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范文 方案 计划 总结 报告 体会 事迹 讲话 倡议书 反思 制度 入党

科技制作活动——取物游戏

日期:2020-05-17  类别:最新范文  编辑:一流范文网  【下载本文Word版

科技制作活动——取物游戏 本文关键词:制作,活动,科技,游戏

科技制作活动——取物游戏 本文简介:取物游戏教学目标:1、能经历体验书中介绍的取物游戏,在游戏中了解惯性及其现象。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认真倾听的习惯,能小组合作完成实验,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意识到科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教学重点:感受惯性、能初步解释惯性现象教学难点:简单解释游戏中的惯性现象教学准备:棋子、尺子、玻璃杯、厚书、

科技制作活动——取物游戏 本文内容:

教学目标:

1、能经历体验书中介绍的取物游戏,在游戏中了解惯性及其现象。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认真倾听的习惯,能小组合作完成实验,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意识到科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点:感受惯性、能初步解释惯性现象

教学难点:简单解释游戏中的惯性现象

教学准备:棋子、尺子、玻璃杯、厚书、纸条、细线、水、铅笔。

教学过程:

(活动准备:1、各类棋子若干,尺子一把。2、薄纸一张,水杯一个。3、线,书一本。4、附表格一张。)

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来玩几个游戏。

一、取棋子游戏

1、看,桌子上有一摞整齐的妻子。你能把最底层的一枚棋子却出来而又不碰倒上面的棋子吗?

2、请学生上来试试。

3、老师试试。

4、为什么有人成功有人失败?这其中有什么奥秘呢?

(1)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活动,都做做这个游戏,并完成表格。

条件

次数

力量

速度

其他

发现:

(2)讨论表格内容并得出结论。

板书:速度快

5、使用不同大小、不同材质的学生上台游戏,从中了解:

A小棋子可以借助工具完成游戏。

B棋面的光滑度和重量影响游戏。

C不论怎样的情况只要速度快均可使游戏成功。

6、分析成功、失败的原因了解惯性的原理。板书:惯性

二、杯下取纸

1、我这儿有一张纸和一杯装满水的杯子,你能手不接触杯子将纸取出来吗?

2、学生分四人小组活动。

3、指名上台游戏,逐渐增加杯子的数量,并请学生参与活动。

(无论物体的重量有多重,只要速度达到要求即可使游戏成功。)

4、请学生上台来演示不同的游戏方法。(水杯下取出书本。)

三、线断取书

1、分四人小组断线取书。

2、师强调游戏时要注意:

(1)拉线时,垂直向下用力,不可斜拉。

(2)拉线的位置在线段的下端,尽量保持上下线段一样长。

(3)每个人都要动手尝试。

4、小组汇报取物小窍门

五、总结

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事例,需要我们动脑筋去想一想,我们一定能够找到正确的方法!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

板书:

惯性

2

篇2:抹茶生产工艺介绍-第二步:蒸青和烘干(碾茶的制作)

抹茶生产工艺介绍-第二步:蒸青和烘干(碾茶的制作) 本文关键词:烘干,第二步,生产工艺,制作,介绍

抹茶生产工艺介绍-第二步:蒸青和烘干(碾茶的制作) 本文简介:生产抹茶的第二步-蒸青和烘干当我们把高质量的茶叶鲜叶摘下来之后(评价方法:鲜叶的嫩度、颜色的翠绿程度以及极少的粗老叶或梗(没有是不可能的,区别在于多少而已!)必须尽快进行下一步的蒸青和烘干工序。刚采下来的覆盖鲜茶叶:将鲜叶放到散茶平台上,准备进行蒸青。在规定时间和温度下,保存鲜叶,原则上越新鲜的茶叶

抹茶生产工艺介绍-第二步:蒸青和烘干(碾茶的制作) 本文内容:

生产抹茶的第二步-蒸青和烘干

当我们把高质量的茶叶鲜叶摘下来之后(评价方法:鲜叶的嫩度、颜色的翠绿程度以及极少的粗老叶或梗(没有是不可能的,区别在于多少而已!)必须尽快进行下一步的蒸青和烘干工序。

刚采下来的覆盖鲜茶叶:

将鲜叶放到散茶平台上,准备进行蒸青。

在规定时间和温度下,保存鲜叶,原则上越新鲜的茶叶做出来的抹茶质量越高。

如果鲜茶叶在蒸青之前,碰到鲜叶闷烧的情况(鲜茶叶堆放时间过长,堆放的过厚,没有排风降温等措施等),几乎是不能做出抹茶的,只能做其他茶叶了。

这个是茶叶经过蒸汽杀青之后,晾干叶面水分时的情况。

如何比较抹茶的蒸青效果:

要求就是蒸青之后的颜色要无限接近鲜叶,越接近,技师的水平越高,做出来的抹茶质量越好。鲜叶必须充分、均匀的蒸青,不能有没有蒸透的茶叶或蒸过头的茶叶出现。

为什么抹茶必须使用蒸汽杀青了?

茶叶杀青的方法有四种:

蒸汽杀青--蒸青:杀青的效果

最快,最透,最均匀。

锅炒杀青--炒青:

日晒杀青--晒青

热风杀青--烘青

其他三种方式都无法解决杀青的均匀性问题,因为,蒸汽的穿透力是最强的。

因此,要得到高质量的抹茶,必须选择蒸汽杀青,固定鲜叶的天然绿色。

从蒸汽机上杀青下来的鲜叶表明带有大量的蒸汽冷凝水,但这个时候的冷凝水温度很高,容易把茶叶粘在一块,从而导致茶叶成团,一旦成团,则由于茶叶团的内部温度持续很高,则直接影响到抹茶的颜色。因此,必须在及时将茶叶表明的水分晾干。需要采用专业的散茶机。让茶叶的温度和水分迅速降下来。

晾干表面水分的茶叶必须立即进行抹茶烘干炉(5曾隧道式烘干炉,每个炉面的温度都需要及时调整带速和热源,达到合理的温度。

茶叶在网面上

必须尽量散开,尽可能不要重叠,以确保茶叶的干燥程度基本接近,从而防止,有的茶叶干过头而发黄,有些茶叶又没有干透,影响后面的工序。

我们怎么判断烘干后的茶叶质量的好坏了?

只要拿起几片干茶叶,有手轻轻的揉捻,如果容易碎,则表明已经烘干了。

然后再拿起一片茶叶,在灯光或太阳光下看,如果是透亮的绿色。表明质量好,如果是混浊的绿色,则质量差。

已经烘干的茶叶就经过一个特殊的设备进行揉捻,得到这样的茶叶-即碾茶。

碾茶经过茶梗分离之后,得到精致碾茶,即可以马上进入零下10度的冷库冷藏起来。

至此,抹茶在茶园的工作已经完成。即得到合格的碾茶是生产高质量抹茶的前提条件。

篇3:等级排列法制作心理顺序量表实验报告

等级排列法制作心理顺序量表实验报告 本文关键词:排列,法制,顺序,量表,等级

等级排列法制作心理顺序量表实验报告 本文简介:心理学实验报告(四等级排列法制作心理顺序量表)评分____________姓名_____性别__组别__实验日期____主试姓名___被试姓名___记录姓名______一实验名称:等级排列法制作心理顺序量表二实验目的:1、通过比较五种颜色爱好程度,学习用等级排列法制作心理顺序量表。2、学习和掌握对等

等级排列法制作心理顺序量表实验报告 本文内容:

心理学实验报告

(四

等级排列法制作心理顺序量表)

评分____________

姓名__

___

性别_

_

组别_

_

实验日期_

___

主试姓名_

__

被试姓名_

__记录姓名__

____

实验名称:等级排列法制作心理顺序量表

实验目的:

1、通过比较五种颜色爱好程度,学习用等级排列法制作心理顺序量表。

2、学习和掌握对等级排列法测量结果一致性系数的统计方法分析。

实验器材:

1、实验仪器:计算机、等级排列法实验程序

2、实验材料:四种实验材料(汽车、方块、玫瑰花、人)的图片,每种物品的颜色为红、橙、黄、绿、青、蓝、紫、灰、黑,图片被面均为白色,共36张,各种颜色的RGB函数值如表:

实验材料的RGB函数颜色参数值

颜色

RGB值

颜色

RGB值

(255,0,0)

(240,120,48)

(255,255,0)

绿

(0,255,0)

(30,200,200)

(0,0,255)

(135,0,210)

(125,125,125)

(0,0,0)

实验步骤:

1、单击等级排列法实验程序的鼠标,进入实验状态。在“实验材料”菜单中选择实验材料(汽车、方块、玫瑰花、人),单击“指导语”,便会出现如下实验指导语:

现在你看到的是一组方块的图片,它们图案相同但颜色不同。用鼠标单击图片的背景便可翻看图片。在排序前,请你先看一遍所有的图片,根据对不同颜色图片的喜欢程度,从最喜欢到最不喜欢进行等级排序,并将图片放在下面相应的位置上。“1”代表最喜欢,“9”代表最不喜欢。如果对排好的顺序不满意,可以继续调整,直到满意为止。实验完成后,请用鼠标单击屏幕中心图标,并按确认图标予以确认。明白上述指导语后,便可以开始等级顺序实验。如还有疑问请查阅实验帮助。

2、不同颜色图片的呈现是完全随机的。

3、结果记录:每次实验完成后,计算机将记录被试的等级排列结果,结果呈现方式如表。实验结果存入文件名为“实验结果

.txt”文件中,并可在帮助菜单的“结果查询”中查询实验结果。结果文件还可以调到Excel或SPSS中进行统计分析。

物品颜色

物品

绿

方块

自行车

玫瑰花

4、如需要自定义实验材料,可在“帮助”菜单

中选择“加入新图片”一项,对实验材料进行定义,然后在“实验材料”菜单中选择“自定义实验材料”,并开始实验。

5、换其他被试,按上述程序进行实验。

实验结果:

1、将小组各被试对各种物品颜色爱好程度按照爱好顺序制成颜色爱好量表。

小汽车

方块

玫瑰花

人物

绿

平均

颜色爱好程度:

姓名

1

2

3

4

5

6

7

8

9

结果分析:

等级排列法-制作心理顺序量表

英文名称:ordinalSCALE

简介:

心理量表是经典心理物理学用来测量阈上感觉的。心理量表根据其测量水平的不同,可分为四种:命名量表、顺序量表、等距量表和比例量表。其中等距量表和比例量表分别带来了心理物理学中的对数定律和幂定律。

制作心理顺序量表可以使用对偶比较法或等级排列法。等级排列法是一种直接的方法,具体操作方法是被试将所呈现的一系列刺激按优劣和喜欢-不喜欢的顺序依次排列。等级排列法与对偶比较法的不同在于,等级排列法一次对所有的刺激进行排序,因此,在空间误差可以忽略的前提下,等级排列法是制作心理顺序量表的一种最简捷、最直接的方法。这种方法在市场研究和收视率调查等应用研究中比较常用,如调查消费者对同类商品的评价和购买意向的排序等。根据等级排列的结果,可以用下述公式计算两个顺序量表的相关,相关系数越小,差异越大。公式如下:

ρ=1-(6∑D2)/n(n2-1)

ρ-等级相关系数

n

-刺激的数目

D

-对同一刺激判断的等级差

实验目的:学习等级排列法和顺序量表的概念,制作颜色爱好的心理顺序量表。

方法与程序:

本实验用等级排列法制作颜色爱好顺序量表。系统随机呈现四组材料的图片(方块、自行车、玫瑰花和雨伞),每组图片的图案相同但颜色不同。被试看一遍所有的图片后,根据对不同颜色图片的喜好程度,从最喜欢到最不喜欢进行等级排序,1代表最喜欢,9代表最不喜欢。

计算机能产生不同色调的颜色,而且纯度高,适合于颜色爱好顺序量表的制作。实验共有九种颜色,它们是:红、橙、黄、绿、青、蓝、紫、灰、黑。共36张图片,不同颜色图片的呈现是完全随机的。

九种颜色的RGB颜色参数值如下:

颜色

RGB值

颜色

RGB值

(255,0,0)

(240,120,48)

(255,255,0)

绿

(

0,255,0)

(

30,200,200)

(

0,0,255)

(135,0,210)

(125,125,125)

(

0,0,0)

等级排列法呈现图片种类及颜色组合表如下:

物品颜色

物品

绿

方块

自行车

玫瑰花

雨伞

实验前,主试应指导被试认真阅读指示语,然后开始实验。

结果与讨论:

结果数据中记录被试的等级排列结果,按照爱好顺序制成颜色爱好量表。如下表:

材料

颜色爱好等级

1

2

3

4

5

6

7

8

9

方块

自行车

玫瑰花

雨伞

结果数据中还将呈现不同物品颜色爱好程度差异曲线(颜色为X轴,颜色爱好程度为Y轴)。

可以用下述公式计算两个顺序量表的相关,相关系数越小,差异越大。公式如下:

ρ=1-(6∑D2)/n(n2-1)

ρ-等级相关系数

n

-刺激的数目

D

-对同一刺激判断的等级差

交叉参考:对偶比较法-制作颜色爱好顺序量表

参考文献:

张学民主编

实验心理学实验讲义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实验研究中心

31-32页

杨博民主编

心理实验纲要

北京大学出版社

68-69页

2.方法

2.1被试

心理学院应用心理学的47名学生,被试各项指标正常,无色盲,无薪酬,其中男生20名,女生27名。

2.2仪器和材料

计算机,PsyKey心理学实验教学系统,手柄一个

2.3实验设计和程序

实验前的准备阶段:计算机开机后,主试将手柄查到电脑的USB插口上,运行PsyKey心理学实验教学系统,将被试的信息输入到软件中。

实验阶段:被试坐在计算机前,正对计算机屏幕,屏幕显示对被试的提示语:“请你做个颜色爱好的实验,这里有七张不同颜色的图片(将图片放在桌面上),要求你按照自己喜欢的程度排一个顺序:将最喜欢的颜色放在最左边,最不喜欢的放在最右边,其余的五张,按喜欢的程度依次排在两者之间。如果你排好之后不满意,可以再改,直到你觉得满意为止。排完方块之后,我会再给你换一套图片,你仍然按照上述要求进行排序。这个实验无所谓对或错,只要你能按照自己对某种物品的颜色的爱好程度排序就行。现在先请你把这七种颜色的方块排成一个顺序。”实验过程中,被试严格按照提示语进行实验,实验中被试要集中精力,不能休息。另外九色参数数值如下:

颜色

RGB值

颜色

RGB值

(255,0,0)

(240,120,48)

(255,255,0)

绿

(0,255,0)

(

30,200,200)

(0,0,255)

(135,0,210)

(125,125,125)

(

0,0,0)

实验后的数据收集阶段:被试完成实验之后,实验数据通过PsyKey心理学实验教学系统集中发送到主机中,主试将实验数据取出,进而进行数据分析。

3.结果和分析

将所有被试的实验数据导入到Excel中进行分析和处理,得出以下的图表:

表一

对于不同物品的颜色喜好的等级评分

材料

颜色喜好等级

1

2

3

4

5

6

7

8

9

方块

紫色

黄色

红色

蓝色

青色

绿色

橙色

黑色

灰色

自行车

紫色

黄色

红色

蓝色

绿色

青色

黑色

橙色

灰色

玫瑰花

红色

黄色

绿色

紫色

橙色

蓝色

青色

黑色

灰色

雨伞

黄色

红色

紫色

青色

蓝色

绿色

橙色

黑色

灰色

综合全部

红色

黄色

紫色

绿色

蓝色

青色

橙色

黑色

灰色

在等级的评定的时候,对于全部的数据,我们应用Z分数,将颜色喜好的分布近似的看作正态分布,将Z分数进行排列,进而得出全部被试的颜色喜好的排名,同时得出了不同的物品下的不同的颜色喜好程度(如表一所示)。

大学生对于颜色的喜好程度的排序是:红色,黄色,紫色,绿色,蓝色,青色,橙色,黑色,灰色。而对于男生和女生之间,通过显著性检验可以得出,他们之间没有什么显著性的差异,他们分别与总体之间也没有显著性的差异,也就是说,颜色喜好在性别方面没有显著性的差异。在不同的物品之间的颜色喜好等级排列的时候,除了少数的颜色有着较强的波动之外,大部分颜色都相对比较稳定,没有太大的波动性。

4.讨论

本实验是应用的等级排列的方法进行的创建心理量表的,等级排列法是一种直接的方法,同时呈现所有的刺激,让被试根据一定的心理特点,将其中的最优刺激(被试觉得胜过其他刺激的刺激)排在第一位,把最差的刺激(被试觉得与其他刺激相比都不如的刺激)排在最后,其他刺激依次排在中间,以等级(第一位为第一等)来表示与各刺激相应的心理量的顺序。

而另一种创建顺序量表的常用方法就是对偶比较法,对偶比较法是把所有要比较的刺激配成对,然后一对一对呈现,让被试对于刺激的某一特性进行比较并作出判断:这种特性在两个刺激中哪个更为明显。因此,若有n个刺激,则一共可配成n(n-1)/2对。又因为有空间误差和时间误差,在实验中每对刺激要比较两次,互换其呈现顺序(时间误差)或位置(空间误差),所以一共要比较n(n-1)次。

对比等级排列法和对偶比较法可以看出,等级排列法操作相对更为简单,步骤相对更少一点,实验可以得到更好的控制,又可以尽量的避免时间误差和空间误差对被试选择的影响,因此,本实验采用了等级排列法进行心理量表的创建。

然而,通过分析本实验的不足可以看出,由于是对于本实验要测量对不同物品的颜色喜好程度的不同,而在本实验中,由于不同的物品在呈现的时候是有先后顺序的,被试在后面的物品颜色喜好程度的等级评定的时候必然会受前面物品颜色评定的影响,也就是无可避免的时间误差和空间误差,由于本实验的实验条件的限制,这两种误差也就无可避免的对本实验的信度和效度产生了影响。

对于颜色而言,不同的社会群体会有着不同的颜色喜好程度。本实验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大学生颜色喜好的排列是红色,黄色,紫色,绿色,蓝色,青色,橙色,黑色,灰色。通过对颜色的分析可知,大学生普遍喜欢的是较为鲜艳的颜色,而对于颜色较为暗淡的灰色和黑色,普遍是持厌恶的态度的。

对于不同的物品而言,大学生群体对于方块、自行车、雨伞、玫瑰花之间的选择略有不同,但是差异不是特别的显著,一般前三位的是红色、黄色、紫色,位于最后两位的是灰色和黑色,这是和总体的颜色喜好程度相匹配的,通过显著性检验也是没有显著性差异的,因此,物品对于颜色的喜好程度并没有什么显著性的影响。

由于不可避免的时间和空间的误差,本实验的实验流程还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的,要讨论物品对于颜色喜好程度的影响,必须在被试进行颜色的排列的时候,通过被试间设计的方法,将物品的呈现的顺序全部打乱,然后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进而才可以得出更有说服力的研究成果。

颜色的心理量表在诸多领域存在应用,特别是服装的设计方面,一般设计服装的时候,要根据不同的群体,设计出不同颜色的服装,这样才有利于产品的销售。而且,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颜色喜好程度也有这显著性的不同,这将是未来颜色研究的主流方向,即颜色的心理量表的应用方面。

5.结论

大学生对于颜色的喜好程度的排序是:红色,黄色,紫色,绿色,蓝色,青色,橙色,黑色,灰色,而且对于不同的物体,颜色的喜好程度会有一定的变化,但是没有显著性的差异。

6.参考文献

【1】郭秀艳.实验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240-250

7.附录

附录1:实验的原始数据

    以上《科技制作活动——取物游戏》范文由一流范文网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一流范文网»最新范文»科技制作活动——取物游戏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一流范文网 如对《科技制作活动——取物游戏》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