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流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范文 内容页

合作学习经验总结

合作学习经验总结 本文关键词:合作学习,经验

合作学习经验总结 本文简介:合作学习经验总结《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因而,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倡导将学习的主动权放还给学生,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独立获取新知的机会,尽可能地让学生体验尝试成功、探索与发现的快乐

合作学习经验总结 本文内容:

合作学习经验总结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

因而,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倡导将学习的主动权放还给学生,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独立获取新知的机会,尽可能地让学生体验尝试成功、探索与发现的快乐。但教学实践及大量的听课活动中发现,真正要将行之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绝非易事。比如:有些合作小组一看就知道是为公开课而临时凑合的,在合作学习时,小组成员间不具备合作的心理倾向,无法进行有效的互动交流;有些小组的合作学习则成了学优生发挥自己潜能、表现自己才能的舞台,而学困生则往往被忽视,无形中失去了思考、发言、表现的机会;有些合作之前缺乏必要的前提准备就匆忙展开讨论,小组合作次序混乱,学生发言七嘴八舌,没有中心;有些讨论的问题、内容过于简单,缺乏讨论、研究、交流的价值,学生在合作时无所事事,浪费课堂时间等等。如何使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落到实处呢?

一、加强优化组合,明确分工。

小学生数学合作学习要求人人参与,因而合理配置人员,达到最优化是首要条件。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效应。我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心理素质等对学生进行综合评定,并适当运用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将全班学生重新搭配成六个学习小组,组间搭配力求做到均衡,便于公平竞争。学习小组经过合理、优化地重新组合后,有的放矢地给学生明确分工,让每人都有相对侧重的一项责任,担任一个具体的合作角色,如小组讨论的组织人、记录员、资料员、首席发言人、第二发言人,由学习小组民主推荐一名组织能力强、学习基础好的学生担任小组长,并在一定时间后,角色转换,使每个成员都有愉快的学习体验。学生在确认了各自的角色后,再进行有序地分工操作。整个活动过程,学生思想压力减轻了,自信心增强了,动手实践的机会也增加了,他们在融洽、民主、开放的学习氛围里,进行着积极主动的交流合作,使其竞争意识、集体观念和合作精神,都得到相应的发展。

二、加强学生合作学习的技巧。

教师要告诉学生合作学习的目的是什么,它为什么是有用的,它是如何展开的,教师对他们的期望是什么?教给学生必需的合作技能,如尊重对方,理解对方,善于倾听对方;不同见解,要等对方说完,再补充或提出反对意见;对对方的精彩见解和独立观点,要通过表扬、鼓励形式,达到相互支持;碰到困难和分歧较大之处,要心平气和,学会反思等。这样,使学生亲自去体验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当然,这一些良好的习惯和品质,是不可能一朝一夕习得的,要有意识的长期培养,潜移默化。

三、加强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引”。

教师应参与到学生当中,共同体验,淡化教师的身份,去帮助学生建立一些有效的学习策略。“引”是指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时,不能袖手旁观,而要深入到小组中去,了解他们合作的效果、讨论的焦点、思考的疑难点。适时地考虑学生需要什么,创设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使得“一石”能激起“千层浪”;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跳起来”能“摘到果子”;有趣味性的问题,设法让学生“欲罢不能”。

四、加强学生的民主互动。

心理学研究表明:同龄人之间的心理沟通的概率最高。在合作学习中,很容易形成个体与个体,小组与个体的交流。又由于每组人数少,学生心理压力小,在小组的交流与学习中,每个学生会很自然地带着自己的认识倾向、思考方式和价值观念参与到集体讨论中,他们很开放地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小组同学彼此启发,相互激励,从而促使每个学生形成新的思想、观念、方法,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取得进步。

五、合作学习前应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时间。

合作学习是建立在学生个体合作需要基础上的,在学生个体解决某个数学问题遇到障碍,苦思而不得其解时进行合作学习才有价值,才有成效。因此,在小组合作学习前,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有独立思考的时间。

六、合作学习中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

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有利于促进学生动脑,主动探究数学知识,有利于集体研究,促进合作学习。不提出过于简单,不假思索就能解决的问题。问题过于简单,学生张口就会,看起来气氛活跃,久而久之,学生容易形成思维惰性,不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品质的学习方式,我们要通过不断的指导,长期的熏陶,积极引导学生吸收、内化。教师之间也应该经常地开展小组合作式的学术探讨,不断反思、改进,使课堂教学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2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