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流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 报告 >> 汇报材料 内容页

中国最美机长贺中平:53岁成为“替补”机长

随着2021年电影《中国机长》的热播,中国民航英雄机长刘传健也“走红”。

通过这部电影,人们不仅佩服刘传健在空难中一系列标准操作南航英雄机长贺中平去世,也对机长有了更深的了解。

当发生航空事故时,机长作为航班的核心成员,必须保持冷静,力争在极短的时间内做出正确的决定,确保所有乘客的安全。

事实上,早在2014年,中国就有一位英雄机长,南航“替补”机长何忠平。

面对飞行过程中的突发情况,何忠平在8秒内紧急操作,最终成功迫降飞机,挽救了263人的生命。 这件事一出,人们盛赞何忠平是“中国最美队长”。

53岁成为“替补”队长

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中国北京正式举行。 同年,中国还举办了第十届珠海航展。

人员流动较大,导致航空公司人手紧张,不得不任命一些经验丰富的资深飞行员作为“替补”机长,以应对紧急情况。

时任南航北京首都机场运行指挥中心党委书记的何忠平,在公司的安排下成为“替补”机长。

何忠平拥有轰炸机飞行经验15年,拥有20年驾驶商用飞机的经验,总飞行时间长达2万小时。

南航英雄机长贺中平去世_南航英雄机长贺中平去世_南航英雄机长贺中平去世

何忠平虽然已经53岁了,但他的飞行经验和业务能力并不逊色于年轻机长。

作为“替补”机长,何忠平只有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才会亲自执行飞行任务。

2014年11月10日,南航CZ3739航班从珠海直飞北京。

晚上8点24分,何忠平驾驶着CZ3739航班,载着250名乘客和12名工作人员缓缓升上天空。 半小时内,飞机就到达了 35,000 英尺的高度。

此时,船舱内一片安静。 有的乘客已经睡着了,有的则忙着自己的事情。 空姐照常推着餐车分发餐食。

对于机舱里的人来说,这只是一次普通的旅程。 谁也没想到,危险已经悄然来临。

空难时8秒紧急操作

安静的天空中,飞机左侧突然传来“轰”的一声巨响,整个飞机剧烈晃动起来。 透过窗户,可以看到飞机左侧冒出滚滚黑烟。

坐在驾驶室里的何忠平也听到了巨响。 他首先否认巨响是由剧烈湍流引起的。 后来他没有闻到烧肉的味道,这证明机翼在飞行过程中没有与飞机相撞。 对鸟儿来说。

这时,驾驶舱内红光闪烁。 警报声中,何忠平检查了中央控制系统,确信飞机的左发动机出现了故障。

南航英雄机长贺中平去世_南航英雄机长贺中平去世_南航英雄机长贺中平去世

发动机是整架飞机的心脏。 一般来说,中短程客机配备两台发动机。 如果其中一台发动机出现问题,另一台发动机提供的动力就无法再支持飞机继续在空中稳定飞行。

正是因为发动机如此重要,飞行过程中发动机出现故障的情况非常罕见。 一般来说,这种紧急情况每10万飞行小时才发生一次。

何忠平虽然拥有丰富的飞行经验,但在他数十年的飞行生涯中从未遇到过这样的情况。

何忠平驾驶的客机装有两台发动机。 经检查,发现左侧发动机出现故障。 最好的方法是正确撤回故障发动机的油门。

正当副驾驶杜若飞指导何忠平按照发动机故障应急程序进行操作时,何忠平已经停止了飞机的爬升,并收起了油门。

从发现左发动机故障到收回油门,何忠平只用了8秒。 正是这黄金8秒,为乘客创造了更大的生存空间。

随后,何忠平让杜若飞联系广东空管请求下降,收回左侧发动机,并打开防水灭火开关。

关闭左侧发动机后,观察员告诉何忠平,发动机仍然着火。 这已经是当时整个航班最危急的情况了。

此时飞机剧烈晃动,何忠平在没有系安全带的座位上完全无法操作。

最让他担心的是飞机的另一个发动机是否完好。 如果另一个发动机也出现故障,飞机将从备用着陆变为紧急着陆。 在飞机下紧急迫降山区时,每个人的生存机会基本为零。

南航英雄机长贺中平去世_南航英雄机长贺中平去世_南航英雄机长贺中平去世

从未经历过这样场面的何忠平只能在心里一遍又一遍地安慰自己,让自己保持冷静。 虽然此时他的声音在不受控制地颤抖着,但是他却没有一刻停止手上的事情。

经过反复确认,何忠平发现另一台发动机并未出现故障,飞机操作系统仍能正常运行。 这给何忠平吃了一颗定心丸,他确信这次能够安全着陆。

何忠平一边用自己的经验减缓了飞机的晃动,一边让副驾驶联系最近的机场塔台。 广州白云机场塔台收到信息后,立即同意何忠平的降落请求。

飞机安全着陆,拯救了263人的生命

在确信自己可以安全降落后,何忠平还让空乘人员安抚机舱内的乘客。 手术室里的何忠平经历了惊心动魄的经历,机舱内的乘客也承受着恐惧的折磨。

机舱内充满了尖叫声和哭声。 有的人甚至因焦虑、愤怒而处于崩溃的边缘,根本听不进空姐的安慰。

飞机剧烈晃动,窗外黑烟滚滚。 人们不确定自己是否能活下来,只能无奈地承受着恐惧。

就在这时,机舱内响起了何忠平平静的声音:“各位,我们的飞机现在出现了一些机械问题,预计15分钟后降落在广州机场。我们的机组人员经过严格的训练,有能力为大家送去。”他们回到地面。”

何忠平的声音就像一道光,划破黑暗,让人们在绝望中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为了不增加乘客的压力,给他们造成不必要的恐惧,何忠平只将紧急迫降的原因描述为“机械故障”。

南航英雄机长贺中平去世_南航英雄机长贺中平去世_南航英雄机长贺中平去世

2014年11月10日晚上9时30分,CZ3739航班成功备降广州白云机场。

从发现故障到飞机降落,中间半个小时的颠簸飞行,可想而知是多么惊心动魄。

何忠平凭借过硬的技术和过硬的心理素质,最终保证了机上263人的安全。

飞机安全降落后,机长何忠平走出手术室,与机组人员一起疏散机上乘客。 其中有一个胖小男孩站在船舱里不肯离开。

他看着忙着疏散乘客的何忠平,眼中满是钦佩。

何忠平也发现了这个小男孩。 或许,他刚刚经历了一次生死攸关的境遇。 何忠平安慰地摸了摸小男孩的头。 这一温馨的一幕恰好被其他乘客拍到。

这张照片发布到网上后,大家亲切地称何忠平为“中国最美队长”。

随后,经检查发现,何忠平驾驶的飞机左发动机的一个叶片在飞行过程中折断,卡在了发动机的消声器壁内。 结果,剩下的叶片全部变形,导致左侧发动机出现故障。 如果何忠平收油的时候再犹豫一秒,后果不堪设想。

当紧急情况来临时,冷静和勇气成为克服一切困难的武器。 作为机长,何忠平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他把每一位乘客的生命刻在了心里。

经过每天的刻苦训练,何忠平能够在8秒内从容完成操作,终于有信心安全着陆。

南航英雄机长贺中平去世_南航英雄机长贺中平去世_南航英雄机长贺中平去世

随后,大家纷纷称赞何忠平高超的飞行技术,称赞他是一位拯救了263人生命的英雄机长。

面对这些赞扬,何忠平谦虚地回应:“这主要是我们团队合作的结果。无论是飞机上的机组人员、空乘人员还是地面的空管人员,如果出现问题,一环,飞行就不安全。” 我充其量只是一个成熟的队长,尽到了自己的职责,仅此而已。”

机长不仅是每次飞行中的重要人物,也是事故中“最后一个惊慌失措的人”。 当危机真正来临的时候,船长连惊慌的时间都没有。 他脑子里唯一的想法就是如何安全着陆,保护身后乘客的安全。

“我面朝云端,山河在脚下,一望无际”。 这是何忠平机长在飞行中最大的感受。 何忠平队长最喜欢的是蓝天。 蓝天之上,他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全心全意地享受自由的快乐。

一般来说,发生航空事故后,无论是乘客还是机组人员都会留下很深的心理阴影,有的甚至可能永远不会再飞行。

或许正是出于对航空事业的发自内心的热爱,经历了这次空难之后,何忠平迅速调整状态,克服心理阴影,再次飞上蓝天。

然而,2020年12月25日,将整个青春奉献给蓝天的英雄队长何忠平却因突发心肌梗塞不幸去世南航英雄机长贺中平去世,他的生命永远定格在59岁。生病了,他坚守岗位,为即将到来的飞行做准备。

我们永远不知道哪个会先发生,明天还是事故。 在各种意外面前,生命显得太过渺小和脆弱,但总有人挺身而出,肩负起责任,不断散发着光和热,努力温暖和拯救身边的每一个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