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范文 方案 计划 总结 报告 体会 事迹 讲话 倡议书 反思 制度 入党

社会工作入职心得

日期:2020-05-05  类别:最新范文  编辑:一流范文网  【下载本文Word版

社会工作入职心得 本文关键词:社会工作,心得

社会工作入职心得 本文简介:入职社会工作工作2个月的工作心得(普忠鸿)本月是入职本机构来到社区服务中心的第二个月,虽然之前在其他机构社区服务中心有近一年的服务经验,但来到一个新的机构、新的社区,在工作模式和社区环境的认识等方面无疑面临新的开始、新的挑战。在这近2个月的时间里,参加工作会议、督导和培训,学习和熟悉中心的日常工作,

社会工作入职心得 本文内容:

入职社会工作工作2个月的工作心得

普忠鸿)

本月是入职本机构来到社区服务中心的第二个月,虽然之前在其他机构社区服务中心有近一年的服务经验,但来到一个新的机构、新的社区,在工作模式和社区环境的认识等方面无疑面临新的开始、新的挑战。在这近2个月的时间里,参加工作会议、督导和培训,学习和熟悉中心的日常工作,了解机构文化、策划和开展服务活动……渐渐地让自己忙碌起来,以下是这两个月里自己的一些工作心得:

(-)关于融入,一是融入机构:学习体会机构的宗旨、机构文化,机构管理、服务理念和工作模式等,机构是个人成长和发展最强有力的后盾;二是融入社区,通过工作走访、社区漫步、日常生活留意观察等形式加深对社区环境、资源的了解,加强对社区和服务中心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三是融入团队,始终将团队工作有效实现放在第一位,主动与同工之间互动,集思广益,使服务活动更完美、更顺畅,最终形成合力。

(二)关于督导和培训,在这2个月当中,参加了个人督导、小组督导以及岗前培训和技能培训等活动。从中发现;个人督导对澄清自身现状、找准相关技能和方法有极大地促进作用,积极向督导请教以及吸取经验是提升个人专业水平的重要方法

;小组督导,特别是在同服务领域中不同中心的同工之间的交流十分有必要性,它即是一种相互的心理或语言支持也是一种学习经验的好方法;培训既继续教育继续教育是提升个人专业素质的重要途径,就个人而言,参与继续教育不是有没有意思的问题,而是有没有时间的问题。

(三)

关于装饰,

通过参观其他服务中心和参与到中心的一些装饰活动中发现,装饰也是社会工作中的重要内容,装饰的好坏直接可能关系到居民的参与度和认同度,因此我们的功能室应该装饰成能够吸引大众的色调以及符合各服务领域的色调,包括开展的每一个活动都要注重场地布置。

(四)关于问卷调查,居民是否熟知服务中心,关系到问卷调查是否能顺利开展,关系到是否能够获得居民真的需求。在问卷试调查中,发现对于文化水平较低的居民,对问卷内容进行相应解释,对其填写过程进行指导是很有必要的,既在问卷调查中解释所设计的问题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会对问卷填答者有引导性,但对于文化水平较低的居民,对问卷进行必要的解释也是获得客观资料的基础。

(五)关于服务和活动开展,有三点体会:一是大型活动的开展控制场面十分关键,人员招募既是重点也是难点;二是在中心服务运营前期,外展宣传十分重要,它既是与居民拉近关系的途径也是了解居民动态和需求的途径;三是老年人比较乐意接受关于健康的活动,但在具体活动中细小的事项都会影响到老年人的满意度。

篇2:现代社会工作之所以具有制度化利他主义特征

现代社会工作之所以具有制度化利他主义特征 本文关键词:利他,社会工作,制度化,特征,主义

现代社会工作之所以具有制度化利他主义特征 本文简介:现代社会工作之所以具有制度化利他主义特征,是受社会工作本身的性质决定的。社会工作就是一种协助人们去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恢复并增强他们社会生活功能的一种社会制度化的方法。社会工作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公益事业,它以人文关怀为圭臬。这种工作不是靠市场机制来推动和维持的,相反,它必须超脱市场那种商品交换关系

现代社会工作之所以具有制度化利他主义特征 本文内容:

现代社会工作之所以具有制度化利他主义特征,是受社会工作本身的性质决定的。社会工作就是一种协助人们去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恢复并增强他们社会生活功能的一种社会制度化的方法。

社会工作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公益事业,它以人文关怀为圭臬。这种工作不是靠市场机制来推动和维持的,相反,它必须超脱市场那种商品交换关系。这样,设计一种激励体制来调动社会工作者积极性以合理利用公共资源和设施履行助人职责就显得非常必要。在合理的制度条件下,社会工作者追逐个人利益的行为不但不会对受助者产生不利作用,相反,还会延伸出一种/利益正相关0的效果。因为社会工作者只有在客观上真正帮助了受助者,才会得到制度的承认、公众的支持,他个人的利益也才能实现。

社会工作者与受助者之间关系的特殊性也决定了社会工作制度化的利他主义特征。按照卢梭的观点,自爱、利己是人的自然本性,而同情、利他品性则是根据社会要求应该达到的,是一种当然的要求。美国社会生物学家威尔逊曾设想了一个/自利的行为谱线0:在一端,受益的只是个体,然后是核心家庭,然后是扩大的家庭,然后是群体、部落、酋长国;最后,在另一端,是社会政治最高单位。他认为,在上述生物行为线上,人是相当接近以个体为中心一端的。〔10〕在这里,我们似乎看到了一种/差序格局0的利他主义顺序,也就是说,利他的强度和频率随着亲属关系的疏远而急剧下降。如此看来,利他行为是社会普遍性价值要求,从个人来说则非必然具有的,因此需要外在力量的推动。显而易见,社会工作者的利他主义品性也不是天生就有的,那么又是如何形成的呢?受助者对社会工作者而言,只是职业上的帮助对象,他们是/异己0的陌生人,是处在以社会工作者为中心的/差序格局0中外围的人。

因此,社会工作者对受助者的利他思想及行为不可能自发地产生。要使社会工作者树立利他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有两种基本途径:一是通过教育培养,使社会工作者形成以同情心、社会责任感、忘我精神为内容的利他主义的道德自律;二是通过一定的制度机制促成。建立在培养教育基础上的利他主义行为是稳定的、自觉的,但表现出社会工作者个人的特点,往往是带有情感性的利他主义,如主动同情受助者,耐心细致地倾听对方的困苦陈述,等等。

但制度化的利他主义则表现出职业性的特点,利他行为往往是理性程序化的,并且是可以预见的行动,如定期上门拜访受助者,及时把救助款发放到受助者那里,等等。后一途径之所以必要,在于教育这种方式并不能使所有的社会工作者树立起一种道德自觉的利他主义,也不能保证真正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为防止社会工作中出现损人利己的/价值风险0,制度的约束比教育来得更为有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制度化利他主义不仅构成社会工作的基本特征,而且也是社会工作正常有效的方式。

三、现代社会工作利他主义制度化的功能及其局限性

社会工作助人利他行为的实行需要制度的保证。一般来说,在社会工作职业范围内,较少存在与利他主义行为规范相冲突的情况。但由于对某一案主问题的解决往往离不开其他一些行业的协助,如对病人的帮助离不开医院,对罪犯的教育离不开监狱,对穷人的脱困离不开民政部门,等等。由于受助者绝大多数缺乏相应的知识信息或有关的救助政策,对一些行业的过失行为无力作出判断,甚至在自身利益受损的情况下还浑然不知。他们更缺乏与官方打交道的经验。社会工作者就成为协调受助者与政府部门及有关行业的中介人。

利他主义制度化对社会各行各业都是必要的。社会工作者利他主义的实行并不是单个行业行为,有赖于整个社会道德和法律制度的公正,有赖于利他主义在行业的社会化。这其中存在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社会工作的利他主义与医院等赢利性行业有着重大区别。社会工作的利他是职责内的责任,社会工作本身就是以利他为目的的,正是利他才成其为社会工作的本质规定。而医院的利他行为则是职责外的付出,即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下使本职工作增加利他行为,或者说要求不损害服务对象的利益。因此,利他的要求对社会工作来说是一种强评价,而对医院来说则是一种弱评价。正因为如此,医院在面对服务对象时,提供的服务往往限定在专业知识范围内,并在某些情况下与利他主义规范相冲突。例如,患者在治疗时又同时作为医学方面的实验对象,把患者作为实习医生的临床对象,这类现象屡见不鲜。这从医学的观点看似乎合理,但社会工作者却不以为然。从社会工作的利他主义价值观来衡量,认为这种做法是不妥的,损害了患者的利益。于是就会诉诸一定的机构制定相关政策,使患者这一弱势群体的利益得到根本保障。社会工作利他主义制度化的一个最有效功能,表现在可以使我们从整体和结果上保证社会工作的公正性。社会工作是利他主义的,然而,社会工作者究竟是从/利他0出发来利他,还是由/利己0出发来利他的?这个问题尽管重要,但由于其具有/黑箱性0和/个体性0,实际上成为一个假问题。而从制度化利他主义的角度出发则可以避免这个缺乏意义的问题。如前所述,社会工作者从其个人来说具有获取报酬的功利性,然而从其整体来看,就社会工作作为一个组织行为而言,一种制度化的利他主义就成为其根本特征。尽管从社会工作者个人的动机看,有利己的,也有利他的,这并不妨碍社会工作行为从整体上是利他的。因为/制度化机制总是把自我利益与关心他人结合在一起,并以此来促进利他主义行为,而不管具体动机差异有多大0〔11〕,/利他主义的制度化形式,其目的是期望增加各种利他行为,而不管施助者的动机是利他的,还是利己的0〔12〕。这并不否认社会工作者个人道德素质的重要性。不考虑施助者的动机,而只要通过制度注重对社会工作者外在行为的调控,意义在于:重视制度的完善来对社会工作的助人行为实行有效的支持系统。美国哲学家托马斯#内格尔指出,公共道德对公共行为有两个适合性特点:/它意味着对结果的高度重视和对公正性的较严格要求0〔13〕。制度化的结果不仅意味着尽心尽力行使助人利他职责的社会工作者受到奖励和鼓舞,更重要的是使利他主义成为/理性经济人0在社会工作中唯一/理性0的选择,使违背受助者利益的行为受到惩罚和警示。我们可以借用布迪厄常引用的韦伯的话,来说明制度对调节社会工作者利他行为的作用:/只有当遵从规则的利益大于无视规则的利益时,社会行动者才会遵守这项规则0〔14〕。

因此,制度有利于促成社会工作者形成利他主义的社会性格,使利他主义成为社会工作者的行动/惯习0。/惯习0就是一种/社会化了的主观性0〔15〕,/它来于社会制度,又寄居在身体之中0〔16〕。制度建构利他主义的社会惯习,从而把一种基于个人情感的偶然的、不确定的利他行为提升为专业化的职业道德,使道德驱动的利他主义有了坚实的制度基础作保证。这里要说明的是,社会工作作为一门职业是社会分工的结果,它以付出服务获取报酬为特征,从这个意义上我们把社会工作视为一种经济理性行为,但这并不意味着社会工作者的行为动机必然是利己主义的,只是表明社会工作者也是利益主体。问题的关键在于,社会工作的介入在本质上就是价值的介入、道德的介入,如果缺乏约束的机制,经济理性行为就有可能转化为利己主义的行为。制度化的作用实际上在两者之间设置了一道屏障,减少了这种转化的危险性,从而强化了社会工作利他主义的价值理性。

当然,我们说社会工作者的利他行为是制度化的,并不意味着这种行为完全是被动的。之所以称之为/惯习0(habitus),而不是/习惯0(habit)

(如布迪厄所区分的那样),在于后者已成为一种刻板的、不变的行为,而惯习则具有生成的、创造性的意义。社会制度所提倡的利他主义在运用到社会工作的特殊情境时会产生明显的道德主观性和不连续性。因为制度提供的资源和规则归根结底要通过社会工作者内在的价值观而发挥作用。有必要区分制度的刻板性活动与社会工作的情境性活动。社会工作的对象是处于困境中的弱势群体,对他们的帮助不仅需要专业和技术的介入,而且更需要情感的介入。〔17〕制度作为一种文化因素,虽然能在某种程度上形成和强化社会工作者的助人利他行为,但却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人的自利行为,使之接近利他主义的理想境界。其根本原因在于制度主要是对行为的控制而在观念塑造方面有些不逮。在利他主义制度化的同时,我们要谨防社会权力对社会工作的过多干涉和对社会工作者自主行为的压抑。更为危险的是,为获取奖励和报酬而对官方政策的无原则顺应,为避免上级权威机关的责难和对秩序的破坏而表现的无条件顺从,会使社会工作丧失其应该具有的公正性和社会批判精神。社会工作者是联结社会政府与受助者的中介人,他扮演着双重角色:一方面,作为受助者的代言人,社会工作者要采取有效的社会行动以改变不利于受助者正常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环境;另一方面,作为社会控制的代理人,又必须帮助受助者适应一定的社会制度,在社会价值体系内建设性地生活。社会工作者的双重角色不可能是不偏不倚的,社会工作的根本要求决定了社会工作者必须站在受助者一边。然而,在现代社会中,由于社会工作的助人利他行为是由制度推动的,这就使问题变得复杂起来。如果在社会制度及政策符合受助者的利益和要求的情况下,社会工作者做起工作来自然得心应手,不会出现两难矛盾。但如果制度和政策不公正,社会工作者还能否站在受助者一方来反抗不合理的制度呢?这将是问题之所在。社会工作对制度的依赖性,使得社会工作者不可能超然度外。因此,社会工作建构的关键是摆脱对制度驱动的利他主义的过分依赖,而寻找多元化的创造和发展社会工作助人利他行为的新力量。

在早期阶段,社会工作的利他主义表现为个人化特征。对受助者提供帮助的施助者是非组织性的个人志愿者,其助人行为表现为偶然的、自发的现象。这些志愿者自身拥有一定的物质资源和助人价值观念。这种援助一般不图回报,因而是利他主义的。但援助的动机则含有个人的目的,他们或是出于某种宗教信仰的需要,或是出于为自己获得好名声、好人有好报心理的需要,助人是期望通过付出一定的物质代价来换取自身精神上的满足,因而私下或隐蔽地带有利己主义的倾向。而对于受助者来说,必须在一种不平等的关系中接受施助者的恩赐。社会工作早期阶段也存在一些组织性的救助活动,施助者一般是一些宗教团体或民间慈善机构。由于团体制定了相关的训诫、规定,因而使得帮困济贫成为团体的一种经常性的、规范性的行为,成为团体活动的一部分。从救助的信念看,乃主要源自于宗教观念。基督教信条定要“爱人如己”。这种“爱”是基于精神价值的爱,不带有功利性,也不图回报。但在爱的名义下,却只是对自身援助价值的肯定。助人之所以有价值,并不在于这种援助给了穷人排忧解难,而在于“爱”本身的意义,“爱”就是爱,体现了上帝的恩赐而已。在这种观念支配下,受助者的人格是被贬低的,帮助自惭形秽的人们正是为了衬托施助者的崇高伟大,在施助过程中恰恰展示了宗教神圣的魅力。

综观社会工作的早期阶段,利他主义主要是一种精神的取向,而这种利他的精神动力又来自施助者内心的意志自由和自身资源的充溢,这正是为什么在早期阶段不需要制度来鼓动利他行为的一个重要原因。现代社会工作的发展历程与西方工业社会的诞生是同步的。工业社会问题增多,贫困人口增加,已成为社会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这样,早期带有个别性、偶然性或局部性的社会工作上升为一种普遍性、必然性的社会发展要求,乃至上升为一种社会制度。与此相应,早期表现的个人化利他主义也就转化为制度化利他主义的形态。现代工业社会是一个世俗化的过程。西方启蒙主义以人为中心,强调人的价值,关心人的世俗幸福;鼓吹天赋人权、人人平等。从上述理念出发,可发展出两种完全相悖的伦理观念:利他主义和利己主义。因为启蒙理性所强调的作为中心的“人”,既可大到人类,也可小到个人。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利他主义和利己主义两种观念并驾齐驱,成为资产阶级确立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依据。然而,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利己主义愈来愈占上风。为此,孔德提出“他主义”为实证主义宗教的中心,与古典经济学所提出的“利己主义”想抗衡,抵制盛行的工具理性行为。孔德的利他主义信念,是与其思想体系一脉相承的。他指出:/实证精神认为,单纯的人是不存在的,而存在的只可能是人类。整个新哲学无论在实际生活或思辨生活中始终倾向于突出个人与集体各个方面的联系,因此,谋求公共利益将不断地视其为是通常确保个人幸福的最合适的方式。〔7〕与基督教的“爱人如己”比较,孔德的/利他0基调更高:要爱他人胜于爱你自己。然而孔德所高谈阔论的利他主义带有浓厚的宗教道德色彩,它与人们追求经济利益的现实要求格格不入。实际上,现代社会的利他主义是伴随着不断强化的利益关系而产生和发展的。通过利他主义的调节,社会发展会达到一个/社会平均0状态的/理想0目标。正是现代社会人与人经济利益的紧张以及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的张扬,利他主义提倡的呼声才日益高涨,乃至于需要制度来激励与推动。/许多现代哲学家有一个共同一致的见解,认为法律认定的要求日益取代自由的仁爱行为和牺牲行为,因此,爱就变得日益多余了0。〔8〕舍勒这里所谓/多余的爱0指的是基督教的爱。在他看来,在现代社会中,基督教的/博爱0(尤其对穷苦人的关切和照料)已由教会和私人转向由国家负担。〔9〕社会工作的职业化、专业化以及由此而具有的利他主义制度化的特征就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形成的。

当然,中世纪的教会公益既有脉脉温情

的一面,但是也有某种程度的虚伪性。/为了讨好巴

结天堂里的统治者0[13]马克思说:/基督教的社会原

则认为压迫者对待被压迫者的各种卑鄙龌龊的行为,不是对生就的罪恶和其它罪恶的公正的惩罚,就是对

无限英明的上帝对人们赎罪的考验0[14](P218),基督教

的公益伦理无可避免的要反映中世纪统治阶级的意

志和利益,由于基督教自身教义的逐步修正,神学体

系的日益精致,基督教公益伦理成为中世纪欧洲最具

有代表性的伦理思想,并长期作为西方公益事业的主

流价值观之一而影响至今

篇3:河科大老年社会工作考点总结(社工王亮)

河科大老年社会工作考点总结(社工王亮) 本文关键词:社工,社会工作,考点,科大,老年

河科大老年社会工作考点总结(社工王亮) 本文简介:老年社会工作考点总结社工102王亮1、人口老龄化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河科大人文社工102班王亮※含义:人口老龄化是指某个国家、地区的总人口寿命不断延长、增龄、变老的过程,并且社会人口结构呈现老年状态,进入老龄化社会;具体指总人口中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列相应

河科大老年社会工作考点总结(社工王亮) 本文内容:

老年社会工作考点总结

社工102

王亮

1、

人口老龄化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河科大人文

社工102班

王亮

※含义:人口老龄化是指某个国家、地区的总人口寿命不断延长、增龄、变老的过程,并且社会人口结构呈现老年状态,进入老龄化社会;具体指总人口中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列相应增长的动态过程。通常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作为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

2、

积极老龄化

◇含义:积极老龄化是指人到老年时,为了提高生活质量,使健康、参与和保障的机会尽可能发挥最大效益的过程。积极老龄化是以承认老年人的人权和联合国关于独立、参与、尊严、照料和自我实现的原则为基础的。它把一个战略计划从“以需要为基础”转变为“以权力为基础”,承认人们在增龄过程中,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享有机会平等的权力。“积极”强调的是继续参与社会、经济、文化、精神和公益活动。目的在于使人们认识到自己在一生中能够发挥自己在体力、社会、精神等方面的潜能,按自己的权利、需求、爱好、能力参与社会活动,并得到充分的保护、照料和保障。使老年人能够保持身体健康,提高预期寿命;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继续为社会作出贡献;保障生活质量,提高生活水平。

①对于个人来说,积极老龄化是指进入老年的人是指进入老年的人享有充实的生活(包括健康、安全和积极参与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生活);能够按自己的需要、愿望和能力继续学习,参与社会、经济、文化、精神和公益活动,使其宝贵才能和经验得到充分运用,继续各尽所能,发挥自己在物质、社会和精神方面的潜力,较长时间保持健康,对社会做出有益的贡献。

②对于家庭和社会来说,积极老龄化是指为老年人创造参与活动和学习的一切可能的机会和条件,满足他们的需求,帮助老年人尽可能长时期地不依赖他人,延长其寿命的健康期和自立期。在老年人失去部分或全部自理能力需要帮助时,保证其能获得各方面的保护和照料,消除各种对老年人的歧视、怠慢、虐待和暴力行为。让越来越多进入老龄的人能够享有健康的生命质量和良好的生活质量,建立一个不分年龄、人人共享、代际和谐的社会。

◇积极老龄化的必要性:有利于老年人在身心、生活、行为和人际交往方面不断完善和提高(即物质保障、安全需要、精神安慰、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

◇提倡积极老龄化的原因:老年人在生理和心理等发面的渐行性退化和衰退。

3、

老年人口经济密度

老年人口经济密度,是指在一定地区、一定经济发展水平拥有的老年人口数量,可用老年人口数量与国民收入之比或与国民生产总值之比来表示。老年人口经济密度指标越低,表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越高,支撑养老的经济实力越强;经济密度越高,支撑养老的经济实力越弱。

4、

老年社会工作的含义

老年社会工作,是一种帮助老年人的专业,是社会工作者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帮助处于不利地位的老年人或老年群体解决困难,预防老年人问题的发生,恢复和发展其功能,让老年人适应社会,并能正常地生活和进行社会活动的工作。

5、

当前我国家庭养老中遇到的困惑

①家庭照料资源减少,供养力减弱;

②子女收入不稳定,对老年人经济供养构成威胁;

③子女养老的约束能力失控,造成依靠子女养老的不确定性;

④传统敬老文化衰弱,新型养老文化建设迟缓;⑤老年人寿命延长,照料需求增加且时间延长。

6、

社会重建理论的概念

※含义:

①它是符号互动论的派生理论,意在改变老年人生存的客观环境以帮助老年人重建自信心,鼓励老年人的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河科大人文

社工102班

王亮

自我计划,自我决定,增强老年人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对老年人的过分关心会使老年人丧失独立自主能力,使老年人进入消极和依赖的状态,社会重建会使老年人重新找回生活的勇气和信心)

②针对社会损害理论,该理论认为应通过向老年人提供机会,让他们生活在一个不受社会总价值观念影响和结构适当的环境中,以增加其自信心和独立意识,这可以干预并阻断由社会损害所形成的消极反馈。

7、

社会重建理论对社会工作者有什么启发意义

※参考该理论的基本模式:第一阶段:让老人了解到社会上现存的对老年人之偏见及错误观念。第二阶段:改善老年人的客观环境,通过提倡政府资助的服务来解决老年人的住房、医疗、贫困等问题。第三阶段:鼓励老人的自我计划、自我决定,增强老人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8、

社会交换理论对社会工作者有何启发意义

◇概念:该理论以行为心理学和功利主义经济学为其理论依据,认为社会互动是一种交换行为,在交换过程中双方都考虑到自身的利益,企图根据他们在某些方面的利益来选择相互作用,当互动双方都达不到自我目的时,社会互动就会趋向于停止。

◇启发:社会交换理论提出:发展与老年人有关的政策和社会服务的原则是应当力求最大限度的增加老年人的权力资源,以保持老年人在社会互动中的互惠性,活动性和独立性。也就是说,应该让老年人拥有可供交换的资源,让他们感到自己有用,仍能给下一代提供帮助和支持。而且,应该帮助老年人意识到他们曾经被尊重、被需要以及对社会做出过的巨大贡献。

9、

社会损害理论对社会工作者有何启发意义

¤含义:是从标志理论中派生出的一种社会理论。它是指已经有心理问题的个人所产生的消极反馈。这种消极反馈的循环一旦开始,便会强化其无能的个人意识,从而进一步引发更多问题。如有时老年人有一些正常的情绪反应,就会被他人视为病兆而做出过分的反应;而为了继续交往,老年人又会不自觉地屈从于这种反应,从而对老人的自我认知带来损害。也就是说,接受消极标志的老人随后进入消极和依赖的地位,进一步丧失原来的独立自主能力。

¤启发意义:

①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的案例,都表明对老年人的过分关心会导致老年人认为自己无用的错误认知,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带来损害,这一点对老年社会工作者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②有些所谓的老年人问题大多是被标志的结果,也是老年人自己受到消极暗示所产生的连锁反应,因此在帮助老年人的过程中,不仅要切实地帮助老年人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也需要协助老年人增强信心和提升能力。

10、

增能理论

增能是指个人在与他人及环境的积极互动过程中,获得更大的对生活空间的掌控能力和自信心,以及促进环境资源和机会的运用,以进一步帮助个人获得更多能力的过程。

增能理论承认老年人是有潜能的,并不像一般人认为的那样是难以改变的,他们是可以改变的,而且老年人还有除物质需求之外的其他需求。增能理论认为,通过一定的方法可以让老年人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其生理和社会功能,进而进入正常的社会生活,这种增能对老年人的身体机能,心理状态,精神状况和社会参与都是有帮助的。增能理论的基础是老年人的发展理念,他关注老年人基本价值的实现。

11、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p10

※特点:

①生育率的迅速下降是导致人口老龄化的主要原因,这是与我国限制人口增长的政策密不可分的;

②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人口老龄化与人口年龄结构的“黄金期”并存;

③人口老龄化的速度比较快;

④基数大,即老年人口规模大、增长快;

⑤高龄化率高,即高龄老人的数量与比例,增长速度快;

⑥底子薄,即经济不发达条件下的老龄化;

⑦不平衡性,即各地区老龄化起步、速度和程度有较大的差别。

12、

老年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p46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河科大人文

社工102班

王亮

老年人个案工作方法:是从老年人个人或者其家庭入手,工作者与老年人个人或其家人一对一、面对面的情境下,以感受到困难、适应不良或有问题的老年人个人及其家庭为工作对象,通过工作者介入,为老年人及其家庭提供物质或情感方面的支持和服务,以改善其生活,提高其生活质量的一种专业工作方法,其最终目标在于增进老年人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

老年团体工作方法:是老年社会工作者通过利用团体过程,增强老年成员自助的能力,来帮助老年团体成员形成一个认可与接纳的互助体系的工作方法。其能影响老年人个人发生转变,培养老年人的社会责任心,担当积极的社会角色,运用集体的力量解决老年人问题,以及帮助老年人学习新知识、新技能,获得社交与休闲的乐趣等。

老年社区工作方法:是以社区为载体,以社区中的老年人及其他社区成员为对象的一种社会工作的介入方法。它通过组织社区的老年成员有计划地参与集体行动,以解决社区中的老年人问题,从而满足社区老年人的需要,并使得老年人在社区行动中建立起对社区的归属感,培养自主、互助和自决的能力、意识和精神,进而改善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质量。

13、

老年亚文化理论p109

※老年亚文化理论属于互动派观点,是由美国学者罗斯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其认为,只要同一领域成员之间的交往超出和其他领域成员的交往,就会形成一个亚文化群。老年人在现代社会中聚集在老年人活动中心等场所,通过老年人之间的交往与互动,他们认识到了自己的共同利益,当老年群体与其他年龄群体交往时,他们就会显示出亚文化的特征。积极方面:老年人形成群体身份与意识,具有采取社会行动的潜能,并捍卫老年人的权益及争取老人福利与社会资源;消极方面:形成年龄歧视、负面的自我概念等。

14、

老年社会学现代化理论的意义(四个相关变量:生命健康技术、经济、城市化和教育)p113

◇现代化理论描述了现代化与老年人社会地位变化关系,认为现代化社会与老年人的关系具有双重性:一方面现代化推进了人口老龄化和老年人数的增加,另一方面又削弱了老年人的社会地位。

①生命健康技术的提高延长了老年人的人均预期寿命,使得老年人口得以增加;

②经济的发展、工业技术的提高使得工业化社会崇尚年轻,并为年轻人创造了更多的工作机会和岗位,老年人由于缺乏再培训的机会,以及年龄原因而退休;

③城市化的发展又使得工作与家庭的距离被拉远,年轻人忙于工作而与老年父母接触的机会减少,改变了两代人的关系和联系。

④与年轻人向上流动的机会增多相对照的是,老年人的社会地位逐渐下降,在注重教育的现代社会,一般会将更多的教育及其他社会资源向年轻人倾斜,使得年轻人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多于其年老的父母而得以进一步发展,这就加剧了老年人社会地位的下降。

⑤现代化社会中所强调的个人中心主义,也同样使得老年人的社会地位受到损害。

15、

老龄化的政治经济理论意义

◇该理论认为老龄化问题是社会结构带来的,而不是个人因素的结果。该理论认为个人在社会结构中的位置和社会发展的政治经济动力决定了个人的老龄化轨迹、拥有的资源和社会地位。社会不公平地分配权力、收入和资产,会导致社会体制与老年人需求的不协调。因此,要想改变老年人日常生活的各种问题,只有改变社会结构。

16、

个案分析(3个)(运用理论分析老年人面临的问题及其分析)p100

社会撤离理论

①该理论认为,人的能力会不可避免地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老年人因活动力的下降和生活角色的丧失,希望摆脱要求他们具有生产能力和竞争能力的社会期待,愿意扮演比较次要的社会角色,自愿地脱离社会。

②社会撤离理论看来,老年人降低他们的活动水平,减少与人交往,关注内心的生命体验,会使老年人过上一种平静而令人满意的晚年生活。而且,老年人主动地撤离社会,能使社会权力井然有序地实现交接,社会也不会因为老年人的死亡而功能受损。因此,社会撤离理论认为,在老年人从社会主流生活中撤离,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河科大人文

社工102班

王亮

无论这一过程是老年人自愿还是由社会启动,都将会对社会和个人产生积极影响。尽管社会撤离理论尤其合理的一面,但其理论前提(假设所有老年人都愿意脱离社会)是不成立的。理由如下: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条件的普遍改善,老年人预期寿命延长,他们离开工作岗位后还可以生活20到30年;无法证明老年人退出有用的社会角色必定对社会有利;社会撤离理论忽视了个性在一个人适应衰老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社会活动理论

①活动理论针对的是社会撤离理论所提出的老年人因活动能力下降和在生活中角色的丧失而愿意自动地脱离社会的观点,其与社会撤离理论的观点正好相反。

②活动理论主张:(1)活动水平高的老年人比活动水平低的老年人更容易对生活产生满足感且更能适应社会。(2)活动理论主张老年人应该尽可能长久地保持中年人的生活方式以否定老年的存在,用新的交割取代因丧偶或退休而失去的角色,从而把自身与社会的距离缩小到最低程度。

③优势:对防止老年人大脑退化具有毋庸置疑的作用,满足那些希望继续为社会做贡献的老年人,减轻子女的压力。

④局限:活动内容难以界定,忽视老年人个性因素的存在,把活动因素在老年人晚年幸福中看得太重。

社会连续性理论

①在连续性理论看来,总是消极或退缩的人不可能在退休后成为积极分子;同样,一贯活跃、自信和参与社会的人在老年时也不可能安静地待在家里。人主要的个性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变得更加突出,主张每个人不用去适应共同的规范,而应根据自己的个性来制定标准,这是老年人对生活感到满意的基础。连续又分为内部连续和外部连续;

②优势:看到了个性在人们适应衰老时所起的作用;

③局限:忽视了外部社会因素对人们个性改变的作用及对衰老过程的影响,过分强调个性会对老年人产生误导,减少其自尊。

※※※※※※※※※※※※※※※※※※※※※※※※※※※※※※※※※※※※※※※※※※※※※※

二零一三年五月二十七

嘉园

    以上《社会工作入职心得》范文由一流范文网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一流范文网»最新范文»社会工作入职心得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一流范文网 如对《社会工作入职心得》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