实习任务较多,希望实习时间能在多一些。

由于是在校学生实习所以希望有关部门能补助一些费用,减少学生的负担。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