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范文 方案 计划 总结 报告 体会 事迹 讲话 倡议书 反思 制度 入党

读《细节决定成败》有感

日期:2020-08-28  类别:最新范文  编辑:一流范文网  【下载本文Word版

读《细节决定成败》有感 本文关键词:有感,决定成败,细节

读《细节决定成败》有感 本文简介:读书札记----读《细节决定成败》有感“细节决定成败”,“细节”也是成就一切事业的秘诀,小到个人前程,大到企业兴衰,无不与“细节”休戚相关。企业兴衰虽然取决于经营方略与决策,但是任何经营方略与决策的制定都离不开“细节”,忽略“细节”,就有可能导致方略和决策的失误,最终导致企业经营的失败。在人群中,想

读《细节决定成败》有感 本文内容:

----读《细节决定成败》有感

“细节决定成败”,“细节”也是成就一切事业的秘诀,小到个人前程,大到企业兴衰,无不与“细节”休戚相关。企业兴衰虽然取决于经营方略与决策,但是任何经营方略与决策的制定都离不开“细节”,忽略“细节”,就有可能导致方略和决策的失误,最终导致企业经营的失败。

在人群中,想做大事的人很多,愿意把小事做细的人却很少。企业缺少的不是雄韬伟略的战略家,是精益求精的执行者;缺少的不是各项管理规章制度的制定,是各项规章制度不折不扣的执行。许多企业的管理规章制度可谓样样具全,几乎无一疏漏,连国际最流行的质量运行体系ISO-9001、ISO-9002、ISO-9001-2008等也都达标通过,但是与海尔、海信、联想等优秀企业相比仍然有很大差距,究其原因,就是缺乏最完美的执行力。

“大礼不辞小让,细节决定成败”,“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我们必须改变心浮气躁、浅尝辄止的毛病,认认真真的注重“细节”,做好每一件“小”事。

一、提高执行力要靠自觉

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一个人浑身是铁又能打几根钉?任何一项使命的完成不能单靠个人,必须依靠团队集体的力量,而团队的良好运行,靠的又必须是每个成员的高度自觉,领导吩咐的任何一项工作任务,员工都不应该问为什么和怎样做,只能想方设法、千方百计的去完成。

(美)阿尔伯特.哈伯德曾写过一本书叫做《自发自动》,书后附有他100多年前写的《致加西亚的信》,这篇文章篇虽然只有2000多字,但却轰动了当时的整个欧洲世界。文章赞扬了把信带给西尼亚的罗文。大义是:在美国与西班牙战争爆发后,美国总统必须尽快与西班牙反抗军首领加西亚取得联系,但是加西亚藏在古巴的丛林里,没有人知道他的确切地点。有人告诉总统,有个叫罗文的人有办法找到加西亚,总统让人把罗文找来,把信交给他,罗文接到总统交给他的信,什么也没有说,只是把信紧紧的贴在胸口,三个星期后,把信交给了西尼亚。

阿尔伯特.哈伯德号召人们向罗文学习的,不仅仅是罗文如何冒着抢林弹雨,徒步走到一个危机四伏的国家,把信交给西尼亚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更需要学习的是他对上级的托付,不讲条件、不计报酬、立即行动、全心全意完成任务的敬业精神。我们企业的每一位员工,都应该发扬罗文一样的精神,做罗文一样的人。

二、提高执行力要靠纪律

任何一个团体,任何一个队伍都必须有铁的纪律,没有纪律的团队是散沙一样的团队,散沙一样的团队是不能打胜仗的。

一个企业就是一个团队,这个团队必须有统一的意志和步伐,没有按照统一的意志办事的行为必须受到有效的遏制,否则就会失败。比如一个乐队,各吹各的调、锣齐鼓不齐,就不可能奏出美妙音乐,只有各个乐手都按照统一的节奏和旋律同时演奏,才能演奏出醉人的乐章。

团队的力量是巨大的,有时甚至可以达到1+1>2的效果。记得在1808年法兰西进攻西班牙,拿破仑帅部齐步走跨过一座铁索桥时,就是因为没有考虑到齐步走共振的力量,结果部队齐步走产生的共振果然使大桥轰然坍塌,官兵死伤无数。如果当时拿破仑想到了部队齐步走会产生共振的“细节”,不让部队齐步走,而是散步走,就可以避免悲剧的发生。这虽然是一种物理现象,但却生动的说明了团队力量的巨大。也道出了“细节决定成败”的大道理。

三、提高执行力要靠“细节”

一只老鼠可以弄死一头大象,任何一个“细节”的疏忽都可能导致企业在竞争中的失败。一项工作的成败不仅仅取决于事前计划,更在于计划后的执行。如果执行得不好,再好的计划也只能是纸上谈兵。

公元前260年(赵孝成王六年),秦赵交战时赵括因只善于纸上谈兵,结果断送了赵国40余万将士性命,成为千古笑柄。“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所以我们不论从事任何工作,都必须求真务实,并在执行过程中注重“细节”,切忌纸上谈兵。

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社长说过:“丰田汽车最为艰巨的工作,不是汽车的研发与技术的创新,而是在生产流程中技术工人对每一根绳索不高不矮,不偏不倚,没有任何偏差的摆放和操作。”要让时针走的准,必须控制好秒针的运行。在我们平时工作中,不论执行任何一项工作任务,面对任何一项工作,“细节”都不容忽视。只抓重点是不够的,必须从每一个“细节”做起,从被动心态转变为主动心态,把遵纪、敬业、爱岗当成自己的使命。决不能耍小聪明,而是要从细微之处脚踏实地的去完成任务。

在企业管理中有一个大家都很熟悉的木桶理论:一个木桶的盛水量不是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一块木板,企业要提高执行力也不是哪一个部门、哪一个人的事,是全体员工的共同行为。

在我们的实际管理工作中就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个别员工上班迟到、早退,喝茶、聊天,做事粗粗拉拉、敷衍塞责,不按时完成工作任务等,而且还以为这点“小事”无关大局,其实不然,如果不认真检点这些行为,反而为这些行为去寻找借口,其危害必然是一只老鼠坏了一锅汤,严重的影响着企业的发展和事业的成败。

管理创造效益,细节决定成败的管理理念必须深刻的融入到我们日常各项管理工作中,坚持对“细节”管理的深度,坚持一切以“细节”管理为宗旨开展工作,全体员工共同重视“小事”,关注“细节”,从“细节”入手,从“小事”做起,把简单的“小事”做细,做实,做精,做透,细中见精,小中见大,一切围绕“细节”,在“细节”上寻找管理漏洞,在“细节”上完善企业经营规则,在“细节”管理上寻找切入点,抛弃过去落后粗放的管理习惯,从细小的事做起,做心细的人。一个企业的成功本就是“细节”的积累。只要我们时刻牢记,“细节决定成败”,就不信我们的企业不能做强做大!

刘丽华

2010.12.12

篇2:《史玉柱自述我的营销心得》读后有感

《史玉柱自述我的营销心得》读后有感 本文关键词:自述,有感,读后,心得,营销

《史玉柱自述我的营销心得》读后有感 本文简介:中国民营企业家中的“奇葩”——读《史玉柱自述:我的营销心得》有感史玉柱,安徽怀远人,22岁浙江大学数学系毕业,进入安徽统计局工作,5年后27岁深圳大学软科学系硕士毕业。在深圳受改革开放思想的影响,毕业后依然弃政从商选择下海创业,凭着一款电脑打印软件挣得第一桶金,创建巨人,33岁便入中国富豪榜。快速成

《史玉柱自述我的营销心得》读后有感 本文内容:

中国民营企业家中的“奇葩”

——读《史玉柱自述:我的营销心得》有感

史玉柱,安徽怀远人,22岁浙江大学数学系毕业,进入安徽统计局工作,5年后27岁深圳大学软科学系硕士毕业。在深圳受改革开放思想的影响,毕业后依然弃政从商选择下海创业,凭着一款电脑打印软件挣得第一桶金,创建巨人,33岁便入中国富豪榜。快速成功之后又败走麦城,后又悄不生息地站起来,成为中国民营企业家中成功的典范。“中国没有乔布斯,美国没有史玉柱。”史玉柱跟乔布斯成为美国成功企业家一样成为中国的“奇葩”民营企业家。

关于史玉柱的经历,之前也有了解过。拿到这本书,用了四个晚上算是看完了。虽然这本书在体系编排上有些勉强,但是内容方面还是比较丰富的,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思考。这本书的书名是《我的营销心得》,但是却包含了史玉柱20多年跌宕起伏,功成身退,历经时间沉淀的商业智慧和人生感悟。史玉柱用最真诚、直率、朴实的语言回顾了创业以来的亲身经历和个阶段的思考,他独特而富有洞见的思考在启迪读者的同事,也为中国商界留下了一份弥足珍贵的商业思想记录。

从这本书中也可以读出史玉柱先生的人生经历,尤其是他第一次创业的时候。他的睿智、务实、实干、胆识,他对市场经济中机会的把握,都是他成功的因素。试想,在改革开放初期,有多少人能够感受到改革开放的春风?有多少人能够看到市场经济带来的机遇?即使感受到了看到了,又有多少人能够有胆识放弃官位只身冲入市场经济的海洋?而史玉柱先生就是一个睿智、有胆识的人,他在机遇面前毫不犹豫,果断选择下海,才有了今天的史玉柱。

对于营销的阐述,全书没有深奥的理论,铅华洗尽,朴实无华,在轻描淡写间道出营销的本质。“实际上搞营销只有一个核心问题,就是了解你的消费者。你把消费者研究透了,你的营销方案就出来了。所以过去,我们坚持的是这个,这一条路,不信权威,指导我们的唯一老师就是消费者。”如此看来,研究消费者才是营销的主要工作,而消费者行为和心理的研究更是重中之重。营销的目的便是创造需求。书中有许多史玉柱先生对于营销的理解,比如:“营销没有教科书,要靠自己摸索,体会。”,“最好的策划导师就是消费者。”,“教科书里的理论,有的有用的,但很多是没有用的,比如科学理论,教科书里面肯定是对的,但是像营销,这个东西它是没有标准的,它是很难验证的东西。那些理论,尤其是早期的时候,都是一些广告公司瞎编的,美誉度这个度那个度,一大堆衡量指标,都是骗客户、骗厂家多掏广告费的,这种我觉得没什么用。还是要实事求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等等。这些都可以看出史玉柱先生是一个脚踏实地干实事、敢于摸着石头过河的人,而这种人事最容易成的人。

史玉柱先生的做事风格书中也有多次提到,“同一个时间,我一定只管一件事”,“实事求是,自己多花时间去检验教科书中的理论”,“一定要抓细节”,“不要做超出自己能力的事,没有把握的事不要做”。这种稳重细致的做事风格,足以让我们每一个人学习,虽说起来简单,但做好了,便是一种人格魅力。

读完此书,感受最深的还是第六章,关于史玉柱先生的经验和教训。“我是一个中国著名的失败者。”只此一举,便可看出史玉柱先生的伟大。由于受到中国传统的教育,对于错误的态度,大家会感到丢人,不愿意提及甚至逃避。比如大家在股市上,套了就认输了,开始了一系列的错误,耽误了很长时间。做生意,很多人往往是在一件事上输了往往一蹶不振!但是史玉柱先生总是通过错误来得到经验,得到进步。史玉柱曾失败过,而且失败得混混烈烈,他觉得成功时总结的经验往往是扭曲的,但一个人失败后的总结教训才是最值钱的,所以他愿意跟人交流,谈他失败的过程和一些体会。

史玉柱经常会在微博上发一些人生心得,关于他对富贵的看法:“何为富贵?无需向别人折腰,则为贵;无需向别人伸手,则为富。因此,不能以地为高低论贵,不能以财富多少论富。巴结领导的官员,非贵人也;大量借贷的富豪,非富人也。真正的富贵之人往往在平民百姓中,媒体上的常客往往是不富不贵、富而不贵、贵而不富的三种人。”我从史玉柱先生论何为富贵?可窥见他内心明了什么才是真正的贵族精神。在他的自述文字里,我看到他骨子里藏着中国传统文化人的那些闪光的德性。史玉柱先生是个儒商,他正在努力成为一个真正的士,一个带侠客气息有社会担当的士,且带着一屡远古侠者之风。其实,他的价值观是很传统的,不论是风光如今日,或是落魄过往时。

通过此书,对于史玉柱先生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佩服之余,也明白了一个道理:“你如何对待别人,别人就如何对待你。”难怪史玉柱的团队在他落魄时没有离他而去呢。

华中大区营销与服务中心

陈波

2013年10月30日

篇3:观看警示教育片《高墙悲歌》有感

观看警示教育片《高墙悲歌》有感 本文关键词:教育片,高墙,悲歌,有感,警示

观看警示教育片《高墙悲歌》有感 本文简介:观看警示教育片《高墙悲歌》有感——XX煤矿XXX2016年X月X日,矿组织中层以上管理人员观看了警示教育片《高墙悲歌》,片中分三段分别揭示了云南省景洪市交警支队原治安科科长周新、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滇东北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薛翼、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原县委书记杨国瞿的堕落轨迹。他们三人的“事迹”也完美的诠

观看警示教育片《高墙悲歌》有感 本文内容:

观看警示教育片《高墙悲歌》有感

——XX煤矿

XXX

2016年X月X日,矿组织中层以上管理人员观看了警示教育片《高墙悲歌》,片中分三段分别揭示了云南省景洪市交警支队原治安科科长周新、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滇东北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薛翼、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原县委书记杨国瞿的堕落轨迹。他们三人的“事迹”也完美的诠释了一个人从一念之差到本性迷失、再到胆大包天最终走上不归路的3个主要阶段。下面我将从这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感想。

一、一念之差,十年苦果——薛翼

薛翼在接受采访时说到:一定要坚持自己原有的想法,不能有一念之差,一旦有,必将导致走向犯罪的深渊。

每个贪赃枉法的官员都会经过这一步,俗话说:人之初,性本善,他们最初的理想应该是高尚的,要为人民服务,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终生,或者说平庸一点的,为养家糊口,为实现自我价值,但绝不会是贪图享受、奢靡成风、以权谋私。因为有了一念之差,尝到了禁果的滋味,才滋生了他们的私欲,让他们偏离了既定的人生目标,并且越走越远。也可以说一念之差是一个人走向堕落的最关键因素。

如何避免这一念之差的发生?我认为最重要、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努力提高个人修养、树立道德底线。要深入持久的开展以学习“三严三实”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教育活动,通过理论学习、警示教育等切实提高领导干部和各级管理人员的政治素养,从内心深处对违法违纪行为实现由敬畏、避而远之到不耻、互相监督劝勉的转变。不徇私、不枉法、不与人攀比、不吃拿卡要、不施小恩小惠、不搞山头主义、不行一念之差之事,凡事按章办理,凡事按制度执行,坚守住心中的一泓清泉,并以此为荣。

二、本性迷失,终入铁窗——周新

在对周新进行狱中采访时,她说到,自己也曾感到良心不安,但总是心存侥幸,抵制不了金钱和奢靡生活的诱惑,利用职务之便,非法谋取不义之财达49万元之多,终获牢狱之灾。

这不禁让我想起《长江七号》中那句反复出现的台词:不属于我们的东西,我们不能拿,要好好读书,长大要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多么朴实的一句话,教育孩子的话,但是多少大人“只是”用它来教育孩子。周新的堕落原因很多,但最根本的原因无疑是其人生观、价值观的腐变。片中说到刚到交警队的周新是一名工作努力、业绩突出的标兵、模范,但随着一念之差的发生——利用职务之便违规办证并从中获利,让她看到了另一个世界,一个充满钱权交易的世界,并迷失在那个世界中。从此,为人民服务成了一句口号,努力表现也成了谋权换利的噱头,所有的理想、目标都定格在了“钱”上,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古语有云:亡羊补牢,为时未晚!人生观、价值观的腐变是一个过程,就像周新说的也曾感到良心不安,一个人也不会一下子变成一个十恶不赦的混蛋。对于那些已经在路上的人,如何阻止他们越走越远?我认为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下功夫:一是要加强矿风建设,领导干部特别是领导班子成员、科队一把手要带好头,生活上不搞特权、工作中不开绿灯、私下里不搞团伙,以身作则,肃清一切不正之风,用环境去影响人。这就好比置身于一间干净明亮的大厅,会有一种无形的压力,迫使人们将那些“不拘小节”的陋习都收起来。二是要用好纪律检查这把利剑,反腐仅靠自觉、靠环境影响是远远不够的,还要真枪实弹严查严惩。要切实加强纪律检查队伍建设,配齐人员、完善制度,全方位、高频次的开展纪律检查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行政处分、经济处罚、诫勉谈话等多种手段对相关责任人员进行教育,引导其重新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

三、色胆包天,法理难容——杨国瞿

片中没有对杨国瞿进行采访,只描述了在给他上手铐、脚镣时他愣了三十几秒的一个细节。他没说话,也许走到他这一步,再多的忏悔都已显得苍白无力,他是无话可说,或者是不知从何说起。

杨国瞿在一次下乡调研时遇到了许春梅,并将其发展为情妇,后利用其县委书记的权利,将其调至县一中任职,与其生子后,迫于其逼婚将其杀害并分尸,试图逃过法律的制裁。这只是杨国瞿案发伏法的主要罪行,至于他的一念之差、观念腐变过程等等已无需深究。虽说苦海无涯,回头是岸,但到了这个阶段的人,往往都已经是罪痕累累了,他们不愿意回头,不愿意对自己犯下的罪行买单,于是,在侥幸心理的驱使下,他们胆大包天,做下了惊天动地之举,也使自己真正走上了不归路。

自古以来,杀人偿命、欠债还钱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结下了恶果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那么对于这个阶段的人,如何防止其种下恶果呢?我认为也应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加强对违法乱纪行为的查处,对社会造成强烈不良影响、对公司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对矿井生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或对他人生命安全造成巨大伤害等情节特别恶劣的,一律重处重罚,绝不姑息。同时结合开展警示教育活动,从心里上对违法违纪人员进行威慑。二是广泛宣传“坦白从宽、抗拒从严”、“法网恢恢疏而不漏”等理念,鼓励已经有了违法违纪行为的人员主动收手或在接受调查时主动供认罪行,争取从轻发落,这也是有效避免这些人走上不归路的一个重要手段。

四、腐败可耻、害国害企

纵观古今中外,任何一个政府的垮台都跟腐败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腐败害国毋庸置疑。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腐败同样是制约其安全、健康、高效发展的重要因素。例如一些安全员、质量员贪图蝇头小利纵容作业人员违章作业、施工方偷工减料,最终酿成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再比如一些企业管理人员错把手中权力当成宝,履行职责时推诿扯皮耍太极,行使职权却吃拿卡要显官威,直接导致基层办事难、业务效率低;更有甚者,一些企业领导胆大妄为,大量提拔任用亲属朋友,肆意挥霍公司财产,最终导致企业没落。在煤炭经济持续下行的今天,煤矿企业面临着生死存亡的重大挑战,如何在这场战争中活下来,省吃俭用、精简人员、优化工艺、加强管理等固然重要,但纪律检查工作也应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常抓不懈,而且要真抓实干、严查严惩,坚决杜绝腐败行为,多管齐下、多措并举,切实保障企业持续安全、健康、高效发展。

    以上《读《细节决定成败》有感》范文由一流范文网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一流范文网»最新范文»读《细节决定成败》有感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一流范文网 如对《读《细节决定成败》有感》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