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与信息来源 本文关键词:媒介,来源,信息
媒介与信息来源 本文简介:新闻媒体与消息来源间的关系及影响课程:传播学理论研究专业:广告传播姓名:孙雪娇学号:2008201030154新闻媒体与消息来源间的关系及影响[摘要]稳定可靠的消息来源是判断媒介市场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标准,也是媒介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同时,消息来源也需要与新闻媒体保持持久稳定的关系来保证其媒介接近权,是
媒介与信息来源 本文内容:
新闻媒体与消息来源间的关系及影响
课
程:传播学理论研究
专
业:广告传播
姓
名:孙雪娇
学
号:2008201030154
新闻媒体与消息来源间的关系及影响
[摘
要]
稳定可靠的消息来源是判断媒介市场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标准,也是媒介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同时,消息来源也需要与新闻媒体保持持久稳定的关系来保证其媒介接近权,是以新闻媒体与消息来源之间存在着一种共生关系。本文就从这种共生关系入手分析它可能造成的影响,并针对这些影响提出一些建议。[关键词]
消息来源
新闻报道
衡量新闻媒体竞争力和市场领导力的一个重要的标准就是看该媒体是否拥有新颖、独家和权威的新闻信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教授麦尔文·曼切尔在《新闻报道与写作》一书中写道:“消息来源是记者生命的血液。没有通过消息来源得来的情况,记者就无法活动。”[1]对于媒体来说也是如此,如果没有了消息的来源,媒体的生命也就走到了尽头。
一
、新闻来源的定义
新闻来源,也称消息来源或信息来源,是指一则新闻中所涉及的事实和观点材料的出处,它表明事实、观点和背景材料从何而来,由谁提供。中国新闻学先驱徐宝璜在他的《新闻学》一书中将新闻来源定义为:“新闻于何处求之乎?求之之处,曰新闻之来源。”[2](P33)甘惜分主编的《新闻学大词典》认为,新闻来源是指新闻材料的出处和供应新闻材料的媒介。现代社会大众传播媒介的主要新闻来源有记者采访、通讯社电稿、公众来信来稿、政府、政党、社会团体和部门的文稿及宣传品等[3]。《中国新闻实用大辞典》中认为,消息来源是新闻真实可靠的依据,它可以是政府、政党、团体、企业及其发言人,也可以是有资格、有权威的人士或当事者本人、事件的目击者。[4]
这些定义虽然揭示了新闻来源的主要特征,但仍有不同的偏重和角度。而本文中的信息来源更倾向于《中国新闻实用大辞典》中的定义,即将政治人物、大型公司、公共机构等看做是媒介的新闻来源。
二、媒介与新闻来源的关系
不论是著书立说、话剧脚本还是电视新闻的报道事件,任何媒介都依赖于稳定的原材料的供应。对于新闻媒介来说,与新闻来源的关系更是一种最基本的关系形式,而且这种关系形式是一种双向的互动关系。一方面新闻媒介要寻找适合报道的新闻内容来填充版面,另一方面消息来源也永远都需要寻求一个信息的出口。
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新闻媒体必须建立与通晓内幕的消息来源及专家间的定期接触,从而确保自己能够在第一时间获得权威的、其他竞争对手从别的渠道难以获得的信息。由于新闻记者不得不求助于占有新闻资源的新闻来源,这样便造成了新闻报道对新闻来源的依赖性。与此相对应,新闻来源也必须确保其与媒介之间的定期接触,这样才能保证其拥有更多的媒介接近权和其他的媒介权利。这在政治选举及娱乐信息中表现的尤为突出。媒介和信息来源处于为自身发展打算所造成的一个共同的结果就是,造成了媒介及其消息来源之间不可避免的共生关系。
三、这种关系所产生的影响
(一)对新闻真实性的影响
真实性是新闻的一项基本的属性,一切新闻机构都应恪守这一原则,新闻的本源是事实。新闻记者要想把事实客观真实地反映给受众,他所接收到的新闻信息首先应该是真实的。这就要求事实的提供者即新闻来源应如实的向记者反映客观事实。但是,新闻记者与新闻来源的关系相当微妙。记者往往并不能如愿地获得事实的本来面目。一些新闻来源从个人利益或集团利益考虑,往往加入他们自身的观点。
艾瑞克生等人曾指出一种特殊的“来源媒介”,它的主要活动是为新闻来源所组织的记者提供一些他们需要的内容,来源媒介主要包括新闻发布会、新闻稿和公关活动等。这些活动都是高度计划性的,因为相当程度上具有可预测性,与大范围、持续性的媒介生产活动同时进行。媒介必须具有一个确定的信息来源,以满足自身的需要,再加上还要事先“订购”内容,不管是新闻、虚构的情感类故事还是娱乐八卦内容。这样一来,媒介是客观、中立的,其报道是新颖、自发的这样的想法是很难实现的。
除此之外,一些别有用心的利益团体,出于某种意图甚至可能会歪曲事实,使报道因此面目全非,混淆受众的视听,对社会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各国新闻职业道德准则往往为此做出特别要求。如《古巴新闻工作者义务与权利》中就规定,为获得真实和最为完整的信息,新闻工作者应采访不止一个信息来源。而核实,则是新闻记者接受来源提供的信息之后所要做的最重要的工作。《印度新闻协会新闻记者行为准则》要求,对于事关公众利益的针对某一公民进行责难或评论的报道,编辑应谨慎地检查事件的真实性。此外,还要向其他权威的信息来源寻求相关的个人或组织关于此事的观点、评论或反响并一同发表,必要情况下进行一定修改。在缺少或没有回应时,应该用脚注等手段注明。
(二)新闻来源与媒介的“不平衡”问题
首先,一些新闻来源由于其经济实力、市场地位及市场价值等因素,比其他的消息来源更具影响力或者是与媒介进行讨价还价的能力。具有更多政治、经济特权的团体或个人,拥有更多的媒介接近权,同样,比较有地位和影响力的媒介系统,也更加会受到消息来源的青睐,因为消息来源也要通过强势和具有影响力的媒体来提高自己的身价。
其次,一些集团和个人为了向公众介绍自己的情况或发表自己的观点,也经常凭借对信息资源的占有来争取主动。在争取主动的过程中,新闻来源往往寻找能够反映自己意愿的媒介。比如,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国军方虽然欢迎战地记者进行随军采访,并且举办了战地记者培训班,提高战地记者战地生存和采访的能力,但是又对各国记者颁布了战时采访条令,实行战时新闻管制。为了垄断新闻来源,使新闻舆论与军方保持一致并朝有利于美英联军的方面发展,美军方还在前线指挥中心专门建立了新闻发布中心,不定期地对各国新闻记者发布消息。在这种消息来源单一且受到极端控制的情况下,媒体和新闻记者也几乎没有选择的余地。虽然个别美国媒体出于客观公正的考虑,报道了一些美英军方和当地居民死伤的情况,做了一些较为客观的评论,结果却招致政府、军方和一部分民众的谴责。ABC还被迫将新闻评论员阿奈特辞退。
(三)不同媒介新闻内容的同质化
由于被访问或引述的“消息来源”主要有三种类型:机构发言人、“专家”以及其他新闻记者。而这些消息来源的类型存在着一种高度的相关性,从而造成了多元的和批判性的观点很难出现在新闻报道中。长此以往媒体的新闻报道就形成了记者、权力拥有者和许多社会成员共同持有的、一般不会遭到质疑的观点合意。
另外由于不同的消息来源也可以成为彼此之间消息的提供者。任何一个媒介都可以将其竞争对手媒介或其他媒介视为最好的参照物,用以决定什么是最有价值的新闻,以及在报道中应该将那些新闻放到头版。就消息来源和信息与评论来说,报纸和电视长期以来就存在着相互借鉴的现象。同时不同的报纸之间的报道也会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或是相关性。这样就造成了大量媒体的新闻信息存在这同质化,使受众们很难看到新鲜的、多元化的信息。
四、对媒介新闻报道的一些建议
面对每天发生的大量的新闻事件,作为新闻记者,根本无法亲身经历每一个事件的始终,也无法对某个事件做出权威和专业的解释与评论。于是,新闻记者不可避免地要与各种新闻来源建立长期或者即时的互动关系。对于新闻媒介,这无疑是一种不可避免的依赖关系。因此,在新闻实践中与新闻来源建立一种平等有效的互动关系,使新闻来源真实、客观、准确、有效、科学地为新闻传播过程服务,就成为新闻媒体和新闻记者的一个重要任务。
从传播过程来看,新闻来源处于传播过程的最前端,是对新闻事实的第一把关人。如果新闻事件的真实性与准确性在这里出了问题,新闻传播过程中媒介对新闻事实的把关也就成了空谈。一些边缘化的大众新闻,例如类似“人咬狗”的奇闻轶事、明星的各种绯闻等,根本不能算是真正的新闻,因为真正的新闻应该是具有社会价值的新闻。媒体不应打着竞争的旗号,通过对隐私的揭发、炒作而提高自身的知名度。媒体如果将版面、时间让给这些别有用心的明星及其背后的商业集团,则降低了媒体的公信力。
那么,如何在新闻来源和新闻记者之间建立一种平等、理性的人际关系呢?媒介社会学家认为,真正的社会意义建构者,应是新闻记者与消息来源共同合作的结果。从新闻记者方面来讲,应当明确自己公众服务人员的身份,坚持思考和选择的独立性。这需要新闻来源在发挥主动性的同时,与新闻来源保持一种平等、互信的“新闻工作距离”,以保证新闻报道的客观与公正。作为新闻来源,首要的是要注意自己的身份,以个人身份还是以机构身份在报道中出现,代表哪一部分人群或机构。另外,要向新闻记者提供真实、全面且要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新闻事实。
新闻记者担负着满足受众知晓权的神圣职责,虽然大部分情况下存在新闻来源对事实的提供,但囿于新闻来源本身局限,新闻记者不能满足和止步于新闻来源提供的信息上。作为一个有职业素养的新闻记者,应当勇于承担挖掘隐藏真相的“调查式报道”,力求做到亲身经历,第一人、第一时间接触事实。
[参考文献]
[1]
林如鹏.新闻采访学[M].武汉:暨南大学出版社
[2]
查尔斯·沃尔夫.市场或政府——权衡两种不完善选择[M].谢旭译.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4.
[3]
世界银行.1997年世界发展报告——变革世界中的政府[M].蔡秋生等译.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
[4]郭连成.经济全球化与转轨国家政府职能转换[J].世界经济,2003,(10)
篇2:电视媒介中农民话语权的缺失与重建
电视媒介中农民话语权的缺失与重建 本文关键词:缺失,媒介,重建,话语权,农民
电视媒介中农民话语权的缺失与重建 本文简介:电视媒介中农民话语权的缺失与重建摘要:本文以话语理论观照电视的“三农问题“报道,通过研究分析发现。农民作为“三农问题”的主体,存在着其话语权在电视媒介中内容的偏失、(农民作为)话语主体的缺席、对话性的缺失的现象。本文通过对于国内为农村新闻联播及我国“三农”报道中话语权现状的分析,进一步探究我国电视媒
电视媒介中农民话语权的缺失与重建 本文内容:
电视媒介中农民话语权的缺失与重建
摘要:
本文以话语理论观照电视的“三农问题“报道,通过研究分析发现。农民作为“三农问题”的主体,存在着其话语权在电视媒介中内容的偏失、(农民作为)话语主体的缺席、对话性的缺失的现象。本文通过对于国内为农村新闻联播及我国“三农”报道中话语权现状的分析,进一步探究我国电视媒体中农民话语权的缺失现象及重建方案。
关键词:电视媒介
农民话语权
主体性
对话性
引言:
“野蛮,无知,落后,贫穷,不讲卫生”,这就是现代都市人从媒体中得到的农民形象。伴随着轰轰烈烈的城市化运动,农村越来越多成为很多人记忆中遥远的家乡了。聚焦今日的大众传媒,我们能看懂政府对农村的文件,学者对农村问题的高见,精英阶层,中间阶层借助其强大的社会角色各自发表对农民问题的看法,而唯独听不到,看不到这场讨论的主角——农民的声音。
在“三农运动”的浪潮中,农民像是一个需要被社会拯救的弱者,我们把他放在镁光灯下,熙熙攘攘的人群居高临下的对他品头论足,大家对他施以同情,进行各种各样的猜想,甚至挖掘发生在他身上的奇遇,人人一副尽全力帮他的样子,但却没有让他亲自说出“我到底需要什么”。他甚至不知道自己已经成为大家讨论的焦点。传媒的发达并没有让农民摆脱属于被媒体边缘化的民滚,他们依然属于传播学上的“弱势群体”(缺乏参与传播活动的机会和手段,缺乏接近媒体的条件),主要数?
被动的,无条件的接受来自大众媒介的信息,他们常常无法得到自身密切相关的,有价值的信息。
虽然每一个时代对“人民”,“民众”这些概念会有不同的解释,但无论如何,在当代中国,占总人口70%以上的农民应是“人民”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最值得我们尊敬的那一部分“人民”。如果单从他们历代为社会作出的重要贡献看,他们甚至比社会上的其他任何一个群体都更拥有说话的权利。然而这个人口最多的群体却是世界上声音最弱的群体。电视媒体作为中国影响力最大,受众最多的媒介,理应在关注农民,农村,农业这“三农问题”中大有作为,给与农民相应的表达渠道与话语空间。本文以话语理论观照电视的“三农问题“报道,通过研究分析农民作为“三农问题”的主体,其享有的话语权状况。本文将通过对于国内为农村新闻联播及我国“三农”报道中话语权现状的分析,进一步探究我国电视媒体中农民话语权的缺失现象及重建方案
正文:
1.
我国农民群体与电视媒介:
1.1繁荣的媒介市场与冷清的农民媒介: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我国的媒介市场也已呈现出异常繁荣的景象。尤其是在传播媒介电子化、网络化已非常发达的环境中,媒介发达带来信息绝对量的增加是惊人的,信息爆炸所产生的信息海量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冲击着社会。媒介种类和数量都有极大的增长,特别是有线电视、卫生电视别字很多啊
、网络等新兴电子媒介有线电视、卫星电视为什么是新兴电子媒介?依据何在?
的兴起,让媒体大战风起云涌。
晨报、早报、日报、晚报、周刊层出不穷,各电视台更是想尽办法开办各类专业化频道来争夺市场。同时新闻媒体的传播方式似乎也由传者本位转为了受者本位,在满足受众需求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这段话很虚、很空洞。
众所周知,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百分之七十是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三分之二,从传统上来讲是一个农业大国。这是论文,数据要注明出处,否则就不能使用。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国的现代化,“三农”是一个首要的问题,也是我国加速现代化进程中的关键所在。
然而,相对于我国媒介市场而言,理应占据大量市场份额的农村媒体现状则显得异常冷清。
首先,农村市场媒体选择则比较单一,没有哪家报纸可以深入农村,而且农民也没有报纸阅读的习惯。有的地级城市除了城市发行的晚报外,还有针对全境的日报,其实这类报纸虽然发行全境,但实际上仅限政府、企业机关,一般老百姓是看不到的。《农民日报》在农村更是没有市场。所以农村几乎没有报纸媒体可供农民选择;其次电视媒体不仅分散,而且普遍收视率低。农村可以接收的电视信号有限,一般是在两个极端,一是中央级的,再就是地级和县级的。现在很多农村都已经架上有线电视了,觉得你的文章里很多数据、说法没什么根据,拍拍脑子想当然的结论。
虽然在报纸、电视、广播、网络这媒体四大类中,在农村普及和最有影响的也就电视,但专门针对农村受众的电视类节目却实在少得可怜。在全国3000多家电视台中,开办对农(农村、农业、农民、农工)栏目只有1%。数据来源?换句话说,注释呢?
同电视节目一样,广播节目针对农村的也没有多少,其在农村建设中所起的作用更小。虽然目前我国农村几乎看不到报纸,但事实上,通过调查发现,农民是特别需要农业技术、科技农产品市场行情和医疗卫生方面的专题报纸的。你的调查还是别人的调查?你自己的调查那么要对这个调查过程、问卷设计都要进行概述。别人的调查就要写出谁谁谁、什么时候做出的什么调查!
除了受文化程度和资源的限制,农民较少用网络来表达自己的声音外,无论是报纸还是广播电视,真正专门为农民服务,替农民说话的可谓凤毛麟角。甚至,一些偏远地区的农民,仍然难以与外界沟通。
1.2农民群体对于电视节目的偏好与需求:
农民对媒体的信息需求是多方面的,但是因为受到教育条件和经济条件的限制,农民在客观上被报纸、网络等媒体所排斥。而电视作为以图像和声音传播为主的媒体,看得见,摸得着,不仅消除了文字需要接受教育才能理解的间接性,并且将最大多数的民众纳入到它的视野中。因此,对于农民而言,电视比其他的媒体更有吸引力,而且逐渐成为他们获取新闻和各种知识,休闲娱乐以及实用技能的工具。
1.21
农村受众信息需求的一般状况:
根据2002年全国电视观众抽样调查,我国农村电视观众占据了观众总数量的61%,人口数量为6.52亿,根据收视行为调查,农村观众接触各媒体的情况:电视95.7%,报纸17.2%,广播12.2%,杂志13.0%,互联网1.0%注释呢?数据来源呢?
,根据这个数据可以看出电视媒体传播的信息对农村观众的巨大影响力。与城市人口比较,不论从娱乐休闲的角度看,还是从学习宣传的角度看,农村人口对于电视有更高的依赖程度,电视节目在农村中的作用要比城市更大。
2003年,中国农业大学媒体传播系组成调研组到我国中西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云南思茅地、陕西宝鸡陇县、山西运城、河北深州、安徽芜湖等地5个省市9个县区30多个乡村的近400多农户进行调研,调研结果表明:电视是农户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出处?!
这个结果与南京师范大学在2000年针对苏南经济较发达地区1458分农民问卷调查的结果相同。但同时,我们也发现,在中西部地区,电视在传播实用技术类信息时,没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电视更多的是充当的是娱乐休闲的作用[1]看过给你们的要求了吧,脚注不是尾注!
。
2005年2月13日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电视虽然在农村的拥有率高达96%,但是电视频道资源利用不足,东部平均收到的台数为9.42,中部为8.76,西部为7.25。农民收看的电视台中绝大多数为地方台[2]。
由上述的调查资料,可以很明显的看到,在农村,电视是最容易被理解和接受的媒体,农民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就是电视。
1.22
农民的电视节目偏好:
根据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及苏南地区经济较发达地区的调查显示:无论是经济欠发达地区,还是经济发达地区,这些地区的农户最需要的信息种类集中表现为四大类信息:宏观类信息——政策、法律、法规等方面的信息;实际操作类信息——新技术、新品种等;市场类信息——农产品价格、销路、供求等信息;科技知识类信息——科学文化常识、教育、卫生、健康等知识类。
从农村受众对电视节目内容的选择偏好来看,农民最关注的信息是政策、法规等方面。因为一个减轻农民负担的减免农业税的政策常常会关系到农民一年的经济收入。不同的是,苏南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农民除了关注政策法规类的信息外,不太热衷新技术和科技知识类的信息,对市场类信息比较看重。而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农民除宏观类信息外,比较偏爱实用技术类和科技知识类信息,最后才是市场类信息。当然,如果按照不同收入类型农户需求信息的情况看,中西部与东部地区的相同类型农户的信息需求没有太大差异。低收入型和中等型农户比较偏爱实用技术类和知识类信息;相对富裕些的农户比较偏爱宏观政策类信息和市场信息类信息。天气预报、国内新闻、电视剧、国际新闻、电影、大型直播类节目、综合文艺类节目、新闻评论类节目、法制类节目、歌舞音乐类节目是观众收看较多的前十类[3]。
另外,我们还发现,无论是贫困农户还是富裕农户看电视的动机主要娱乐和消遣。他们大都偏爱影视和文艺节目,其次是农村政策类,再次是文化知识类、市场信息类的信息。电视所提供的文化知识类和市场类信息之所以排在后面,主要原因之一是电视所提供的这些信息与农村受众的需要相差太远,不是过时就是实用性差。村民喜欢影视和娱乐节目的原因有三,第一,文化程度普遍不高,特别是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15岁及15岁以上人口文盲、半文盲率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3个百分点[4]。
从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出,中西部地区的农民文化水平普遍不太高,不要照抄,你什么时候做过调查了?!到处都是我们发现,我们可以看出之类的话语!
比如,国家级贫困县陕西陇县下辖10镇5乡240个行政村,总人口25万人,在全县从事农业劳动的人口中70%是小学文化程度和文盲,28.9%的农民是初中文化程度,2.1%的农民是高中文化程度。多数地区虽然初中文化程度占多数,高中文化程度的农民也不多,约占1/3[5]。经济较为发达地区农民的文化程度虽然较之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文化程度普遍高一些,但是与城市人受教育的情况还相差较远。文化程度的高低对选择和利用信息的能力有直接的关系。调查显示,文化程度较高的农村受众对于电视台播放的科教节目,如农业新技术、科学探索等节目基本能够看明白,少数完全可以看明白,而相对文化程度较低的农民多数回答为“不明白、看不懂”。可见提供通俗易懂的科教节目,才能较好地提高信息的利用率。
第二,在所有类型的电视节目中,农村受众对于电视中的娱乐节目兴趣最浓。影视娱乐性节目不仅生动有趣、直观形象比较容易接受,也能使农村受众获得比知识类信息多的信息量。多数农村受众距离城镇较远,他们接触娱乐节目的机会与城市受众相对较少,因而,电视所提供的各类文化节目,特别是影视娱乐节目对其生活的影响最大。影视娱乐节目具有潜移默化的功能,收看影视娱乐节目农村受众不仅与城市受众一样获得了愉悦和快感,同时,他们还接触到了一个新的世界,感受到现代化(器物现代化、观念现代化)的空间[6]。
2.
电视媒介中的农民群体:
2.1当前全国“三农’’节目的现状分析
一方面是电视的强势力量和电视在“三农”报道中应尽的责任,而另一方面却是电视“三农“报道的不尽如人意。这个表现在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
2.1.1数量分析
截至2005年5月,在全国的1254套的电视频道中,专业对农电视频道只有五套,即中央电视台第七套军事/农业频道、山东电视台农村科普频道、吉林电视台乡村频道、河北电视台农民频道、山东临沂电视台农村科普频道;省级电视台对农专栏节目也不足20个。其节目播出时长、分布时段和都市节目相比,简直是昙花一现。除中央七套每天播出对农节目达六小时外,其他几家办有对农节目的电视台,每周一期的节目一般时长只有30分钟,最长只有50分钟。更严重的是,经济利益导向和媒介受众定位的趋同还挤掉了原有的对农媒介。以江苏省为例,江苏电视台的对农节目《乡间彩虹》停办,江苏三大主流媒体中,只有江苏电台的《农村节目》硕果仅存。一方面是巨大的人口基数和永不枯竭的报道资源,另一方面是区区5个频道和不足20个对农专栏,据国家广电总局的相关统计,在我国电视节目中对农节目仅占0.4%。即使是“三农”问题报道的所属资源,也在播出时间和刊载版面上被边缘化:播出时间多数安排在农民根本不可能收看的清晨或者中下午,而农民看电视的黄金时间18点到21点,没有一档高质量的对农节目。引用实在是太多了,几乎大段大段全是引用的,既然都是引用的,那么应该讲简略而不是这么详细,你自己的观点、论述才是正文之重!
【7】一方面是广阔的市场、急切的需求、重大的责任,另一方面是“四少”:传媒少、栏目少、节目少,时间少。两方面极不对称,这种不对称又与娱乐节目的铺天盖地之势形成巨大的反差,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这种对象受众的极大与表现窗口的极小之间的矛盾,无疑是今天电视传媒巨大的尴尬和遗憾。
对此,浙江传媒学院黄鸣刚不得不指出:“中国的电视市场日益扩大,但是农村电视节目所占有的份额却在缩小,包括中央电视台在内的多数电视台的农村节目比例都在相对下降。2003年6月在央视推行的‘末位淘汰制’使得12个频道的lO个栏目从电视消失,其中《农业新闻》这个少有的为9亿农民服务的节目也包含其中。在惟收视率是图的现在,农民这个最大的群体却正在失去他们的表达场域。”这些数据印证了方晓红的结论:“农村受众是信息传通领域的弱势群体,农村受众在信息资源的享受和利用方面、接收工具的拥有量方面、媒介消费时间方面、接受及处理信息的能力方面、表达意见的自我意识方面,均明显弱于城市受众,这是当前我国农村传播所面临的现状。”论述出处?!还是和上面的问题一样,引用过多。
2.1.2质量分析:政策宣传多,排忧解难少
“三农”节目通常被媒体做成政策宣传、会议报道,记者写稿子,编辑编稿子,负责人审阅稿子时,并没有多少人首先为农民着想,想的更多的是让如何上边满意,这导致在对农报道中,充斥着农民最厌恶的官话、空话、套话、废话,官方媒体在各级官员视察农村工作时,也是做一条例行宣传报道。我们平时很少能看到农村题材的报道,即使有幸目睹,也是阳光灿烂、形势大好。“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新闻规则使农村题材的负面报道难以见报;同时,媒体记者“聪明地“屏蔽了农村的“垃圾信息”。于是,一些重要的农村社会问题被压制,甚至演化成悲剧时才被一些媒体所关注。也就是说,农民群体的意见能够得到表达,往往与比较极端的突发事件有关,如贫困生家长自杀,农民工因拿不到工资而集体上访或闹事,等等。《人民日报》评论文章曾尖锐地指出:一种人群如果因为所谓的影响力和距离关系,而渐渐被社会的主流记忆选择性地忽略,乃至淡忘,要等到下一次有新闻发生才能显示他们的思的问题:就媒体来说,如何能够在问题激化以前就能够将其凸显以引起社会和决策机构的关注?就农民来说,如何能经常性地通过新闻媒介表达自己的利益立场?必须指出的是,媒体在代表农村弱势群体的利益过程中,不仅仅是在他们权益受到侵害时投以关注,更重要的是,媒介应该体现其作为社会公器的功能,即通过合乎理性、有建设性的意见交流,来达成共识,促进问题的解决,起到政策讨论和信息传播的平台作用。【8】到这里为止,没见你自己有什么想法!这可不是论文,是文献综述了。
三.电视媒介中农民话语权的缺失:
3.1话语权:
话语权是目前文化与传媒研究中出现频率甚高的一个词。传统上,话语研究的主要领域是修辞学和诗学,主要研究演讲和文学艺术,古希腊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的典范性研究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随着印刷媒介和电子媒介的传播方式超越人际交流,话语概念及含义有了很大变化,其表现在,一是超越了对话语的工具性认知;二是研究角度的多元化取向。在对话语的认识上,西方马克思主义及其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以意识形态批评为中心),索绪尔、罗兰·巴特的符号学(以语言、文本为中心)以及后现代各种文化理论形成汇流,使话语成为当代文化与传媒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话语理论为当代文化研究和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后现代的视角。葛兰西较早从意识形态斗争的角度涉及话语及话语权的问题,他认为社会集团的领导作用表现在两种形式中——在统治的形式中和“精神和道德领导”的形式中。后现代思想家福柯进一步指出,人类的一切知识都是通过“话语”而获得的,任何脱离“话语”的事物都不存在,人与世界的关系是一种话语关系,“话语意味着一个社会团体依据某些成规将其意义传播于社会之中,以此确立其社会地位,并为其他团体所认识的过程。“”葛兰西的“领导权”、福柯的“权力话语”、哈贝马斯的“合法化”、罗兰·巴特的“泛符号化”、鲍德里亚“仿像”等思想极大地丰富了话语理论,为研究媒介话语提供了理论基础。而本文所涉及的话语权正是从媒介角度来论说的,是指公众运用媒介对其关心的国家事务与社会事务以及社会现象提出建议和发表意见的权利。
3.2电视媒介中农民话语权缺失的表现:
“话语权”是农民向国家和政府表达意愿和要求的权利,更是一种“权力”(人民的主人翁地位所决定的)。通过这一信息渠道,政府才能了解基层社会和农民的生存状态,储备大量的信息数据,作为政治系统运作和决断的依据;同时,农民也以此为基础,反馈自身的利益和需求,保障其基本的生存可能。大众传媒作为社会公共舆论机构,关于农民的信息传播,对树立其阶层的社会形象,引导其社会地位的确立,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应为农民的话语权的实现提供相应的渠道和更大的空问。然而,农民的话语权正在受到漠视和剥夺,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3.2.1话语空间的缺失
通过调查我们可以看到:电视媒介中提供“三农”报道的话语空间存在着“四少“:传媒少、栏目少、节目少,时问少。占全国人口70%的农民只拥有占全国电视节目中0.4%的涉农节目这组数据又是哪里获得的?
,在这样的话语空间要容纳八亿农民的声音,希望实在少得可怜。一个群体一旦无法通畅地向社会表达自我,实际上就失去了其话语权而无法确立其社会地位。就媒介话语而言,经济关系中的2/8原则可以被置换为这样的表述:拥有80%的购买力的那20%的消费者占有了媒介80%的话语空间和80%的信息资源;拥有20%的购买力的那80%的消费者占有了媒介20%的话语空间和那20%的信息资源。而那拥有20%的购买力的那80%的消费者中大约90%是农民。于是中国三大差距(城乡差距、地区差距、贫富差距)变成了四大差距(加上话语(话语权)差距)。
这正如孙立平所说:“弱势群体,他们掌握的资源很少,尽管可能人数众多,但他们的声音很难在社会中发表出来。”【9】生活在底层的农村弱势群体满怀期待大众媒介能成为上下沟通的桥梁,发出他们自己的声音,为他们提供所需的致富信息,但他们从媒介里看到听到的大多是以社会强势群体、城市生活为中心的话语,少有他们的声音和需求的信息。即使大众传媒有涉及“三农”的报道,在视角上也存在一定的偏差,农民发出的声音,经常在大众传媒的报道中“变形”,被以“城市人’’的角度加以玩味,许多内容最终成为违背农民本身意愿的负面报道。“在此信息泛滥的时代,失去了传播能力与传播工具,就等于失去说话与表达的能力,甚至导致自我本质的丧失,并且将自我形象的诠释权,拱手交于媒介掌控者的手中,而这样的权力关系,亦会落入弱肉强食的恶性循环中”。【10】如此现象一再反复,农民便会在心理上、感情上疏远甚至排斥媒体,从而形成一个隆圈:本来非常需要利用大众传媒赢得话语权的农民群体,却不愿、也不能利用媒体,最终导致自身无法在社会中发出声音,只能归于沉寂,失去了话语表达空间,成为大众传媒中的一个盲区。
虽然,随着“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西新工程’’的IliON进展?
,农村媒介资源的硬件条件得以改善,但农村弱势群体还是难以获得媒介话语权。
3.2.2话语内容的偏失
新闻传媒不仅给农民群体提供的传媒资源有限,而且总是有意无意地将他们置于社会注意力的边缘。反映在传播内容上:那些反映“主流人群”的价值观念、思想感情、生活方式的东西越来越多,而站在农民弱势群体的立场上关心他们的生存状态,反映他们的愿望、要求、呼声的东西却越来越少;在舆论导向上,那些鼓励超前消费、追求物质享受、互相攀比斗富的宣传越来越多,而提倡艰苦奋斗、勤劳致富、开拓进取的宣传却越来越弱;作为非目标受众的农民群体即便能够平等地拥有传播媒介,也未必能与“主流人群’’平等地拥有媒体所提供的信息服务,媒体的传播与受众的需求发生了明显的“错位”。如在一份《江西农村三地传播状况的调查》中你怎么得到这些数据的?哪里看到这篇文章的?
,作者就提供了以下一些数据:当被问到“你对三大媒体为农村、农民的服务如何评价“时,调查的三地(赣东、南、dE)768名农民中,对“内容设置”“不满意”和“很不满意’’的占44%,对“栏目设置”“不满意”和“很不满意”的占52%,对“表现形式”“不满意”和“很不满意”的占45.33%;被调查的1508名农民受众中84.67%的人认为有必要加强对农村的报道。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大众媒介提供的信息是与农民没有关系的,媒介上找不到与自己生活与生产密切相关的内容,每天接触的节目和内容,距离自己的实际生活和工作过于遥远,多是一些政策性、政绩性的官方报道、正面报道、帮扶报道、表层报道,少有批评报道,深度报道。对此,就有学者指出,如今的对农节目存在三种亟待改变的陈旧模式:说变化就忆苦思甜;挣点钱就小富即安;谈观念就居高临下。新闻媒体这种刻板印象和显失公平的报道,影响着受众对这些群体的态度和认知,使得这些群体处于不利的社会地位和思想地位,最终加大农村弱势群体和社会公众之间的距离和隔阂。一个公平和公正的报道,要消除对弱势群体的漠视、歧视和敌对,消除新闻工作者对弱势群体的“刻板印象“和“固有成见”。
3.2.3农民主体性的缺席实例呢?有没有数据呢?
谈到“三农”报道,农民理所应当是被表现的主体,因为农民是“三农”的主人和“主角“。然而农民以主体身份出现在电视“三农“报道中的情况并不多,农民角色被有意无意地被边缘化、配角化了。这具体又体现为两多两少,即农民被动引导多,主观能动少;党政干部多,普通农民少。这些报道尽管在谈农民,但主题是在强调各级政府及各种团体、组织对农民的引导和帮助。即使是最基本最常规的生产活动中,都少不了作为主角出现的“引导者”的形象。以农业部门或地方政府为“主角”的报道占据了“三农刀问题报道的大部分,领导新闻和二手资料偏多;许多媒体,一提到“三农“问题,主角基本是领导干部,谈的大多是工作成绩。
由于记者由于和政府部门的接近性,往往会形成一种报道的惯性,会不由自主地站在部门的角度,而把农民置于陪衬“红花”的“绿叶”位置。虽然,报道适当反映党和各级政府对农民的指导本无可厚非,但长此以往,农民势必会被定位成事事须引导、不善思考,缺少主观能动性,缺乏独立自主性的群体。在持续多年的纠缠中,“农民”因其缺乏自我表达的能力,而使自身长期处于一种潜在的话语资源缺乏的地位。“农民”在主流叙述话语中的“他者”地位,也因之而确立。由于大多数时候农民都只是被言说的对象,以“他者”的形象出现,“三农”报道存在较为明显的主体视角缺陷,由于农民在这场讨论中自己不在场,农民自己的声音、要求、感受不能够被直接表达出来。“失去媒体权力者,不但会造成自我定义的丧失,同时也只能接受‘被忽略’、‘被定义’的宿命。”
3.2.4对话性的缺失和上一个批注同样的问题。
众所周知,媒介是个社区,是一个不同阶层进行沟通、交流的渠道,作为公共空间,大众传媒可通过各方信息表达与利益协调,实现权力机构与公众、权力机构内部系统之间以及公众各群体之间的全方位沟通(这种沟通是信息的双向传递、接受、交流和分享),以促成相互之间的了解、共识、好感与合作。这时,政府与公民之间不再是简单的灌输与接受、宣传与听从的关系,而是一种基于民主的互动,而媒体的作用则是在国家发展与社会公众发展并重的前提下,通过民主对话、民主协商实现组织与个人的“双赢”。
然而,在众多的“三农”报道中里,通常是领导、政府或专家学者唱独角戏。所有关于农村问题的讨论都发自城市,大多数农民都没有发言权,他们的命运决定于城市人怎样看待农村问题,这是一个悖论。与此同时也形成了这样一个怪现象:所有政治人物、所有媒体都在谈论农民,而农民自己不在场、不知情、没参与!而且,“三农“报道更多的是实施“上情下达”的功能,很少履行“下情上达”的责任。因此,在传统的“三农”报道中,农民往往以纯客体、纯对象为人们所认识。
在传播形式方面,传受者地位没有改变,仍多为“面向农民”的“单向传播”。媒体对于受众反馈也只是作“例行公事“式的回复。因此,“三农”报道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传而不通”的情况,大量的“三农“新闻传播资源被浪费,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在于“三农”报道没有注意农民受众的接受心理,没有重视农民受众的反馈。吴志斌和陈青的调查显示,46.1%的农民表示从来没想过与农村栏目取得联系,有这种想法但没有付诸行动的占44.3%,而真正联系过的仅占9.6%;而在这些有过联系的农民当中,认为答复不满意的占57.3%。【11】
四.让农民的声音在屏幕上响起来:这可不像论文的标题,而是口号
4.1以科学的发展观看待农民话语权:
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全面、协调
可持续发展。当今中国的城市与农村必须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发展。在中国,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国家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没有农民的民主权利就没有国家的稳定安康。邓小平同志早就说过:“中国社会是不是安定,中国经济能不能发展,首先要看农村能不能发展,农村是不是好起来。
新闻媒体是国家的喉舌,是共产党执政的重要力量,也是推动社会科学发展的动力。一定要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也要有从长计议的战略目光,关注“三农”问题,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的和谐发展。加大农村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坚持以人为本,反映农民的呼声和愿望,给农民更大的话语空间,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同时也要看到,“三农”问题的不断解决,农民民主权力的落实,也会促进和帮助电观媒体事业长足的发展。
4.2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对待农民话语权:
马克思主义认为,“求真”就是要从真实情况出发,探索、发现并遵循客观规律。务实,就是把按照客观规律作出的决策付诸实践,真抓实干,取得成效。
求真”和“务实”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在拥有9亿农民的中国,农民的话语权不光是农民的问题。如果有一天农民彻底丧失了话语权,中国也不可避免会成为一个无声的国度。面对处于弱势地位的农民,我们电视蝶体要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帮助农民赢得述说真话、倾诉真情、表达心声的机会。去年春节前,按党中央国务院的指示。新闻媒体纷纷发起了大规模的为农民工讨工钱的宣传活动,使得不少农民工“欢欢喜喜过个年
。这个事例说明,农民的呼声和愿望一旦转化成媒体的语言,它的力量将是巨大的。现代传播学认为,受众都有一种求尊心理,即希望得到传播者的尊重和关爱。当新闻媒体以“平民视角”与“人文关怀”展现农民的生活环境和生存质量,呼唤社会的公正与平等.维护农民的权利与尊严.急农民之所急,想农民之所想的时候,一方面,媒体为农民提供了说话的渠道和空间;另一方面,农民感到得到了尊重和理解,就会把对农节目当做“自己人,有什么心里话都会毫不犹豫地掏给你。电视媒体一旦突破了单向传播,何愁没有受众市场?没有经济效益?
4.3听农民说话,为农民说话,说农民的话:你提出的解决办法太虚了,空洞无物,错是没错,但是说了等于没说,而且这些根本不是你的观点,是党中央、国务院的政策方针。
电视媒体是信息知识的传播者、政策的宣传者。有责任为广大农民提供必要的话语空间。电视工作者要经常深入到田间村头.做农民的忠实听者和知心朋友,与农民朋友直接对话,让他们真实表达自己的情感,通过倾听了解农民的内心世界,分享他们心中的点点滴滴,掌握他们的所思所想。而且,要进一步关注他们的生存状况.承担
为民请命”的社会责任
当农民的利益受到侵害的时候,电视媒体要用自身强大的声音“代农民立言
,形成舆论影响和社会声势。呼唤社会的公正与平等,维护农民的权利与尊严,化解社会矛盾。针对农民文化层次普遍偏低的情况,要尽量使用农民听得懂的语言,采用农民可以接受的方式,通过丰富的画面和同期声,增强可视性,使党的对农政策得以落实,使农村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以及政治文明得以和谐推动,使农民的生活更加文明与发展。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和注释是两码事,两者都要有,缺一不可。
【1】哈贝马斯.公域的结构性变化.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2】孙占国.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
【3】[美]施拉姆.大众传播媒介与社会发展.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
【4】
喻国明.传媒的影响力.南方日报出版社,2003
【5】陈
默.电视文化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6】陈燕等著.传播学研究方法.科学出版社,2002.6
【7】胡黎红。电视与农村发展问题探讨.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1):39.
【8】汪凯.转型中国:媒体、民意与公共政策.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157。
【9】孙立平.断裂一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68-69。
【10】管中祥.传播权力、弱势发声与市民社会形成.中国新闻研究网。2002-08—21。
【11】吴志斌,陈青.农业电视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一一从山东农村相关收视调查说起.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4(6):46.
篇3:福瑞至天然冷媒介绍
福瑞至天然冷媒介绍 本文关键词:福瑞,冷媒,介绍
福瑞至天然冷媒介绍 本文简介:福瑞至E冷媒(ER-445)简介ABRIEFINTRODUCTIONTOFREEZEEREFRIGERANT一、时代的召唤为了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保护臭氧层并减少温室效应,1987年生效的《蒙特利尔议定书》要求强制性逐步淘汰氟制冷剂,含氟量为高级的制冷剂(全氯氟烃)被含氟量为中级的制冷剂(氢氯氟烃)
福瑞至天然冷媒介绍 本文内容:
福瑞至E冷媒(ER-445)简介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FREEZE
E
REFRIGERANT
一、时代的召唤
为了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保护臭氧层并减少温室效应,1987年生效的《蒙特利尔议定书》要求强制性逐步淘汰氟制冷剂,含氟量为高级的制冷剂(全氯氟烃)被含氟量为中级的制冷剂(氢氯氟烃)替代;含氟量为中级的制冷剂被含氟量为低级的制冷剂(氢氟烃)替代;含氟量为代级的制冷剂最终被无氟制冷剂替代。
2007年9月,经修正的《蒙特利尔议定书》明确提出2030年完成其淘汰。并规定:2013年发展中国家含氟量为中级的制冷剂生产和使用分别冻结在2009和2010两年平均水平。2015年在这一冻结水平上削减10%,2020年削减35%,2025年削减67.5%。2030年实现除维修和特殊用途以外的完全淘汰。
目前全球范围内广泛使用的R410A虽然ODP(臭氧层破坏潜值)为零,但其GWP(温室效应潜值)与含氢氯氟烃不相上下,仍属于《京都议定书》明确要求减排的温室气体。且R410A专利权被杜邦、霍尼韦尔、大金等少数外资企业所掌控。我国空调企业所使用的R410A因专利费而被附加了高额的替代费用,迫切需要我们研发使用中国人自己的环保、节能且低成本的新型制冷剂。
有鉴于此,中国环境科技出版社(国家环保部唯一企业)、南京炼油厂有限公司、南京理工大学与赛伯乐盛唐集团,出于环保、节能的全球义务和社会责任,以研究中国氟替代战略和实施氟替代应用技术解决方案为战略目标,政企联手,校企对接,教产合作,在南京成立了合资公司—江苏福瑞至环保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研发生产了以ER-445A为代表的ODP为零、GWP几乎为零且高效节能的福瑞至系列E冷媒。
二、绝佳的特性
(一)天然环保
福瑞至E冷媒为纯天然节能制冷剂,取自天然成分,来源纯正,深度净化,精密配制,不损害臭氧层(ODP为0),无温室效应(GWP几乎为0),为完全环保的环境友好型制冷剂。
(二)高效节能
凝固点低,蒸发潜热更大,使得单位时间内降温速度更快;等熵压缩比功小,使压缩机工作更轻松,延长压缩机的使用寿命;分子量小,流动性好,输送压力更低,减小了压缩机的负载。福瑞至E冷媒单位容积、单位质量的制冷量极大,冷凝器和蒸发器的换热性能高,缩短压缩机的制冷时间,在制冷效果一样的情况下,平均节电率达15%-35%!可有效降低系统运行成本。投资回收期短。
(三)制冷优质
福瑞至E冷媒单位质量的制冷量更大。大大提高了冷凝器和蒸发器的换热性能,有效缩短了压缩机的制冷时间。
(四)省钱省量
按重量计,福瑞至E冷媒的用量只是R22、R502
、R404、R406
的45%左右,更为经济。例如,1.5匹空调使用原来的制冷剂(R22)需要1000克,若使用ER-445纯天然节能制冷剂则需450克;一个10平方米的冷库,使用原来的制冷剂(R22)
需要12公斤,使用福瑞至E冷媒只需要4.9公斤。
(五)广泛适用
福瑞至E冷媒根据家用空调、汽车空调、中央空调、冷藏车、冰箱等制冷系统的个性化需求,均开发有适用性很强且对酷热气候具有独到适应性的产品。
(六)油混率高
福瑞至E冷媒的油混率极高,与所有常用冷冻润滑油(矿物润滑油,合成润滑油)兼容,无毒,对金属的耐油橡胶均无腐蚀性;而许多制冷剂需要专门配套的制冷剂润滑油,如使用不当,就会出现问题,使用天然制冷剂可防止出现制冷剂和制冷剂润滑油不兼容造成的问题。
三、竞争的优势
目前,格力集团成功推出了以纯丙烷(R290)为工质的碳氢制冷剂,且建设了全球首条R290分体式空调示范生产线。美的也推出了R32和R161制冷剂产品。与其相比,福瑞至E冷媒(ER445)具有以下竞争优势:
(一)与格力R290单元组方相比,福瑞至E冷媒采取多元组方,根据组元的不同物理化学特性进行科学编配,实现了最大化的节能效果(平均比格力R290高15%)。且通过对不同成份、不同混比的有效控制,以及相应的应用技术处理,大大提高了使用安全系数。
(二)与美的R32、R161相比,福瑞至E冷媒的GWP(温室效应潜值)约为2,而R32为650,R161为10。且R32与R161燃烧产物中含有腐蚀性很强的氢氟酸,对人体有害。福瑞至E冷媒因属天然工质,燃烧产物只是水和二氧化碳。
(三)不同于格力R290和美的R32和R161,福瑞至E冷媒针对家用空调、汽车空调、中央空调等不同的工况标准和使用要求,开发有系列化个性产品,并配有相应的应用技术解决方案,针对性、适用性更为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