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流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范文 内容页

“养成读书习惯,共享阅读快乐”读书活动实施方案

“养成读书习惯,共享阅读快乐”读书活动实施方案 本文关键词:读书,养成,习惯,活动实施方案,共享

“养成读书习惯,共享阅读快乐”读书活动实施方案 本文简介:“养成读书习惯,共享阅读快乐”读书活动实施方案阅读是学校教育最基本的途径之一,是一种长期的、日积月累的、潜移默化的精神活动。为真正实现“为教师成长铺路,为学生成长奠基”,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树立勤奋读书、热爱知识、崇尚科学的良好风尚,积极构建和谐校园、书香校园,打造内涵丰富、特

“养成读书习惯,共享阅读快乐”读书活动实施方案 本文内容:

“养成读书习惯,共享阅读快乐”读书活动实施方案

阅读是学校教育最基本的途径之一,是一种长期的、日积月累的、潜移默化的精神活动。为真正实现“为教师成长铺路,为学生成长奠基”,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树立勤奋读书、热爱知识、崇尚科学的良好风尚,积极构建和谐校园、书香校园,打造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学校文化,不断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决定在我校开展“养成读书习惯,共享阅读快乐”读书活动。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传承“勤奋向上、文明活泼”的校风,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激发师生的读书兴趣,引导全校师生以书为友,与好书做伴,与大师对话。通过阅读增长知识,提高修养,塑造美好心灵,打好人生底色,不断提高师生的综合素养,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校园文化建设,促进社区、学生家庭的精神文明建设,推动社会的不断进步。

二、活动主题:

养成读书习惯,共享阅读快乐。

三、基本原则

(1)坚持主体性原则。坚持以师生的实际需要、自我发展、自我提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按照“全员参与、以校为本、师生共读、辐射家长”的基本思路,重在平时、利于终身,有益于师生育德、励志、启智、明史,提高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坚持“三贴近”原则。根据贴近师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三贴近”要求,充分发挥学校、班级及学生家庭的长处和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3)坚持分类指导原则。遵循不同年龄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和认知规律,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活动。侧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应以图文并茂的故事性、科学常识性图书为主,逐步向高年级阅读经典书籍迁移转变。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逐步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指导学生独立阅读。

(4)坚持分层推进原则。做到课内外相结合、校内外相结合、普及和提高相结合、教师推荐阅读与学生自主阅读相结合,单一化的阅读与多形式的阅读相结合,加大引导、指导和辅导力度,不断优化校内、班级环境,把学生的情趣引导到读书活动上来,将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补充,努力形成课堂教学向课外延伸的开放式模式。

四、具体任务

(一)学校

1.加强图书室建设。依据《苏州市中小学图书馆建设标准(试行)》加强组织领导及队伍建设,对管理人员健全管理考核制度。根据《新课程标准》,逐步添置、配齐开展课外阅读所需的推荐书目,进一步提高图书质量,丰富图书、报刊的种类和数量。加强图书利用,进一步健全图书借阅制度,全天候开放教师、学生阅览室,确保教师和学生每学期每人平均借阅分别不少于5和7.5本书。图书管理员全天开放图书室,全程记载班级、师生的借书情况。

2.积极构建读书网络。为教师提供包含教育新理念类、教育散文类、生活智慧类在内的阅读书目,由教师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图书室每学年为教师添置各类新书不少于5000元(不含由教培研中心为教师统一征订的学习用书),为学生添置新书不少于10000元。通过多种方式向师生推荐好书,介绍好文章,为阅读提供便利;学校教科室(德育办与教导处每月初各向教科室提供1-2篇“热点”文章)每周向教师推荐一篇“热点”文章(通过《归小博客》栏目),教师阅读后发表自己独立见解,进行思维的碰撞、思想的交流,丰富教师读书的内涵。

开设读书活动专题网站。在校园网上开办读书活动专题网站,开设“读书节”、“好书快递”、“我读书,我成长”、“同读一本书”、“亲子阅读”、“活动掠影”、“书香家校”等栏目,为师生交流、学生交流、亲子交流搭建平台。

3.举办各类读书活动。由德育办、教导处牵头分别成立班主任、学科教师读书沙龙组织,每学年组织读书知识竞赛。德育办与教导处每学期联合组织一次学生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学校在每学年末开展一次读书活动先进个人的评选,并结合教师节进行表彰奖励。

(二)教师

1.开展“四个一”活动。40周岁以下的教师每学期至少:精读一本理论专著;选读一本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理论素养的书籍;阅读一种教育教学杂志;每月写好一篇读书心得。教师的读书活动可记载在《太仓市中小学教师研修手册》上,并将作为教师继续教育和学校考核的重要内容。读书心得应发表在《归小博客》内的《读书心得》栏目内。

2.开展读书心得展评活动。充分发挥教育理论对教学实践的引领作用,积极进行学习与反思,每学期至少写教学论文、案例反思、听课评议各2篇,由教研组、教科室组织进行评选,并及时将优秀稿件上传到太仓市教育局读书活动专题网站或推荐到有关报刊杂志。

3.语文老师要指导学生学会选择书籍,学会做读书笔记,组织读书笔记展览。教导处应明确各年级学生的必读书目,对读书笔记的格式等作必要的规范,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检查、指导。语文老师要及时组织收集三至六年级学生读书期间的各种优秀作品,上交学校教导处,五、六年级学生优秀作品可发表在《班级博客》的《读书心得》栏目内,特别优秀的作品由教导处组织力量进行评比、筛选,在学校图书室或宣传栏内张贴,每年度结束结集发表学生优秀作品。

4.班主任应加强与语文教师、副班主任的联系,组织本班学生及学生家长参加“书香之星”、“书香班级”、“书香家庭”的系列评选活动。

(三)班级

1.设立班级图书角。采取学生自带和图书室借阅等形式,开展“献一本看百本”师生共建图书角活动,充实各班图书角的图书数量,提高学生的阅读量,确保书架图书不少于人手2册。

2.确立学生必读书目。必读书目应根据规定,班主任可根据班级实际对选读书目作适当补充。各班利用黑板报(中高年级)、学习园地(低年级)设立“本周荐书”栏目,进行阅读活动。

(四)学生

1.每天确保有一定的阅读时间(不少于30分钟,注意在校与在家读书时间的合理安排),每月至少读完一本书,记录一张读书卡或读书笔记(中高年级学生)。学生完成状况由班主任老师进行抽查,每月短信询问不少于1次。学期结束,学生读书笔记由语文老师检查,教导处组织抽查。每学期结束前教导处组织一次学生优秀读书笔记评比。

2.开展古诗文背诵活动,将要求背诵的古诗文篇目进行集中背诵。背诵内容由教导处、教研组确定,日常古诗文背诵工作由各班负责,每周三晨会检查。每学期由教导处会同德育办对各班学生的背诵情况进行抽查。

3.三至六年级学生每人写一份读书名言,由班主任组织在全班交流,并贴在自己的房间里。张贴情况由班主任进行调查,德育办应对各班进行抽查。

(五)家长

1.给孩子一个读书架,为孩子添几本好书,并将孩子已读完的书单独放,将孩子写的读书名言放大贴在房间里。

2.每学期与孩子一起至少共读一本好书,给孩子选择几篇习作投稿。

3.积极参加学生组织的“书香家庭”评比活动,有电脑的家长定期在“苏州网校”学习家教知识,一、二年级家长能经常阅读《莫愁家教版》,三至六年级家长能经常阅读《关心下一代周报》(现代家教版)的内容。不断汲取养分,提高科学家教的水平。

五、主要活动

1.开展师生作品系列展评活动。

开展学生优秀读书笔记评比活动(教导处)

开展教师优秀读书随笔评比活动(教科室)

开展学生优秀读书手抄报(或电子报)展评活动(德育办)

其中优秀作品选送到太仓市参加展评,在太仓教育信息网读书活动专题网站上公开展示,由全市师生投票产生获奖作品。

2.开展“书香家校”系列评选活动

“书香班级”评选标准:

A.班级能办读书小报,每学期至少两期。

B.班级书库数量达标,能在学生中进行流动,每月一次在平行班级内流动。

C.根据年级段特点进行好词佳句的整理(每人一本整理本)、撰写读书笔记的人数不少于95%(三年级以上),撰写的读书笔记整洁有序,数量符合要求。

D.全班学生能认真开展古诗文背诵,背诵质量、数量符合要求。

E.五、六年级学生能在班级博客上发表读书心得,每月不少于10人次。

书香班级的评比由德育办联合教导处,每学年评选一次。其中的优秀班选送到太仓市参加评选。获校级或太仓市“书香班级”荣誉称号的班级,班主任、语文老师及副班主任共同享有这一荣誉。

“书香之星”评选标准:

A.教师或学生平时能坚持读书,并认真写好读书摘记、心得体会,教师应认真完成各项任务要求;

B.个人读书体会能在学校的评比中获奖,读书经验或读书心得能在博客或校园上发表,且获得大家好评。

教师“书香之星”的评选由“教科室”负责,学生“书香之星”由教导处

联合德育办共同评选,每学年评选一次。

在学校获得“书香之星”荣誉称号的教师或学生,其本人文章在太仓市级及以上刊物发表的,可择优选送参加太仓市“书香之星”的评选。

“书香家庭”评选标准:

A.家长能积极订阅《莫愁(家教版)》或其它家庭教育的期刊,每个家庭至少有一份当年订阅的家教期刊;三至六年级能经常阅读《关心下一代周报》中“现代家教版”的内容,并且经常与孩子共同阅读。注意不断提升自己的家教水平。

B.家长能经常阅读孩子所看的书,了解孩子所读书的大致内容。

C.能给孩子创造一个比较安静、温馨的读书环境,给孩子至少准备一个小书架。能将孩子所写的“读书名言”放大后贴在书房(可兼卧室)内的显眼处。

D.家长与孩子可读的图书应不少于100本,每学期能为孩子购置除学校统一购书以外的图书不少于2本。家长能定期在经费上给予孩子支持或亲自陪孩子到书店购书,

E.孩子在家长、老师的指导下,有良好的读书习惯、写笔记的习惯(中高年级),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读书活动,学习成绩优良,品行优良。

“书香家庭”评选工作由家长学校指导委员会(办公设在德育办)具体负责,每学年评选一次。

开展读书征文活动。结合重要节日、传统佳节、学校文化、学会学习等广泛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师生读书征文评比活动,并使活动系列化,特色化。

对于教师、学生的优秀读书心得或征文,教科室、教导处要收集整理,并形成《教师优秀读书心得选》(暂定名)和《学生优秀读书心得选》(暂定名)。

开展“学会读书归小论坛”交流活动。教科室组织优秀教师介绍读书经验和体会,每学期不少于一次,帮助教师分析阅读心理,寻找阅读方法,享受阅读快乐,提高阅读品位,并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阅读的行列中来。

中高年级组应组织本年级段的优秀学生介绍读书经验和体会,各年级每学年不少于一次。语文备课组长负责本年级组的活动,活动时间、地点应提前报教导处,活动结束后应及时进行报道,相关材料交教导处。

组织演讲比赛。学校德育办每学年要在中高年级学生中分别开展“好书伴我成长”、“阅读让人生更精彩”等为主题的演讲比赛,每学期不少于一次,并且从选出优秀选手组成演讲团进班进行巡回演讲,以扩大效果。

7.组织图书捐赠活动。每学年开学初,学校在全校师生中开展“捐一本书,献一份爱”图书捐赠活动,为组建班级图书角作出贡献。争取社会各界、家长的支持,每年都能开展此类活动。具体活动由德育办组织,学校党政工青妇退协等协同配合。

8.组织参加“全市中小学读书节”活动。每学年组织一次活动,时间为一周,在每年的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前后举办。活动主题及内容另定。

9.组织开展“书香江苏”推广活动。利用省电教馆技术资源和网络技术,学校开通读书学习活动平台,师生开通个人书房,参加“书香江苏”的征文活动,开展校内读书活动等。

六.活动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归庄小学读书活动实施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冯建良;副组长:王大方、顾建国;组员:黄建芬、叶梅、唐静芳、陈艳、倪倜及各教研组长。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制订《归庄小学读书活动方案》,商议解决活动中的一些主要问题,对整个活动作出阶段性评价。领导小组每季度召开一次会议,由各处室主管读书活动的领导汇报上阶段活动情况,提出下阶段活动计划。各部门、条线领导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群策群力,形成合力。

2.加强活动的管理。学校各处室、教研组及班主任要把读书活动作为推进书香校园、书香班级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以学生的人格培育、能力锻炼、知识拓展、文化涵养为着力点,切实按计划落实各项工作要求。班主任要将组织学生开展读书活动与“评星”活动有机结合起来,要密切与副班主任、语文教师的联系,整合各方力量提高本班读书活动的成效。各年级组要认真开展班级图书交流活动,努力营造“人人爱读书、读书来育人”的良好氛围,使学校的每个班级、每个小组成为“爱读书、会读书”的团队,师生个个成为读书的倡导者、践行者。

3.加强经费保证。学校要进一步加强“归小书苑”的建设,不断完善阅览设备,充实学生读物,规范图书管理,充分向全体师生开放。要继续向学生开放电子阅览室,指导学生进行网上阅读。进一步建设好班级图书角,对读书活动在经费上给予支持,保证读书活动正常有序开展。

4.加强宣传报道。各处室、教研组在组织师生开展活动的过程中,要及时对活动的进展情况进行动态报道,重要新闻应上传太仓教育网进行报道。另外,应切实做好活动过程性资料收集整理工作,并妥善保管。

5.落实考核检查机制。教导处要将教师组织学生开展读书活动情况,德育办要将班主任组织班级开展读书活动情况,教科室要将教师开展读书活动情况列入学校常规工作考核,并将组织师生开展读书活动纳入部门日常管理工作,加强对读书活动的检查指导,认真制订活动计划,切实抓好落实工作。校级分管领导加强对处、办、室工作的指导,听取部门、教研组对活动开展的意见与建议,协调好各部门、条线的工作,有效推进活动的开展。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