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范文 方案 计划 总结 报告 体会 事迹 讲话 倡议书 反思 制度 入党

办公自动化应用师认证介绍

日期:2020-06-10  类别:最新范文  编辑:一流范文网  【下载本文Word版

办公自动化应用师认证介绍 本文关键词:办公自动化,认证,介绍

办公自动化应用师认证介绍 本文简介:办公自动化应用师认证介绍职业定义:办公自动化没有统一的定义,凡是在传统的办公室中采用各种新技术、新机器、新设备从事办公业务,都属于办公自动化的领域,它包括网络化的大规模信息处理系统。职业概况:21世纪的今天,科技飞速发展,电脑已经成为生活的重要元素,无时无刻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从办公、教育到娱乐、沟

办公自动化应用师认证介绍 本文内容:

办公自动化应用师认证介绍

职业定义:办公自动化没有统一的定义,凡是在传统的办公室中采用各种新技术、新机器、新设备从事办公业务,都属于办公自动化的领域,它包括网络化的大规模信息处理系统。

职业概况:21世纪的今天,科技飞速发展,电脑已经成为生活的重要元素,无时无刻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从办公、教育到娱乐、沟通,电脑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尤其是在网络办公领域,电脑更是功不可没,无纸化办公、视频会议、网上交易、资源共享、多媒体声像、远程教育……,处处都离不开电脑。因此,迅速掌握电脑知识、轻松驾驭电脑办公已成为广大网络办公用户的迫切需求。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微机、现代通讯设备等在办公室被广泛运用,这对办公室人员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文秘与办公自动化专业正是适应新时代的需求而开设的。根据调查掌握的情况看,目前我国政府机构、各类企业的办公室人员基本上是知识单一型的,严重缺乏综合应用型人才。在未来十多年内,新型的办公自动化与电子政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前景仍十分看好,他们将广泛就业于各级政府行政部门、制造、批发零售、贸易、金融证、保险、旅游、物流运输等行业,并在网站建设、系统管理与维护、政府行政管理、网络营销、网络银行、业务管理、交易服务等具体的业务岗位上,开展电子化的政府行政和商务经营活动。

职业资格:该职业资格共分三级:助理办公自动化应用师、办公自动化应用师、高级办公自动化应用师。

申报条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助理办公自动化应用师:

1、本科以上或同等学力学生;

2、大专以上或同等学力应届毕业生并有相关实践经验者;

二、办公自动化应用师:

1、已通过助理办公自动化应用师资格认证者;

2、研究生以上或同等学力应届毕业生;

3、本科以上或同等学力并从事相关工作一年以上者;

4、大专以上或同等学力并从事相关工作两年以上者。

三、高级办公自动化应用师:

1、已通过办公自动化应用师资格认证者;

2、研究生以上或同等学力并从事相关工作一年以上者;

3、本科以上或同等学力并从事相关工作两年以上者;

4、大专以上或同等学力并从事相关工作三年以上者。

发证机构:经职业技能鉴定、认证考试合格者,颁发加盖全国职业资格认证中心(JYPC)职业技能鉴定专用章钢印的《注册职业资格证书》。权威证书,全国通用。政府认可,企业欢迎。网上查询,就业首选。

考试时间:每年统考四次,时间为4月、6月、10月和12月。具体考试日期、地点、方式,由考生所在地的考试机构或培训机构另行通知。

收费标准:助理办公自动化应用师:报名费10元、认证费130元、考试费200元,培训费1280元。合计1620元。

办公自动化应用师:报名费10元、认证费160元、考试费240元、论文评审费200元,培训费1580元。合计2190元。

高级办公自动化应用师:报名费10元、认证费260元、考试费400元、论文指导与答辩费700元,培训费1980元。合计3350元。

前几项费用,各地不得擅自变更。培训费用,各地可做适当调整。

报名事项:报名时缴纳学历证书(或学生证)、身份证复印件各1份,并交2寸彩色标准照片4张。

篇2:20XX年自动化与信息工程系综治安全工作计划

2010年自动化与信息工程系综治安全工作计划 本文关键词:综治,工程系,工作计划,化与,信息

2010年自动化与信息工程系综治安全工作计划 本文简介:2010年自动化与信息工程系综治安全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为了进一步加强我系师生安全工作,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确保师生的安全,提高全体师生的安全意识,使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地开展,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围绕依法治校,创建平安和谐校园的目标,进一步加强责任意识,明确工作责任,完善管理制度,努

2010年自动化与信息工程系综治安全工作计划 本文内容:

2010年自动化与信息工程系综治安全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系师生安全工作,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确保师生的安全,提高全体师生的安全意识,使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地开展,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围绕依法治校,创建平安和谐校园的目标,进一步加强责任意识,明确工作责任,完善管理制度,努力探索创新工作,不断巩固成果。

二、工作目标

1、健全完善系部安全工作组织网络,建立健全安全工作各项规章制度,细化各项工作目标。

2、做好实训室设备的管理,做好实训室用电安全管理的规章操作。

3、要深入开展安全宣传教育和应急演练,加强隐患的检查与整改,不断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三、采取措施

1、加强领导管理、健全安全制度。

主任、书记具体负责安全工作。根据系部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各功能室设施及教育教学安全管理制度,并有专人负责,责任到人,力争使系部的安全工作提升一个新的台阶。

2、学习安全法规,增强法制意识。

本学期要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在各种场所,认真组织全系师生学习相关的安全法规,宣传安全法制的意识,努力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的意识。

3、严格操作规范,加强防范措施。

学期初在全系教师中宣传牢固树立依法办事、规范管理的意识,全系教职员工各项工作必须严格按规定规范操作,教师为学生提供的教学活动、公共设施、教学用品……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并严格按照教学常规来进行教学。

4、加强监督管理,消除安全隐患。

管理是安全的生命线,只有切实加强监督管理,才有可能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加强对课堂教育教学安全的管理、校外活动的管理,做到有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及时上报。

四、具体工作

(一)、思想教育方面

1、利用晨会、学生大会、升旗仪式等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2、利用校园板报、广播站、主题班会,教育学生注意安全,警钟长鸣。

3、每学期对辅导员安全教育工作进行全面检查,督促落实。

(二)、交通安全教育

交通安全教育是安全教育重中之重的教育,每学期进行一次交通安全宣传。

(三)学科安全教育

辅导员进行防火、防盗等防范措施教育主题班会,教师在教学中渗透安全教育。要经常对学生进行各种实验安全知识教育,严把实验安全关。

(四)、法制及安全文明教育

1、经常对学生进行有关安全方面的法制教育,增强法制观念,不打架、不骂人、不泡网、不敲诈、不玩耍有毒物品、不携带管制刀具。

2、经常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打闹、不追逐、不做有伤他人的游戏、不开过头的玩笑,不在危险建筑物旁逗留。团结友爱,互帮互助。

1、对安全意识淡薄,玩忽职守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依法追究有关的责任人。

2、对安全教育不重视,责任心不强,而造成学生伤害事故的,取消全年评优资格。

自动化与信息工程系

2009年12月

篇3:南京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导师信息

南京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导师信息 本文关键词:南京,工业大学,导师,自动化,学院

南京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导师信息 本文简介:张广明,男,1965.10出生,江苏江都人,中共党员,博士/博士后,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南京工业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院长、南京工业大学机电控制工程研究所所长、江苏省工业装备数字制造及控制技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兼任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气工程教育专委会副理事长、中国制造业

南京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导师信息 本文内容:

张广明

,男,1965.10出生,江苏江都人,中共党员,博士/博士后,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南京工业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院长、南京工业大学机电控制工程研究所所长、江苏省工业装备数字制造及控制技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兼任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气工程教育专委会副理事长、中国制造业信息化理事、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理事、江苏省电机工程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控制工程》《计算机测量与控制》《变频技术应用》杂志编委等。2002年被评为省“青蓝工程”第二批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人选。2003年度荣获

“南京工业大学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06年被评为南京工业大学教书育人先进个人。2008年获南京工业大学“师德十佳”称号,同年获省第五批“六大人才高峰”计划资助。2009年列为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2009年获南京工业大学“工大精英九思奖”。2006年4-8月在加拿大“Concordia

University”做高级访问学者。

近几年来,共承担或参加过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共9项,完成横向科研20多项。荣获江苏省科技进步奖3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90多篇,出版专著2部,获得专利16项。目前主要研究方向是智能控制理论及应用、机电系统综合控制、新能源及其控制技术、特种设备安全与管理、建筑节能管理。

联系电话;025-58139518

Email:[email protected]

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

1)

面向风力发电的磁悬浮飞轮储能系统及并网控制关键技术研究

2)

建设领域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节能量评估认定方法研究。

3)

风电场出力预测关键性技术研究。

4)

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与信息管理平台关键技术研究。

5)

机电装备智能自愈免疫系统的理论与构建方法研究。

6)

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电量分项计量。

7)

多Agent协作的混合强化学习机制与特性研究。

8)

特种设备安全监控预警和事故应急处理技术应用研究。

9)

基于神经网络的特种设备及装置安全运行预测控制模型研究

10)

特种设备及装置安全运行智能预测控制模型研究

11)

城市灯饰亮化与道路路灯无线智能监控系统

12)徐州美叠翠园小区智能化系统

13)

交流变频变压调速电梯的研制

俞阿龙,男,教授,工学博士。淮阴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电气工程学院院长。省级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江苏省高校中青年学术带头人,硕士生导师。

先后主讲了《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及《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等课程,主持的《数字电子技术》课程建设,并被评为校级优秀课程。先后在《Chinese

Physics

B》《物理学报》、《仪器仪表学报》、《电工技术学报》及《电气自动化》等刊物上发表论文50多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40多篇,被SCI、EI收录10多篇。主持完成省高校自科基金项目2项,参加国家自科基金项目1项,主持和参与市工业发展项目7项。主编教学参考书1部。10多项科研成果(论文)获本市或本校优秀科研成果奖。

黄胜明(原网页没有),男,1964.10出生,剑桥大学/博士,教授。现受聘为南京工业大学江苏省特聘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低功耗模拟集成电路设计、大功率半导体器件、开关电源控制、电力电子和清洁能源发电并网技术。

主要研究成果:已获美国和中国发明专利11项,发表论文数十篇,出版专著一部。

窦迅(1980-),女,工学博士,讲师。2011年12月获东南大学电气工程博士学位。

近年来一直从事电力市场与电力经济方面的研究。先后在《电力系统自动化》、《电力自动化设备》等国内核心期刊或国际会议发表相关研究论文十余篇,EI收录5篇。

参与科研项目:

1、2008-2009,参与了《节能发电调度和电力市场机制有机结合的途径研究》(项目编号:G-0802-09802),项目来源为美国能源基金会,负责电力市场节能调度监管体系的研究;

2、2009-2010,参与了《电力运行综合安全预警监测系统研究》(项目编号:G-0907-11296),项目来源为美国能源基金会,负责电煤安全预警的研究;

3、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向智能电网的需求响应资源综合经济评价体系及激励机制设计》(项目编号:71001026),负责需求响应机理的研究;

4、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先进制造模式扩散的动力学机制研究》(项目编号:70901066),负责动力学机理的研究。

联系方式:E-mail:[email protected]

郝丽丽,女,1979年出生,中共党员,工学博士,讲师。现任南京工业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电力系统自动化研究所副所长。

教育经历:2001年毕业于河海大学电气工程学院,获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士学位;2004年毕业于河海大学电气工程学院,获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硕士学位;2010年毕业于东南大学电气工程学院,获电气工程博士学位。

研究方向:

电力系统广域模型识别、电力系统安全稳定与控制、智能电网等。

参加的主要科研课题及发表的论文: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50595413)“广域安全防御基础理论及关键技术”,“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2008

BAA13

B05),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SGKJ[2008][email protected]

王晓荣,男,1972年1月生,江苏阜宁人,副教授。现任南京工业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仪器科学与技术系主任、智能仪器研究所副所长、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教学委员会委员。2007年,获得南京工业大学“工大集团奖教金”;2009年,获得南京工业大学“教书育人”先进个人称号。

近几年来,负责和参与的各项科研主要有:“拉曼在线光谱仪及其在石化吸附分离装置的应用”国家863计划、

“多组分智能通用测控平台”项目、“智能工业色谱仪测控系统研究”项目、“可燃气体报警仪及报警平台研究与开发”项目、“大气中苯系物自动监测系统”项目、“近红外光谱仪多组分成分分析应用研究”项目、“新型烟道气连续监测系统研究与开发”项目、“南京造币厂静态混流污水处理装置控制系统”项目、“热疲劳试验装置系统开发”、“风洞试验装置系统开发”等。其中,“多组分智能通用测控平台”和“智能工业色谱仪测控系统研究”均获得中石化科技进步二等奖,“可燃气体报警仪及报警平台研究与开发”和“大气中苯系物自动监测系统”项目均已通过省级科技成果鉴定。目前主要研究方向是分析仪器设计、嵌入式系统设计、机电系统综合控制。

张兴华

1963年生,工学博士,教授

教育背景及工作简历

1979.9-1983.7,江西师范大学物理系,本科生,理学学士;

1983.7-1995.9,江西铜业公司技工学校,讲师;

1995.9-1998.7,无锡轻工大学(现江南大学),工业自动化专业,硕士研究生,工学硕士;

1998.9-2002.12,东南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工学博士。

2002年12月由东南大学毕业后来南京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任教,现为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教授,江苏省自动化学会理事。2008年7至12月

美国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的WEMPEC(电机与电力电子研究中心)访问学者,与R.D.Lorenz教授合作,从事交流电机的直接转矩控制研究。

近年来参加完成一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和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持完成二项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控制理论与应用,控制与决策、信息与控制、电工技术学报、仪器仪表学报、中国电机工程学报等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40多篇,其中SCI和EI收录10多篇。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项(二等)。国家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合作出版专著一部。目前主持一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和一项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项目。

目前研究方向

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高性能交流电机控制(感应电机、永磁同步电机与无刷直流电机)包括交流电机的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直接转矩控制,交流电机的非线性解耦控制,交流电机的节能与效率优化控制和基于DSP的交流电机数字控制技术等。

获奖及荣誉

[1]

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首批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2007年);

[2]

多变量非线性控制的神经网络逆系统方法,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

(2004年);

主要科研项目

[1]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复杂电力大系统控制——理论、方法及实现(59925718,2000-2002),参加人;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非线性系统的神经网络

阶逆系统控制方法及其应用(69784001,1999-2001),参加人;

[3]

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交流电机的模糊神经网络线性化解耦控制及应用(03KJB510041,2003-2005),主持人;

[4]

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交流感应电机的无速度传感器逆解耦控制(06KJB510040,2006-2008),主持人;

[5]

扬子石化南京动力工程分公司综合信息管理系统(企业合作,2006-2007),主持人;

[6]

工业缝纫机交流伺服控制器(企业合作,2008-2009),主持人;

[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实时效率最优的感应电机无差拍直接转矩控制研究(60974009,2010-2012),主持人。

[8]

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项目:交流电机的无差拍直接转矩控制及其数字实现技术研究(2010-2012),主持人。

近年发表的主要论文

[1]

张兴华,永磁同步电机的模型参考自适应反步控制,控制与决策,2008,(3):341-345(EI收录)

[2]

张兴华,具有参数和负载不确定性的感应电机自适应反步控制,控制与决策,2006,(12):1379-1382(EI收录)

[3]

张兴华,基于递阶遗传算法的模糊控制器的规则生成和参数整定,信息与控制,2006,(3):304-308

[4]

张兴华,感应电机的无速度传感器逆解耦控制,电工技术学报,2005,(9):55-60

(EI收录)

[5]

张兴华,戴先中,感应电机神经网络逆控制的数字实现,仪器仪表学报,2006,(9):1213-1217(EI收录)

[6]

张兴华,戴先中,基于逆系统方法的感应电机调速控制系统,控制与决策,2000,(6):708-711(EI收录)

[7]

张兴华,戴先中,基于无源性的感应电机转矩与转速控制,电工技术学报,2001,(4):34-38

(EI收录)

[8]

张兴华,周刘喜,PID控制器的粒子群多目标优化设计,应用科学学报,2007,(4):392-396

[9]

戴先中,张兴华,刘国海等,感应电机的神经网络逆系统线性化解耦控制,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4,(1):112-117(EI收录)

[10]

殷铭,张兴华,戴先中,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发酵过程溶解氧预估控制,控制与决策,2000,(5):523-526(EI收录)

[11]

Dai.X,He.D,Zhang.X,Zhang.T.

MIMO

system

invertibility

and

decoupling

control

strategies

based

on

ANN

ɑ-order

inversion,IEE

Proceedings-Control

Theory

and

Application,2001,148(2):

125-136

(SCI,EI收录)

[12]

张兴华,戴先中等,感应电机的逆系统方法解耦控制,电气传动,2001,(2):28-31

[13]

张兴华,基于DSP和IPM的感应电机直接矢量控制系统,电力电子技术,2003,(5):44-47

[14]

张兴华,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恒压频比控制的数字实现,电气传动,2004,(2):12-15

[15]

张兴华,基于Simulink/PSB的异步电机变频调速控制系统的建模与仿真,系统仿真学报,2005,(9):2099-2103(EI收录)

[16]

张兴华,基于转子电阻自适应估计器的感应电机逆解耦控制,电气传动,2005,(11):36-40

[17]

张兴华,牛兴林,林锦国,基于EKF的感应电机无速度传感器逆解耦控制,系统仿真学报,2006,(4):982-985(EI收录)

[18]

张兴华,朱筱蓉,林锦国,基于自适应遗传算法的多目标PID优化设计,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6,(5):744-746(EI收录)

[19]

张兴华,空间矢量调制算法的DSP实现,微特电机,2004,(1):37-39

[20]

张兴华,矢量控制神经网络线性二次型调节器的设计,电气自动化,2004,(1):19-21

[21]

张兴华,一种神经网络辨识的混合学习算法,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4,(28):33-36

[22]

张兴华,一类Takagi-Sugeno模糊控制器的自适应遗传优化设计,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4,(34):22-25

[23]

张兴华,张冀,永磁同步电机的逆系统解耦控制,微电机,2007,(8):

9-12

[24]

张兴华,朱筱蓉,林锦国,基于量子遗传算法的PID控制器参数自整定,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7,(21):

218-220

[25]

张兴华,李纬,周刘喜,一种PID参数整定的粒子群优化算法,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7,(33):227-229

[26]

叶成平,张兴华,基于DSP的异步电机的恒压频比控制,中小型电机,2004,(1):28-32

[27]

吕俊,张兴华等,基于自适应递阶遗传算法的神经网络优化策略,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5,(2):305-307

[28]

夏俭军,张兴华,采用模糊控制的转差频率控制变频调速系统,中小型电机,2005,(6):26-29

[29]

戴先中,刘国海,张兴华,恒压频比变频调速系统的神经网络逆控制,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5,(7):109-114(EI收录)

[30]

朱筱蓉,张兴华,基于小生境遗传算法的多峰函数全局优化研究,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6,(3):39-42

[31]

张兴华,Simulink/PSB在《运动控制系统》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9):1077-1079

[32]

张兴华,朱筱蓉,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PID调节器多目标优化设计,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6,(28):208-210

[33]

朱筱蓉,张兴华,一种带修复函数的QGA及其在背包问题中的应用,计算机应用,2007,(5):1187-1190

[34]

杨剑琳,张兴华,沈捷,Backstepping控制方法在PMSM速度跟踪控制中的应用,微电机,2007,(10):52-54

[35]

朱筱蓉,张兴华,基于改进量子遗传算法的连续函数优化研究,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7,(21):5195-5197

[36]

张兴华,无刷直流电机的无速度传感器数字控制系统设计,电力自动化设备,2008,(7):25-28

(EI收录)

[37]

张兴华,沈捷,电流控制电压源逆变器驱动的感应电机逆解耦控制,电力自动化设备,2008,(8):81-85

(EI收录)

[38]

张兴华,感应电机的非线性输出反馈变频调速系统,电机与控制学报,2008,(4):468-472

(EI收录)

[39]

张兴华,丁守刚,非均匀气隙永磁同步电机的自适应混沌同步,控制理论与应用,2009,(6)(EI收录)

出版专著

[1]

戴先中,刘国海,张兴华

,交流传动神经网络逆控制,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授权发明专利

[1]

张兴华,交流异步电机的无速度传感器逆控制器,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0510040417.1)

[2]

戴先中,张兴华,刘国海,感应电机的神经网络逆控制变频器及构造方法,发明专利

(专利号:ZL03112857.2);

[3]

戴先中,刘国海,张兴华,恒压频比变频调速系统的神经网络逆复合控制器构造方法,发明专利

(专利号:ZL03112856.4);

[4]

戴先中,孙玉坤,张兴华,两变频调速电机系统的神经网络逆同步控制器构造方法,发明专利(专利号:ZL03131770.7);

[5]

张兴华,林锦国,丁守刚,沈捷,永磁同步电机的无速度传感器逆控制变频调速器及构造法,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0810124095.2);

主讲课程

本科生课程

:《电机原理与拖动》,《电机学》,《Power

Electronics》;

研究生课程:《自适应控制》,《高级运动控制》。

硕士研究生招生

招生领域: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招生计划:硕士生3-4名/年。欢迎具有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机械电子工程、计算机等专业的优秀学生联系、报考。

联系方式:E-mail:[email protected]

程明霄

[作者:佚名

发表时间:2009-7-2

阅读:9016]

姓名

程明霄

工作部门

测控技术与仪器系

职称

教授

职务

办公电话

83587368

Email

[email protected]

主要研究方向

测控系统

过程分析仪器

主要成果

长期从事石化,电力等过程检测,分析仪器,智能测控系统研究等科研。承担江苏省,南京市国产工业色谱仪,过程分析仪器测控平台开发等多项纵向研究课题,近五年承担横向项目20余项。在过程新型分析传感器,近红外分析,拉曼过程分析仪,过程分析仪器嵌入式测控系统研究方面形成具有创新特式的研究方向,并具有一定影响。

所研究开发的过程分析仪器测控平台被国家科技部等四部委评为2006年度高新科技新产品。获中石化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2005年度,2006年度,排名均为第一);南京市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三项(2004年度,2005年度,2006年度,排名为第二);获国家技术发明专利两项(2007年度,2008年度各一项),申请公布的技术发明专利两项,软件著作权专利两项。发表科技论文60余篇。指导硕士研究生30余人。

社会兼职

江苏省仪器仪表学会

理事

江苏省自动化学会通信技术分会

理事

《化工自动化及仪表》编委

梁雪春(1969-),女,教授,硕士生导师,南京工业大学系统工程研究所所长,东南大学系统工程博士。

研究方向:

1、金融风险的预测与评估。该老师长期从事金融风险的研究,特别是在信贷市场,企业及银行的信用风险的分析与评价等方面展开了深入研究,与金融机构合作,主持了有关企业贷款风险方面的项目,并取得一些研究成果,在系统工程、东大学报、科研管理等系统工程领域的权威杂志及国际会议发表了数篇论文。

2、区域经济及规划。该老师与省建设厅及地方政府合作,承担了多项经济规划项目,例如主持了建设厅的

“县级城市的城乡统筹研究”项目,结合系统学、发展经济学和金融理论,依据我国城乡发展的现状,提出了符合我国城乡发展的思路和政策建议,具有实用性、前瞻性。项目成果整体上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该老师还与地方政府合作,承担了并参与了多项规划项目,包括扬州市循环经济规划、扬州市宝应县泾河镇环境规划、扬州市宝应县黄塍镇环境规划、连云港新浦区工业规划等,项目成果受到了地方政府的认可和一致好评。并在生态经济、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等核心期刊发表数篇相关论文。

3、计算机应用系统的研究与开发。该老师曾在清华大学进修计算机,并参与国家863CIMS项目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撰写了多本计算机著作,分别由清华大学、人民邮电等出版社出版。其中,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AutoCAD

2002二次开发技术指南获2001校优秀教材三等奖;开发的多媒体软件“Visual

Basic从入门到精通”获2002江苏省方正奥思杯多媒体课件竞赛三等奖;撰写的论文“CAD软件的二次开发”获南京市第十届优秀学术论文奖,主持开发的软件“绘图快车”成为畅销软件,在湖南高等专科学校、安阳师专等高校广泛使用,受到师生一致好评。

联系电话:83587366

E-mail:[email protected]

王德明:

男,1956

年出生,江苏张家港人,中共党员,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75年1月入党。1982年1月毕业于镇江农业机械学院电气工程系,毕业后留校任教,历任江苏工学院电气系总支副书记、院外办副主任、学工处(部)处(部)长;1991年4月起任江苏工学院党委常委、副校长;2001年8月起任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党委书记。曾于1987年9月至1988年9月赴奥地利格拉茨理工大学电磁能量转换研究所留学深造。2004年8月起任南通大学党委书记。2008年6月起任南京工业大学党委委员、党委常委、党委书记。

长期从事电气工程学科的教学、科研工作和高校管理工作,发表了《国外交流拖动技术新进展》、《小型永磁无刷直流电机传动的电源电路》、《大学文化融合中的师德建设》等六十余篇学术论文,承担了多项省部级科研课题,多项成果获省部级科研和教学成果奖。包括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江苏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江苏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三等奖,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等,已培养硕士、博士生多名。

现为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气工程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信息与电气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江苏省电工技术学会副理事长,江苏省质量协会副会长等。

张进明,男,汉族,中共党员,1961年1月出生,博士,教授。自1996年以来历任北京化工大学自动化系主任、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研究生院(筹)副院长和教务处处长。2007年8月任南京工业大学教务处处长,2008年8月任南京工业大学校长助理兼教务处处长。

张进明教授一直承担着自动控制工程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研究方向为仪表智能化技术和设备故障诊断工程等,先后从事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和横向科研项目的研究与开发工作。“用于过程控制的辨色传感器及其应用的研究“、“气液两相流特征参数的电子测量技术“、“水滴粒度的电子测量技术“、“塑料挤出工程原理及其装置“等4项科技成果获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近年来,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张进明教授的主要学术兼职有:教育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专家、国家精品课程质量检查工作组成员、国家理工科教学基地发展改革研究课题组成员、中国仪器仪表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振动工程学会故障诊断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等职。

林锦国,江苏省盐城市人,1957年出生,中共党员,工学硕士,教授。1982年1月,获华东理工大学自动控制学科工学学士学位。1990年,获南京理工大学自动控制学科工学硕士学位。1982年2月起来校任教,现任经济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先后担任仪表教研室主任、自动化与计算机系副主任、主任、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自动化学院院长、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党委书记等职务。

研究方向和研究成果:主持和参加了多个各级政府部门与企业委托的科研任务,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次。目前主要兴趣领域如下:

(1)机器视觉与智能检测:模式识别与图像处理、生物特征识别技术、过程参数快速测量、竞赛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多目视觉移动机器人。

(2)安全防范工程及楼宇自动化:安防监控系统、智能门禁设备及系统、楼宇节能过程控制、智能建筑综合自动化系统。

(3)系统演化理论与应用:系统结构与演化研究;多目标决策理论与应用研究;证券市场与投资战略研究、社会经济系统评估、预测、规划及决策研究。

(4)大系统管理与控制一体化理论与应用:石油化工过程系统先进控制、石油化工过程系统在线优化。

发表文章和出版专著教材70多篇/部。编著并担任主编、副主编的有:《灰色系统决策与应用》、《过程控制》、《系统工程概论》和《过程自动化及仪表》等。

现任中国系统仿真学会理事、中国自动化学会机器人竞赛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检测与应用技术专业委员会(筹)负责人、江苏省系统工程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自动化学会常务理事。

联系电话:83587361

E-mail:[email protected]

袁振海,男,1952年出生,博士,教授。

目前研究课题涉及电网接地故障选线、全数字化消弧补偿装置以及电网故障定位等方面内容,单片机采用DSP与ARM技术,数学需要小波分析与神经网络理论,与之相应的研究方向为电网安全保护、电力系统自动化装置与电网故障诊断。“电网全数字化消弧选线与供电电缆故障点在线检测装置”研究项目,正在进一步研究与实验检验中。对整流器耦合交、直流电网安全保护也有一定研究基础,从认识整流器耦合电网交、直流漏电及接地之间的相互影响入手寻找变化规律,并将其用于电网安全保护,申报、获得“多功能绝缘监视仪”国家发明专利授权,相关研究成果:

“IW-1型绝缘监视仪”与“ZSD-1型支路故障显示器”

获得国家建设部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两项研究成果转让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生产。按照整流器耦合交、直流电网的不同情况,研制出三套不同的实验装置。参与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大型交流电机故障分析”。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EI

收录论文5篇、ISTP收录论文2篇,电工学科一级学会期刊—电工技术学报论文4篇。

E-mail:[email protected]

张湜

教授

[作者:佚名

发表时间:2009-7-2

阅读:6430]

一、教育背景:

1985年于华东理工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获得工学硕士学位;

2003年于南京工业大学化学工程专业获得工学博士学位。

二、工作简历

    以上《办公自动化应用师认证介绍》范文由一流范文网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一流范文网»最新范文»办公自动化应用师认证介绍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一流范文网 如对《办公自动化应用师认证介绍》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