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科吧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体会 >> 学习心得 内容页

奥尔夫音乐教学学习体会

  奥尔夫音乐教学学习体会

  卡尔.奥尔夫(1895—1982),当代世界着名的德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他的音乐剧作《卡尔米娜?布拉纳》在目前世界舞台上是演出最多的音乐作品之一。他将音乐作曲与音乐教育二者融于一身,形成独具特色的音乐教育理念——奥尔夫教育体系。奥尔夫音乐教育是当今世界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被美国同行称为现代音乐教育三大支柱的世界三大音乐教育体系之一。奥尔夫教学模式为:“探索—模仿—即兴—创造”。而“回归人本”的原本性音乐教育是奥尔夫的教育理念。以语言(戏剧)、动作(舞蹈)、音乐以及视觉艺术为一体的综合性、以即兴为核心的创造性,以及扎根于本土文化为出发点的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开放式教学内容和方法,使其在21世纪的今天仍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充分体现了我们所推行的素质教育中“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和“让学生主动发展”的三个基本要素,强调对学生“创造力的开发”,因此,探讨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系统研究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借鉴其精华,促进我们音乐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深化素质教育,显然是很有必要的。奥尔夫音乐教育法的基本思想,也就是对音乐教育的态度,就是“音乐只是手段,教育才是目的”。他的教学实质就是:“让孩子自己去做”始终使孩子感到是自己在与音乐合作。这就要求老师是个能歌善舞,能“出主意”、“想办法”的多面手,是一个具有创造性的老师。因为当老师和孩子在一个愉悦、和谐的气氛中学习音乐的时候,那种横隔在师生之间的“代沟”便会悄悄的消失,老师俨然是个快乐的“大朋友”了,这与目前我国提倡的改革方向——快乐教育是一致的的!

  奥尔夫音乐的教育理念,即原本性的音乐教育。原本性音乐不只是音乐本身,它是以节奏为纽带,把动作、舞蹈、语言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它是一种由人们自己参与、创造的音乐,也就是人们不是作为听众,而是作为合奏者参与到音乐中去。原本性的音乐是接近自然的、源于生活的、能为每个人学会和体验的,非常适合于儿童

  奥尔夫在教育理念上强调人类性、原本性、实践性、艺术性、系统性、挖掘人潜在的音乐性。在教学内容上从朗诵、声势、节奏、歌唱、形体、读谱、作曲、乐器、欣赏、戏剧等诸方面进行训练。在教学形式上通过元素的、原本的、综合的、探索的、即兴的、创造的等各种手段实现其教育理念。音乐教育必须是通过自己实际唱、演奏来体验音乐并表现音乐感受。体验与尝试,在这里意味一切。奥尔夫教学法提供了具有创新的、独特的,充分考虑发展个性的、高度重视创造力培养的学习氛围,提供了帮助孩子体验和表现音乐的方法。特别是:引导孩子自己去探索音乐,创造感受体验音乐的方式;引导孩子自己去创造,对音乐感受及再现音乐的方法。奥尔夫原本性音乐教育的理念可归纳以下几点:

  1、综合性

  奥尔夫通过原本的音乐即语言(诗歌、朗诵)、音乐(唱、奏)舞蹈、戏剧紧密结合的形式去找回人类最接近自然状态的感觉。

  2、创造性(或称即兴性)

  从即兴开始的教育正是真正体现创造性的教学,他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在游戏中去探索声音,去尝试用字词、语言,用自己的动作即兴的做些什么,并用即兴的敲打一些节奏开始自己的音乐体验和学习,“即兴”成为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中最核心、最吸引人的构成部分。

  3、自生命开端的,亲自参与,诉诸感性,回归人本

  奥尔夫说过:“我所有的观念,关于一种元素性的音乐教育的观念,并不新,我只是有幸地从今天的角度重新说出这些古老的、不朽的观念,并致力于实现它。”而什么是“老”,什么是“新”呢!孔子说:“性相近,习相远。”人类对自己的感受、情绪、思想、意识,有一种本能的表现欲望,这表现,与其说是人为地去表现,不如说是自然地流露。《乐记》中写道:“故歌之为言也,长言之也。说之故言之,言之不足故长言之,长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这段话再好也不过地道出了音乐的本质和本源。人类的这种原本的习性,是共通的,从远古人类形成以来就存在。所以,这样的习性和人类一样古老。奥尔夫的音乐教育观念,就是要从这个古老的源头出发,去革新音乐教育:主要不是致力于教会学生学什么,而是启迪发掘学生(特别是儿童)有生而来具有的这种习性,通过游戏式、即兴性地奏乐本身;通过自然地表露自己的感受、情感;通过语言、动作、表演和音乐的全面的有机结合;通过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去学会音乐、掌握音乐。这样的观念实质上是古老的,但对于千百年来背离了音乐的本源和本质的许多音乐教育(包括教学法)却又是新的。人类的认知是从感性到理性,奥尔夫音乐教育就是通过感觉(即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去协调、发动各个方面的能力,让儿童主动参与到游戏活动中,去体验、去唱、去跳、去抒发与宣泄。因此获得这个经验过程是人类学习的最主要途径,是培养情商最重要的手段,是奠定智力的基石。

  4、从本土文化出发

  奥尔夫的音乐教育理念之所以在世界各大洲不同文化国获得越来越多的认同,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恐怕就是这个体系强调从本土文化出发,充分尊重每种文化的形态。他强调用自己的文化去改造别的文化,这是一种对待世界不同民族及文化传统的态度。所以奥尔夫教育体系培养的是一种对文化的态度——热爱本土、本民族文化尊重世界各种形态文化的态度,并渗入所有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中的。

  5、为全体儿童们

  奥尔夫原本性音乐教育不但明确提出为所有学生的宗旨,同时教学中的唱、奏、舞、戏等综合教学使学生在音乐课上能从多种渠道接触音乐和发挥他们的才能。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基本原则是:

  1:培养健全的人格;奥尔夫教学法认为,在音乐教育中,音乐是手段,培养健全的人格才是目的。他所致力的音乐不是单纯的音乐知识,而是融合音乐、舞蹈、诗歌、戏剧、美术等各种艺术为一体,以达到健全的人格教育;通过音乐把真、善、美的精神传给孩子们,使他们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做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2:让孩子们都来学习音乐;奥尔夫说:“我们的经验告诉我们,完全没有音乐感的儿童是罕见的,几乎每一个儿童从某一点上都是可以去打动的,可以去促进的。教育上的无能出于无知,经常在这方面堵塞源泉、压制才造成其它不良的恶果。”基于此,奥尔夫设计的教学法是“有教无类”的教学法,让每个孩子在美的音乐中都能享受到音乐的乐趣,得到精神上的满足。音乐教育不当只是培养一两个音乐家,不只是天才和专家的权利,更应该是培养更多听音乐的人。因此奥尔夫提倡“玩中学”、“做中学”、提倡“元素性”的音乐把复杂枯燥的纯乐理知识简单化,用一些简单的节奏、固定的音型、易学的乐器演奏技巧,使每个儿童都能很快的学会,并且是乐与去学、去做,从而激发儿童学习音乐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表现能力。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