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流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 报告 >> 汇报材料 内容页

揭秘:一个人因不满军衔级别当众将肩章扯了下来

能够被授予军衔的人,一般都是为国家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的人。他们肩负重任,为祖国山河洒热血。然而,在1955年的授勋大会上,有一个人因为对军衔等级不满,当众撕掉了肩章。

他就是在抗日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的段苏权。为什么这么爱国的人会做出这样的行为呢?他被授予什么军衔?是怎样的委屈,让他发誓再也不穿军装,下葬时连家人都不许穿军装?

年少报国,一不小心失联

段苏权出生在湖南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好在他们家条件还不错,他上学没问题。因此,他很早就接触到先进思想,并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先后参加了农民运动和共产党。

由于部队中很多人没有受过教育,缺乏知识,聪明能干的段苏权在参军不久就从一个进步青年成长为湘军的重要领导之一。

1934年,上级下达命令,让红二方面军主力撤回江西。为了掩护贺龙率领的主力,段苏权作为独立师政委,率领小规模军队向敌人展开猛烈炮火。

段苏权的打法就像他的性格一样,直接而火热。因此,敌人并没有发现我军主力已经撤退。然而,他们反应过来之后,却对我军发起了更加猛烈的攻击。人数和武器的悬殊,让独立师几乎全军覆没,除了段苏权本人早早负伤被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其他人无一幸免。

当他的伤势稍有好转时,他发现自己已经和大军彻底失去了联系。为了避开敌人,再次与大军取得联系,段苏权一路前行。吃不上饭,就沿街乞讨,就这样回到了老家。

当时正在进行“大清洗”的国民党,对段苏权的身份十分怀疑。毕竟他早年参加红军在当地是有名的,很容易被人知道。也因为他们加入的年纪小,回来太狼狈,国民党渐渐打消了他们的疑虑。

寻机归军

父母看到儿子平安归来,十分高兴,紧锣密鼓地为他安排婚事,并力劝段苏权要孩子,好让他们家的香火继续下去。没有部队消息的段苏权对婚姻并不反感,而且一定程度上可以迷惑国民党的视线,所以他按照父母的意愿娶了他们介绍的女人,甚至还生了孩子。

表面上看,他似乎已经放弃了原来的革命事业,但实际上他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一有机会就四面八方请教。得知太原八路军征兵办的地址后,他想也不想就收拾行囊与家人告别,登上开往太原的运兵车。

大概在他的革命生涯还没有结束的时候,他刚到那儿就遇到了他的老上司任弼时。结识熟人要容易得多。一开始大家都以为他走了,还为包括他在内的独立师举行了集体追悼会!没想到,他又活着回来了。

组织考察后,他进入延安大学深造,为他成为宣传部部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抗日战争时期,一直从事政治工作的段苏权被任命为东北民主联军第八纵队司令员。他义无反顾地率领部队投入战火。虽然有些错误判断影响了战局,但好在及时弥补,为我军歼敌立下了汗马功劳。

后自愿参加抗美援朝志愿军,任东北空军司令员。他还针对当时还不成熟的空军作战部队,总结出一套特别有效的训练方案。可以说,在那一战之中,段苏权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集体颁奖,愤怒的演讲

战争结束后,国家开始奖励和表彰那些为战争做出重要贡献的人。只是,为人正直,不会阿谀奉承的段苏权却得罪了太多人,让他们对他失联的三年大做文章。因此,他在 1955 年的荣誉大会上被暂时授予少将军衔。

要知道,他以前的部下都是中将军衔,而他只是少将!这让气得血脉喷张的段苏权一时间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当场撕掉了自己衣服上的肩章,并表示以后再也不穿军装了,连军装都不行。他下葬的时候!

很多人都认为他说这话是生气了。但他们不知道的是,段苏权生气并不是因为他的级别,而是因为他觉得组织不信任他。受伤失去联系并不是他想要的。他也是历经千辛万苦,才顺利回到部队。他从来没有背叛过自己的国家和人民,所以他不愿意接受这样的军衔。

虽然后来董事长跟他谈了话,给了他一个重任,但他当初立下的远大志向,是不可能收回的。1993年,78岁的段苏权逝世中国海军军衔肩章,身着整齐的中山装下葬。

你不用担心他是不是看在军衔的份上才会做出这样的举动。他其实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关心外事。这样的事情发生过一次。

1964年去昆明出差。因为他衣着低调,工作人员直接无视他是6级干部的事实,直接把他安排进了一个普通的三人间。但他并没有具体纠正这名工作人员中国海军军衔肩章,直到昆明区副司令员来看望他时,他才“正名”。

结语

段苏权的性格确实有些暴躁,但这并不是否定他杰出贡献的理由。也正是因为他火爆的脾气,才能够带领人手不足的独立师迷惑敌人的眼睛,成功掩护主力撤退;坎坷挫折又得重来。

他的一些行为或许不值得所有人称道,但他英勇报国的往事是不可磨灭的。被人误解的感觉是最糟糕的感觉,别说是影响一生的军功评定,就是日常生活中的鸡毛蒜皮的小事,也很容易让人心情不爽!

TAG标签: 部队军衔授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