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流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范文 内容页

武汉TD项目RF优化经验总结

武汉TD项目RF优化经验总结 本文关键词:武汉,优化,经验,项目,TD

武汉TD项目RF优化经验总结 本文简介:武汉武汉TD项目项目RF优化经验总结优化经验总结目录目录1概述概述.22优化思路和流程优化思路和流程.33测试准备测试准备.43.1划分CLUSTER.43.2确定测试路线.53.3确立优化目标.53.4单站验证报告的核对.63.5准备工具和资料.63.6测试人员的配置.64数据采集和分析数据采集和

武汉TD项目RF优化经验总结 本文内容:

武汉武汉

TD

项目项目

RF

优化经验总结优化经验总结

目录目录

1概述概述.2

2优化思路和流程优化思路和流程.3

3测试准备测试准备.4

3.1划分

CLUSTER.4

3.2确定测试路线.5

3.3确立优化目标.5

3.4单站验证报告的核对.6

3.5准备工具和资料.6

3.6测试人员的配置.6

4数据采集和分析数据采集和分析.7

4.1RNC

配置数据采集

.7

4.2路测数据的采集.7

4.2.1测试路线的选择测试路线的选择7

4.2.2测试注意事项测试注意事项8

4.2.3测试方法测试方法8

4.3室内数据的采集.9

4.3.1测试路线的选择测试路线的选择9

4.3.2测试注意事项测试注意事项9

4.3.3测试方法测试方法9

4.4数据的分析.9

5专项问题分析专项问题分析.10

5.1覆盖问题的分析.10

5.1.1下行覆盖分析下行覆盖分析10

5.1.1.1无覆盖小区和弱覆盖小区:无覆盖小区和弱覆盖小区:11

5.1.1.2越区覆盖越区覆盖11

5.1.1.3无主导小区的区域无主导小区的区域12

5.1.1.4通过调整覆盖移动切换带通过调整覆盖移动切换带12

5.1.2上行覆盖分析上行覆盖分析12

5.1.3上下行不平衡上下行不平衡13

5.1.4导频污染分析导频污染分析13

5.2干扰问题分析.13

5.2.1下行干扰问题下行干扰问题13

5.2.2上行干扰问题上行干扰问题14

武汉

TD

项目

RF

优化经验总结

2

5.3邻区配置问题分析.15

5.3.1邻区的几个概念和功能15

5.3.2邻区配置的基本原则15

6调整措施调整措施.15

6.1调整措施.15

6.2调整实施流程.16

7RF

优化评估优化评估.16

8总结总结.16

图表目录图表目录

图表

1

RF

优化流程图

3

图表

3

RF

优化-下行覆盖优化目标

5

图表

4

RF

优化-上行覆盖优化目标

5

图表

5

配置参数检查内容

.7

图表

6

全网数据采集测试路线示意图

.8

武汉

TD

项目

RF

优化经验总结

3

1概述概述

RF

优化作为网络优化中的一个阶段,是对无线射频信号进行优化。RF

优化在于通过调

整天线的各项工程参数和基站的功率参数,从而改变信号覆盖分布,并进而改变有效覆盖区

域,改善导频污染区域,调整网络切换区域的分布。最终达到提高覆盖质量、减少系统干扰、

优化切换区域的目的,并保证下一步业务参数优化时无线信号的分布是正常的。

RFRF

的优化包括如下主要的工作内容:的优化包括如下主要的工作内容:

?信号覆盖问题优化:信号覆盖的优化包括两个部分的内容,一方面是对弱覆盖

区的优化,保证网络中信号的连续覆盖;另一方面是对主导小区的优化,保证各

主导小区的覆盖面积没有过多和过少的情况,主导小区边缘清晰,尽量减少主导

小区交替变化的情况。

?切换问题优化:一方面检查邻区漏配情况,验证和完善邻区列表,解决因此产

生的切换、掉话和下行干扰等问题;另一方面通过调整合理的工程参数,解决乒

乓切换和切换不及时的问题;同时通过覆盖的调整我们还可以优化切换区域,调

整切换带的合理分布。

2优化思路和流程优化思路和流程

当一个簇中

80%以上站点安装和验证工作完且通过单站验证,即可开始该簇的

RF

优化。

RF

优化是网络优化的主要阶段之一,目的是在改善信号覆盖、控制导频污染、优化切换区

域。如果

RF

优化调整后采集的路测、话统等指标满足

KPI

要求,RF

优化阶段即结束,进入

参数优化阶段。否则再次分析数据,重复调整,直至满足所有

KPI

要求。

RF

优化阶段,包括测试准备、数据采集、问题分析、调整实施这四个部分,见图表

1。其中数据采集、问题分析、优化调整需要根据优化目标要求和实际优化现状,反复进行,

直至网络情况满足优化目标

KPI

要求为止。

武汉

TD

项目

RF

优化经验总结

4

RF指指标标是是否否满满足足K

KP

PI

I

的的要要求求

1

优优化化前前的的准准备备::

划分Cluster;

确定优化目标;

准备工具和资料;

单站验证报告的核对;

优化片区站点状态的查询

RF优优化化开开始始

3

全全网网(

(或或C

Cl

lu

us

st

te

er

r)

)

数数据据的的采采集集

4

数数据据分分析析::

覆盖问题分析;

导频污染的分析;

切换问题的分析。

5

调调整整实实施施::

工程参数的调整;

功率参数的调整;

邻区参数的调整。

RF优优化化结结束束

N

Y

图表

1

RF

优化流程图

测试前准备阶段首先合理划分

Cluster;第二,与运营商协商确立

KPI

的测试路线和重点

街道和

VIP

保障区域;第三,确立本区域优化

KPI

目标;第四,准备好

RF

优化所需的工具

和资料;第五在

RF

优化前需要对本片区基站的单站验证报告仔细核对,排除优化中基站的

功能问题。在每次优化前需要和机房管理人员联系对优化片区的站点做一次检查,保证优化

的站点没有问题,以免影响进度。

数据采集阶段的任务是通过

DT、室内测试、信令跟踪等手段采集

UE

Scanner

数据,

以及配合问题定位的

RNC

侧呼叫跟踪数据和配置数据,为随后的问题分析阶段做准备。

通过数据分析,发现网络中存在问题,重点分析覆盖问题、导频污染问题和切换问题,

并提出相应的调整措施。调整完毕后随即针对实施测试数据采集,如果测试结果不能满足目

KPI

要求,进行新一轮问题分析、调整,直至满足所有

KPI

需求为止。

由于信号覆盖、导频污染、邻区漏配等原因产生的其他问题,如下行干扰、接入问题和

掉话问题,往往和地理位置相关,规律固定,随着优化的深入会有明显改善。至于信号覆盖

良好且没有导频污染和邻区漏配等因素影响的接入、掉话等问题,需要在参数优化阶段加以

解决。上行干扰问题(RTWP

过高而没有与之相当的高话务量存在)的处理周期通常周期较

长,甚至可能延续到优化结束。

RF

优化后,需要输出更新后的《RF

优化参数表》和《邻区关系表》

《RF

优化参数

表》中反映了

RF

优化中对工程参数(如下倾角、方向角等)和功率参数的调整;《邻区关

系表》中反映了

RF

优化中对邻区配置等的调整。

rf优化参数表.xls邻区关系表.xls

武汉

TD

项目

RF

优化经验总结

5

3测试准备测试准备

3.13.1划分划分ClusterCluster

由于

TD-SCDMA

的技术特性,TD

网络在优化中不仅涉及到码字的优化,同时涉及频点、

时隙等的优化,

RF

优化需要针对一组或者一簇基站同时进行,不能单站点孤立地做。这样

才能够确保在优化时是将同频邻区干扰考虑在内。在对

Cluster

中的站点进行调整之前,为了

防止调整后对其它站点造成负面影响,必须事先详细分析该项调整对相邻站点的影响。

Cluster

的划分需要与客户共同确认,在

Cluster

划分时,需要考虑如下因素:

?根据以往的经验,簇的数量应根据实际情况,15-25个基站为一簇,不宜过多或

过少。

?可参考运营商已有网络工程维护用的Cluster划分。

?行政区域划分原则:当优化网络覆盖区域属于多个行政区域时,按照不同行政

区域划分

Cluster

是一种容易被客户接受的做法。

?地形因素影响:不同的地形地势对信号的传播会造成影响。山脉会阻碍信号传

播,是

Cluster

划分时的天然边界。河流会导致无线信号传播的更远,对

Cluster

划分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如果河流较窄,需要考虑河流两岸信号的相互

影响,如果交通条件许可,应当将河流两岸的站点划在同一

Cluster

中;如果河

流较宽,更关注河流上下游间的相互影响,并且这种情况下通常两岸交通不便,

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以河道为界划分

Cluster。

?边界区域在划分时要遵循无线环境尽量简单的原则:比如对于有山势阻挡的地

方,信号的覆盖区域区分清晰,可以作为自然的Cluster边界。

?在划分Cluster时要最遵循片区之间的相关性越小越好,以减少片区间的优化工

作量。

?Cluster的划分可以参考不同的无线环境类型进行:比如沿高速公路(铁路)周

边的站点可以划分在同一Cluster中。

?Cluster的划分要考虑到话务的分布状况,对于话务密集的居民区、商业区、重

点覆盖区域应当划分在同一Cluster中,避免将重要区域和话务密集区划分在不同

的Cluster中。

?原则上按蜂窝形状划分

Cluster

,特殊情况下可按长条状划分Cluster。

?路测工作量因素影响:在划分

Cluster

时,需要考虑每一

Cluster

中的路测可

以在一天内完成,通常以一次路测大约

3

小时为宜。

在簇(区)的划分方面,武汉有其自身特点:

1.网络规模较大,含

5

RNC;

2.行政区域较多,站点分布除武汉三镇外还包括多个县区;

3.长江横贯市区,河流、湖泊等各种形态水域较多;

4.有多条铁路线经过市区。

针对武汉上述特点,我们计划按照“单站优化-簇优化-分区优化-全网优化”步骤实

武汉

TD

项目

RF

优化经验总结

6

施优化工作,对应的,分区方面按

RNC1-5

划分为五个区,每区内再分簇。在划分过程中,

以优化为出发点,综合考虑了行政区域、河流、铁路线等要素。

3.23.2确定测试路线确定测试路线

路测之前,应该首先和客户确认

KPI

路测验收路线,如果客户已经有预定的路测验收线

路,在

KPI

路测验收路线确定时应该包含客户预定的测试验收路线。KPI

路测验收路线是

RF

优化测试路线中的核心路线,它的优化是

RF

优化工作的核心任务,后续的工作,诸如参

数优化、验收,都将围绕它开展。

在此基础上,优化测试路线还应该包括主要街道、重要地点和

VIP

地点。为了保证基本

的优化效果,测试路线应该尽量包括所有小区。要对规划区内所有的街区进行详细的测试。

为了准确地比较性能变化,每次路测时最好采用相同的路测线路。在线路上需要进行往返双

向测试。

3.33.3确立优化目标确立优化目标

RF

优化的重点是解决信号覆盖、导频污染和切换等问题,而在实际项目运作中,各运营

商对于

KPI

的要求、指标定义和关注程度也千差万别,因此

RF

优化目标应该是满足合同

(商用局)或规划报告(试验局)里覆盖和切换

KPI

指标要求,指标定义应当依据合同要求

定义。

通常,通过

RF

优化,网络应当满足图表

3

的指标要求(此处是参考指标,仅用于指导

网优工程师明确

RF

优化的目标,针对不同项目,指标会有所不同)

1.下行覆盖:下行覆盖:

图表

2

RF

优化-下行覆盖优化目标

PCCPCH_RSCP

室外室内

≥-9599.00%99.00%

≥-85.095%97%

≥-8090%95%

PCCPCH_C/I室外室内

≥-2.5

99%99%

≥098%98%

≥395%95%

2.上行覆盖:上行覆盖:

图表

3

RF

优化-上行覆盖优化目标

UE_TXPOWER

室外室内

≥10dbm2%2%

≤10dbm

98%98%

≤0dbm

90%90%

3.里程掉话比:里程掉话比:

里程掉话比是指衡量业务保持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它反映了优化区域内网络的切换性

能和业务保持性能。

里程掉话比指标:40km/次。

武汉

TD

项目

RF

优化经验总结

7

3.43.4单站验证报告的核对单站验证报告的核对

在优化前需要对本优化片区的站点仔细核对单站验证报告,检查优化片区中是否还有基

站存在问题尽量规避基站问题对优化的影响,以免影响优化的进度。

3.53.5准备工具和资料准备工具和资料

RF

优化之前需要准备必要的软件、硬件和各类资料,以保证后续测试分析工作的顺利进

行,详细列表如下:

软件:路测软件

1

套;电子地图;

硬件:路测手机一部;

GPS;扫频仪一台(推荐使用烽火扫频仪)

资料:测试区域的基站地理信息表;基站工程信息表;基站参数配置表。

3.63.6测试人员的配置测试人员的配置

测试人员标准配置:

1.

路测前台人员

2

名,带

1Pecker+1Scanner+1

套路测前台软件。其中

1

人路测,1

人记录干扰源【注:如发现其他干扰,用

Pecker

进行锁频,测试是否为真正的

干扰源(如果能够使用

pecker

锁定,确定为干扰源,如果无法锁定则可能为假信

号,将此信号作下记录)】

2.

路测后台人员

1

名,带路测后台软件

1

套负责分析前台数据,并给出网络调整建

议。

4数据数据采集采集和分析和分析

RF

优化阶段重点关注网络中无线信号分布的优化,主要的测试手段是

DT

测试和室内测

试。测试之前应该和基站工程师核实待测基站、所属

RNC,以及相应的

CN

是否存在异常,

比如关闭、闭塞、拥塞、传输告警等;判断是否会对测试结果数据真实性产生负面影响;如

果有,需要排除告警后再安排测试。

室外测试,主要通过

DT

测试,采集

SCANNER

UE

的无线信号数据,用于对室外

信号覆盖、切换和导频污染等问题进行分析。

室内测试主要针对室内覆盖区域(如楼内、商场、地铁等)

,重点场所内部(体育馆、

政府机关等)

,以及运营商要求测试区域(如

VIP

等)等进行信号覆盖测试,以发现、分析

和解决这些场所的

RF

问题。其次用于优化室内、室内户外同频、异频或者异系统之间的切

换关系。

RF

优化阶段的

DT

和室内的业务测试主要是基于语音业务。

4.14.1RNCRNC配置数据采集配置数据采集

RF

优化中,需要采集网络优化的邻区数据以及

RNC

数据库中配置的其他数据,并

检查当前实际配置的数据与前一次检查数据/规划数据是否一致。

武汉

TD

项目

RF

优化经验总结

8

在配置数据检查过程中,如果发现数据配置错误,反馈问题给

OM

工程师进行修改。

在配置数据检查时,重点关注邻区参数和功率设置参数。检查邻区列表,不仅包括同频

邻区,还包括异频邻区;功率设置检查主要关注各码道功率配置。

在检查完毕后,输出更新的《RF

参数优化表》和《邻区参数表》修改记录。以供问题分

析和后续优化阶段使用。

图表

4

配置参数检查内容

分类检查内容

邻区参数同频相邻小区IntraFreqNCell

异频相邻小区InterFreqNCell

功率设置UE最大上行发射功率MaxAllowedULTxPower

PCCPCH的发射功率PCCPCH的TxPower

4.24.2路测数据的采集路测数据的采集

4.2.14.2.1测试路线的选择测试路线的选择

测试前需要根据待测站点分布和当地情况选择合适的测试路线,路线选择原则如下:

(1)

测试路线尽量经过所有待测主服务小区的覆盖区域,尽可能跑全待测基站周围所有

主要街道;在测试时要正向,反向双向测试。

(2)

测试路线尽量考虑当地的行车习惯,减少过红绿灯时的等待时间。

下图是全网数据采集测试中选择测试路线的示意图:

武汉

TD

项目

RF

优化经验总结

9

图表

5

全网数据采集测试路线示意图

4.2.24.2.2测试注意事项测试注意事项

全网数据采集测试小区覆盖情况,要求的进度相对较快,如工作方法不当,个别项目的

测试可能会因为一两个小区的异常而中断,因而为了保证整体测试进度,需要在测试前仔细

阅读测试细节,并了解测试内容,避免在测试时因为异常情况而耽误时间。

下面是全网数据采集测试的注意事项:

(1)测试前通过便携电脑连接路测终端和

Scanner,并保证测试设备和测试软件工作正常;

(2)用路测手机进行

MOC

长保切换测试,验证各个待测小区之间的切换是否正常;

(3)通过测试软件控制

Scanner

PCCPCH

RSCP

进行测试,验证各个待测小区的下行

覆盖情况;

(4)测试时车辆以

20km/h

的车速行驶,经过待测小区的主服务区时或发现有异常情况

(如发现主服务小区和邻区

RSCP

值相差很大也不切换,测试设备工作异常,某个小

区的

PCCPCH

RSCP

覆盖情况很差,等等)时,需要减速行驶或暂时靠边停止行驶;

如果存在异常情况,仅将异常情况记录下来,重新接入业务后继续前进,完成其他小

区的测试,待快速全网数据采集工作完成后再对异常小区进行详细的验证和问题处理。

(5)需要根据

Scanner

测试情况判断是否存在功放异常、天馈连接异常、天线安装位置设

计不合理、周围环境发生变化导致建筑物阻挡、硬件安装时天线倾角/方向角与规划

时不一致等问题;根据作

moc

切换测试的

ue

来判定是否存在漏配邻区,基站间失步

等问题。

4.2.34.2.3测试方法测试方法

?事先准备好该基站位置图,对其中覆盖不好的地方做到心中有数;

?接上SCANNER,按照5.2.1选定的测试路线对待测小区的信号进行测试,尽可能跑

全基站周围所有主要街道;

?根据Scanner接收的PCCPCH信号得出区域覆盖图,对比各个小区的PCCPCH

RSCP

覆盖情况。

?对于切换的UE作Moc长保测试。

?测试中对于优化的区域,测试中保持20km/h的车速行进,对于CIR较差的地方,以

及十字路口和拐角处,需要停车进行定点采样。数据采集中需停车半分钟,详细记

录。若发现有同频干扰小区,用Pecker进行锁频,若锁定成功,则记录为一个干扰;

若锁定失败,则重复2次(用pecker锁频的目的:1.排除扫频仪误扫的情况2.当有

多个干扰小区时通过锁频发现主要的干扰源。

?在扫频仪采集数据的过程中发现有越区覆盖的小区(此时在pecker上无法显示出来)

,需停车1分钟详细采集数据,查看此小区在扫频结果上是否持续出现(若只是断

续的闪现可能为假信号)

,之后在扫频仪上查看越区小区的CIR(弱CIR=

-85

dBm=95%

则对应的质量标准为:

好(Good):

PCCPCH_RSCP

-80

dBm

一般(Fair):

-85dBm

PCCPCH_RSCP

=98%测试手机语音业务测试结果,假定手机最大发射功率

24dBm

则定义对应的质量标准为:

好(Good):

UE_Tx_Power

0

dBm

一般(Fair):

0

dBm

10

dBm

对于指标差的区域,首先区分是掉话导致的

UE

发射功率攀升还是上行覆盖差导致的发

射功率抬高,前者在地理化显示时通常只是一个突然攀升的点并伴有掉话事件发生,后者在

地理化显示时是一片连续覆盖的区域且不一定就会掉话。

对于覆盖差和大片连续覆盖一般的区域需要标识出来,以便进一步分析。对于标识出来

的上行覆盖空洞区域,对比是否下行

PCCPCH

RSCP

覆盖也存在空洞。对于上下行覆盖均

弱的情况,在下行覆盖分析中已经加以解决。对于只有上行覆盖弱的情况,在排除上行干扰

影响后,通过调整天线的方向角和下倾角、增加塔放等方式加以解决。

5.1.35.1.3上下行不平衡上下行不平衡

上下行不平衡这里是指目标覆盖区域内,上下行对称业务出现下行覆盖良好而上行覆盖

受限(表现为

UE

的发射功率达到最大仍不能满足上行

BLER

要求)

。或下行覆盖受限(表现

为下行专用信道码发射功率达到最大仍不能满足下行

BLER

要求)的情况。上下行不平衡的

覆盖问题比较容易导致掉话,常见的原因是上行覆盖受限。

武汉

TD

项目

RF

优化经验总结

14

这类问题通常采用以下应对措施:

?对于上行干扰产生的上下行不平衡,可以通过监控基站上行时隙的ISCP的情况

来确认是否存在干扰。

?其他原因也可能造成上下行不平衡的问题:

NodeB硬件原因,如功放故障等;

这类问题一般应该检查设备工作状态,是否告警?是否正常?经常采用替换、隔

离等方法来处理。

5.1.45.1.4导频污染分析导频污染分析

导频污染分析是对

DT

测试中的导频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导频污染主要是由于多个信号

强度相当的小区交叉覆盖引起的,这些小区中没有一个信号能够强到足以稳定的形成主导频。

当某个测试点存在

3

个或是

3

个以上的信号,且其信号幅度的差值

6dbm

以内,我们就认为

此处存在导频污染。在形成导频污染的区域主要有

1.基站密集区;2.空旷区。

对于导频污染的处理,可以通过调整天线参数或是调整功率参数,增强某一强导频,减

弱其他弱导频加以解决。

5.25.2干扰问题分析干扰问题分析

干扰问题分析根据路测获得的测试数据进行分析,判断是否存在干扰问题。对于存在的

干扰问题分析原因,并启动相应的干扰测试。

5.2.15.2.1下行干扰问题下行干扰问题

下行干扰问题通过分析

DT

测试中

Scanner

接收的

PCCPCH

进行定位。

PCCPCH

CIR

的质量标准应当和优化标准相结合,假设

PCCPCH

CIR

的优化标准为:

PCCPCH

CIR

=

0dB=98%UE

测试结果,室外空载。

则定义对应的质量标准为:

好(Good):

PCCPCH

CIR

3

dB

一般(Fair):

0dB

PCCPCH

CIR

10dbm)

,则认为此扰码的小区为多加邻区。

配置邻区时,邻区以

8-12

个为宜,具体要根据网络的拓扑结构及当地的地形地貌而定。

6调整调整措施措施

6.16.1调整措施调整措施

RF

优化阶段的调整措施除了邻区列表的调整外,主要是工程参数和功率参数的调整。

大部分的覆盖和干扰问题能够通过调整如下(优先级由高到低排列)站点工程参数加以解

决:

?功率参数

?天线下倾角;

?天线方向角;

?天线高度;

?天线位置;

?天线类型;

?更换塔放(如支持1W功放的站点调整为支持2W功放的站点等);

?更改站点类型(如将全向站改为定向站);

?站点位置;

?新增站点/RRU。

6.26.2调整实施流程调整实施流程

RF

调整的过程中,优先调整功率参数,如果调整功率参数无法解决,可以参照下面

的步骤调整工程参数。

工程参数的调整包括如下流程:

?调整措施提出:数据分析人员根据数据分析结果给出调整建议。

?现场情况确认:很多天线工程参数(如天线方向角)的调整必须到站点去看看,因

为附近高楼的阻挡,方向角调整建议可能是不合理的,会严重影响

RF

优化效率。

如果因为条件限制无法实地勘测的,可以参考规划阶段输出的勘站报告。

?调整措施检查:数据分析人员需说明存在的问题,调整建议,预期后果。在检查时

武汉

TD

项目

RF

优化经验总结

17

应当重点关注调整措施是否会对其他区域信号覆盖造成负面影响,调整措施是否可

行等。

?调整措施实施:提交工程队进行调整,做好工程参数修改记录。

?调整措施检查:对调整后的信号覆盖进行路测,验证工程实施的质量,问题是否解

决以及是否造成新的问题,对比调整前后的信号分布差异,检验调整效果是否与预

期相符。对比实际调整结果和网络规划工具预测结果的异同。

RF参数修改记录表.

xls

对于RF参数的调整,尤其是工程参数的调整,要做好充分的数据分析以免重复调

整导致工作量的增加和优化进度的延迟。

7RF优化评估优化评估

对于优化完成的区域按照4.3中确立的优化指标进行评估,如果没有达到指标需要重新进

行优化调整。

对于客户确定的KPI路测验收路线、主要街道、VIP覆盖区域要重点考核,对于存在的问

题要尽快解决。

8总结总结

本文对网络优化中

RF

优化阶段涉及的内容进行描述。RF

优化关注的是网络信号分布状

况的改善,为随后的业务参数优化提供一个良好的无线信号环境。RF

优化测试以

DT

测试

为主,其他测试方法提供补充。RF

优化的分析以覆盖问题、干扰问题、邻区配置问题分析

为主,其他问题分析作为补充;

RF

优化的调整以工程参数和功率参数调整为主,小区参数

调整在参数优化阶段进行(邻区列表调整除外)

;通过

RF

的优化将解决由以上三个问题带来

的切换、掉话、接入和干扰等问题。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