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范文 方案 计划 总结 报告 体会 事迹 讲话 倡议书 反思 制度 入党

移动通信产品推广

日期:2020-05-13  类别:最新范文  编辑:一流范文网  【下载本文Word版

移动通信产品推广 本文关键词:通信产品,推广

移动通信产品推广 本文简介:移动通信产品推广.txt求而不得,舍而不能,得而不惜,这是人最大的悲哀。付出真心才能得到真心,却也可能伤得彻底。保持距离也就能保护自己,却也注定永远寂寞。本文由sgne贡献pdf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运营·市场·产业市场·2007年5月7日第1

移动通信产品推广 本文内容:

移动通信产品推广.txt求而不得,舍而不能,得而不惜,这是人最大的悲哀。付出真心才能得到真心,却也可能伤得彻底。保持距离也就能保护自己,却也注定永远寂寞。

本文由sgne贡献

pdf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运营·

市场

·产业市场·

2007年5月7日

第16期

26

责任编辑:乐宁

lening@cww.net.cn

美术编辑:陈晓朋

移动即时通信的现在和未来

编者按:

中国网通近日推出基于小灵通的即时通信业务

“灵信”

再一次

把即时通信的应用推向高潮。

截至目前,

中国通信业的四大运营商中只有中国

电信尚未推出相关业务。

中国移动所推

“飞信”

及中国联通所推

“超信”

都正

在一步步走入人们的生活。

相比目前人们正在使用的诸如QQ、

MSN等基于互

联网的即时通信,

电信运营商所推的把手机和PC结合为一体的移动即时通信

正在以它独特的优势受到越来越多用户的青睐。

分析现在,

展望未来,

中国已

悄然进入移动即时通信时代。

专题策划/组稿:

乐宁

移动即时通

综述篇

移动即时通信专题一:

我国电信运营商经营即时通信业务前景分析

一、

运营商进军即时通信领域的主要目的

分析表明,

运营商进入即时通信市场的原因主要有以

下几点。

用户规模增长迅速,

利润诱人。

艾瑞和易观国际的数

据显示,

我国即时通信市场规模在2006年已达31.5亿元,

有望在近期保持13%的复合用户增长率;

移动即时通信市

场有望保持21%的复合收入增长率,

具体如图1、

图2所示。

第一,

增加用户粘性,

为引入其它数据业务打基础。

时通信工具给运营商提供了一个新的营销平台,

在这个平

台之上,

运营商可以嫁接更多的工具,

至于即时通信工具本

身带来的收入反而是次要的。

第二,

运营商越来越重视手中的客户资源,

在同合作伙

伴合作的时候变得越来越谨慎,

从这个角度来说,

运营商

进军即时通信领域的举措只不过是想垄断无线增值市场策

略中的一步棋。

户对这一业务的接受程度如何、

带来的收益如何等,

媒体上

鲜见有相关报道。

笔者曾于去年末对相关信息进行了搜索,

但只找到两条,

一条信息称,

到2006年11月,

中国移动江苏

公司的

“飞信”

用户达9万户,

另一条消息则称,

到去年底,

中国移动四川公司的

“飞信”

用户达20多万户,

可见用户规

模仍非常小。

从2007年艾瑞公司发布的一份材料

(称2006年

即时通信月度总覆盖用户数为10183万户,

“飞信”

的覆盖率

为4.3%)

可以推断出,

2006年

“飞信”

用户数约为438万户。

今年3~4月各大运营商都公布了2006年年报,

其中仅

有相关概念介绍,

并未见到对其自有即时通信业务的实质

性描述。

但近期媒体发布了一则题为

《中国移动2007年度

增值业务目标揭密》

的消息,

从中可以看出,

“飞信”

被中国

移动列为四项重点发展的增值业务之一

(其它三项分别为

短信、

无线音乐和手机报)

该文给出了

“飞信”

今年的发展

目标,

如表1所示。

表1

业务

飞信

指标

到达用户

月均活跃用户

发展目标

2400万户

450万户

占比

/

18.8%

二、

运营商经营即时通信业务的

发展现状及目标

考虑到数据获取的问题,

这里以中国移动的

“飞信”

研究对象。

尽管中国移动对于

“飞信”

业务的宣传不遗余力,

但用

图1

2002~2010年中国即时通信用户规模及预测

图2

2005~2010年中国移动IM市场规模

责任编辑:乐宁

lening@cww.net.cn

美术编辑:陈晓朋

27

2007年5月7日

第16期

·产业市场·

运营·

市场

通信专题

尽管450万

户的活跃用户与中

国移动超过3亿户的用

户规模相比只是

一个很小

模,

但与业界的三大即时

通信业务相比,

450万户已经是一个

《2006

可观的数字—易观国际发布的

年即时通信季度平均活跃帐户数排名》

示,

“腾讯Q

Q以超过2.4亿户的季度平均活跃帐

户数毫无悬念地排名首位,新浪UC、

S

N则分别以

M

2701万户、

1321万户的活跃用户数位列第二、

第三”“飞

信”

的450万户月均活跃用户和M

S

N的1321万户已经是可比

了。

若这部分活跃用户最低消费5元/月

(功能费)

则每年

带来的收入就有2.7亿元之巨。

需要说明的是,

若2006年

“飞信”

用户438万户推算

数据可信,

则要实现今年的发展计划

增长率需要达到

450%,

这一增长率同样是相当可观的。

三、

运营商经营即时通信业务发展前景分析

即时通信业务市场尽管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但各种产

品的同质化也非常严重

(运营商推出的即时通信业务同样

如此)

在同质化的市场中,

用户规模很重要,

越大的用户

规模将越能够吸引更多的新用户加入。

图3给出了2006年末我国即时通信市场上各即时通信

软件的市场份额情况,

从中可以看到即时通信市场高度集

中,

腾讯Q

Q占据了最大的市场份额。

在这样一家独大的市

场格局中,

若想分一杯羹,

只有走差异化一条路。

MSN主要

针对办公用户,

取得了较大的市场份额,

这一点众所周知。

这里以网易

“泡泡”

为例分析一下新的即时通信软件进入市

场后的表现和发展前景。

1.来自电信运营商以外的即时通信案例—网易

“泡泡”

网易

“泡泡”

是网易公司的即时通信产品,

于2004年

推出,

其发展可以分成如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

“泡泡”

网易

推出之后,

很快聚集了大量用

户,

核心的原因是网易

“泡泡”

支持免费发送短信

(这一

点和当前飞信的情况很相似,

飞信也是免费无限量发送短

信,

有所改进的是要求接受方必须发送一条同意接受的

短信)

第二阶段:

一段时间后,

“泡泡”

网易

调整了策略,

无条件免费为有条件免费

(用积分换短信,

积分来自上线

时间和好友的上线时间)

鉴于好友越多,

用户获得的积分

越多,

这带来了用户注册大量新用户、

添加大量好友的浪

潮,

“泡泡”

网易

用户规模进一步扩张。

第三阶段:

鉴于大量用户积累了高额的积分,

短信发送

量仍很高,

“泡泡”

网易

逐步取消了积分换短信的活动,

改为分档包月的方式

(交纳一定的费用,

可以享受一定的差

额免费短信,

所谓差额是指通过

“泡泡”

发送和接收的短信

条数之差,

如6元/月套餐,

可以享受75条/月免费短信)

这3个阶段具有明显的差异。

从第一到第二阶段,

网易

“泡泡”

实现了用户的快速扩张

(这部分用户多数还使用

了腾讯Q

Q、

MSN等其它即时通信软件)

在第三阶段,

务经营模式开始追求实效。

但用户快速扩张的基础——

免费或者说有条件的免费发送短信在第三阶段被取消了

尽管网易

“泡泡”有其它差异化的功能,

如捆绑的游戏

非常丰富等,

但这种功能毕竟只能满足少部分用户的需

求,

大部分用户因为不能再享受免费的短信午餐而纷纷流

(回归到之前使用的其它即时通信软件)

不能说网易

“泡泡”

就此衰败,

但可以说网易

“泡泡”

经历了

“急速扩

张式发展到平稳/维持式发展”

“硬着陆”

就会出现用户大量流失的情况,

不仅后续的收入无法保

障,

前期的成本投入也将付之东流。

可能的解决办法就是

寻求其它的差异化优势。

以移动的

“飞信”

为例,

笔者认为,

除免费发送短信

外,

的确有一些差异化的特征,

突出的一点就是语聊功

能,

以通过P

C客户端邀请语聊为例,

忙时资费0.25元/分

钟,

闲时0.15元/分钟,

漫游时0.5元/分钟,

资费水平较

低,

特别是漫游费。

但据对

“飞信”

用户的小范围调查

示,

很少有用户使用过此项功能

(主要原因有不知道;

了解怎么使用;

少有漫游机会,

用不上等)

移动运营商的

资费下调进程仍将继续,

“飞信”

的语聊资费优势在一

定的时间内仍将保持,

特别是在漫游费上。

移动若能将用

户的注意力从100%关注免费发送短信迁移一部分到诸如

语聊的其它功能上,

一方面可以用更多的卖点吸引用户,

另一方面则是为未来的收费计划做好铺垫。

从图4引用艾瑞公司的一项调查结果可以看到,

在即

时通信用户常用的即时通信功能中,

“短信捆绑/手机聊

天”

的占比很小,

只有12.8%。

这也佐证了

“单纯靠免费短

信来吸引用户”

风险很大,

毕竟用户更多的需求是在文字

聊天、

文件传输、

视频聊天、

语音聊天等功能上,

而现有的

即时通信工具在这部分功能上已经具备了先发优势。

3.对运营商经营即时通信业务发展前景判断

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

运营商经营即时通信有其

独到的优势,

但若以盈利为目标,

按照当前的发展策略,

可能会很快陷入两难的境地。

一是用户越多,

成本越高;

二是欲要获利,

用户流失。

毕竟即时通信业务与一般的

增值业务有所差异,

现有的增值业务,

如来电显示、

彩铃

等,

无法脱离运营商的现网而存在,

而即时通信业务可以

脱离现网使用,

只需要通过使用连接到互联网的计算机

即可,

这一项差异使得运营商经营即时通信业务不仅要遵

循电信行业的规律,

还要遵循互联网行业的规则,

单纯拿

运营商在话音业务方面的虚拟网运营经验来经营即时通

信业务是不够的。

尽管各家运营商在互联网经营上已经

积累了一定经验

(特别是中国移动在

“移动梦网”

方面)

但运营商当前对互联网的理解还有待提升,

因此,

运营

商经营即时通信业务能否取得较大的成功还要看运营商

的经营目的,

若以盈利为目标,

仍存在较大变数;

如果不

以盈利为目标,

或者说将客户关怀/客户保持作为目标,

或者是强调即时通信业务的综合效益

(笔者认为很难评

判)

在保证一定的成本投入下,

运营商经营即时通信业

务又将是另外一种情景。

图3

iUserTrack-中国2006年12月即时通信软件

月度总覆盖用户数的市场份额

2.案例启发

尽管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互联网的

r

e

e”

“f

本质还

是让很多用户在找寻免费的业务,

一旦原有业务不再免

费,

多数用户会毫不犹豫地放弃使用,

转而使用其它替代

型业务。

不仅上面的案例如此,

本世纪初的电子邮箱收费

事件也是如此。

运营商当前推出的即时通信业务纷纷以免费为卖点,

这一点无可厚非,

毕竟免费试用在业务的

“导入期”

是很

正常的现象。

但当用户规模扩张到一定程度,

继续免费就

不合适了

(除非没有盈利要求)

而不继续免费的话,

用户

就会流失,

这一矛盾如何解决必须要提前考虑,

处理不好

图4

中国

时通信用户经常使用的即时通讯功能

篇2:移动通信中数据传输技术

移动通信中数据传输技术 本文关键词:数据传输,移动通信,技术

移动通信中数据传输技术 本文简介:移动通信导论结课论文移动通信中的数据传输技术(国际工商学院10级工业工程20105331刘帅)人类无线通信的历史始于1897年马可尼发明无线电报通信,历经1920年AM调制技术,1933年FM调制技术,1941年二战中出现的雷达技术,1973年摩托罗拉发明了手机,1985年模拟通讯技术商用,至此人类

移动通信中数据传输技术 本文内容:

移动通信导论结课论文

移动通信中的数据传输技术

(国际工商学院

10级工业工程

20105331

刘帅)

人类无线通信的历史始于1897年马可尼发明无线电报通信,历经1920年AM调制技术,1933年FM调制技术,1941年二战中出现的雷达技术,1973年摩托罗拉发明了手机,1985年模拟通讯技术商用,至此人类迈入了移动通信的世界。

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采用了模拟调制技术和FDMA接入方式,在使用中暴露出了很多缺点,例如设备体积大成本高,频谱利用率低,保密性差,只能提供低速语音业务等。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采用了数字调制技术以及TDMA或CDMA接入方式,具有频谱利用率较高、保密性好、系统容量大、接口标准明确等优点。很好地满足了人们对语音业务以及低速数据业务的需求,因此在世界范围内得以广泛应用。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是宽带数字通信系统,其设计目标是实现144Kbps的车载通信速率、384Kbps的步行通信速率和2Mbps的室内通信速率;在业务上更加重视移动多媒体业务,能提供多种类型的高质量多媒体业务,语音业务占的比重越来越小;能实现全球无缝覆盖,具有全球漫游能力并与固定网络相互兼容。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标准化工作由3GPP和3GPP2两个标准化组织来推动和实施。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影响最广泛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标准为WCDMA和CDMA2000

以及TD-SCDMA。

在现代人们的生活中手机和电脑已经成为了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利用各种各样的移动终端上网,收发邮件,娱乐。事实上,移动数据传输技术在近几十年才有了迅猛的发展。商用的移动数据传输始于2G网络,它可以为用户提供低速率的数据传输服务GSM:13Kbit/s

GPRS:144Kbit/s,这样的低速率只能满足用户简单的上网需求。随着3G网络的出现,这一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变,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相对第一代模拟制式手机(1G)和第二代GSM、TDMA等数字手机(2G),第三代手机一般地讲,是指将无线通信与国际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结合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它能够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提供包括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为了提供这种服务,无线网络必须能够支持不同的数据传输速度,也就是说在室内、室外和行车的环境中能够分别支持至少2Mbps(兆字节/每秒)、384kbps(千字节/每秒)以及144kbps的传输速度。作为新一代的通讯技术宽带移动通信

,它的出现使得人们随时随地获取你所需要的任何信息,它所能为我们提供的服务包括多媒体短信业务MMS(并发视频、音频与文字业务):定位业务,与位置有关的信息点播业务;上网浏览与下载业务;流媒体视频业务;如VoD;

Realplayer,MP3等移动电子商务;移动交互式游戏业务;实时会议电视业务。通信类业务通常包括基础话音业务、视像业务,以及利用手机终端进行即时通信的相关业务。

3G之所以能够为我们提供这么高速的数据传输业务,首先,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以宽带CDMA系统为主,所谓CDMA,即码分多址技术。移动通信的特点要求采用多址技术,多址技术实际上就是指基站周围的移动台以何种方式抢占信道进入基站和从基站接收信号的技术,移动台只有占领了某一信道,才有可能完成移动通信。目前已经实用的多址技术有应用于第一代和第二代移动通信中的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A)和窄带码分多址(CDMA)三种。FDMA是不同的移动台占用不同的频率。TDMA是不同的移动台占用同一频率,但占用的时间不同。CDMA是不同的移动台占用同一频率,但各带有不同的随机码序,以示区分布进行扩频,因此同一频率所能服务的移动台数量是由随机码的数量来决定的。宽带CDMA不仅具有CDMA所拥有的一切优点,而且运行带宽要宽得多,抗干扰能力也很强,传递信号功能更趋完善,能实现无线系统大容量和高密度地覆盖漫游,也更容易管理系统。第三代移动通信所采用的宽带CDMA技术完全能够满足现代用户的多种需要,满足大容量的多媒体信息传送,具有更大的灵活性。

其次,第三代移动通信增加了几项重要的业务,(1)高速电路交换数据(HSCSD)业务是GSM向第三代移动通信兼容的一种软件解决方案,它把单个业务信道的数据速率从9.6kb/s提高到14.4kb/s,并可把四条信道复用在一个时隙中,从而使数据经营者能够提供高达57.6kb/s的传输速率,是2G数据传输速率的6倍。(2)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是由诺基亚开发的基于IP解决方案的可使GSM运营者迈向多媒体无线业务以其兼容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另一项新技术,可提供高达115kb/s的数据传输速率。

(3)增强型数据速率(EDGE)业务是由GSM和TDMA厂商正在合作开发的基于未来移动通信系统的应用平台,它将能为未来移动通信系统IMT-2000提供高达384kb/s的移动速率业务。快速无线IP技术。

最后,快速无线IP(Wireless

IP,无线互联网)技术的使用使得宽频带多媒体业务是满足了用户的基本要求。根据ITM-2000的基本要求,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可以提供较高的传输速度(本地区2Mb/s,移动144Kb/s)。现代的移动设备越来越多了(手机、笔记本电脑、PDA等),剩下的好像就是网络是否可以移动,无线IP技术与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结合将会实现这个愿望。由于无线IP主机在通信期间需要在网络上移动,其IP地址就有可能经常变化,传统的有线IP技术将导致通信中断,但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因为利用了蜂窝移动电话呼叫原理,完全可以使移动节点采用并保持固定不变的IP地址,一次登录即可实现在任意位置上或在移动中保持与IP主机的单一链路层连接,完成移动中的数据通信。

3G数据业务区别于现有的2G业务。

1.视频业务,3G高速的数据传输是我们可以实现视频通话的功能,视频业务是3G时代的最引人关注的业务之一。通过3G终端的摄像装置以及3G网络高速的数据传输,电话两端的用户可以看见彼此的影像,从而实现对话双方的“面对面”实时交流。突破现有的“新视通”、“可见通”囿于电话线、网线的限制,基于无线传输的视像业务可以真正做到音频、视频的随时随地交互式交流。

3.娱乐类业务

与现有的手机娱乐业务多半依靠文字类的短消息传递相比,3G的娱乐类业务称得上“声色俱佳”。

(1)音乐、影视的点播业务:

在音乐频道,你可以欣赏到最新的歌曲、音乐电视,可以查找你喜欢的歌手,尽情点播你喜欢的歌曲;在电影频道,你可以随时随地通过屏幕的的生动画面,以2.4Mbit/s的速度,观看最新、人气最旺的电影。

(2)体育新闻的点播与体育赛事的精彩预告、回顾:

(3)图片、铃声下载:

在林林总总的移动数据业务中,图片、铃声下载业务无疑是最受用户欢迎,也是运营商推出的最成功的3G增值业务。据统计,铃声、图片下载在韩国的3G服务内容中已经占到了40.1%份额。3G服务商允许用户下载MP3铃声、活动墙纸等影像;通过与世界知名杂志、网站的合作,用户可以通过手机翻阅、下载SP提供的图片、视频短片、高清晰照片等。

4.资讯类业务

由于3G网络的大容量与高速率,3G运营商所提供的资讯类业务大多摆脱了2G时代的纯文字内容,更多地是通过视频、音频来实现资讯内容的实时交互性传达。

(1)新闻类资讯:

3G服务商一般与全球著名的新闻资讯供应商合作,提供实时的新闻资讯,用户可以视像的形式接收最新本地及世界新闻,日本NTTDoCoMo和日本电视公司、东京广播公司、富士电视台联合推出了移动广播服务,让DoCoMo用户可以通过手机收看电视新闻节目。

(2)财经类资讯:

3G服务商面向商务人士提供亚洲、美国及欧洲的资本市场动态,全日二十四小时不停放送财经信息。随着传播广度的进一步扩大,运营商提供的财经服务也越来越深入。现在的3G服务不再只是单纯地提供财经资讯,更多地是针对财经消息加以分析,提供与消息相关的财经新闻和评论,辅以图表分析和投资组合,让用户在了解信息的同时,还可以得到专业理财专家的建议。

(3)便民类资讯:

允许3G手机终端与政府交通指挥部门进行数据传输,用户可以在手机屏幕上看到所查询的主要交通路口的交通状况,以提高出行效率;移动银行、电话簿查询、黄页、票务预订、餐馆指南、机票信息、字典服务、城镇信息、FM收音信息、烹饪查询、路况信息等等,充分满足了用户的衣食住行等生活需要。

5.互联网业务

3G通常被认为是移动通信与互联网融合的一个典型运用。运营商在开发3G业务时,除了延续移动通信的传统业务外,也开发了与互联网有关的业务,以适应时代的要求。

现在和我们息息相关的电子商务,互联网企业通过和电信运营上的合作可以实现移动终端的在线购物,费用缴纳,商品交易等等。

谈到3G就不得不提到Wi-Fi技术,一个事物的发展,其周边环境如何也是必须要提及的。因为没有任何一个事物、任何一项技术可以脱离周围的环境而发展。3G也是如此。在3G诞生并发展的同时,也有着多种其他的网络技术在发展着,其中就有目前发展势头也非常良好的WI-FI。以下是关于2者的比较,让我们看看,3G是否更有发展前景呢。

WI-FI(Wireless

Fidelity),就是无线保真。所谓Wi-Fi,是由一个名为“无线以太网相容联盟”(Wireless

Ethernet

Compatibility

Alliance,WECA)的组织所发布的业界术语,中文译为“无线相容认证”。它是一种短程无线传输技术,能够在数百英尺范围内支持互联网接入的无线电信号。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及IEEE

802.11a

及IEEE

802.11g等标准的出现,现在IEEE

802.11

这个标准已被统称作Wi-Fi。从应用层面来说,要使用Wi-Fi,用户首先要有Wi-Fi

兼容的用户端装置。

Wi-Fi是一种帮助用户访问电子邮件、Web和流式媒体的互联网技术。它为用户提供了无线的宽带互联网访问。同时,它也是在家里、办公室或在旅途中上网的快速、便捷的途径。能够访问Wi-Fi

网络的地方被称为热点。Wi-Fi或802.11G在2.4Ghz频段工作,所支持的速度最高达54Mbps(802.11N工作在2.4Ghz或者5.0Ghz,最高速度600Mbps)。

Wi-Fi

热点是通过在互联网连接上安装访问点来创建的。这个访问点将无线信号通过短程进行传输-

一般覆盖300英尺。当一台支持Wi-Fi

的设备(例如Pocket

PC)遇到一个热点时,这个设备可以用无线方式连接到那个网络。大部分热点都位于供大众访问的地方,例如机场、咖啡店、旅馆、书店以及校园等等。许多家庭和办公室也拥有Wi-Fi

网络。虽然有些热点是免费的,但是大部分稳定的公共Wi-Fi

网络是由私人互联网服务提供商(ISP)提供的,因此会在用户连接到互联网时收取一定费用。其技术与蓝牙技术一样,同属于在办公室和家庭中使用的短距离无线技术。该技术使用的使2.4GHz附近的频段,该频段目前尚属没用许可的无线频段。其目前可使用的标准有两个,分别是IEEE802.11a和IEEE802.11b,IEEE802.11g,IEEE802.11n。该技术由于有着自身的优点,因此受到厂商的青睐。

Wi-Fi技术突出的优势在于

其一,无线电波的覆盖范围广,基于蓝牙技术的电波覆盖范围非常小,半径大约只有50英尺左右约合15米,而Wi-Fi的半径则可达300英尺左右约合100米,办公室自不用说,就是在整栋大楼中也可使用。最近,由Vivato公司推出的一款新型交换机。据悉,该款产品能够把目前Wi-Fi无线网络300英尺接近100米的通信距离扩大到4英里约6.5公里。

其二,虽然由Wi-Fi技术传输的无线通信质量不是很好,数据安全性能比蓝牙差一些,传输质量也有待改进,但传输速度非常快,可以达到11mbps,符合个人和社会信息化的需求。

其三,厂商进入该领域的门槛比较低。厂商只要在机场、车站、咖啡店、图书馆等人员较密集的地方设置“热点”,并通过高速线路将因特网接入上述场所。这样,由于“热点”所发射出的电波可以达到距接入点半径数十米至100米的地方,用户只要将支持无线LAN的笔记本电脑或PDA拿到该区域内,即可高速接入因特网。也就是说,厂商不用耗费资金来进行网络布线接入,从而节省了大量的成本。

拿WiFi与3G来比较,一般而言,3G拥有涵盖范围广、语音通讯与高移动性等优点,但建置成本高与静止时2Mbps的传输速率远逊于WiFi等缺点;而WLAN则有建置成本较低与固定范围内较高传输速率等优势,此外,VoWLAN正快速发展,一旦这样的技术成熟后,WLAN对于语音资料的传输成本上也将相较于3G来的低,不过WLAN只能在固定范围中提供有限移动性。所以,既然这两个技术各擅胜场,且有互补的可能性,因此整合彼此的长处将可能带来更大的好处,例如在户外没有WLAN提供的地方或高速移动下,3G就是目前必备的解决方案,相反的,在户外有WLAN服务提供的地方则当然优先使用WLAN以获得较高数据传输率与较低成本的通讯,故这样一来在保障移动性的前提下,降低了整体的通讯成本,并也提供了更高品质的语音与数据服务。

4

    以上《移动通信产品推广》范文由一流范文网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一流范文网»最新范文»移动通信产品推广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一流范文网 如对《移动通信产品推广》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