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科吧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体会 >> 学习心得 内容页

抓师德促教风学习心得体会

“抓师德,促教风”学习心得体会
王环海
近日,我们定安县召开“抓师德、促教风”工作动员会。会议决定从10月10日至12月10日,在全县教育系统开展为期2个月的“抓师德、促教风”专项整治行动。县政府副县长王建斌出席会议。
会议指出,通过“抓师德、促教风”专项整治行动,进一步提高广大教师的职业道德认识,规范教师的职业行为。培养一批乐于奉献、学为人师的优秀教师,警示查处一批师德不正、行为失范的从教人员,切实解决教师责任心不强、业务不专等突出师德师风问题,促进全县中小学校形成良好校风、教风和学风。建立健全教育、宣传、考核、监督与奖惩相结合的中小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大力弘扬高尚师德,全面提升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水平,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教书育人环境,为深入实施科教兴县和人才强县战略提供良好的基础。
王建斌在会上要求,要建立县、镇、校三级师德师风巡查组,定期开展巡查,对发现问题将加大责任追究和惩治打击力度;以严肃的态度、严格的标准、严明的纪律,深入推进专项整治工作。
此次专项整治活动共分为学习总结、对照检查、整改落实和巩固提高四个阶段,县教育局将对师德失范行为以“壮士断腕”的坚定决心,以“露头就打”的高压态势,以“抓铁有痕”的扎实举措,以“毫不留情”的惩治手段,坚决将少数教师触犯职业道德底线的现象从根源上予以制止。同时通过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将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运行,以显著的整改成效取信于民。
为此,我们定安中学也启动了“抓师德,促教风”的专项整治活动。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师德是教师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爱与责任则是师德的灵魂,也是教师职业特点对师德的本质要求。  
我校根据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开展了“抓师德,促教风”的师德师风学习教育活动。我按照第一阶段的要求,主要学习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法律、法规和有关文献。通过个人学习,自己对师德师风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本人觉得教师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更新观念、努力创新是师德的新发展
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因此,我们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不单单是为教书而教书的“教书匠”,而应是一个教育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要让学生从分数的奴隶变为学习的主人。要从以“教”为出发点转变为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教为学服务,教不是统治学生学、代替学生学,而是启发学生学、引导学生学。课堂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用武之地,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获取知识、训练能力、发展智力以及思想情操受到良好熏陶的场所。
二、爱岗敬业、献身教育是师德的基本要求
教师的职业有苦也有乐,平凡中见伟大,只有爱岗敬业,教师才能积极面对自身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才能自觉、不断地完善自我,才能在教育活动中有所收获。教师不仅仅是在奉献、在燃烧,而且同样是在汲取,在更新,在升华。教师要付出艰辛的劳动,但是苦中有乐,乐在其中。教师最大的乐趣就是照亮了别人,充实了自己。正是这种成就感、幸福感,激励着千千万万的教师不辞辛劳地为教育事业献身。
三、热爱学生、教书育人是师德的核心
热爱学生,了解学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不歧视学生,建立民主平等、亲密的师生关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师德的核心。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
四、终身学习、不断进取是师德的升华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技术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每个人都会面临落伍的危险。在科学和技术发展速度如此之快的背景下,如果不经常处于学习状态,人们的知识结构很快就会落后于实践的要求。所以,时代要求教师必须转变学习观念,确立“边学边干、边干边学、终身学习”的观念,紧跟当代知识和技术的发展步伐。
五、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师德的人格力量
在教育中,一切师德要求都基于教师的人格,因为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教师是教人怎样做人的人,首先自己要知道怎样做人。教师工作有强烈的典范性,为人师表是教师的美德。教师以身作则,才能起到人格感召的作用,培养出言行一致的人。
身为教师,我们不能把教书育人降低到只传授知识的层面上。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通过学习不断地在思想上、政治上、文化上充实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从教素质。以无私奉献的精神去感染学生,以渊博的知识去培育学生,以科学的方法去引导学生,以真诚的爱心去温暖学生,以高尚的师德去影响学生,用健全的人格塑造一切学生的美好心灵,影响一代又一代的学生,真正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TAG标签: