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电子厂打工社会实践报告 本文关键词:电子厂,暑期,打工,社会实践报告
暑期电子厂打工社会实践报告 本文简介:暑期社会实践报告实践报告主题:电子厂打工专业:***********;班级:*********;姓名:******;学号;****************;实践单位:********************************;实践时间:*****************************
暑期电子厂打工社会实践报告 本文内容:
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实践报告主题:电子厂打工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实践单位:********************************;
实践时间:**************************************
一、前言
早在离暑假还有一个多月我就盘算着怎样度过这样这样一个漫长的暑假,毕竟这是进入大学的第一个暑假。首先钻入我思想的第一个念头就是参加社会实践,一是因为作为一个刚走进大学的学生,我们应该培养自身的吃苦耐劳的精神;其次,在大学中经过了一年的学习,对于所学到专业知识还不能很好的理解,对专业的了解仅限于课本上的只字片语,为此,我们更应走出校园,走进社会,从社会中学到真正的知识。因此,我决定利用这个暑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二、实践目的
主要是通过社会实践来达到锻炼自己的意志品质,同时积累一些社会经验和工作经验为自己即将步入社会做好铺垫。同时也是为了减轻父母的经济负担,从而使自己的暑假生活过得更充实更有意义。
三、我的找工作历程
这个暑假的找工作历程可谓一波三折,在学期接近尾声之时,一名大二学长带我们去上海宝菱工作,出于想要去见识见识外面的世界,我在征得家长同意的情况下决定前往上海。但计划赶不上变化,在等着的期间我们被告知上海好多公司都招满了,由于代理态度坚决,说是一定能进,因此我们也就打消了顾虑。在6月22日出发,23日到达,之后却被告知不能进了,有种被骗的感觉,代理这时也没办法了,就随便找了个厂,我们都不愿进,在上海呆了有三天左右,同学们好多都回家了,最后剩了我们两个人通过中介进了上海国基(上海富士康科技集团)
四、我的实践内容
国基电子(上海)有限公司系富士康集团旗下专业生产Broadband网络通讯产品与电源产品的全资子公司,国基电子的产品包括WIRELESS、MODEM、INVERTER、LIPS等网络通讯产品与电源产品。研发制造HP/Epson打印机之无线网卡、Pirelli之机顶盒、Yahoo之ADSL、IBM/Apple/Netgear/Sony之无线基地台/蓝牙模块/无线网卡/路由器及Nokia/Nortel之通讯基站等通讯产品;
经过体检、面试、发厂牌、工作服等等,终于步入正常工作,我的工作是手焊背光板(Polycom
SoundStation2
系列会议电话产品)
在最先开始工作的几天,对我来说简直就是度日如年,由于新来咋到,对工作并不熟练,于是乎在我工位旁堆了好多板,仿佛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事,而我的性格又是比较急躁的,弄得自己十分烦躁。每天上班
、吃工作餐、下班,回去睡觉,这样的日子我也渐渐习惯了,但我知道,我的打工生活才刚刚开始,既然我选择了这份工作,开始做了,就要做到最后。相对于我无法改变的工作,我选择了改变自己的心态,我十分庆幸的是我做到了。每次不想干的时候我就用鼓励自己,我一定要坚持到底,况且还只要你上班就有钱拿,到时候,就可以把一学期的生活费给挣够了,这样就可以为家里减轻一定的负担了。在公司的这段时间,我有认识了很多人,交了好多朋友,我也在外面尽量提高自己的素质,我能够十分平静的做着那数不完的事,或许对我来说,学会适应就是我最大的收获。
五、实践发现
在这一个月的工作期间,除了发现厂里的一些优点,比如管理,纪律等,我也发现了车间内存在的几点不足之处:
厂内员工流动性大,不能很好的留住操作熟练的长期工人,员工一般都只作几个月而已,原因是工人的个人时间基本没有;员工的整体文化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不高,团队合作意识不强,只关心小我利益,也许这跟公司管理制度很大关系,资本家对工人压榨的太严重了得不到员工的拥护;长期工与短期工、熟练工与新员工工资基本无差别,不能很好的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厂内的员工福利性支出过少;物料部和苍管部工作存在不足,不能及时为生产线提供材料,经常导致生产线缺材料而停线;厂内很多机器老旧,经常出现故障影响产线速度,导致员工抱怨增多,收益减少;企业没有自己独特的文化,需加强文化建设;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因多吸纳人才,加强企业创新意识;厂内依旧实行打卡制度,员工带打卡现象严重,应采用指纹等先进计时工具;员工的食宿环境还有提升的空间。
六、我的实践总结
暑假社会这一游不仅仅带给我的是金钱,更重要的是让我对人生有了新的认识,有了新的感悟。对社会我直接接触了消除了先前的一些偏见,又从社会上认识了自己在那些方面的不足自己还要努力的改进。先前我想从此辍学到社会上漂泊闯荡,至于社会的辛苦我早有耳闻了,但我想的是:“每年从各高校中走出一批又一批的学生,但对于他们其中又有多少学习到东西呢?又有多少可以在社会上立足呢?带着梦想来到大学中最终自己的梦想也被弥腐的大学生活所吞噬,那与不来大学有何区别呢?社会不好生存,更别说是发展了,但我不会象那些自命为什么大学生的人而歧视职业的高低来过分的挑剔工作,我会从基层来做,从基层学习,辛苦对于我来说并不害怕。面对每年高校生失业情况,让我不得不疑惑“知识改变命运”是否对于每个人来讲都是一条公平的起跑线,疑惑的是为什么中国那么多的博士生没有辉煌过;疑惑的是为什么每年有那么多的准博士生走上自杀之路;疑惑为什么大学生失业率依旧那么高……知识也许只是改变我们人生条件之一,但对于每日在象牙塔里面渡过的学生来说他们又拥有社会社会对其经验、技术的需求吗?有多少人从大学走出来可以从事自己所学的专业工作呢?一脑的书本知识;一身的书生气质;一串的书本逻辑而未吸收社会实践的过滤;而未经历颠簸命运的冲洗,让别人看起来十分的幼稚而待成长。再展望与社会上有多少人是通过社会劳动实践来选择自己奋斗的目标,最终有所成就,此刻我更加感觉到我们大学生目对如此竞争激烈的社会生存的危机。
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讲不应该过分的相信“知识改变命运”知识仅是其中的条件之一,沿着许多成功者足迹来勘察,我们可以看到成就梦想的路途知识可能是斩断路途中荆棘的刀但在前行的过程中更需要我们课堂上无法学习到的东西,也许我们从社会上吸取了这些知识才能真正改变我们的命运。经过这一个多月时间的社会实践,通过自身的努力,无论是在思想上、学习上还是工作上我都学会了很多,以下是我的几点心得体会:
1)我懂得如何去适应从学校到社会的环境变化,身边接触的人完全换了角色,相处之道也完全不同;2)其次,我在就业心态上有了很大的士改变,以前总想着找一份适合自己爱好的、专业对口的工作,可现在知道找工作不容易,很多事情只有走上社会才能接触到。所以我现在不能再像以前那样等待机会的到来,应该尽快丢掉对学校等的依赖心理,学会在社会上独立,敢于与社会竞争,敢于承受社会压力;3)我认识到“团队精神、共同合作”在工作中的重要性,每个人对每件事的看法不会完全相同,但随着相互的了解、包容合作分歧会减少,开展工作也会越来越顺利;4)要善于与人交流,正确处理各方面的关系;遇事应沉着应对自己不会的事应该多虚心请教他人;工作中不能总想着自己得到了多少,要问自己付出了多少,你做的事别人都看在眼里。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得到了很多锻炼,更新了观念,吸收了新的思想与知识,为将来更加激烈的竞争打下坚实的基础。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将摆正心态,正确定位,更加发奋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适应时代的要求。
篇2:毛概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大学生宗教信仰情况调查报告
毛概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大学生宗教信仰情况调查报告 本文关键词:调查报告,宗教信仰,社会实践,情况,大学生
毛概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大学生宗教信仰情况调查报告 本文简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社会实践(调查)报告题目:大学生宗教信仰情况调查报告院系:班级:专业:学号:指导老师:姓名:年月号大学生宗教信仰情况调查报告前言人类信仰是人类社会生存不可或缺的一种精神动力,是一种强大的凝聚力。目前大学生对于宗教信仰问题看法上呈多样性趋势,很多学生对宗
毛概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大学生宗教信仰情况调查报告 本文内容: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题目:大学生宗教信仰情况调查报告
院系:
班级:
专业:
学号:
指导老师:
姓名:
年月号
大学生宗教信仰情况调查报告
前言
人类信仰是人类社会生存不可或缺的一种精神动力,是一种强大的凝聚力。目前大学生对于宗教信仰问题看法上呈多样性趋势,很多学生对宗教问题有浓厚的兴趣,继而影响个人社会观,价值观。因此,研究宗教信仰在大学生中的发展状况对我国的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调查目的。
1.
了解当代大学生信仰结构,与宗教信仰的看法;
2.
认识宗教信仰对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深层影响;
3.
探究大学生宗教信仰对社会发展,民族振兴的潜在
联系;
4.
思考宗教信仰在大学生群体中产生的利与弊,讨论原因及改良方法;
5.
分析宗教信仰产生的原因,与民族性格,文化结构的内在联系。
2.
调查方法。
1.
思考调查方法,确定调查基本思路,样本数量;
2.
通过发放调查问卷方式及樟树林论坛发帖调查;
3.
回收问卷后,分析数据,并结合调查目的讨论总结;
4.
撰写调查报告
。
三.时间与地点。
1.时间
2013.11.20-2013.11.22
2.地点
楠园食堂附近及樟树林论坛
四.调查对象。
西南大学楠园片区学生及樟树林论坛网友。
5.
调查结果及分析。
经过分析数据及阅读相关书籍可以得出。
宗教是一种世界范围内容观存在的历史现象,它曾在历史上产生过极为重要而广泛的作用,渗透进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在今天的文化活动、国际事务和日常生活中仍有一定的影响。客观地认识宗教的本质及其产生和发展规律,了解世界上的主要宗教体系及其特点,不仅有助于当今的大学生更好地把握历史上和现实中的宗教现象,认识到宗教对于社会安定和世界和平的影响,而且对于拓宽知识视野,从而更深入地理解和分析科学、伦理、法律、经济
、文学艺术等各种文化活动,更好地处理在人际交往中的宗教信仰关系等,也有积极的意义。
据调查,大学生中明确表示信仰宗教的约占总数的10%,产生这种宗教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的客观因素,也有大学生自身主观的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政治环境的宽松、经济水平的提高、价值观念的变化,使人们的信仰变成多元化。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价值观念的不同,决定人们意识形态的异化。共产党内的不正之风,社会主义初级社会的腐败现象、单位中的用人不当,社会分配的不公平,贫富差距的扩大,种种因素,使青年人对共产主义的信念产生了怀疑。政治信仰的缺失,导致许多人转向宗教信仰,大学生也不例外。
青年人思想未定型,情绪浮躁、易变,追求新鲜刺激,常有反传统的逆反心态,有强烈的独立自主意识,面对不同以往的文化背景和多种价值选择,大学生感到茫然、疑虑、混乱的同时,求新、求异的心理使一些青年学生转向了宗教。
在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过程中,青年人承受着更多的来自学习、工作、生活等方方面面的风险和压力。求学道路的困难、生活的苦涩和艰辛、工作的不尽人意或家人的下岗待业、个人及亲友病痛等等,面对人生挫折和困惑,都会导致青年人寻找精神上的安慰和解脱之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往日趋淡漠,因而宗教组织中教友之间的亲密、友善的关系,毫无功利色彩的互相关心和真诚帮助,就显得充满亲和力和诱惑力。青年大学生在社会中大多处于弱势地位,教会和教友之间的互相帮助,使他们感到上帝是他们最后的靠山。信仰宗教满足了信仰者的归属感,使其精神上感到欣慰和满足,他们不再是孤立无援的,他们是“组织里的人”。
当然,有一些大学生是因为生长在信仰宗庭,还有一些人在困境中得到宗教界人士的帮助从而走向宗教。
当代大学生的宗教热,集中反映了部分青年人在信仰中的迷失,体现了许多认识上的误区:
其一,宗教道德与文化的独特魅力的吸引。特别是追求至善的宗教道德,是它最迷惑人、吸引人的地方之一。三大宗教几乎都包括了这么一些道德诫律:不偷盗、不奸淫、不凶杀、不贪财、不抢劫、不诬陷、不妄语、平等爱人、惩恶扬善。因而相当部分大学生认为,这些宗教道德与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并不矛盾,它的约束力量甚至超过了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作用,当今物欲横流的市场经济社会中,尤需这些宗教道德的教化。
世界银行前两年曾发表过一个报告,大意是有信仰的地方发生金融犯罪的可能性更低,因为人们不是害怕法律才不犯罪的。事实上,再完备的法律也阻挡不了深思熟虑的触犯,人不犯罪一是受到道德律的自我约束、自我谴责,二是害怕神的惩罚。佛教的转世说,基督教的天堂地狱,这些戒律在叫人弃恶从善,抑制罪恶势力、稳定社会秩序、净化社会空气等方面确具有独特的积极意义。
其二,对信仰自由的模糊认识。宪法给予公民信仰自由的权力,法不禁止即为无罪,合法的东西为什么有人还要横加指责并干涉呢?
其三,对科学家信仰宗教问题的认识。很多大科学家似乎接受上帝这个概念,有些科学家本身信仰宗教,因此,许多大学生认为科学与宗教信仰并不相孛。
宗教是一种文化,是宝贵的历史财富。只有正确的理解和认识它的价值并且合理的对待才是有意于个人的生活、有益于社会的和谐!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或者说历史承传的习俗,宗教活动包含了丰富的社会人文知识。另外,作为精神追求在每一个人的内心世界中,宗教的意义大有不同。在我认为,无论什莫信仰或者精神追求,必须建立在个人文化修养达到一定高度的基础之上,才能领会和运用好它的根本意义所在。
封建社会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宝贵的人文思想知识。作为宗教信仰也在其中,并且有很广大的群众基础。宗教信仰在中国有着良好的发展空间是离不开这些基础空间的。然而,有一定思维能力的人都能够分析到,无论任何思想意识有多莫伟大,它的承传需要有高度的文化知识作工具,通过不同时期的不同理解认识,综合整理、记录,才能给后人保留下印记。通过这些印记,我们才能了解认识它的内在意义。封建社会,宗教信仰只有统治阶级才有能力、有目的的来记录整理这些资料,并且有倾向性的加以撰述,属于上层建筑范畴。做为普通老百姓,文化层面根本达不到对它的积极分析、合理判断。所以,宗教信仰是统治阶级的工具、宗教信仰是广大基层群众的枷锁、宗教信仰是老百姓的精神寄托。
现代社会,宗教信仰作为一种思想活动大都自由的存在于每一个人的头脑中,政府对于宗教信仰的约束很宽泛。因此,它的影响力也就只有以个体为对象了。也正是这种条件下,宗教信仰在一个人的思想活动中产生着不同的作用。应该积极的承认,当今社会存在着严重的信仰危机。价值观的变化、世界观的转变,在所有人的思想中,实际性、实用性成为主流思想观念。作为宗教信仰在大多数人来看,充其量也就是历史知识罢了!然而,社会的极端化发展中,出现了有文化、有资本、有地位的高端阶层追求宗教信仰、崇尚宗教活动的群体。同时,又出现了没文化、没资本、没地位的最低社会阶层也在积极追求宗教信仰、崇尚宗教活动的现象。在这两者之间,有一种默契的统一,那就是精神空虚。
精神空虚如同一个人没有了魂魄,浑浑噩噩的样子,再丰富的物质生活也难以令其积极的活着;再匮乏的物质条件也难以促就其积极的转变,在这些人的思想意识中,追求宗教信仰成为解脱逃避现实的最好选择。应该积极的认识到,当今社会中对于历史留给我们的财富,应该积极的了解它的文化背景、历史形成因素,用来让我们清晰的知道先辈们生活的样子,并且帮助我们更好的总结历史、开拓未来。作为宗教信仰,我们更应该实事求是的对待它的形成背景、社会作用。如果盲目的作为精神寄托,灵魂归属,那就泯灭了宗教信仰的积极价值,再严重的讲就是迷信活动了。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作为宗教一支的信仰认识,六祖精辟的理解应该说给我们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思想定位。古人的这种认识的渊源来自对生活的充分了解和感悟,应该告诉后人的思想理念在于:积极的对待生活每一刻,精神上高度总结来自生活的脚踏实地,只有这样才能够达到理解教诲的目的。从另外的界面来认识,友善、和谐的做人、做事,是社会总体追求的大方向,并不是只有宗教信仰里才表现出来的。佛来自于人,道德高尚的人,如果所有的人都去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这个社会就圆满了。当今社会正在以“道德荣辱”观念来提高个人的修养,也并非宗教的灌输,我们离开宗教信仰也能够积极的建设思想信仰领域,意识形态主流来自生活在这个社会里的大多数群体的认识。
因此,宗教信仰应该为社会发展服务,应该是正确理解历史发展的途径,如果它成为我们生活的最终追求,那将是宗教思想的悲哀!一个人,不能以自己的宗教信仰来改变家庭生活的和谐性;一个家庭不能以宗教信仰的追求影响社会的和谐与实际;一个宗教信仰群体不能以宗教信仰来干涉社会正常发展的秩序。否则,家人失去友爱,社会失去朝气,民族发展将愚昧落后。
篇3:社会实践报告正文
社会实践报告正文 本文关键词:社会实践报告,正文
社会实践报告正文 本文简介:社会实践报告正文一、实践目的:就业是民生之本,是涉及到百姓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面对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异常严峻。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成为重大的社会问题,已引起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难到底有多难?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专家组织编写并出版的2008年人口与劳动绿皮书指出,人们
社会实践报告正文 本文内容:
社会实践报告正文
一、实践目的: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涉及到百姓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面对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异常严峻。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成为重大的社会问题,已引起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难到底有多难?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专家组织编写并出版的2008年人口与劳动绿皮书指出,人们在讨论大学生就业状况时,最经常使用的是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一般是指毕业时签订就业协议,从学校迁出户口及档案的大学毕业生占总毕业生的比例,实际上就是初次就业率的概念。通过对调查研究,可以加深我们对当代大学生所面临的就业问题的认识,从而更好地认识到自己存在的缺陷,有利于我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积极应对将来必须面对的就业问题。
二、实践方法及内容:
针对大学生就业观这一问题,我们采用网上数据搜索和实践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调查了本市的几所院校,进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
三、实践结果:
据统计,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559万人,比2007年增加64万人。2009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11万人,比2008年增加52万人。而全国高校毕业生总量压力在今后几年还将继续增加。人保部门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为630万人,比2009年的611万多19万人,加上往届未实现就业的学生,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大学连年扩招,导致近年来大学生人数激增,由此也带来了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出现。虽然国家推出许多政策以促进大学生就业,可是许多大学生扔就找不到工作。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87%,2010力争使应届高校毕业生离校时就业率达到70%左右,当年底总体就业率达到80%以上。今年春节后,我国沿海地区出现了罕见的用工荒,大学生却就业难,此现象值得我们深思。
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供给量增大、需求量减少、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
四、实践总结或体会:
我组面对大学生就业难总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大学毕业生自身素质参差不齐是造成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大学毕业生是就业的优势群体,他们有思想、有知识,而且年轻,身体好,接受新生事物快。然而,由于这些年来大学的一再扩招,导致大学生从生源的质量、培养的水平都有所下降,一大批拥有“真毕业证、假能力”的学生走向社会。他们表现出专业知识不够扎实,没有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的现象。很多毕业生对专业是一知半解,大部分还需要企业培训来完善和提高,而企业需要的是招之能用,而且是能够很好用的人才,因此,造成有“中间差”的局面。一方面是大量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岗位,一方面是企业招不到合适的人。他们能力水平低下,特别是实践动手能力不强。很多毕业生的能力停留在书本上、思想上,真正要解决实际问题就不行。他们的综合素质不高,难以胜任更高层次职位的需要。
(2)高校毕业生供给总量增大,据悉,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高达610万人,还有100多万历年没有就业的大学生,造成了市场供大于求,带来就业的压力相对增大,造成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在没有出现经济危机的时候,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是比较突出的问题,从整个就业情况看,大学生的供给明显大于实际需求。不是总量的供过于求,而是结构性的供过于求,主要是培养的大学生的方向及大学生所应该学习的内容和社会的实际需求是脱节的。许多毕业生找不到专业对口的的工。
(3)受金融海啸的影响,全球经济急速下降,处于萎靡状态,到目前位置,世界经济还没有复苏的迹象。我国经济属于出口型,受影响,国内大量企业停业停产、裁员或者倒闭。因此,造成现在的经济还是那么严峻,连带着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
(4)我的产业结构不完善。目前我国产业结构中第一、第二产业比重偏高,第三产业比重明显偏低,而且内部结构不合理、效益偏低。与世界大部分国家相比,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在GDP中所占比重偏低,我国2005年这一比重仅为39.9%。大学毕业生主要从事第三产业,,偏低的第三产业造成市场供大于求,带来了就业难。
面对于上的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一下几点建议:
1.对面对社会:对于大学生就业难社会应该采取宽容的态度,并且要学会观念与时俱进,服务实在周到
。我国社会对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势在必行,必须彻底摆脱长期以来固存于人们头脑中的人分五等、官分九级等封建思想的束缚,真正认同劳动者无高低贵贱之分的观念,职业无贵贱之分,形成行行出人才的社会意识,实实在在地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更多的服务。
2.对于政府:
(1)教育体制的改革。长期以来,在我国教育的现实中学校与社会,理论与实践,学生与社会生活长期脱离的弊端特别严重,因此,我们需要造就一种实用性、适用的教育。教育应该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社会的需要。
(2)加快产业升级,提高人才需求层次。我国正在由一个人力资源大国和向一个人才资源强国转移,低端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还不能满足广大毕业生的需求。国家要加快产业升级,还要有一批自主的、高科技的、创新的企业吸引人才。我国广东东莞已经提出“腾笼换鸟”的计划,要把一些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企业搬迁到经济不发达地区,引进一些高附加值、高科技企业。我国要实行一、二、三产业结构向三、二、一产业结构转型。只有需求量大了,我们的毕业生才能找到更适合的空间。
(3)建议建立全国性的就业信息网络,加强社会需求预测研究和报告,真正为毕业生提供细致周到的就业服务。
2.
对于高校我组有一下几点建议:
(1)高校应该努力提高办学水平,应转变观念,把握教育国际化的潮流,加强世界高教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全面提高办学水平。高校教学改革与社会发展、国家建设需要紧密结合,不断进行教育改革。高校必须以市场为导向,紧密联系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加快调整高校专业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以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
(2)发展职业培训机构,大胆尝试校企联姻。刚从学校里出来的学生除了动手能力弱外,表达沟通能力也普遍存在问题。学校应增设职业培训机构或增加职业素质教育课程,包括商务礼仪、心理健康、与人沟通、融入团队等内容。将职业素质培训与实习结合起来,真正使毕业实习起到缩小、弥合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之缝的作用。
(3)高校应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在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人群中,有67.01%的人觉得职业生涯规划很重要。给就业指导工作重新定位,成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部分,作为对学生的人生指导,满足学生对于人生发展和职业生涯设计的需求,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始终,既弥补以前就业指导的不足,又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加强就业指导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
(4)自主创业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体系改革的一个方向,也给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学习的“第三本护照”是创业能力。重视对大学生开展创业教育并将其在高校教程中加以正规化、制度化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趋势。
3.大学生自己:自强自立,努力增强综合素质,树立科学就业观
首先,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当代大学生必须有把自己事业与国家进步、社会的发展及人类的文明融为一体的品格,崇尚真善美,坚持真理,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学生要争取知识广博,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素养,具有创新精神,随机性、灵活性的思维方式,做到因人、因时、因事而异。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面临更加激烈社会竞争,能视变化为机遇,视困难为坦途,有顽强的自制力,坚定的信念,及对生活充满期望,充满热情。同时,要有良好身体素质,健康欠佳会减弱人才的决策能力,因为如果要达到目标需要体力与耐力,一个人就可能因体力不支而放弃。除素质外,还需要注重能力的培养,能力是一个人素质的外在表现,是在社会中直接产生作用的那部分内容,当前社会大学生必须尽可能培养自己,处理信息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系统看待事物的能力、处理好人与资源的能力、运用技术的能力等。其次,加强社会实践。大学生可利用假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积累工作经验。第三,正确就业定位。当前大学生求职择业应当面对现实,根据市场实际状况更新观念,转换思路,到最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工作,而不应过分关注工资水平及地理位置等,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最终实现人生价值。第四,借助各种渠道,把握就业机会
附录
大学生就业观问卷调查
亲爱的同学:
感谢您于百忙之中参与此次问卷调查!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为深入了解大学生群体的就业观念,更好地为大学生就业服务,我们正在进行一项有关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调查。
1.
您所在年级:(
)
A.大一
B.大二
C.大三
2.
您的性别:()
A.男
B.女
3.
您来自于()
A.农村
B.城镇
4.
您清楚的知道自己适合什么样的工作吗?
A.清楚
B.不太清楚
C.不清楚
D.无所谓
5.
你对毕业后所从事的职业期望是否与本专业相关?
A.专业对口,但不强求
B.专业并不重要,有工作即可
C.关键是要发挥自己的才能
D.非本专业不从事
6.
您大学毕业后的将会选择的方向
(
)
A.出国深造
B.考研、考博
C.考公务员,从事党政管理工作
D.去国有大中型企业
E.去外商投资企业
F.从事商贸、金融工作
G.从事科研教学工作
H.去乡镇企业
J.没计划
7.
您就业会选择哪些地区
(
)
A
沿海竞争激烈但经济发达城市,如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型城市
B
竞争较为激烈的中小型省会城市
C
竞争压力小但有一定发展潜力的城镇
D
无所谓,只要能找到比较合适的工作
8.
您选择就业地点的主要原因是
(
)
A.工作待遇好,收入可观
B.提供再学习的机会,有较大的发展机会
C.生活环境优越
D.其它________
9.
您的就业倾向于
(
)
A.听从家庭/
他人安排
B.根据个人兴趣爱好
C.有收入稳定
10.
您认为用人单位最关心毕业生的哪些条件
(
)
多选
A.专业成绩
B.专业技
C.综合能力
D.学校名气
E.社会经验
F.发展潜力
G.思想品德
H.其他
11.
您觉得在就业过程中,你的优势在于
(
)
A.专业技能
B.实践经验
C.口才
D
.没优势
12.
您认为自己目前最缺乏的素质是
(
)
A.沟通协调能力
B.相关工作经验
C.专业知识技能
D.承受压力、克服困难的能力
E.其他_________
F.未考虑
13.
您就业考虑的因素有
(
)多选
A.人际关系
B.经济收入
C.个人发展空间
D.个人兴趣爱好
E.现在职业的热门程度
F.该职业的发展前景
G.职业的稳定性
H.家庭影响
I.当前金融危机
J.工作挑战性
K.专业对口
(您的专业是)
_________
14.
目前您觉得影响您就业的主要问题是
(
)多选
A.竞争太激烈
B.缺乏经验
C.专业知识不扎实
D.缺乏有用证书
E.社会交际能力不足
F.就业期望与岗位现实差距过大
G.就业信息量少
H.缺乏面试技巧
I.缺乏关系网
J.其它_________
15.
在学校除专业课的学习外,您认为学校最应该开展何种教学
(
)
A.实践平台
B.就业面试技巧培训
C.人际交往能力培训
D.其他_________
16.
为解决就业问题最关键的是
(
)
A.调整个人心态,降低择业标准
B.学校与社会提供更好的就业指导和服务
C.自身能力的全面培养
D.政府相关政策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