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流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 >> 汇报材料 内容页

有关克服困难的成语故事

发愤忘食:用功学习,努力工作,忘记了吃饭。后泛用以形容十分勤奋。
勤能补拙:勤奋能弥补先天的笨拙。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意思是忧患使人勤奋,因而得生;安乐使人怠惰,因而致死。
手不释卷:手中放不下书本(释:放开;卷:书本)。形容勤奋学习或看书入迷。
夙兴夜寐:夙:早;兴:起来;寐:睡。起早睡晚。形容勤奋不懈。
夙夜匪懈:日夜勤奋,不怠惰(夙夜:早晚;匪:不)。同“夙夜不懈”。
孜孜不倦:孜孜:勤勉的样子。形容勤奋努力,永不厌倦。
卧薪尝胆:睡在柴草上,经常尝苦胆。比喻刻苦自励,发愤图强,立志报仇雪耻。
悬梁刺股:形容刻苦学习。
凿壁偷光:凿开墙壁,借邻家的灯光读书。后用以形容勤学苦读。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拳:拳术;曲:歌曲。比喻经常勤学苦练,以求工夫纯熟。
困知勉行:人的知识必须克服困难而得到;人的品德必须勉励与强制自己去实践才能成功。

孙权劝学重点难点题的答案

1.本文是怎样以对话表现人物的?
本文注重以对话表现人物。对话言简意丰,生动传神,富于情趣。仅寥寥数语,就使人感受到三位人物各自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
孙权劝学,先一语破的,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即因其“当涂掌事”的重要身份而“不可不学”;继而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使吕蒙无可推辞,“乃始就学”。从孙权的话中,既可以看出他的善劝,又可以感到他对吕蒙的亲近、关心、期望,而又不失人主的身份。“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是情不自禁的赞叹,可见鲁肃十分惊奇的神态,以他眼中吕蒙变化之大竟然判若两人,表现吕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惊人长进。需要指出的是,鲁肃不仅地位高于吕蒙,而且很有学识,由他说出这番话,更可表明吕蒙的长进确实非同一般。“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是吕蒙对鲁肃赞叹的巧妙接应。“三日”形容时间很短,“刮目”是擦拭眼睛,表示十分惊奇、难以置信的样子。并且,他还很爱才。从吕蒙的答话中可见他颇为自得的神态,他以当之无愧的坦然态度,表明自己才略长进之快之大。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鲁肃、吕蒙的话则有调侃的意味,二者的情调是不同的。
在本文中,写鲁肃、吕蒙对话,一唱一和,互相打趣,显示了两人的真实性情和融洽关系,表明在孙权劝说下吕蒙“就学”的结果,从侧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笔墨十分生动,这是全文的最精彩之处。

TAG标签: 孙权劝学点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